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林先生,何先生,咱们先进去吧,我不想让这次重要的会面被外界过多关注。”布朗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眼神却透着一丝谨慎,目光扫视着周围,仿佛担心他拜访林浩然的消息被其他人发现。
林浩然微微点头,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布朗先生请,里面已经备好了茶点。”
三人一同走进一楼的书房,在沙发上落座。
佣人将茶点端上,关上书房的大门,书房里的气氛这才有所缓解。
“布朗先生,不知道您亲自上门究竟所为何事?不妨直言。”林浩然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眼神却直直地盯着布朗。
布朗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坐在林浩然身旁的何善恒,心中暗自思忖,倒也没有提让何善恒回避的话。
毕竟如今何善恒的身份早已今非昔比,从恒声银行董事长摇身一变成为东亚银行董事长,想必对方也大致猜到了自己登门的目的,不然也不会特意让何善恒一同前来。
想到这儿,布朗清了清嗓子,说道:“林先生,实不相瞒,此次登门拜访,我是来寻求合作的!”
“合作?布朗先生不妨直说。”林浩然笑道。
“林先生,那我就直言了,我们渣打银行想要收购汇沣银行,需要林先生的配合,至于林先生这边需要什么条件,您请直说!”布朗直接将自己的野心和盘托出。
如今,正常情况下,有总督府的支持,汇沣银行这个商业帝国自然不可能轻易倒塌。
再加上汇沣银行自身底蕴深厚,在香江金融界根深蒂固,其庞大的资产网络、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多年积累的信誉,都让它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有着一定的韧性。
而且,汇沣银行手中还持有许多投资股份,比如他们持有6%的怡和洋行股份,虽然怡和洋行已经退出香江市场,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变卖怡和洋行的股份。
而香江许多大势力中,汇沣银行都或多或少地掌握着一定的股份。
只要他们将这些股份进行变现,那么汇沣银行也能够在短时间内筹到一百几十亿港元的资金。
即便如今陷入困境,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要这么简单就被东亚银行击垮,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如果渣打银行在背后插上一刀呢?
对总督府而言,虽然提倡金融市场自由,但金融业关乎英国的利益,属于他们不可能让林浩然这位华裔占据太多的市场份额。
所以总督府不可能让东亚银行一家独大,而是会全力支持汇沣银行,帮助汇沣银行度过难关。
但是一旦渣打银行插手,有意接手汇沣银行的英资利益,总督府那边绝对不会反对,甚至可能会乐见其成。
毕竟渣打银行作为英国老牌英资银行,总部在伦敦,其背后有着深厚的英国资本和政治背景,与总督府的利益诉求更为契合。
可以说,渣打银行在总督府的眼里,就属于是自己人。
当渣打银行在汇沣银行的背后插上一刀,再凭借暗中获取的总督府支持,只要林浩然这边能予以配合,布朗相信,趁此机会将汇沣银行彻底搞垮,进而完成收购,并非毫无可能。
要知道,渣打银行目前在香江的市场份额尚不足10%,对他们来说,只要能成功吞并汇沣银行,那无疑是渣打银行在香江发展历程中的一大跨越式进步!
这对整个渣打银行的海外布局而言,又是一个实力上的大跨越。
再加上汇沣银行的整体实力甚至不逊色与渣打银行,如果渣打银行能够趁机以低成本将汇沣银行成功收购,那么他们渣打银行的实力便能够得到翻倍的上涨。
况且,布朗以及其他渣打银行高层早已暗中进行了细致的测算。
一旦渣打银行顺利吞并汇沣银行,其在香江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超越东亚银行。
即便当下郭河年、邵逸福、刘銮雄等人打算将资金转移至东亚银行,使得东亚银行即将新增两百多亿港元的资金规模,渣打银行也有信心凭借此次收购在市场份额上实现反超。
到时候,他们渣打银行岂不是便会成为香江金融行业真正的霸主了?
一想到这里,布朗内心中便有些激动。
林浩然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摩挲着杯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布朗先生,您这想法倒是大胆,不过,收购汇沣银行可不是一件小事,您凭什么觉得我会配合您呢?
要知道,如果真有机会收购汇沣银行,我都想要收购了,为何会将这个收购机会让给您呢?”
布朗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但很快便镇定下来。
他迅速调整好状态,脸上堆起更深的笑意,开口道:“林先生,您这般精明,自然能洞察其中利害,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汇沣银行根基稳固,即便当下深陷困境,想要将它彻底击垮并完成收购,仅凭东亚银行一家之力,谈何容易。
更何况,林先生您心里也清楚,收购汇沣银行这事儿,东亚银行几乎没可能成功,就像之前您凭借置地集团一度反控怡和洋行,可最后还不是无奈放弃了对怡和洋行的控制权。
这其中的关键原因,林先生您肯定也心知肚明,您不是英国人,无法代表英国的利益!
在香江的金融与商业领域,英国势力盘根错节,总督府以及众多英资背景的势力,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关键产业和核心利益紧紧把控在自己手中。
汇沣银行作为香江金融界曾经的霸主,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英资背景和利益关联,绝不是东亚银行这一家华资银行能够轻易涉足的。
英国政府也绝不会允许一家华资银行垄断香江的金融体系,这是他们绝对无法容忍的局面。
林先生,您再看看我们渣打银行,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我们总部设在伦敦,在英国本土根基深厚,背后的控制人是英国数个顶尖财团,人脉资源广泛得如同繁星密布。
我们与总督府以及众多英资财团都有着密切无间的合作,关系网错综复杂又紧密相连,若是由我们渣打银行出手收购汇沣银行,总督府那边必然会全力支持,甚至会在暗中为我们提供诸多便利,助力收购顺利推进。”
“既然我们无法收购,那我们为何要支持你们渣打银行收购汇沣银行呢?这岂不是再度为东亚银行树立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林浩然淡然地笑道。
布朗大班早有准备,语气诚恳地说道:“林先生,您先别急着拒绝,这就是我刚才为何说你们有什么条件,提出来,只要我们渣打银行能够做到,一定尽力满足。
合作,自然是双方都得到好处,我们渣打银行肯定不可能让你们东亚银行什么好处都得不到,却要你们配合我们收购汇沣银行,这点我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们深知此次合作对东亚银行而言,确实需要慎重考虑,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双方都有极大的好处。”
林浩然微微蹙眉,略作思索后开口道:“布朗先生,您提出的这个合作请求,对我们而言实在太过突然了,我和何先生需要私下商量一番,您看如何?”
布朗微微颔首,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当然,林先生和何先生尽管商量,我在此静候便是。”
林浩然与何善恒起身,缓步走向书房的另一侧,刻意拉开与布朗的距离。
“浩然,你怎么看这渣打银行的合作提议?”何善恒率先打破沉默,眉头紧锁。
渣打银行居然有如此野心,既然想要趁着汇沣银行陷入危机,打算在背后插手一刀,然后收购对方。
这超出了他们的意料。
他们过来之前,虽然也想过渣打银行想要在汇沣银行身上谋取利益,但没想到对方胃口这么大,竟想直接吞并。
林浩然眼神深邃,手指轻轻敲击着窗台,沉声道:“渣打银行此举确实出乎意料,不过细想也在情理之中,如今汇沣银行深陷困境,对渣打银行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若能成功收购,他们在香江金融市场的地位将大幅提升,甚至有可能超越我们东亚银行,当香江金融界的老大,谁都想当,他们有这个想法,倒也正常。”
何善恒担忧地皱起眉头:“真要让他们收购成功,咱们可就多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渣打银行的整体实力丝毫不逊于汇沣银行,在非洲、南亚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他们的零售银行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欧洲的影响力也远超汇沣银行。
论国际化程度,汇沣银行和渣打银行根本没法比,一旦渣打银行吞并了汇沣银行,实力必然实现质的飞跃。
到那时,咱们在香江金融市场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不仅要应对一个实力更强的对手,原本在市场份额上的优势也可能保不住啊。”
林浩然轻轻点头,笑着说道:“何叔叔,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能与渣打银行达成合作,或许也能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渣打银行想要收购汇沣银行,必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只要咱们获得的利益足够,那么让他们收购汇沣银行,又如何呢?”
东亚银行为何能够在他手上快速崛起?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在香江掌控着好几家企业巨头,如置地集团、港灯集团、香江电话等。
这些,就足以让东亚银行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在林浩然看来,不管是汇沣银行,还是渣打银行,其实不过就那样,换了一位竞争对手,又如何?
正如布朗所说的那样,林浩然其实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收购汇沣银行。
也就是说,他在香江,永远无法做到如同汇沣银行之前那般对香江金融业进行垄断。
既然如此,他何不趁此机会,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只要操作得当,渣打银行收购汇沣银行这件事,说不定能成为东亚银行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何善恒听后,眉头渐渐舒展,思索片刻后说道:“浩然,你的想法确实大胆,也很有前瞻性,既然你有合作的想法,那么咱们就得考虑考虑,趁此机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了!”
两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件事情发生得太过于突然,他们此前都没有考虑过,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提出哪些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东亚银行的利益。
窗外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书房的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晃动的光影,却照不亮两人此刻有些凝重的思绪。
林浩然在书房里缓缓踱步,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各种可能的条件。
突然,他停下脚步,眼神一亮,转身对何善恒说道:“何叔叔,我想到一个条件,首先,渣打银行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在海外业务拓展方面,与东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比如在一些新兴市场的业务布局上,互相支持、资源共享,共同开拓海外市场,这样对我们东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东亚银行如今最缺的,就是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资源。
等香江这边的事情逐渐平息后,东亚银行所要做的,就是考虑如何进行国际化。
虽然,此前已经与花旗银行达成了合作协议,但是仅仅依靠花旗银行,远远不够支撑东亚银行全面且深入地迈向国际舞台。
花旗银行虽实力雄厚,但双方合作或许存在一定局限,在诸多业务领域和新兴市场开拓上未必能完全契合东亚银行的发展需求。
而渣打银行在国际市场深耕多年,有着独特的渠道和资源,若能与之在海外业务拓展上携手,无疑能为东亚银行打开更多扇通往国际的大门。
而且虽然东亚银行在香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想要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崭露头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渣打银行在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无疑是一条快速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捷径。
何善恒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这个条件不错,能够让我们借助渣打银行在国际市场的既有优势,快速积累经验、拓展人脉与资源,为东亚银行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筑牢根基。不过,仅这一个条件还不够,我们还得在更多关键领域争取利益。”
林浩然继续说道:“没错,何叔叔,我们可以要求渣打银行在收购过程中,给予东亚银行一定的资金补偿,毕竟,我们为了应对汇沣银行可能带来的竞争,也投入了不少资源和精力。”
何善恒眼睛陡然一亮,笑着地补充道:“另外,我们不妨大胆提出,要求渣打银行凭借自身在香江金融界的人脉与影响力,为我们东亚银行争取一个发钞权。
要知道,发钞权可是银行地位与实力的重要象征,我们东亚银行作为香江数一数二的金融巨头,若连发钞权都没有,又怎能彰显我们在香江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以及不可小觑的市场影响力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将合作条件梳理得越来越清晰。
第657章 狮子大开口
香江的银行发钞权,在香江非常特殊。
在香江,自从这座城市崛起之后,发钞权一直都均为英资银行,目的是为了英国殖民贸易的需求,为英国寻求最大的利益,自然不可能掌握着其他人手中。
比如渣打银行在1862年获得发钞资格时,主要服务于中英贸易融资,这一安排反映了香江作为远东贸易枢纽的殖民经济结构。
在香江的这一百多年殖民历史上,拥有过发钞权的银行,实际上就只有3家,分别是汇沣银行、渣打银行、有利银行。
其中渣打银行与有利银行均在香江开埠21年后,也就是1862年便获得发行港元钞票的资格。
而汇沣银行这家本土银行因为1865年才成立,因此汇沣银行获得发钞权的时间是在1865年。
但是,作为一家将总部放在香江的银行,汇沣银行迅速得到了最大的支持,逐渐成为了香江最大的银行。
而有利银行于1959年被汇沣银行收购,此后因经营状况持续低迷、过于衰落,在1974年时,其发钞权被香江政府收回。
也就是说,至今,香江只剩下两家银行拥有发钞权。
拥有发钞权的好处可谓不胜枚举。
就拿资金成本来说,发钞银行凭借发行货币,能够直接获取无息或低息负债,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金。
这相当于为银行开辟了一条低成本获取资金的渠道,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从信用层面看,发钞行的货币发行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需以储备资产(像外汇、黄金等)作为坚实支撑,并且整个过程都处于央行或货币当局的严格监管之下。
这一机制本质上将银行信用与国家或地区信用紧密绑定。
以香江为例,发钞行必须以美元储备来发行港元,其货币信用直接等同于香江联系汇率制度的稳定性。
如此一来,银行自身的国际信用评级自然水涨船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会显著提升。
此外,发钞行作为货币发行的执行主体,需要与央行或货币当局保持紧密协作。
在这一过程中,发钞行能够获得政策制定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提前洞悉政策走向,为自身发展做好规划,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制定,为自身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可以说,银行一旦拥有了发钞权,就如同获得了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好处多多。
像汇沣银行、渣打银行,它们在香江一直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和地位,发钞权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亚银行想要拥有发钞权,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肯定是不可能获得发钞权的!
毕竟东亚银行并不是英资银行,与英资势力主导的香江金融格局渊源不深。
长久以来,香江发钞权被英资银行牢牢把控,这是英国殖民地遗留下来的经济特权体系,旨在维护英国在香江的殖民利益与贸易优势。
东亚银行作为华资银行的代表,在香江金融界虽已崭露头角,但想要打破这一传统格局,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若能借助渣打银行的深厚背景与强大影响力,东亚银行或许有极大可能获得香江的发钞权。
渣打银行在英国金融界名列前茅,其背后财团在英国政商两界势力雄厚。
如果渣打银行背后的财团愿意出面协助,在英国政府层面多方斡旋,对于香江这样一个殖民地的银行发钞权事宜,还真算不上什么难事。
一旦英国那边顺利搞定,香江总督府这边不过就是一道指令便能敲定。
毕竟,总督府这边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主要还是听从英国方面的指令行事,在涉及殖民地核心经济权益,如银行发钞权这类重大事项上,总督府很难违背英国政府的意愿。
林浩然点了点头,对何善恒提出的这个建议,非常支持。
一旦东亚银行获得发钞权,那么对东亚银行而言,好处太多了。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娱乐:八个腰子,仙剑三美吃到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