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496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你一路拼搏,事业能发展到如今这般规模,每一步都饱含着艰辛与不易,绝不能因为婚姻关系,而在资产方面出现任何差错。

  郭家那边亦是如此,他们认可这些条款,甚至是主动配合,也是从家族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

  林浩然轻轻颔首,眼神中透着思索,缓缓说道:“爹地,我懂您的意思,其实换个角度想,这份协议能让我们更清楚地明确彼此在婚姻里的责任与义务,往后也能避免因财产问题起不必要的纷争。

  而且我相信,晓涵通情达理,肯定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嗯,晓涵那边你不用担心,郭父也会跟她把事情讲明白的。”林万安面带微笑,温和说道。

第687章 香江娱乐圈的太子爷?

  夜深了,林浩然也没打算今晚回施勋道别墅,而是留在深水湾别墅住。

  说起来,从5月份回到香江之后,林浩然就回来的那几天回了一次深水湾别墅这边。

  所以,如今银行的事情已经结束,的确该陪陪父母了。

  在书房中,林浩然除了与父亲聊关于定婚的事情之外,也聊了一些自己的事情。

  当然了,太过于秘密的事情,他一向嘴严,哪怕面前这位是他父亲,也不想提太多。

  主要还是担心林万安在外不小心说漏嘴了。

  毕竟,他也知道,如今自己已经成为这位父亲的骄傲,他也听闻过林万安在圈子里,经常拿他出来炫耀。

  所以,他聊起自己的事情时,都是捡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说。

  聊着聊着,林万安也聊起了自己。

  自从身体好起来之后,林万安愈加闲不住了。

  毕竟,他怎么说也是在香江商界混迹数十年。

  之前,由于身体的原因,生怕自己熬不了多久,因此不得不将家产都分了。

  可神奇的是,自从把家产分掉,不再关心公司的问题,好好休养了一年多之后,他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体检各个指标,都恢复得非常不错。

  林万安倒也带着林母体验过退休生活,可时间一长,他便熬不住了。

  这日子过得太无聊了,总觉得要找些事情做。

  所以,后面林万安便搞起了与人投资拍电影。

  毕竟,投资拍电影这事,在林万安退休之前,也玩过。

  当年,也还是因为林万安带着林浩然参加一场电影庆功宴,他才在宴席上认识的关嘉慧。

  这个行业,对林万安而言,属于小投入,可以随便玩。

  所以,在身体休养好之后,林万安又再度和朋友一同投资拍摄电影。

  在电影这一行,林浩然还真有些瞧不上眼。

  旁人总觉得电影行业遍地是黄金,一旦某部影片票房大爆,那便是以小博大、一本万利的买卖。

  可在这位林浩然眼中,所谓“大回报”,不过尔尔。

  就拿去年来说,嘉禾电影在市场上可谓出尽风头。

  其推出的《师弟出马》以 1102万港币的傲人成绩,一举打破香江票房纪录,稳坐年度票房冠军宝座。

  然而,若细算这笔账,扣除拍摄成本、娱乐税、院线分成以及发行宣传等各项费用后,这部影片的净利润可能也就两三百万港币上下。

  还有另一部电影《杀手壕》,嘉禾电影公司携手好莱坞导演共同打造,投入堪称巨大。

  该片在香江收获 577万港币票房,北美票房更是高达 850万美元,乍一看成绩斐然。

  但北美市场的分账比例向来较低,嘉禾电影公司也始终未公布具体盈利情况。

  不过,从各项成本与收益的粗略估算中不难推断,这部影片实际上并没有让嘉禾电影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嘉禾电影公司作为去年香江电影市场的“领头羊”,成绩虽在业内一骑绝尘,全年更是推出了13部影片,相当于每个月起码发行一部电影。

  然而,这13部作品的票房表现参差不齐,有赚得盆满钵满的,也有血本无归的。

  最终核算下来,公司虽整体盈利,但利润微薄得可怜。

  说白了,即便贵为香江成绩最拔尖的电影公司,嘉禾一年到头拼死拼活,撑死了也就赚个千把万港元。

  好在旗下还握有一部分院线资源,靠着院线的稳定收益,才让财报不至于太过难看。

  可若剔除这部分收入,单靠电影制作发行,一年能有个几百万利润,都算烧高香了。

  反观林浩然旗下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随便拎出一家,年利润都能轻松碾压嘉禾。

  这对比,实在耐人寻味。

  利润高吗?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那确实高得惊人。

  毕竟的确有不少电影制作成本低得离谱,可一旦票房大卖,利润翻个数倍甚至十几倍都不是稀罕事,这回报率听着就让人眼红。

  但在那些顶级富豪、行业大佬们眼中,电影行业压根算不上暴利。

  这行局限性太大,本身市场太小,此外受市场波动、观众口味变化的影响太严重,风险与收益极不稳定,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在很多商界大佬看来,搞金融,搞地产,这些才是真正暴利的行业!

  也正因如此,从一开始,林浩然就对电影行业提不起半点兴趣。

  无独有偶,如今邵逸福也渐渐对电影事业心灰意冷,转而将重心全力倾注在TVB上。

  在他看来,随着电视机在千家万户的普及,电影行业必将走向没落,就连他一手创办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也难逃衰败的命运!

  如今,邵逸福甚至已经有了停掉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打算。

  对于父亲林万安热衷投资电影这件事,林浩然从未表示过反对,也从未要求父亲必须转投那些所谓“一本万利”的暴利行业。

  他的想法很简单:父亲喜欢就好。

  人生到了一定阶段,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就算投资电影亏了钱,那又何妨?

  毕竟这行本就风险与收益并存,亏也亏不了多少家底;

  就算赚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那点钱林浩然根本不放在眼里。

  父亲年事渐高,最珍贵的莫过于舒心展颜。

  既然电影能让他找到乐趣与成就感,林浩然自然全力支持。

  子女的孝顺,不正是体现在让父母老有所乐吗?

  “浩儿,我这两年来,以投资人的身份投了三部电影,总体而言,也赚了几十万,虽说钱不算多,但我觉得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

  所以啊,我现在手痒得很,不想再小打小闹只做投资了,想跟其他人合作成立一家电影公司,你怎么看?”林万安笑着问道。

  “与人合伙开公司,爹地,您又不是不清楚与人合伙开公司的缺点是什么,这到时候万一双方意见不和,您岂不是自讨苦吃?爹地你想开电影公司,就直接自己开就行了,没必要与人合伙,这搞到后来,说不定连朋友都没得做,何必呢?”林浩然有些不明白地说道。

  “浩儿,你这担忧也不无道理,可我这把年纪了,做事求个稳当,自己单干虽说自由,但风险全扛在肩上,我这心里多少有点没底。

  与人合伙,大家分担分担,就算真遇到个啥难题,也不至于我一个人焦头烂额。”林万安微微皱眉,耐心地跟儿子解释着自己的想法。

  林浩然哭笑不得,赶忙说道:“爹地,您这又是何必呢?您要是缺钱,我这儿多的是,真没必要跟别人合伙开公司。

  这合伙做生意,万一以后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大家面上都不好看,平白给自己找不痛快不是?

  这样吧,爹地,我明天就让财务往您私人卡上转一个亿港元过去,您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是钱不够了,您再跟我说。”

  要知道,香江电影市场盘子就那么大,规模着实有限。

  别说拿出一个亿港元了,就算只有一千万港元,都足够开一家颇具规模的电影公司。

  不少票房表现出色的电影,拍摄成本加上宣传等各项费用,满打满算可能也就几十万港元。

  即便是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影片,成本最多也不过几百万港元。

  再说说电影行业的人脉,其实林浩然如今就是林万安最坚实的“人脉后盾”。

  在宣传、发行、上线等各个环节,业内谁不得给林浩然几分薄面?

  所以啊,这一个亿港元,足够林万安在电影投资领域自由发挥、肆意“折腾”了。

  就算林万安真把这一个亿港元亏得血本无归,对林浩然而言,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桩,连眼皮都不会多抬一下。

  说实话,林浩然打心底里不支持林万安开电影公司还要去找什么合伙人。

  人脉资源方面,他林浩然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别的暂且不提,邵逸福这位在香江影视界跺一跺脚都能震三震的大亨,可是他的合作伙伴,两人同为TVB的重要股东。

  在香江电影圈,论底蕴深厚,谁能比得过邵逸福?

  即便这几年嘉禾电影公司风头正劲,可其创始人不也是从邵氏电影公司出走另立门户的罢了。

  资金方面,对林浩然来说更是不值一提。

  以他的财富实力,在香江,目前还真没人能与之匹敌。

  “浩儿,爹地知道你不差钱,可我就想着小打小闹地玩一玩,图个乐子,我自己手头有钱,用不着从你这儿拿。”林万安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把家产分给林浩然、林浩宁两兄弟后,林万安仅保留了深水湾这栋别墅的产权,还有市中心几套商铺的出租权,以及数百万港元的现金。

  不过,今年年初的时候,在林浩然的提议下,林万安在香江地产业还处于繁荣时期,高价把那几套商铺都转手卖掉了。

  所以,如今他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拿出一两千万港元。

  林浩然听闻父亲这话,无奈地笑了笑,拉过父亲的手,轻轻拍了拍:“爹地,我不是怕您花我的钱,我是担心合伙这事儿麻烦多。

  您既然想玩,那就玩得痛痛快快,别被那些合伙的事儿束缚住,这一个亿您先拿着,就当是我给您投资找乐子的。”

  林万安看着儿子真诚的眼神,心中一阵感动,但嘴上还是倔强道:“浩然,爹地知道你孝顺,可爹地真不是为了钱。”

  “爹地,要是您想在电影行业做出点成绩,我倒有个建议。”林浩然笑着开口。

  “噢?浩儿,你具体指什么?”林万安面露疑惑,问道。

  “爹地,我前阵子和邵逸福先生聊天,他跟我吐露心声,说自己对电影行业早已没了当初的那股子热乎劲儿。

  要不是邵氏电影旗下还养着那么多员工,他早就想直接关停邵氏电影,一门心思扑在TVB上啦。

  您既然有想法涉足电影行业,不如由我牵线,把邵氏电影买下来,依我判断,六叔说不定真有出售的打算呢。

  邵氏电影公司产业链完备,等收购成功,我立马给您请一位精通电影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来操持,这样您就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劳,只需在公司坐镇指挥就行。

  往后要是需要什么人脉资源,我这边有的您尽管拿去用,说不定啊,过不了多久,您就能成为香江电影界响当当的一代大亨!”林浩然微笑着说道。

  以前,林万安凡事都亲力亲为,结果身体逐渐吃不消,越来越差。

  好在修养了一段时间后,身体慢慢恢复了。

  他也深刻意识到,以前那种事必躬亲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所以,就算现在让他打理一家大企业,林浩然也觉得,父亲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事事都亲力亲为了。

  既然父亲有意在电影行业试水,那不如就放手大干一场!

  七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便长期面临着嘉禾电影公司的激烈竞争,再加上自身经营理念落后、创新动力不足,早已无心在电影领域继续深耕细作。

  特别是邵逸福担任TVB董事会主席后,更是铁了心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TVB的发展上。

  更何况,即便林浩然不插手其中,邵氏电影公司实际上也会在1985年停产,并逐步淡出电影制作行业。

  而事实上,香江电影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真正步入没落期。

  在整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这十几年间,香江电影行业非但没有走向没落,反而迎来了蓬勃发展,那可是香江电影的黄金盛世。

  对于香江电影未来终将走向衰落,林浩然其实心中不免感到一丝惋惜。

  虽说他对电影行业并不怎么瞧得上眼,但他前世毕竟是看着香江电影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所以,既然父亲对涉足电影行业满怀热忱,那不如就让他把邵氏电影公司买下来。

  要是能经营得有声有色,也算是帮林浩然弥补了一份心中的遗憾呢!

  林万安听到林浩然这个大胆又惊人的提议,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心动,但很快又恢复了理智。

  他微微皱眉道:“浩儿,这邵氏电影公司可是香江电影界的一块金字招牌,虽说现在邵逸福先生将重心放在TVB那边,但真要谈下来,恐怕没那么容易,而且这么大的盘子,我接手了能玩得转吗?”

  林浩然笑着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自信满满地说:“爹地,您别担心,邵氏电影如今虽有些日薄西山,但它的底蕴还在,产业链完整,人才储备也不少。

  只要您接手后,进行一些改革创新,给邵氏电影公司注入新的活力,肯定能让它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