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但正是这份不确定性,让他们对最终的结果抱有一丝乐观,他们认为只要施压得当,靑洲英坭公司的股价上涨便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资产增值自然水到渠成,到时候他们就不用亏本出售靑洲英坭股票。
第114章 把事情闹大!
从哈利尔·森图里昂那里获得了办法之后,五名靑洲英坭股东便匆匆离开了,前往其中一名股东的家中,继续商量。
“我觉得联名举报还不行,不如把事情闹大,让整个香江都知道这件事情,香江政监处自然就会对此事重视!”
“亨利这个提议好,正巧我认识有《东方日报》的记者,晚点我就与对方联系。”
“我也认识有《香江证券报》的记者,算我一份。”
“《南华早报》的总编是我的朋友,我负责跟那边联系。”
“咱们是英国人,证监处肯定是偏向于我们,这事我们有理!”
“好,咱们先联名写投诉信,大家一起签字,我负责将投诉信交到香江证监处那边去!”
……
当天,一封联名提交的信便被摆在了香江证监专员、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麦思的办公桌上。
看完信件之后,虽然不是很重视,可他也直接派人去调查前因后果,毕竟是英国公民的诉求。
这事情其实不难调查,公开资料的就有,林浩然此前曾经对媒体说过他们手中掌握的股份超过50%。
于是,香江证券监理处就对林家持有靑洲英坭公司股份超过50%一事召开了会议。
会议结束后,香江证券监理处一致认为林家既然掌握靑洲英坭公司50%的股份,就已经触发全面收购义务,理应对靑洲英坭公司进行全面收购。
另外,林氏家族在收购靑洲英坭行动事前没有向委员会咨询过意见,便擅自将所控制的股份突破50%,违反收购合并守则“对所有股东公平”的精神,理应按照近半年来靑洲英坭公司的最高股价向靑洲英坭公司各大小股东提出收购。
很明显,这个决议,就是偏心于英国股东。
第二天,靑洲英坭公司总经理伯顿,便收到了由香江证券监理处的发函。
同时,香江的一些报社,也暗中收到了这些靑洲英坭股东的爆料。
于是,《东方日报》、《香江证券报》等的媒体,纷纷到香江证券监理处外等候采访。
面对记者的采访,起初麦思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等知道他们的来意之后,便接受了采访。
“关于靑洲英坭公司的事情,我们已经调查完毕,且已经内部召开过会议,既然你们想要采访这件事情,那我现在就代表证券监理处向你们公开讲一下此事。
根据调查,林浩然先生及其家族目前持有股份的确超过50%的持股率,经过我们的会议商讨,我们已经发函至靑洲英坭公司,同时建议林浩然先生及其家族应该按照近半年来靑洲英坭公司的最高股价向靑洲英坭公司各大股东提出收购!”麦思在记者面前娓娓而谈。
顿时,记者们可来劲了,这样的新闻,绝对能够引起市民们的关注和热议。
于是,采访完麦思之后,记者们纷纷前往靑洲英坭公司,想要对公司董事长林浩然先生进行采访。
然而他们失望的是,林浩然根本就不在公司,无奈之下,只能对靑洲英坭总经理伯顿进行采访。
此时,伯顿已经看了香江证券监理处的发函,并且已经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老板林浩然。
面对记者们的采访,伯顿只是一句“目前我们也刚收到香江证券监理处的发函,还没来得及处理,晚些会对外发表公告”便打发了事。
这种事情,自然由林浩然这位董事长做决定,他这位总经理可没有资格私自回应。
铜锣湾,万安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接到伯顿的电话之后,林浩然并没有急着去靑洲英坭公司那边,而是让伯顿将发函通过传真机给他转发了一份。
“爹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将文件递给林万安,林浩然问道。
他也没想到,靑洲英坭的那几名英国董事会成员,居然来这么一手。
将靑洲英坭公司私有化没有什么问题,他本身就有这个计划。
问题是,香江证券监理处要求他以最近半年靑洲英坭公司的最高成交价来对大小股东们进行收购,他肯定是不接受的。
在他成为靑洲英坭公司的董事长时,靑洲英坭公司的股价一度涨到六港元每股,而如今的股价可是跌到三块多。
相差如此大的差价,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虽然如今他们实际控制的靑洲英坭股份已经达到了68.4%,在别人手中的股份仅剩下31.6%。
可按照三块多和按照六块收购的差价可不少了。
如果他之后平均按照4港元每股收购剩余的靑洲英坭股份,那么他再出多六千三百万港元左右,便能彻底将靑洲英坭公司100%私有化。
可如果按照6港元每股的价格去收购,那他就得出将近九千五百万港元。
这里,就足足多了三千多万港元的成本,林浩然可没打算当冤大头。
别说他现在没钱,就算有钱,林浩然也没打算这么做。
能低价去收购,何必去高价去收呢!
“浩儿,我先想想,这种事情万安集团并没有发生过,而且靑洲英坭也是华资收购的首家英资企业,可以说是史无前例,除了你之外,剩下还有好几位英国股东,香江证券监理处的人都是英国人,他们肯定是偏向同为老乡的英国资本。”林万安看着发函上的文字,思考了起来。
“爹地,我想问一下,我们一定要遵守收购及合并委员会的建议吗?”林浩然反而问道。
他都没钱,总不能强迫他收购吧,钱从哪里来?
“倒也不一定遵守,因为现在实施的收购准则中虽然写明了50%股份会触发全面收购的义务,可并没有指定说一定要多少钱收购,香江证券监理处要求你按照前半年内最高价格来收购,不过是偏心于洋人而已。
这也没办法,这里毕竟是洋人在管理,而且我们不能太过于得罪香江证券监理处,否则他们总有办法对付你,比如在一些审批流程卡你,土地拍卖禁止你参与等等,对你未来在香江经商会惹下诸多麻烦。”林万安无奈地说道。
在另外一个世界,包裕刚的九龙仓增购战中,包裕刚就遭到了香江证券监理处的打压,在九龙仓抢夺战进入尾声,包裕刚已经成功从置地手中夺过九龙仓控制权的时候,香江证券监理处便想强迫包裕刚以每股105港元的价格继续向其它九龙仓股东提出收购。
不过,包裕刚直接拒绝了香江证券监理处的提议。
因为包裕刚的背后,拥有汇沣银行这个英资大行撑腰,哪怕面对香江证券监理处的发难,他也丝毫不怕。
果然,有汇沣银行以及汇沣集团背后财团的支持下,此事不了了之。
可林浩然没有包裕刚的背景,如今他肯定是找不到别人撑他的,
当然了,九龙仓和靑洲英坭公司的区别也大,前者是两大财团的竞争,后者不过是小虾米罢了,香江证券监理处也不会太过于重视。
“所以,意思是处理这件事情,一定要给香江证券监理处留足面子,是吧?”林浩然总结道。
“对!”林万安点头说道。
短时间内,林浩然还真没打算对靑洲英坭公司进行私有化,最大的难题就是他如今没钱。
想要有钱,还得等几个月。
虽然油价如今每天都一个价,在不断飙升了,可想要翻一倍以上,需要到明年六月份左右。
因此,他如今需要做的,就是一边在万安集团学习企业管理,一边管理好靑洲英坭公司这家公司。
资金缺乏,做起事来就是碍手碍脚。
其实,就连林万安也没有想到,香江证券监理处会关注靑洲英坭这件事情,否则的话,当初他一定会拦着林浩然继续收购股票。
“或许,我要去香江证券监理处一趟了。”林浩然说道。
很显然,父亲林万安这边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既然如此,只能见一步走一步了。
政府部门肯定是不能得罪的,这件事情应该是有人举报,这种事情好猜测,这段时间靑洲英坭公司的股票跌价跌得这么厉害,这也让那些股东受到利益上的损害。
不出意料的话应该就是那些股东搞的鬼,否则港督府应该不太会理会靑洲英坭这种规模算不上顶级的企业。
那几名英国股东,一看就是不好相处,虽然这段时间林浩然都再没有接触过他们,可不代表他们就不会在后面搞风搞雨。
果然,赶跑了一个哈利尔·森图里昂还不行,其他股东也不能留!
既然如此,去证监会探探风,只要有理有据地达成他们的最低要求,自然就不会得罪政府。
“也唯有这样了,他们已经发函了,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林万安苦笑道。
此刻,两父子都不知道,这事情已经捅到媒体那边去了,估计再过一天,就会闹得整个香江都知道了。
于是,林浩然决定先不过去靑洲英坭公司那边,而是准备前往香江证券监理处,打算与证监会的领导聊聊。
下午五点多钟,林浩然出现在了香江证券监理处的办公大楼中。
第115章 获多利公司
他如今也不算是什么小人物了,而是香江上市企业的董事长,因此在通过工作人员的汇报之后,林浩然也见到了这位证监会主席麦思。
这位证监会主席麦思先生如同其他港督政府高层一样,同样是英国人。
在这个时期的香江政府,港督和其他高级官员几乎都是英国人任命,而华人高官是非常稀少的,高级管理职位几乎被英国人垄断。
“麦思先生,您好!非常抱歉在这个时间打扰您,但我已收到了证监会的正式发函,内容关乎靑洲英坭公司的私有化进程,我对此总体持支持态度。
然而,在仔细研究后,我发现自己面临一个棘手的困境,不得不亲自向您请教。”林浩然礼貌而直接地开场,随后双方入座。
“麦思先生,我的疑问主要集中在资金安排上,证监会的要求我明白且原则上同意,但实际情况是,为了获取靑洲英坭公司的控制权,我采用了大量贷款融资的方式,这直接导致公司近半的股份是通过债务融资获得的。
现在,我不仅用完了所有资金用于增持股份,还背负着恒生银行的重负贷款,而这些贷款的抵押物正是靑洲英坭公司的股票。
这是我从恒生银行贷款的详细合同,如果您需要验证其真实性,我相信您应该能轻易就可以核实。”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深感遵循证监会的指示进行私有化是责任所在,但面对当前的资金困境,我感到既想遵循法规又力不从心。
因此,我诚挚地希望您能给予我一些建议或指导,帮助我找到一个既能满足证监会要求,又能妥善解决当前财务难题的可行方案。”林浩然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困境与期望。
麦思接过林浩然递上的恒生银行合同,仔细审阅了一番,确认无误,两份合同均明确标注了以靑洲英坭公司股份作为贷款抵押的条款。
审阅完毕,他的面容并未显露出过多的情绪波动。
对他而言,处理靑洲英坭公司的这一事项,仅仅是履行公事职责的一部分。
那些背后的英国股东,在他眼中并无特别之处,不足以让他倾注过多心力。
在他的工作优先级中,类似汇沣银行、怡和洋行这样的重量级机构才是值得他高度关注的对象。
至于靑洲英坭公司,显然并不在其重点关注的范畴之内。
尽管如此,麦思还是保持了职业的态度,对林浩然说道:“林先生,我完全理解您当前的困境,针对这一情况,我个人可以给您两个建议方向,供您参考。
首先,您可以尝试筹集资金,继续推进靑洲英坭公司的私有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您可以与其他股东协商,设定一个合理的收购时间框架和价格。
请注意,证监会在发函中提出的收购价格仅为建议,并非强制性要求,若您认为该价格不合适,完全有权利与股东们共同商议并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其次,另一个相对简单的选择是,您可以考虑出售部分股票,以降低您的持股比例至50%以下,从而避免触发香江收购及合并守则的全面收购条款。
不过,我建议您若决定采取此方案,应尽早行动,以免给证监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林先生,以上仅是我的个人建议,希望能对您的决策有所帮助,您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地方吗?如果暂时没有,那我们的交流就到这里。
我接下来还有一些工作安排,需要先行离开,如果您在未来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建议您在工作时间直接拨打我的工作电话,这是我的名片,请收好。”
说着,麦思递上了一张名片给林浩然,他的言行举止中透露出一种急于结束对话的情绪,可能是因为他确实有其他紧急事务需要处理。
而且,或许是看到林浩然的贷款合同之后,知道林浩然如今也是没钱,也难以利用他为自己的英国同胞谋取利益,干脆直白地点明了其中的关键。
林浩然接过名片,微笑着对麦思说道:“好的,麦思先生,非常感谢您今天的解答,让我受益匪浅,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您工作了,再见。”
说完,他礼貌地将名片收好,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离开了证监会大楼。
对于林浩然而言,今天这短暂的会谈无疑是一个转折点,他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此刻,他的心情如同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原本让他头疼的收购合并守则问题,现在看来也并非无解之局。
守则本身并未强制规定收购价格,这意味着他有权拒绝证监会的建议,只要能够妥善处理好与股东们的关系即可。
父亲林万安的想法,终究是太过于保守了,生怕为此得罪证监会。
可从刚刚麦思先生的语气中林浩然能感觉得到,他对此事的压根不太上心,更谈不上自己会得罪他们。
私有化计划虽然提前了日程,但林浩然并未感到太过焦虑。
因为靑洲英坭的私有化本身是他计划好的事情,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既然现在被迫无奈需要提前对靑洲英坭公司私有化,那么提前行动也未尝不可。
至于资金问题,林浩然心中已有了计较。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贷款或许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虽然这会再次让他增加一定的财务负担,但只要能够顺利完成私有化,这些暂时的困难都将变得微不足道。
想到这里,林浩然不禁加快了脚步,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资金这块用不着他现在考虑,还没有到那一步,等真的需要钱,他自然会筹集,前提是不能当冤大头。
从证监会办公楼出来,林浩然直接去了一趟靑洲英坭公司。
“老板,这件事情我们该如何回应?在一个多小时前,有好几家报社记者来到我们公司采访,他们希望您能给出答复。”一到办公室,闻声赶来的伯顿,便问道。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