开局离婚被迫成为全职艺术家 第347章

作者:金海浅

“这个是布谷鸟的叫声。”

“我的天,这也太像了吧!”

“我是不是来到一片森林里了?”

“有没有搞错……这真的是一大堆鸟在叫啊!”

“而且这里边确实竟然有公鸡的叫声。”

“我的天呐,就那么一个小玩意儿,竟然能爆发出这么复杂的音乐声音?”

“这是在开什么玩笑我的天呐!”

“关键是这鸟叫声音也太像了吧。”

“哪怕用钢琴来弹奏,也根本弹奏不出来这么清脆的鸟叫声啊。”

所有人都在惊呼着。

要知道,李安现在拥有的可是最顶级的唢呐技巧,所以他演奏出来的,对于曲中鸟叫的声音,简直模仿的惟妙惟肖,完美无瑕!

六分钟后,这首《百鸟朝凤》依然吹奏完毕。

体育场几万名观众,电视机前上亿名观众,全部叹为观止!

从高山流水到十面埋伏到这一首百鸟朝凤,虽然不敢说一首比一首惊艳,但无论是哪一首都在绝对的水准之上,都是那种可以让人鸡皮疙瘩起一身的曲子。

体育场的贵宾席上。

克朗特直接端起了桌前的杯子,然后恨恨的摔在了地上,玻璃碎渣溅射了一地。

“FUCK,FUCK!怎么会这样,那个喇叭一样的玩意儿竟然真的能模拟出来鸟叫!?”

“这他妈到底是我给他挖的坑,还是给他铺的砖!?我怎么感觉是我一手把他推到舞台上去发扬他们那什么华国文化的!?”

克朗特气的脸都唰红唰红的。

特利斯特和摩特里斯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他们想上前对克朗特进行安慰,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了想他们还是闭上了嘴巴。

……

唢呐演奏完毕了,现在时间才过了不到半个小时,所以李安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展示中华音乐文化。

李安走到了一个看起来十分简陋的玩意儿旁边。

李安将这玩意儿抱了起来,说道:“我现在手里拿着的叫做二胡,在我华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华国最重要的一种弓弦乐器之一,它的弹奏方式和小提琴差不多,是拉弦的。”

“而我接下来要为大家演奏的曲子,是我在华国遇到的一位好友。那好友名叫阿炳,他在年轻时候由于吸食鸦片从而导致生活潦倒,并患上了眼疾,继而双目失明。我认识他时,他便流落于街头卖艺,生活十分清贫。”

“后来我听了他的这首曲子后,感觉沧桑辛酸和艰辛中,又带着一种崇敬光明的心声。当时我听了后感觉非常的出色,便问他是怎么做出来的,然而那位阿炳告诉我,这首曲子是倾注了他自己的辛酸苦辣所以才做出来的。”

“后来,我把他的这首曲子买了过来,但他的生活刚刚得到改善,却已经撒手人寰。”

“而今天,我想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用二胡把他的这首曲子给拉出来,让大家听一听,绝望中的希望。”

“这首曲子叫做:《二泉映月》!”

说着,李安已经开始拉动起了二胡的弓弦。

当声音响起的刹那,无比悲伤的曲调瞬时之间打入了所有人的内心。

体育场中的数万人,电视机前的上亿观众们,一瞬之间心情开始沉郁,竟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伤感。

曲子继续弹奏,这种悲伤之中却又夹带着如朝阳般初升的希望和期盼,令人不由得心中触动。

曲子共五分钟。

当这五分钟弹奏完之后,众人的心情才逐渐的开始慢慢平复下来。

好的曲子是能够触碰人心的,而显然,这首《二泉映月》完全达标了,甚至远远超出了那种感情情绪。

有人在感叹曲子的深度,而同样也有人在感叹李安那无比高超的演奏技巧。

远在米国。

一处环境优雅的别墅之中,大提琴家波比贾克斯正在观看着电视。

贾克斯从小就对弓弦乐器有极大的兴趣,而且事实证明,他在这方面也非常的有天份。

年纪不到40岁的他,现在已经是世界上前十的小提琴家,中提琴家和大提琴家了。

不过他对这种提琴之类的乐器早已经感到厌烦了,他挺希望能够接触到不同的弓弦类乐器。

贾克斯一直在关注着音乐盛典。

他看到了寸头青年李安在舞台上用古筝演奏了高山流水,用琵琶演奏了十面埋伏,用唢呐演奏了百鸟朝凤。

贾克斯表现得非常惊艳,他甚至已经不止一次的感叹这个李安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家伙。

而就在这个时候,贾克斯看到寸头李安拿起了一个拨弦类乐器。

贾克斯对拨弦乐器太感兴趣了,所以他立马坐直了身子聚精会神了起来。

“这个东西竟然叫做二胡?真是一个有趣的名字,和提琴的演奏方式有些相似,都是拨弦乐器。”

贾克斯正在分析着这个来自华国的民族乐器。

贾克斯刚刚分析完毕,舞台上的青年李安已经开始演奏了起来。

他右手持着弓弦,伴随着右手的舞动,二胡传出了无比悠长而沉郁的声音。

声音已经渐渐感染到贾克斯了。

在曲子大概拉了两分钟的时候,曲子音调突然出现了一个惊人的变化,尽管变化很大,但却无比的流畅。

贾克斯的表情已经渐渐开始凝重起来了了。

“我练习提琴已经很多年了,在整个世界上都是前十的人物,但我在一些难度特别大的音色音调的变换上却仍然能听出一点换弓的痕迹。”

“可是,这个叫李安的。他的弓弦竟长得像一望无际的火车铁轨,竟然完全听不出换弓的痕迹!”

当这首《二泉映月》拉完之后,贾克斯整个人呼吸变的微微急促了起来。

“没想到这首曲子竟然这么的优秀,我在这首曲子里面听到了绝望,但又听到了一丝希望。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曲子,它和《命运》差不多,它是东方的《命运》。”

“真的没想到,名不经传的东方国家竟然出了这么一个优秀的人。”

“李安,我记住你的名字了!你的演奏技艺不仅无比精湛,而这首曲子的深度竟也如此之高,感情如此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