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如今他执掌东亚银行,东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恐怕要更上一层楼了。”一位资深金融分析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满脸忧虑地说道。
而在香江的普通市民中,东亚银行的这一举措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许多市民纷纷表示,东亚银行一直以来都是他们信赖的金融机构,如今有了何善恒这样的大人物坐镇,他们对东亚银行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我一直都在东亚银行办理业务,感觉他们的服务一直都很好,现在何善恒先生来了,我相信东亚银行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以后我还会继续支持他们。”一位在东亚银行办理业务的市民,满脸自豪地说道。
何善恒跳槽至东亚银行所产生的影响,绝对超乎想象。
随着消息的进一步传播,东亚银行的口碑如同火箭般飙升。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本是恒声银行的客户,看到连恒声银行创始人都跳槽到东亚银行去,他们内心中也产生了动摇,不少客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金融资产配置,考虑将资金从恒声银行转移至东亚银行。
毕竟,何善恒在金融界的声誉和影响力是实实在在的,他加盟东亚银行这一举动,被许多人视为东亚银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重要信号。
可以说,恒声银行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何善恒的功劳绝对是最大的,许多人是奔着他的名声和信誉才选择恒声银行的。
如今他毅然转身投入东亚银行的怀抱,恒声银行恰似被抽走了主心骨一般,原本稳固的根基开始摇摇欲坠。
客户们心中的天平,也随之缓缓倾斜。
这情形,就如同林浩然前世那个世界里赫赫有名的JD电商平台。
当年,其创始人因种种缘由被迫卖股份离开核心层,JD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便如决堤之水,迅速流失。
后续无奈之下,又不得不将那位姓刘的创始人重新邀请回来坐镇,才勉强稳住局面。
由此可见,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其作用犹如定海神针,对企业的兴衰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恒声银行如今便是如此,创始人走了,而且还是跑到竞争对手的那边去,这对恒声银行这家银行的伤害有多大可想而知了!
东亚银行的各个营业网点,一时间门庭若市,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络绎不绝。
汇沣银行总部大楼,董事会主席办公室。
沈弼也以最快的速度收到了此消息。
当此事被证实之后,他简直是不敢相信。
何善恒,真的是跳槽到东亚银行去了。
“这……这怎么可能!”沈弼瘫坐在椅子上,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就在昨天,何善恒才正式从恒声银行办理了离职手续。
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一夜,今天他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东亚银行,还摇身一变,成了东亚银行的董事长!
这消息对汇沣银行而言,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了汇沣银行的脸上!
昨日,当浦伟士传来的消息摆在他面前时,沈弼的第一反应便是不相信。
他暗自揣度,何善恒大概只是受林浩然之邀,前往东亚银行给这位华裔后辈指点一二罢了;
又或者是保安看错了,接何善恒离开的,根本不是林浩然。
在他看来,何善恒年事已高,既然已经从恒声银行辞职,理应安享晚年,不会再投身到金融行业的纷争之中。
即便如此,沈弼还是心存疑虑,安排人手对何善恒展开调查。
然而,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而且,何善恒与林浩然私下会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调查人员反馈回来的信息寥寥无几,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能表明何善恒有跳槽的打算。
所以,直至何善恒出任东亚银行董事长的消息传来之前,沈弼心中始终抱着一丝侥幸,固执地认为何善恒绝不可能跳槽。
可如今,事情已经被证实了,他心中的侥幸如同泡沫般瞬间破碎,沈弼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判断竟错得如此离谱,何善恒真的跳槽到了东亚银行,还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
作为与何善恒上下属多年的关系,他自然明白,何善恒在金融行业的能力,绝对不比自己差。
实际上,汇沣银行还一直防备着何善恒,否则以何善恒的个人能力,即便是爬到汇沣银行董事长的位置,并不是不可能。
因此,沈弼明白,何善恒加入东亚银行,对于汇沣银行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东亚银行本就势头正猛,在与汇沣银行的多次交锋中不落下风,如今又有了何善恒这位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金融大咖坐镇,未来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
“叛徒,何善恒这个叛徒!”沈弼气得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用力地拍打着办公桌,桌上的文件和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
“他怎么能这么做!他忘了他恒声银行的创始人身份吗?他忘了在恒声银行的时候,是谁在背后支持他,是谁让他有机会施展拳脚吗?现在倒好,转身就投靠了东亚银行,这不是明摆着跟我们汇沣银行作对吗!”
沈弼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最让他顾忌的是,花旗银行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先生出现在东亚银行新闻发布会现场的事情。
可以说,在花旗银行面前,汇沣银行不过是个地方性的金融势力,即便在香江这片土地上根基深厚、称霸一方,可与花旗银行这种在全球金融版图上纵横捭阖的巨无霸相比,差距依旧如鸿沟般难以逾越。
所以,汇沣银行从来不敢轻易得罪花旗银行,特别是他们还想着全球化的事情,就更加不能得罪花旗银行这样的国际巨头。
可如今,东亚银行居然抱上了花旗银行这样的大腿,这让沈弼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不安。
原本,东亚银行就不好对付了,这下更难了。
第646章 金融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2
何善恒担任东亚银行董事长,的确给东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舆论,也让汇沣银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此刻的沈弼,满心忧虑,甚至隐隐觉得自己正在步怡和洋行前任大班扭壁坚的后尘。
二者境遇之相似,简直令人咋舌。
起初,怡和洋行对林浩然旗下的企业发起攻势,不料反遭林浩然强力反击,双方随即陷入一场规模空前的商战。
最终,怡和洋行的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甚至一度面临被林浩然暗中收购的危机。
尽管怡和洋行竭力动用各种手段,迫使林浩然放弃收购意图,但终究还是痛失置地集团等核心产业。
市场的溃败让怡和洋行心灰意冷,无心再留恋香江,于是选择全面撤离香江,将总部搬回英国伦敦。
而前任大班扭壁坚则不幸沦为这场败局的替罪羊,承担了最大的责任,被直接踢出了怡和洋行的管理层。
如今,汇沣银行与当初的怡和洋行,何其的相似啊!
先是汇沣银行对林浩然新近收购的东亚银行发难,却反遭林浩然有力反击,双方由此掀起一场大规模商战。
最终,汇沣银行的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目前,汇沣银行虽仅走到这一步,但谁又能断言,其后续命运不会重蹈怡和洋行的复辙呢?
最重要的是,汇沣银行与怡和洋行虽同为英资企业,但本质差异显著。
怡和洋行早在十几年乃至数十年前便着手海外布局,历经多年发展,其海外资产规模早已远超香江本地。
正因如此,即便怡和洋行选择撤离香江市场,虽会遭受重创,却也不至于动摇其根基。
然而,汇沣银行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虽然汇沣银行这几年一直寻求扩展海外市场,为此不惜花重金在海外需求收购机会,以图减低对香江市场的依赖。
但是,汇沣银行的海外扩张之路并不顺畅。
尽管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收购的海外资产并未能如预期般带来丰厚的回报,反而因为管理不善、文化差异以及市场环境的不熟悉,导致这些大投资并没有实现盈利,反而需要母公司不断注资,成为了汇沣银行的沉重负担。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属美国海丰银行了。
这使得汇沣银行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成为其新的增长点。
到目前,香江市场都还是汇沣银行的业务核心之地,一旦失去了香江市场,对汇沣银行而言,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汇沣银行根本无法像怡和洋行那般,潇洒地撤离香江。
起码目前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对比完两家公司的状况,沈弼的内心就愈加的烦躁。
这要是继续这样下去,汇沣银行的结局先不提,他自己迟早得步扭壁坚的后尘,成为这场危机的牺牲品,被无情地踢出管理层,在业界声名狼藉。
一想到这,沈弼的后背不禁泛起一阵凉意,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但是,面对东亚银行这样的竞争对手,他却又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应对。
说到底,也的确是他这位汇沣银行大班战略决策上的失误,才让银行一步步陷入如今这般艰难的境地。
当初贸然对林浩然收购后的东亚银行发难,本是想借机打压对手、拓展市场,却没料到踢到了铁板,引发了这场难以收场的商战。
但是,如果当初不发难,汇沣银行其实也不过是慢性死亡。
在林浩然不断整合资源、扩大商业版图的进程中,东亚银行作为他手中的重要棋子,势必会成为搅动香江金融格局的强大力量。
随着东亚银行在林浩然麾下逐步壮大,其业务范围会不断侵蚀汇沣银行的市场份额,蚕食汇沣银行的客户群体。
到那时,汇沣银行即便能苟延残喘,也会在日复一日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
随着市场份额不断被东亚银行蚕食,他已经不再自信地觉得,汇沣银行永远是香江的金融行业霸主了。
说到底,不是沈弼的能力不行,而是林浩然太强了。
此刻抱怨后悔都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找到破局之法。
沈弼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报表,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时而迷茫,时而闪过一丝狠劲。
……
与此同时,在铜锣湾一栋商业大厦的19楼,有一间办公室。
这办公室面积不算宽敞,仅两百余平方米,里面办公的人员也不过几十人。
然而,这家公司在业内却声名远扬。
它便是香江赫赫有名的寰宇调研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市场研究、市场调查、营销研究以及满意度调查等领域。
按照全球市场研究者协会的定义,市场研究公司承接委托方的需求,为实现决策所需的信息目标,开展一系列专业研究活动。
这些活动涵盖将相关问题所需的信息具体化、设计信息收集方法、管理并执行数据收集流程、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明确其意义等环节。
而寰宇调研公司,便是这么一家公司。
不过,进入80年代,香江调研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调研方式逐渐难以满足需求。
寰宇调研公司虽在业内颇具名气,但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新兴的调研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计算机技术、数据分析软件等开始广泛应用于市场研究领域。
一些小型但充满创新活力的调研公司,凭借着对新技术的快速掌握和应用,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抢占了部分原本属于寰宇的客户资源。
这些小公司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提供调研报告,让寰宇的传统优势逐渐削弱。
另一方面,香江的商业环境日益复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调研的需求千差万别。
大型企业需要全面、深入的宏观市场分析和战略规划调研,而中小企业则更关注细分市场的动态和消费者行为研究。
寰宇在应对这些多样化需求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业务模式逐渐暴露出僵化的弊端。
所以,他们如今最迫切的,就是抢回自己的市场。
如何抢回,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扬名!
而在这几天的东亚银行与汇沣银行之间的商业竞争中,寰宇调研公司的老板喻志泽便看到了扬名的好机会。
这几天,喻志泽外出时,总能听到市民们围坐讨论,而他们口中频繁提及的共同话题,便是东亚银行如今的状况。
不少市民纷纷猜测,东亚银行目前在香江银行业究竟占据着多大的市场份额?
和汇沣银行相比,二者之间的差距又缩小到了什么程度?
更有人大胆设想,东亚银行在未来有没有可能超越汇沣银行?
这些问题,已然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
市民关注的,却没有得到答案。
很简单,因为这些市场份额,基本需要等每年的年初,各企业出年报表时才能有较为准确的数据呈现。
所以如今,即便是各大媒体公司,即便他们想要第一时间挖掘出关于东亚银行与汇沣银行市场份额等关键信息,也只能苦苦等待年初的年报表。
毕竟,这些媒体公司终究不是专业的调研公司,难以通过已知的数据来判断市场走向与两家银行的具体份额动态。
然而,这种信息滞后性恰恰为寰宇调研公司创造了绝佳的契机。
喻志泽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
如果寰宇调研公司能提前对这两家银行的市场份额变化、竞争态势以及未来走向进行深入调研,并发布一份权威且具有前瞻性的报告,必将引起香江金融界乃至整个商业领域的轰动,从而让寰宇调研公司声名远扬,抢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因此,喻志泽两天前就开始行动。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娱乐:八个腰子,仙剑三美吃到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