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483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短短两三天时间,那些受汇沣银行影响的企业,市值不仅仅回到了巅峰期的数字,甚至还朝着更高的数据在上涨。

  作为这些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林浩然的恐怖持股情况并没有泄露,而是继续隐藏着这特殊的身份。

  当然了,这些市值暴涨的企业,并没有包括汇沣银行与恒声银行。

  汇沣银行就不用多说了,市场份额损失惨重,还被迫成为渣打银行的子公司,从前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

  而恒声银行这个汇沣银行的子公司,自然是受汇沣银行的连累。

  所以,如今恒声银行的市值,与汇沣银行的一样,只是象征性地翻了一番,便不再上涨了。

  原因自然是,没什么炒作它。

  而且,如今的恒声银行,实际上流失在外面的股票,已经所剩不多了。

  毕竟,本身汇沣银行就持有恒生银行62.14%的股份,再加上林浩然在前几天又暗中吸纳了24.3%的股份,两者之间便共计持有86.44%的恒声银行股份了。

  而趁着恒声银行的股价不再上涨,这期间林浩然又让银河证券公司暗中吸纳了7.28%股份。

  如此一来,林浩然实际持有恒生银行的股份,已经超过30%,达到了31.58%的恐怖数字,市面上流动的恒声银行股份,就更少了。

  按照如今的新贵,只要持股没有达到35%,都无须公布。

  因此,如今林浩然的这个持股,也依然是一个秘密,无人知道。

  接下来,只要再成功拿下汇沣银行手中的那62.14%股份,林浩然便可以对恒声银行强制性私有化了。

  台风过后的香江,虽然街道上凌乱无比,可天气也已经从狂风大雨,变成了晴空万里。

  台风已经往西北方向而去,且已经逐渐减弱,对香江已经造成不了什么影响。

  启德国际机场,也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景象。

  巨大的飞机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架架航班起起落落,承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与货物,再次编织起香江与全球紧密相连的交通网络。

  “浩然君,我会想你的,真盼着你能快点到日本来。”此刻,机场的某个角落里,山田惠子紧紧攥着衣角,依依不舍地望着林浩然,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她的眼眶泛红,泪水在里面打转,终究还是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

  但她心里明白,自己必须得回去了。

  留在这儿,她怕自己会不自觉地过度依赖,反而给浩然君的工作添乱。

  这几天,有浩然君陪伴在旁,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幸福的云端,成了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可如今,要和心爱的郎君分别,山田惠子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住,难受得无法言喻。

  “小傻瓜,别哭啦,等我把这边的事儿都处理妥当,立刻就飞过去日本找你,乖乖等我!而且你想我了,随时都能来香江呀。”林浩然轻轻抬手,温柔地替山田惠子拭去眼角的泪花,嘴角挂着宠溺的笑意。

  他在日本的布局投入,那可不是小数目,规模相当庞大。

  尤其是接下来,他旗下东亚银行、道亨银行、恒声银行那海量资金,也会悄然流向日本,为即将汹涌而至的日本经济泡沫,提前铺好一条稳赚不赔的财富之路。

  他心里可是憋着一股劲儿,要在这场经济盛宴里大干一场,狠狠地从日本市场大赚一笔!

  香江这边,作为商界霸主的他,基本上该有的布局,都布局得差不多了。

  所以,接下来几年,日本市场才是他最重要的布局之地,投入的资金,要比美国的要多得多。

  林浩然一边轻声安慰着山田惠子,一边脑海中飞速盘算着日本市场的布局细节。

  “惠子,如今你可是我在日本那边的代表,可要好好帮我监管好我在日本那边的产业!”林浩然开玩笑地说道。

  实际上,其实根本用不着山田惠子怎么监管,她如今在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就是挂着一个虚职。

  然而,山田惠子重重地点头说道:“浩然君,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看好你的公司!”

  两人又相拥了一会儿,直到广播里传来山田惠子所乘航班即将登机的提示音。

  林浩然轻轻拍了拍山田惠子的背,说道:“去吧,到了日本给我报个平安。”

  山田惠子一步三回头地走向安检口,林浩然站在原地,微笑着向她挥手,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

  从机场离开之后,林浩然便直接让李卫东开着车载他前往东亚银行总部大楼。

  今天是星期六,股市并未开盘,但香江的各大银行却都照常营业。

  原本,周末是大部分银行的休息时间,可近期金融行业变动剧烈,香江金融市场暗流涌动,各家银行都不敢有丝毫放松。

  如此一来,如今香江的各大银行竞争愈发激烈,卷得厉害,周六全天正常上班,周日上午也照常开展业务,只有周日下午才会统一休息。

  车子稳稳地停在东亚银行总部大楼前,林浩然刚下车,便看到银行大堂里人来人往,一片忙碌景象。

  虽然不是工作日,但如今的东亚银行,已经成为了香江金融行业的霸主,业务量自然很多。

  特别是许多客户其实工作日的时候,抽不出时间来银行办理业务,唯有周末才能抽出时间。

  如今,东亚银行周六营业,正好给了这些市民一个绝佳的机会。

  大堂里,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拿着存折,小心翼翼地向工作人员咨询着存款利率和理财方案,眼神里满是对资产保值增值的期待;

  有年轻的创业者,手持文件,神色匆匆地与银行经理洽谈贷款事宜,试图为自己的事业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

  还有年轻的夫妻,带着孩子,一边耐心地排队,一边轻声讨论着如何为孩子的未来储备教育资金。

  这样的场景,原本或许只能在汇沣银行才能见得到吧。

  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东亚银行的了。

  至于如今的汇沣银行,客户量大大减少之后,众多的分行,反而成了汇沣银行的累赘,许多分行营业厅一天时间都不一定有几个客户去办理业务。

  林浩然快步来到电梯,很快便坐着电梯出现在董事长办公室所在的楼层。

  透过玻璃窗,林浩然能够看到董事长办公室内的情况。

  办公室内,何善恒正戴着老花眼镜,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审阅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

  这些文件涵盖了银行近期各项业务的进展报告、风险评估以及市场动态分析等,每一份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特别是最近东亚银行的市场份额大增,成为香江市场份额最多的银行,所需要处理的工作量自然也大大增加。

  虽然有大山这位总裁的协助,很多工作都无须何善恒这位董事长处理。

  可落到何善恒手上的重要工作,依然不少。

  听到敲门声,何善恒这才抬起头,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片刻,看到是林浩然,脸上立刻浮现出温和且带着几分惊喜的笑容。

  “浩然,你来了,正好我有事想跟你说。”何善恒笑着摘下自己的老花眼镜,目光温和地看向林浩然。

  “噢?何叔叔,有什么事您就直说,别卖关子啦。”林浩然笑着应道,随即走到办公桌前,动作自然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

  虽说东亚银行如今实力大增,一跃成为香江金融行业的霸主,但并未因市场份额的急剧扩张而陷入混乱。

  这一切,何善恒可谓功不可没。

  有他坐镇,东亚银行和道亨银行如今一切井然有序,就像一部精密运转的巨大机器,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有条不紊。

  事实证明,林浩然当初力邀何善恒执掌东亚银行,这一决策简直英明至极!

  何善恒端起办公桌上的水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才缓缓开口道:“就在方才十几分钟前,渣打银行的布朗先生给我打来电话,称他们经过集团一系列运作,现已正式持有汇沣银行51%的股份。

  这也就意味着,渣打银行对汇沣银行的收购,正式尘埃落定了!”

第677章 入主恒声银行,即将成立恒声集团!

  林浩然闻言,不禁笑出声道:“那他们也该将恒声银行的股分卖给我们了。”

  “嗯,浩然,布朗先生在电话中已经跟我说了,恒声银行的股份,可以随时交易。”何善恒点头说道。

  “何叔叔,那还等啥,尽早将恒声银行掌握在手中,迟了,汇沣银行在他们手中,说不定会搞出什么幺蛾子呢!”林浩然说道。

  “这个暂时不急,晚点我就会亲自到渣打银行香江总部那边去一趟,在此之前,浩然,我有个想法,想和你商量商量。”何善恒话音一转,说道。

  “何叔叔,您尽管说,我洗耳恭听。”林浩然顿时好奇起来。

  何善恒再度拿起办公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这才继续说道:“收购恒声银行这件事情,已经跑不掉了,此事一旦完成之后,那么浩然你旗下便集恒声银行、东亚银行、道亨银行三家银行,已经是香江无法撼动的第一金融财团了。

  我觉得,该资源整合一下了,成立一家银行集团,就如汇沣银行原本身后就有汇丰集团,渣打银行身后同样有渣打集团,东亚银行、道亨银行以及恒声银行不该相互隶属于谁,而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如此才能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出1+1+1远大于3的优势。”

  林浩然闻言,有些认可地点了点头。

  收购恒声银行之后,让东亚银行成为恒声银行的母公司,的确不适合。

  不说其它,恒声银行在香江的口碑,绝对要比东亚银行的强。

  毕竟,仅仅是那恒声指数便是成为衡量香江股市表现的核心指标,多年来在投资者心中树立了极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而恒声指数,与恒声银行存在直接隶属关系,恒声指数由恒声银行全资附属的恒声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管理。

  恒声银行也正是凭借与之紧密相关的金融服务,在市场中积累了深厚的信誉和广泛的客户基础。

  若强行将恒声银行置于东亚银行之下,不仅可能引发恒声银行原有客户的不满和流失,还可能削弱其在市场中的独特地位和品牌价值。

  何善恒见林浩然没有反对,便继续说道:“成立银行集团后,我们可以对三家银行的业务进行全面梳理与整合。

  将恒声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的专业优势、东亚银行在跨境金融服务的丰富经验以及道亨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的深厚根基有机结合起来。

  在风险管理方面,统一构建集团层面的风险防控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确保集团整体运营的稳健性。

  同时,整合三家银行的科技资源,加大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提升计算机数据化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人才管理上,打破三家银行之间的人才壁垒,建立集团内部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培训体系,让优秀的人才能够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和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成长,为集团的长远发展储备充足的人才力量。

  通过这些资源整合和战略布局,我们有信心将新成立的银行集团打造成为香江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领军者。”

  何善恒说到这里,终于停了下来。

  林浩然也沉思起来。

  何善恒所说的这些,的确都很有道理。

  过了一会,林浩然这才抬起头,笑着说道:“好,何叔叔,我赞成成立一家金融集团,执掌恒声银行、道亨银行、东亚银行,乃至未来可能更多的被收购银行,等集团成立之后,何叔叔您就是集团董事长,此事由您安排即可。”

  “浩然,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我希望这个集团的名字就叫恒声集团,你别误会,我并不是说我是恒声银行的创始人,才想让这个集团起这个名字。

  而是我觉得,恒声银行因为恒声指数,在全球金融行业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此一来,未来我们进军海外市场,也会事半功倍。

  以恒声之名开篇,就如同扬起了一面在全球金融战场都极具辨识度的战旗,当我们带着恒声集团的名号踏入国际市场,那些海外投资者一听到恒声,就会联想到恒声指数所代表的专业、权威与稳健。

  这会让我们在海外拓展业务时,更容易获得当地监管机构的认可、客户的信任以及合作伙伴的青睐。

  我们可以凭借恒声这块金字招牌,迅速在国际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地设立分支机构。

  在纽约,与华尔街的顶级投行一较高下,凭借我们整合后的强大资金实力和多元化业务,参与全球大型企业的并购重组项目,分一杯国际资本运作的羹;

  在伦敦,利用其全球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大力发展跨境外汇业务,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精准的外汇交易服务,提升我们在国际外汇市场的话语权;

  在新加坡,借助其南洋金融枢纽的优势,深耕东南亚市场,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同时吸引东南亚的富余资金,实现资金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

  而且,以恒声集团的名义,我们还能更容易地吸引国际顶尖的金融人才,那些在海外知名金融机构工作多年的精英们,对恒声指数和恒声银行也有所耳闻,他们会更愿意加入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广阔发展前景的集团。

  有了这些优秀人才的加入,我们就能不断提升集团的国际化运营水平和管理能力,为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恒声集团。”林浩然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

  不可否认,这个名字,要比东亚银行好得多。

  东亚,名字看起来就已经是比较局限性了,仅仅局限于东亚地区。

  而恒声不一样,恒声指数自从六十年代起,便已经成为衡量香港股市表现的核心指标。

  而随着香江成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恒声指数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影响力如日中天。

  它不仅成为了全球投资者了解香江股市的重要窗口,更是香江金融与世界金融接轨的重要桥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资金涌入香江股市,恒声指数作为衡量香江股市表现的核心指标,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所以,“恒声”二字,的确更加适合作为新集团的名字,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林浩然旗下银行集团迈向国际金融舞台、制定长远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林浩然对于起名字,倒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嗜好,如果名字好,他依然会继续沿用,没必要去改它。

  就像置地集团、靑洲英坭、港灯集团等,这些他收购之后,依然选择保留原名,继续利用其原有的深厚底蕴与广泛知名度。

  反正,他才是真正的老板,真正的持股人,名字是别人起的,其实也没啥所谓,真正获利的,是他!

  “好,何叔叔,我赞成,就用恒声集团这个名字吧!”林浩然笑着说道。

  何善恒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林浩然居然如此轻易便答应了。

  他微微一怔,旋即神色便恢复如常,脸上绽开欣慰的笑容:“浩然,你这爽快的性子真让人赞赏,有你如此坚定的支持,咱们接下来推进恒声集团的成立事宜,就更加顺利了。”

  林浩然双手一摊,轻松地笑着回应:“何叔叔,咱们本就是一条船上的,目标一致,只要是对集团发展有利的决策,我自然全力支持!”

  “浩然,你放心,就冲你对我的这份信任,我哪怕拼上这条老命,也要把恒声集团打造成全球金融界巨头,绝不辜负你的信任!”何善恒神情郑重,语气铿锵。

  此刻,他越发觉得当初从恒声银行董事长位置上辞职,转而追随林浩然的决定无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