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同时,他那颗一直悬着、满是担忧的心,终于彻底落了地。
挂断电话后,麦里浩长舒一口气,整个人如释重负。
他转身望向窗外,总督府外那密密麻麻的人群依旧在躁动着,但此刻他的心中已不再如之前那般慌乱无措。
不出意外的话,只要把这个收购计划谈妥的好消息宣布出去,那些聚集在此的众多股民应该就能安心离去了。
渣打银行收购汇沣银行,会让汇沣银行短时间内获得资金支持。
即便汇沣银行的股价注定不可能大涨,
但受其事件牵连的诸如太古洋行、和记黄埔等企业的股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由于这些企业不再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潜在风险,其股价必然会重新迎来大幅上涨。
保守估计,涨回此次下跌之前的股价水平,完全不在话下。
这些经济层面的道理,即便部分股民可能并不十分明白,但这几天报纸上天天都在大篇幅报道相关消息。
而且,即便有很多市民不识字,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时,也会频繁提及此事,相关情况早已在市民中广泛传播开来。
此外,过来聚集的,大概率是还持有股票没舍得卖、心有不甘的那一类人。
而那些早早卖掉股份的,多是胆小怕事之辈,他们自然不敢参与到这种聚众闹事的事情当中来。
只要搞定外面这帮人,那么此次的聚众危机,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半个小时后,总督麦里浩站在总督府外的广场上,手持扩音器,面向数千股民发表了一番演讲。
演讲时,麦里浩有意将渣打银行收购汇沣银行的功劳归到自己身上,声称为了不让汇沣银行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也为了保障香江众多企业免遭资金危机,他费尽心力、付出巨大代价,才推动了此次收购行动的达成。
一旁的渣打银行香江大班布朗先生见状,自然要给麦里浩这个面子,当即出言证实了麦里浩所言的真实性。
至此,现场数千股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彻底放下心来。
他们满心庆幸,暗自琢磨着幸亏这几天没有冲动抛售股票,不然这会儿怕是得懊悔得直跺脚、肠子都悔绿了。
原本因满心担忧而紧绷如弦的脸,此刻慢慢松弛下来,大家纷纷凑到一块儿,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脸上都绽放出劫后余生般的喜悦。
现场瞬间爆发出阵阵欢呼,股民们纷纷称赞总督先生决策英明、高瞻远瞩。
人群中,一位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用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帽子,大声喊道:“总督先生真是咱们香江的守护神啊!有您在,咱们心里就踏实!”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附和,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麦里浩微笑着向人群挥手致意,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居功行为而脸红。
随后,便催促大家尽快离开:“各位,都散了吧,明天渣打银行和汇沣银行将会发布一场新闻发布会,到时候,会有更加集体的信息。”
随着众人逐渐散去,此次的聚众危机,也算是彻底被解决了。
视线转至康乐大厦。
此刻,林浩然端坐在银河证券交易所的办公室内的椅子上。
在他面前的办公桌上,静静摆放着一份记录着最近几日“战果”的报告,其中详细罗列了汇沣银行、恒声银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国泰航空等香江上市巨头的股份吸纳状况以及相应的资金支出情况。
“老板,如今渣打银行和汇沣银行已经谈妥了收购协议,依我看,咱们明天就不适合再继续吸纳股票了,就目前形势而言,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恒生指数必定会大幅上扬。
到那时,这几天受事件影响的这些相关股票,都会迎来一波飙升行情,这段时间,股民们就像被紧绷到极限的弹簧,积压的情绪和需求已经憋了太久,一旦释放,那能量不可估量,恰似被压抑许久的火山,喷发之势锐不可当。
而且,那些机构、庄家还有财团等,肯定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会进一步发力推动股价上涨。
说不定用不了多久,除了汇沣银行和恒声银行,其他公司的股价就能涨回下跌前的价位了。”戴石站在一旁,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见解。
林浩然看着报表上的数据,笑着说道:“已经够了,明天开始,除了恒声银行的股票继续吸纳之外,其它股票都中止吸纳吧!”
报表之上,那一串串数字宛如重磅炸弹,倘若公之于众,定会在整个香江引发轩然大波。
“汇沣银行方面,目前银河证券公司累计持有其26.47%的股份,一跃成为汇沣银行明面上的第一大股东(不算即将成为汇沣银行控股公司的渣打银行)。”
“恒声银行这边,当下银河证券公司总共持有24.3%的股份,成功跻身恒声银行第二大股东之列。”
“和记黄埔的情况是,目前银河证券公司持有其18.71%的股份,成为了和记黄埔的第二大股东。”
“长江实业领域,目前银河证券公司共计持有16.25%的股份,荣升为长江实业的第二大股东。”
“太古洋行之中,目前银河证券公司持有13.22%的股份,成为太古洋行的第二大股东。”
“会德丰洋行方面,目前银河证券公司累计持有19.18%的股份,稳坐会德丰洋行第二大股东之位。”
……
谁曾想到,仅仅不足一个星期的时间,银河证券公司居然就已经成为各大上市巨头的第二大股东。
而且,最重要的是吸纳的股价低得可怕,成本相比这些企业的真正价值,简直就像是以白菜价捡到了稀世珍宝。
第673章 这就赚了260亿港元?
香江作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虽然只是个数百万人口的小市场,却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诞生了许多商业巨头。
汇沣银行、怡和洋行、恒声银行、港灯集团、置地集团、太古洋行、九龙仓、中华电力、和记黄埔等等。
这些企业,即便是拿到美国、欧洲去,也算是一家举足轻重的商业巨擘。
它们在各自的领域深耕细作,凭借着卓越的管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在香江本地占据了主导地位,更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可自从林浩然崛起之后,靑洲英坭、置地集团陆续被他直接私有化。
其他诸如港灯集团、中华煤气、九龙巴士、香江电话等上市巨头企业,也一个接一个地被林浩然纳入控股版图。
再看那曾叱咤风云的怡和洋行,只因得罪了林浩然,在香江的产业被蚕食得所剩无几,最终只能黯然退出香江市场。
这家昔日的洋行之王,就此如一颗流星般,消逝在香江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
时至今日,就连曾经的香江金融霸主汇沣银行,都被林浩然步步紧逼,几乎陷入破产绝境,最终只能忍痛割爱,被迫卖给渣打银行。
而此刻,他前面的这份资料上,银河证券公司这家林浩然旗下的公司,持股着近二十家公司的名单,几乎都概括了香江的各大巨头。
汇沣银行、恒声银行、太古洋行、中华电力、和记黄埔、长江实业、新世纪发展、太古地产、香江隧道、会德丰洋行、和记地产、连卡佛等等。
这些每一家单独拿出来,都是香江商业版图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星辰,在各自的领域内叱咤风云,掌控着行业的命脉,左右着市场的走向。
这些公司的市值,在此之前,基本上都是排在香江上市企业前二十的存在。
可如今,林浩然居然基本已经成为这些企业的第二大股东!
特别是恒声银行,当下林浩然已暗中吸纳了足足24.3%的股分。
别忘了,汇沣银行目前持有恒声银行62.14%的股份,而在渣打银行成功收购汇沣银行之后,这部分股份需出售给林浩然旗下的东亚银行。
这意味着,待完成这笔交易,加上现有的24.3%,林浩然很快持有的恒声银行股份便会高达86%以上!
按照香江要约收购的准则,一旦持股比例达到90%,便有权对剩余股份启动强制收购程序。
如此一来,倘若在汇沣银行将那62.14%的股份转让给东亚银行之前,林浩然能够悄无声息地使自己持有的恒声银行股份达到28%左右,那么等汇沣银行完成股份转让,他便可直接对恒声银行启动强制收购剩余股份的程序了。
在决定收购恒声银行之后,林浩然便决定要将此银行进行私有化了。
以他如今的财力,私有化恒声银行已无资金压力,维持上市公司身份反而需承担额外的合规成本。
毕竟,上市公司需要公开财务数据并受股东决策制约,私有化后更能灵活实施长期战略。
况且,他旗下的银行,大部分业务依托于自身企业的金融往来,仅这部分业务就足以让银行赚得钵满盆盈。
未来他会有将银行上市的打算,但绝对不是恒声银行,而是拿东亚银行或者道亨银行来。
等成功收购恒声银行后,他旗下便集齐了东亚银行、道亨银行以及恒声银行这三大银行,香江金融霸主之位愈发稳若泰山、不可撼动。
虽说渣打银行也即将完成对汇沣银行的收购,可就如今的情况来看,即便渣打银行与汇沣银行顺利合并,其市场份额与林浩然旗下银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比,犹如小巫见大巫,差距悬殊至极。
在短时间内,渣打银行想要在市场份额上实现对林浩然旗下银行的反超,无疑是天方夜谭,根本毫无可能。
林浩然看着这份数据,目光停留在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上面。
“持有和记黄埔集团18.71%的股份。”
“持有长江实业集团16.25%的股份。”
读着这些数据,他不由自主地勾起了嘴角,一抹微笑悄然浮现。
要知道,那位在前世声名赫赫、被尊称为“李超人”的商业传奇人物,在这个世界中,不仅屡屡被林浩然抢先截获诸多机缘,如今,恐怕他做梦也想不到,林浩然竟已悄然成为他旗下这两大控股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了吧?
虽然同是香江商界巨头,但林浩然在这三年时间里,与李加诚平日里接触甚少,彼此间几乎没什么深入了解。
因而,在商业合作方面,双方也鲜有交集,少有携手共进之举。
当初对靑洲英坭进行私有化那件事,李加诚选择让步,并不是林浩然欠了他什么人情,不过是李加诚看在包裕刚的面子上,才做了这个顺水人情罢了。
然而,后来局势陡变。
林浩然成功收购东亚银行,汇沣银行却对东亚银行展开主动打压,而李加诚竟毫不犹豫地强势全力支持汇沣银行。
自那之后,两人实际上已经连普通商业上的朋友都算不上了。
林浩然实在无法体谅一个站在自己商界对手身边、助力对手打压自己的人,他自认没有如此宽广的胸怀。
无论李加诚是出于迫不得已,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即便他有心缓和与林浩然的关系,林浩然也绝不会答应。
同为华人企业家,对方不帮自己人就算了,反而在他没有得罪过对方的情况下,对方公然站在对立面给东亚银行搞事情,这般行径着实让林浩然心生恼怒。
但无论如何,这位可是他前世便熟知的商业领域如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多年来一直稳稳占据着华人首富的宝座。
如今,自己竟能悄无声息地成为他旗下两家企业的第二大股东,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林浩然心里还是觉得挺爽的。
说不定,这第二大股东的身份,在未来还能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呢!
只可惜,李加诚行事风格极为稳健老辣。
他直接持有长江实业的股份比例超过40%,就是为了防止别人盯上长实;
对于和记黄埔,虽是借助长江实业来持股实现对和记黄埔的控股,但这间接持股量同样超过40%。
这般高的持股比例,让林浩然若想发起收购战,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即便他财力雄厚,可只要李加诚打定主意不愿出售股份,那这场收购战从开局便已陷入僵局。
林浩然心里明白,李加诚在商场纵横多年,对旗下企业有着极强的掌控欲,绝不可能轻易把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商业版图拱手相让。
而想偷偷通过股市吸纳股份,就更不可能。
李加诚的智囊团专门研究香江各大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与市场动态,对任何风吹草动都保持着极高的敏感度。
据林浩然所知,长江实业集团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监控体系,实时追踪着每一笔大额交易,尤其是针对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这样核心资产的股份异动。
直接从公开市场大规模购入股份,无异于向李加诚宣战,很快便会触发对方的防御机制。
林浩然当然不怕对李加诚宣战,但问题是如果无法获得企业主导权,即便是宣战了,也没有任何用处啊,反而只会让李加诚提高持股比例!
一旦李加诚持股比例超过50%,那林浩然还收购个屁……
而想要小规模吸纳?
这样做,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暗中隐藏身份,让李加诚那边无法察觉。
可一旦二级市场的和记黄埔或者长江实业股票交易量减少,李加诚的智囊团定会如敏锐的猎犬嗅到异常气息。
所以,想要暗中收购,也几乎不可能。
因此,林浩然暂时也没有收购李加诚旗下这两家公司的打算。
不过,持着这么多的股份,现在看似没用,未来说不定也有它的作用。
总之,他是不打算将这些持有的股份公开的!
虽然一旦公开,会惊动整个香江,而林浩然在商界的地位可能也进一步提升。
可林浩然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如今,他早已经是香江公认的首富了,即便再进一步,那又如何。
还不如暗中持有,说不定未来就能够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
“对了,戴石,你帮我算算咱们这几天所吸纳的这十几二十只股票,算一算在这些公司市值处于巅峰期时,这些股份值多少钱,哦,汇沣银行就不用算进去了。”林浩然思索片刻,对戴石说道。
之所以将汇沣银行排除在外,是因为他知道,汇沣银行明天股价或许还会上涨,但涨幅绝对有限。
毕竟,汇沣银行流失了大量客户,即便渣打银行收购之后,如今资金问题解决后,凭借多年积累或许还能留住不少忠实客户。
可与巅峰时期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汇沣银行算是彻底走下坡路了。
在他看来,未来短时间内汇沣银行的市值能涨到几十亿港元,就已是非常不错了,还想涨回到两百多亿港元的市值?
而其它股票,摆脱了汇沣银行的连累后,绝对会很快便涨回到原来的市值。
“好嘞,老板!您给我十分钟,我这就给您算清楚!”戴石应声后,拿着数据表走到一旁,又在书柜上翻找出几份相关资料,手指在计算器上快速敲击,“啪啪啪”的声响不绝于耳。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娱乐:八个腰子,仙剑三美吃到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