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而此刻,汇沣银行以及全香江的人,都还以为林浩然已经放弃了与汇沣银行正面交锋的打算,以为在这场竞争里,林浩然认输了呢。
殊不知,接下来汇沣银行将会迎来最猛烈的反击!
众人都是林浩然旗下的精英大将,战略眼光都不差,大家各抒己见,很快一条条细节便商量出来了。
虽然不管是伯顿、陈寿麟、马世民等,都与东亚银行没有任何关系。
可大家都是林浩然的手下大将,东亚银行发展得好,对其它公司而言,也是有好处的。
更何况,作为林浩然的职业经理人,即便不是他们的工作,他们也理应要为老板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商量好之后,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任务,每个人都分工合作,各自开始行动起来。
这一次,林浩然也没有闲着。
对于东亚银行,他是很看重的。
因此,他决定亲自前往美国几天,去与花旗银行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先生谈一项重要的合作,从而让花旗银行在香江这边彻底支持东亚银行。
只要有利益,没有什么不能谈的。
美国资本的贪婪与逐利本性,向来是推动商业合作最强劲的引擎。
林浩然深知这一点,他此番前往美国,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与花旗银行在其它领域进行合作,这个合作,在汇沣银行对付东亚银行的时候,他便已经有了计划。
林浩然与花旗银行已经有了多次的重大合作,且每一次合作,双方都非常满意,可以说林浩然早已经成为花旗银行非常重要的客户了。
因此,谈合作并不会很难。
虽然林浩然如今收购了东亚银行,代表着他已经进入银行业。
可东亚银行终究只是一家区域性的银行,主要市场还是在香江这边。
而在国际上的金融业务合作,特别是在美国那边,林浩然依然还是会选择与花旗银行继续合作,起码在东亚银行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性银行之前,都会这样。
因此,花旗银行也不可能会因为林浩然收购一家香江银行,便不再重视他。
别说是东亚银行了,即便是汇沣银行,出了香江之后,花旗银行也不会将它当竞争对手。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一旦林浩然和花旗银行成功谈成他计划中的合作,那么换取花旗银行在香江对东亚银行毫无保留的支持,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毕竟,花旗银行在香江的市场占有率并不算太高,他们虽然也重视香江市场,但是与南洋市场、日本市场等相比,香江市场显然重要性就差了许多。
转眼间,两天过去,时间来到了6月27号。
今天一大早,香江的许多市民们,习惯性地购买了一份《东方日报》。
作为长期保持着销量宝座的《东方日报》,日常销量都在十几万份以上。
如果遇到一些爆炸性的新闻时,甚至三四十万份也是常有的事。
这段时间,《东方日报》一直报道着汇沣银行不公平竞争以及操控东亚银行前员工的事情,许多人都为东亚银行打抱不平,可随着其它报纸的默不作声,以及政府机构的声明,即便大家心知肚明,也觉得事情似乎只能这样不了了之。
即便是此前那些被忽悠去参加示威游行的市民,如今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怒气逐渐消散,此事相当于是不了了之了。
可是,然而,今日的《东方日报》头版头条,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香江的金融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头条标题赫然写着:“重磅消息,汇沣银行的那些令人发指的黑料,证据确凿!”
整个标题,用加粗的黑体字,直接吸引了那些去买报纸的市民。
一些原本准备买其它报纸的市民,描到《东方日报》那加大的新闻标题,顿时都改变主意,选择购买《东方日报》。
因此,今天的《东方日报》销量开始不断增加。
早在前一天,崔子龙便料到《东方日报》将这些事情公布出去,必定会引来销售狂潮。
因此,他直接下令,今天这版《东方日报》直接印刷50万份!
报纸头版之上,三条重磅黑料如三把利刃直刺汇沣银行命脉,将这家金融巨鳄多年来不择手段打压同行、操纵市场、强行并购的斑斑劣迹公之于众。
首当其冲的爆料,正是崔子龙麾下情报部门耗尽心血与财力、历经无数暗访与周旋才挖出的汇沣银行当年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收购恒声银行背后的暗箱操作。
事实上,这些被曝光的黑料不过是崔子龙手中掌握的冰山一角。
报纸受限于版面篇幅,只能择其要者先行披露,余下更多触目惊心的证据链与内幕,已做好每日接力爆料的准备,势要将汇沣银行的遮羞布彻底扯下。
而且,爆料的都是证据确凿的黑料,《东方日报》并没有造谣生事,即便是政府,也奈何不了他们。
可以说,虽然汇沣银行以前的所作所为,都是商战,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其实都很正常。
可汇沣银行的每一条黑料,都已经越过了法律的底线。
只是,每一次,汇沣银行都做得非常隐蔽,让大家难以获取证据罢了。
再加上每一次都有政府机构的站出来为其靠山或淡化处理,最终都是以汇沣银行获利为结束。
使得汇沣银行在香江金融界长期屹立不倒,甚至愈发嚣张。
如今,在崔子龙操控的情报机构花费大精力去调查下,不少证据都被一一翻出来。
证据确凿之下,顿时引起大量的市民讨论起来。
而《东方日报》的这一系列报道,无疑是将汇沣银行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点燃了民众心中对金融行业公正透明的渴望之火。
随着报纸的广泛传播,香江的街头巷尾都在热议汇沣银行的黑料。
市民们愤怒的情绪如潮水般涌动,对这家老牌英资银行的那些黑料的愤怒和谴责之声不绝于耳。
街头巷尾,茶餐厅里,办公室中,人们的话题无不围绕着汇沣银行以往的丑闻展开。
恒声银行,董事长办公室。
何善恒一大早便早早地来到了公司,然后泡了一杯茶,准备在上班之前,一边喝茶,一边看今天的报纸新闻。
这是他养成多年的习惯。
当看到《东方日报》那关于当年恒声银行为何会出现莫名其妙的舆论,以至于导致出现挤兑潮,最终被汇沣银行收购的新闻时,何善恒明显懵了一下。
当年,汇沣银行操纵舆论的行为非常隐秘,以至于直到如今,何善恒都不知道,此事的幕后黑手居然是他如今的东家汇沣银行。
一封由当年汇沣银行大班亲自签署的收购计划信件,被拍成照片,放在《东方日报》的报纸上。
那亲笔签名,何善恒非常熟悉,他一眼就看得出是真是假。
此刻,他颤抖的手,都足以代表着他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
一切都清晰了,原来,他以为当年之所以发生那样的事,是市场自然波动导致,是他恒声银行运气不好。
却没想到这一切竟是汇沣银行在背后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
何善恒的内心五味杂陈,更多的是被欺骗的愤怒。
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帮助自己的仇人管理着恒声银行……
而在恒声银行总部大楼附近的汇沣银行,沈弼也同样一早便知道了此事。
他没想到,林浩然居然还打算发起反击。
“各位,此事该如何办才好?”沈弼皱了皱眉头。
这些事情虽然是以前的事情,可公布之后,给汇沣银行带来的影响绝对是不小的。
“沈弼先生,有政府的支持,即便林浩然这么折腾,也不过是给我们带来一些不良的口碑而已,最终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包约翰笑着说道。
显然,他对此事并不是很在乎。
其他高层也同样如此。
就像上一次,他们操控那些东亚银行的前员工,不也同样不了了之?
香江,终究是他们的地盘。
然而,这个时候,有手下冲进来汇报:这些新闻不仅仅在香江报道,在日本、美国、欧洲不少国家的商业报纸,都开始报道了。
顿时,现场那原本不在乎的气氛,顿时变了起来。
不少高层都慌了。
香江是他们的地盘,不代表国际市场是他们的地盘。
而如今,他们正打算全面进军国际市场。
在这个时候,他们出现这样的黑料,对汇沣银行带来的不良影响,绝对是非常大的。
第621章 做空汇沣银行!
自七十年代开始,为了应对香江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汇沣银行开始加速部署集团国际化战略,这个战略基本上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
而他们私底下将这个计划称之为“帝国还乡”!
“帝国还乡”,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将汇沣银行这个商业帝国的重心,逐步转移回他们的老家英国。
这个计划,全程是由汇沣银行如今的掌门人沈弼领导。
他们的目标很宏伟,那就是将市场扩展至亚欧美大陆!
香江是汇沣银行的核心市场,是他们的成功的起源,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不愿意放弃香江市场。
可香江的未来充满了多变性,即便是汇沣银行高层,乃至英国政府,也不知道香江的未来会如何?
他们犹记得30年前,汇沣银行在内地业务被强制关停,所以,汇沣银行的高层不敢赌香江的未来。
再加上汇沣银行在香江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达到了瓶颈,有如今的成绩已经非常牛逼了。
所以,他们如今想要打破这个瓶颈,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国际化路线。
于是,他们便有了国际化战略的策略。
背靠着香江这个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市场,他们有着很足的底气。
特别是庞大的现金储存,更是让汇沣银行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时有了充足的弹药储备。
只要国际化战略成功,不仅仅能够将香江的资产转移出去,减小他们继续留在香江的风险更能借此契机在全球金融版图上开疆拓土。
对汇沣银行而言,如今的它们,开辟海外市场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首先,汇沣银行在1978年率先进军美国,成功与美国海洋密兰银行达成协议,最终收购对方51%的股分,汇沣银行成为该银行控股股东。
不算汇沣银行在南洋市场的小打小闹,这是汇沣银行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大规模、战略性地踏入成熟且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的绝对核心地带,其金融体系的深度与广度、监管环境的复杂与严格,都远非香江及南洋市场可比。
事实证明,这一次的收购非常顺利,汇沣银行顺利地掌控了美国海洋密兰银行,并且将它改名为海丰银行。
只不过,海丰银行这几年由于常年亏损,需要汇沣银行不断注资,倒是成了汇沣银行的一个沉重包袱。
在收购初期,汇沣银行对海丰银行寄予厚望,期望通过其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为集团国际化战略打开局面,但现实却远比预期复杂。
尽管如此,汇沣银行依然没有因为海丰银行的亏损,停下海外市场扩张的脚步。
于是,他们将目光盯向了英国。
作为英资企业,汇沣银行自然对英国有着很重的感情。
否则,他们的计划就不会叫“帝国还乡”了。
可惜的是,几个月前,他们想要收购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可惜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
尽管如此,汇沣银行高层依然没有放弃他们的计划。
所以,哪怕失败,他们依然还在等待更加合适的机遇。
像汇沣银行以往的黑历史,许多商业巨头其实暗地都有着差不多的行为。
心不黑,赚不到钱。
特别是能发展成为巨头的企业,往往都曾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经历过无数次的风险与机遇的抉择,甚至在某些时刻,不得不采取一些在旁人看来显得非常激进或难以令人接受的策略。
只要做得隐秘,不会让事情的真相暴露出来,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现在,汇沣银行以往的所作所为,都在欧美地区一些主流报刊被公布出来,那么对他们往后想要扩张海外市场,无疑将构成巨大阻碍。
这些负面报道如同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将会激起了层层涟漪,不仅会让欧美市场的潜在合作伙伴对汇沣银行的信誉产生严重质疑,也会引发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
他们在香江的确能够一手遮天,可出了香江,那他们便失去了那种绝对的掌控力,不得不直面更为严苛且多元的市场规则与舆论监督。
所以,汇沣银行高层因为此事慌了起来,就不难解释了。
一旦舆论持续发酵,那么对汇沣银行的海外扩张计划,便会带来很严重的影响。
这一刻,整个会议室里,众位汇沣银行高层,不再有那种从容的表情。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压抑的沉默,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娱乐:八个腰子,仙剑三美吃到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