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运神戒 第2419章

作者:不是蚊子

在潘阳郡停留了两日,陪着曹静四处游玩了一趟后,宋砚就起身前往京城。

以他道门金丹的速度,全力赶路之下,不过大半日的时间,就来到了京城。

卫国的都城还是比较繁华的,据说,人口已经突破了五百万。

先是找了一间客栈住下,第二日,他就前往太学院报名,有蔡子孝的举荐信,而且他还盯着解元公,和蔡子孝弟子的名号,所以,入学相当的成功。

办完手续,他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太学院学生。

学校提供宿舍,两人住一间。

学校也有食堂。

不过,这些都要单独缴费,但却收得不贵,一年才一两银子。

太学院的校长叫做祭酒,也是有官职在身的,还是正三品。

说说卫国的官场品阶,为一品到九品。

比如黄山县的县令,就是九品县令,因为黄山县是下等县,而中等县的县令则是八品,上等县的县令是七品。

下等县和中等县的县令都可由举人担任,但上品县的县令则必须由进士担任。

但中了进士就不能代表你能当官。

一般只有一甲和二甲进士朝廷才会直接安排官职。

一甲则是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三人一般会从翰林做起,而翰林院的最高官职也才正六品,普通的翰林只是七品官员。

但谁都不敢小看一个翰林,因为,如今的卫国阁老都是从翰林出生的,因此,翰林院被称为储相院。

二甲进士则会安排到六部任职,做到顶,也可担任各部尚书。

但比起阁老却是差了一筹。

所谓的位极人臣,则是入阁。

三甲进士则可谋求县令的职务,或者在京城当个小官儿,不过,京官不好当,因为在京城升官快啊。

至于外放还是不容易,毕竟没过三年就会挑选出那么多的进士,而官职又只有那么多,所以,只有那些有门路,或者有银子的人方能顺利外放,担任一方县令。

言归正传。

在太学院报名成功后,宋砚就去客栈退了房搬到了太学院。

进士考试还在三个月之后,所以,他还需在太学院读三个月的书。

“你好,我是严圭,兄台怎么称呼?”

宋砚进入宿舍后,看到了他的舍友,一个黑脸书生。

“严兄你好,我叫宋砚!”宋砚微笑着回应。

一番闲聊,二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严圭已经在太学院读了三年多书,他上届考进士落榜后,就一直留在太学院苦读,争取这届再考。

当严圭知道宋砚还不到十四岁就已经是举子,严圭眼中不由闪过羡慕与敬佩之色,不像他,如今都二十七岁,如果再考不中的话,也只能离开京城,毕竟太学院虽然费用不高,他也格外的节俭,但三年下来,他身上的银子也花得差不多了。

“宋兄,一起去食堂吧!”临近晌午,严圭提议道。

“好!”

宋砚点点头,就跟着严圭一起前往食堂。

食堂里的人并不多,因为来这里用餐的,大多数都是家境贫寒的学生。

饭菜味道一般,勉强能入口。

吃过饭,严圭就带着宋砚在学院里转了一圈,并告诉他,太学院每天都有老师上课,但去不去,就看个人。

毕竟在太学院读书的,都是有了功名准备考试的人。

对于这点,宋砚倒是比较喜欢。

向严圭表示感谢后,他就直奔学院的藏书楼而去。

这里的藏书十分的丰富,多达数万本。

宋砚挑选了几本文集翻看,看得上的就直接扫描到系统中,看不上的就直接放下。

临近傍晚,宋砚从藏书楼走出,系统内却是扫描了近百本书籍,等晚上再融合也不迟。

想到严圭那干瘦的身体,宋砚直接走出了书院,从外面买了一些酒菜回来,正好撞见严圭去食堂吃饭,于是就道:“严兄,小弟从外面打包了酒菜回来,不如一起吃!”

闻着宋砚手上饭菜散发的香味,严圭吞了吞口水,但最后还是摇摇头:“不用了,我还是去食堂吧!”

“我说严兄你就不用客气了,咱们两人可都睡一间屋子的,你又何必客气,而且我打包的饭菜份量十足,你不吃,也浪费了是不是?”

说话间,宋砚不由分说将严圭拉回了屋子,与他一起享用酒菜。

当晚。

宋砚耗费了百余点气运将从藏经阁扫描的书给融合了,然后在第二日写了一篇文章,却是觉得自己的文章越发的精湛不凡,要考上一个进士不难。

数日时间一晃而过,期间,宋砚也去听太学院的老师讲课,并没有什么收获,这让他颇感无聊,想要搞事情。

忽然。

他心中一动,有了一个想法。

于是找到严圭问道:“严兄,你的丹青之术如何?”

“尚可!”

严圭道。

“那你想不想赚银子?”

宋砚再问。

严圭眼神一亮:“宋兄有门路?”

他现在穷得很,如果这次还不中进士的话,就算回老家也没有路费。

“我写了一本小说,但是,需要人做一些人物插画,不如你来做插画如何?”

宋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