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他心中暗想,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未来定将不可限量,说不定成就能超越他。
聊着聊着,气氛渐入佳境,林浩然觉得时机已到,便温文尔雅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包叔叔,您在商界深耕多年,经验丰富,我正有一些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宝贵意见。”林浩然面带微笑,诚恳地说。
“哦?是关于哪方面的问题让你如此上心?”包裕刚显露出几分兴趣,好奇地询问道。
“近期我注意到,中东地区特别是巴列维王朝,正经历着反对当前政权的大规模示威活动,且局势似有失控之兆。
考虑到巴列维王朝在全球石油供应中的重要地位,我很好奇,这样的局势如果持续恶化,是否可能引发新的石油危机?
毕竟,石油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全球经济的敏感神经。”林浩然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问题。
第96章 目的达成,这事有了
包裕刚闻言,沉吟片刻后回答道:“石油危机吗?说实话我也不敢确定,毕竟目前巴列维王朝的石油供应还正常,全球的原油价格还算稳定。
不过巴列维王朝有美国的支持,想来最终这些革命人士也推翻不了巴列维王朝,所以石油危机大概率不会出现。”
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巴列维王朝有美国如此强大的军事盟友,怎么可能会输?
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美国表面上是巴列维王朝的盟友,是牵制苏联的盟友之一。
实际上却暗中却策划支持推翻巴列维王朝,只因为巴列维王朝一直推动着石油价格上涨,对美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林浩然深知这些内幕,源于他前世的记忆。
但在这个时代,这些隐秘的策划与行动,美国自然不会轻易公之于众,只能作为少数人心中的秘密。
这正是林浩然心中最迫切想要探讨的问题:“包叔叔,我设想一个情境,如果未来巴列维王朝真的被推翻,进而引发了一场类似1973年的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飙升数倍,而我手头恰好有一笔可观的资金,希望在价格飞涨前就能布局获利。
但问题在于,时间紧迫,我无法直接通过囤积原油来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认为我该如何操作,才能在即将到来的石油危机中分得一杯羹呢?”
包裕刚闻言,微微一笑,回答道:“办法总是有的,而且其实并不复杂,既然石油生产国众多,你可以选择一家信誉良好、可靠的石油生产国作为合作伙伴,提前支付资金购买原油,但暂时不提取实物,而是让他们暂时为你储存起来。
待到石油危机真正爆发,原油价格飙升之时,你再将这些原油转售给急需的石油化工企业,这样便能实现你的目标。
不过,浩然啊,我得提醒你,这样的操作虽然看似诱人,但风险同样不容小觑。
你真的认为石油危机会再次爆发吗?在我看来,这种概率其实并不高。
而且,一旦危机并未如你所料般发生,那么你提前投入的资金虽然不至于全部打水漂,但也会因为时间成本和转售时的价格折扣而遭受损失。
毕竟,你并不是经营着石油化工企业,长期持有原油对你来说并无实际意义。”
在包裕刚看来,发生石油危机的概率,太低了。
作为一位长辈,包裕刚觉得自己有责任对林浩然这位充满潜力的晚辈进行引导与劝说。
几次愉快的交谈下来,他对林浩然的好感与日俱增,因此对林浩然的未来寄予厚望,华资企业家势单力薄,想要对抗强势的英资企业,就需要更多的优秀华资企业家崛起。
面对包裕刚的诚恳建议,林浩然报以温暖的微笑,心中自有计较。
他自然非常清楚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必然性,这是历史的车轮,非个人之力所能轻易扭转。
因此,对于包裕刚的担忧,他虽心存感激,但并未过多放在心上。
包裕刚的提议,在林浩然看来,确实是个巧妙的策略。
通过预先签订合同并支付货款,锁定未来的原油供应,这本质上就是一种非传统的“石油期货”交易方式,只不过省去了期货市场的繁琐与不确定性,直接与货主对接,更加直接高效。
然而,选择交易对象却成了摆在林浩然面前的一道难题。
他明白,这一决策关乎整个计划的成败,必须慎之又慎。
于是,他再次向包裕刚求教:“包叔叔,我明白这其中的风险,但我决定尝试一番,这其中的风险我完全承担得了,在您看来,若我要选择一个国家进行这笔交易,哪个国家最为合适呢?”
包裕刚见状,心中已明了林浩然的决心。
他没有再强行劝阻,因为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是长辈应有的风范。
此外,包裕刚觉得,既然林浩然对此事充满信心,那么让他在实践中学习,哪怕经历一些挫折,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毕竟,在商界这个充满变数的领域里,即便是那些叱咤风云的巨鳄,也大多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一帆风顺的旅程,对于真正的企业家而言,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他只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温和地提醒道:“浩然啊,挑选交易伙伴,就像挑选挚友一样,对方的信誉、实力以及稳定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我的环球航运集团与中东多国,尤其是沙特,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作为许多石油原产国的重要运输伙伴,我对那边的市场颇为了解。
如果你真打算进行这笔交易,我强烈推荐你首先考虑沙特。
他们不仅原油储量丰富,而且交易信誉极佳,不论是大小规模的交易,他们都会珍视自己的名声,不会轻易破坏。
此外,我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有着良好的关系,如果你真有此意,我可以帮你牵线搭桥。”
林浩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心中暗道这次拜访包裕刚真是明智之举。
虽然这意味着要欠下包裕刚一份人情,但他并不在意。
在他看来,人情往来是商界常态,未来只要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与包家加深合作便是最好的回报。
目前,他正处于创业初期,资金是最为紧缺的资源,因此他必须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来积累财富。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快速积累资金,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他当前的首要任务。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包叔叔您为我牵线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了。”林浩然诚恳地说道。
人脉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小事一桩,我这就给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负责人打个电话询问一下,不过,浩然,你计划购买多少价值的原油呢?”包裕刚微笑着询问。
“大概两三亿港元吧。”林浩然想了想,说道。
他手头现有的6300万港元虽非小数,但对于石油投资而言显然捉襟见肘,难以满足他的雄心壮志。
因此,林浩然心中已暗中盘算着利用贷款来弥补资金缺口。
凭借手中持有的大量靑洲英坭股票以及作为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他自信能够轻松获得银行或金融机构的青睐,从而筹集到足够的贷款资金。
“你收购靑洲英坭后,竟还能迅速调动出两三亿港元的资金?”包裕刚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置信的惊讶,他对林浩然的资金运作能力感到既好奇又佩服,但出于尊重,他并未深究细节。
两三亿港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林浩然微笑着回应:“包叔叔,资金是商业运作的关键,没有足够的支持,我也无法成功完成靑洲英坭的收购。”
包裕刚点头表示赞同,随后说道:“既然如此,我会尽快为你联系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一旦有进展就通知你。”
夜色已深,两人的对话也即将结束。
林浩然在离开前,看在包裕刚帮助他的份上,仍不忘向包裕刚提出自己的建议:“包叔叔,如果您对增加收益有兴趣的话,这次石油投资的机会真的不容错过。
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我认为风险与收益之比是相当诱人的。
即使石油危机不爆发,我们的损失也不过是些折转费用;而一旦危机来临,收益将可能成倍增长。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风险是值得一试的。”
然而,包裕刚听后,依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浩然,谢谢你的建议,但目前我的资金主要集中在九龙仓的竞争上,实在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冒这个险,不过,我还是很感谢你的提醒和关心。”
很显然,包裕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建议。
第97章 继续筹钱
离开包裕刚家,林浩然的心情非常不错。
这次的拜访,太值得了。
不仅仅让他找到了投资的办法,还能利用包裕刚的人脉,让这次的投资更加顺利。
在与包裕刚道别之前,他已经将林家别墅的电话告诉了包裕刚,这边如果有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消息,就会给他打电话。
回到家中,林浩然与父亲林万安在客厅中聊了一会,顺便也是在等待包裕刚的电话。
他并没有将准备投资石油的事情告诉林万安。
连包裕刚都觉得这样会冒很大风险,不愿意冒这个风险,更不用说林万安这种做事一向谨慎的人了。
想让林万安跟着他一起投资,根本不可能。
说不定,告诉他之后,惹来一顿唠叨。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电话终于响了。
林浩然坐在电话机旁,第一时间拿起电话筒。
果不其然,对方正是包裕刚。
“好,好,好,我明白了,包叔叔,真是太麻烦您了,感激不尽。电话号码我已经记下了,您也早点休息,不打扰了,再见。”林浩然挂断电话,轻轻放下电话机,长舒一口气。
他的手中,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串电话号码。
此刻,林万安好奇地看向林浩然。
林浩然知道知道自己父亲想的是什么,于是笑着解释道:“爹地,我正忙着一个商业合作项目,包叔叔帮我搭了线,具体细节嘛,暂时保密,等我好消息,到时候给您一个惊喜。”
“你这孩子,总是这么神秘兮兮的,连你爹地都瞒着。”林万安佯装嗔怪,不过也没有继续询问。
“爹地,时间不早了,我先上楼休息了,您和妈咪也早点休息,晚安。”林浩然向父亲摆了摆手,随后踏着轻快的步伐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
刚刚,包裕刚打电话告诉他,已经为他联系上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总裁,那边总裁看在包裕刚的份上,会与他达成这笔交易,不过要林浩然自个儿到沙特去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洽商并且签署交易合同。
毕竟,哪怕是两三亿港元的单子,在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看来,也不过是一笔小单罢了。
1978年,沙特阿美公司的原油产量就已经突破4亿吨。
4亿吨是什么概念呢?
此时,国际原油价格在13美元每桶左右。
而4亿吨原油,将近30亿桶。
也就是说,今年沙特阿美公司的原油销售额就能达到390亿美元以上。
目前,港元与美元的汇率比例在5比1左右。
所以,沙特阿美公司一年的原油生产销售额,就能达到2000亿港元甚至更多。
更何况,沙特阿美公司可不止原油开采这一业务,还控制着美国四家石油企业呢。
因此,他这两三亿港元的单子,真算不得什么大单,人家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总裁能亲自见他,真算得上是看在包裕刚这位世界船王的面子份上了。
当然了,两三亿港元也是他的猜测罢了,能贷款多少钱,林浩然目前还不清楚。
先睡一觉,明天再决定找谁贷款。
第二天早上,林浩然与父亲林万安一同出门,各自坐着自己的车,离开了深水湾别墅区。
他并没有直接前往靑洲英坭公司。
既然购买原油这条线已经铺好了,那接下来就是筹钱的问题了。
他目前可用资金有6300万港元,可这对他而言太少了,油价就算翻个两倍,也没多少钱。
所以,这个投资的本金是越多越好。
坐在环宇投资公司的办公室中,林浩然看着手中的金融公司资料。
汇沣银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运通银行、巴黎银行、东亚银行、永隆银行、永亨银行等等,洋资、华资银行遍布香江。
除此之外,还有各大打着财务公司招牌的金融公司,如裕民财务公司、九龙财务公司、亚泰财务公司等等。
全香江,这样的银行和财务公司,足足几百家。
这些,都是可以短期贷款的,由此可见香江的金融竞争有多激烈。
恒生银行,他不打算找了,这些银行太正规,基本只能贷同等价值的资金,所以财务公司是首选。
相较于审核严厉的正规银行,财务公司就宽松多了,而且还能够贷款更多的资金,就像他在裕民财务公司那边,以一家华丰水泥厂为抵押,就拿到了五千万港元的贷款。
“或许,我再去找找裕民财务公司?”
他知道裕民财务公司迟早会出事,有这样的领导不出事才怪,所以不愿与裕民财务公司牵扯太多。
可财务公司他就对裕民公司比较了解,况且这家公司应该也是几年以后才会出事,现在才1978年,或许,真可以再找找杨昌道聊聊。
昨天上午,杨昌道也打电话祝福他了,不过两人没聊几句,都是客套话。
于是,林浩然决定再给杨昌道打一个电话。
“杨叔叔,有空吗?有些事要与您聊聊,什么,你过来我这边吗?好,我在恒丰大厦19楼,你直接过来就行了。”放下电话筒,林浩然深感意外。
原本他打算过去裕民财务公司拜访杨昌道的,没想到他还没说出来,对方却是主动说过来找他。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