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409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林浩然的讲话,让香江许多大佬都陷入了沉思与权衡之中。

  商界本就是利益交织的复杂网络,汇沣银行与东亚银行的这场大战,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各方势力都不得不重新审视局势,调整自己的立场和策略。

  画面再度回到记者招待会现场。

  此刻,林浩然面对着众多记者,依然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汇沣银行的恶行。

  既然已经正式开战,他自然不会有所保留,要将汇沣银行的种种劣迹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让全香江的民众都看清其真面目,让自己处于弱势的东亚银行赢得舆论同情与支持。

  毕竟,虽然等他对东亚银行私有化成功之后,有港灯集团、置地集团等自己旗下公司的资金业务支持,东亚银行是可以活得很滋润,但这也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安稳。

  没有外部生意的东亚银行,不过是一座内部资金循环的“孤岛”,他自然不愿意看到东亚银行面临这种情况。

  既然收购了东亚银行,他也希望东亚银行发展得更好!

  所以,如果能够利用舆论战胜汇沣银行,从而保留下那些客户,那么对于东亚银行未来的发展而言,无疑将是意义深远的。

  金融业,除了雄厚的资金实力,民众的信任与支持同样至关重要,市场份额也更为重要,如果仅靠自己旗下企业的业务,那和关上门自己玩泥沙没什么区别。

  所以,面临着汇沣银行的全面打击,他要的,就是尽力在反击中抢回市场。

  “各位记者朋友,汇沣银行自诩为香江金融界的巨头,可它所行之事,却与强盗无异,它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肆意打压竞争对手,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东亚银行不过是一家秉持着诚信经营理念,致力于为香江市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银行,却无端遭受汇沣银行的恶意攻击,这种行为,绝不能被容忍!”林浩然言辞激昂,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愤怒。

  台下的记者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和麦克风,记录下这极具冲击力的一幕。

  他们明白,这场商战已经不仅仅是两家银行之间的争斗,更关系到香江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以及民众对金融体系的信任。

  林浩然故意提起关于当年恒声银行因为莫名的舆论导致出现挤兑潮而最终被汇沣银行收购的事情,就是要制造舆论,让大家觉得当年恒声银行发生那样的事,就是汇沣银行在背后搞的鬼!

  虽然事实的真相如何,他无从得知,但是在当下这个关键节点,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已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将这把舆论之火烧得更旺,让民众心中的疑虑与愤怒彻底点燃。

  先是恒声银行,再到东亚银行,汇沣银行一而再,再而三利用他们的霸权,操控着香江金融业,这必定会让大家反感!

  汇沣银行以他们在金融界霸主的地位,特别是联合其它银行一起对东亚银行进行二选一的方式排挤,然后再以一些恶劣的手段去对付东亚银行。

  放在以前,这样的操作,如果是对其它银行,基本上是手到擒来、毫无悬念就能达成目的。

  如今,在二选一的情况下,即便东亚银行资金充足,许多人为了不与汇沣银行等其它大部分银行彻底脱勾,只能选择退出与东亚银行之间的资金业务。

  这也是东亚银行为何会出现挤兑潮的最大原因。

  作为香江拥有超过6成业务的汇沣体系,如果被汇沣银行拉黑,那几乎等同于被香江金融圈的主流业务拒之门外,代表着以后办理业务,会遭遇诸多麻烦,大家也清楚这一点。

  “汇沣银行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特别是操控平民百姓制造挤兑恐慌、控制跳槽员工给提现市民制造矛盾,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妄图将东亚银行彻底拖入舆论漩涡与经营绝境,这种行径简直丧心病狂,完全背离了商业竞争应有的底线与准则。

  他们以为凭借这些下作手段就能让东亚银行乖乖就范,让香江金融界从此唯他们马首是瞻,可他们打错了算盘。

  我林浩然绝不可能坐视东亚银行被如此欺凌,我不仅要为东亚银行讨回公道,更要为香江金融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而战。

  我已经安排了专业的调查团队,全方位收集汇沣银行此次恶意竞争的证据,从他们与其他银行联合排挤东亚银行的内部文件,到操控舆论、制造恐慌的具体操作流程,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

  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我接下来会收集更多的资料,一同递交给香江金融监管部门以及相关执法机构。

  我坚信,在法治社会,任何违背公平竞争原则、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林浩然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在场众人的心上。

  汇沣银行针对东亚银行的事情发生之后,林浩然一直都没有发声,任由舆论发酵,外界猜测纷纷。

  不少人觉得林浩然是忌惮汇沣银行的势力,不敢正面硬刚。

  可他们哪里知道,林浩然是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一个能给汇沣银行致命一击的时机。

  此事,总督府想置身于事外,已经绝无可能了。

  如今,他把事情闹得如此之大,代表着,将会得到全世界的关注。

  而香江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一旦此事处理不妥,不仅会严重损害香江的国际金融声誉,还会引发全球投资者对香江金融市场稳定性和公正性的质疑。

  大量国际资金可能会迅速撤离香江,导致香江股市、汇市剧烈波动,众多金融机构面临经营危机,香江经济也将遭受重创,陷入长期的衰退困境。

  总督府若是继续选择沉默和回避,那便是失职渎职,是对香江民众和全球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

  到那时,国际舆论的谴责声浪必将铺天盖地而来,总督府的公信力也将荡然无存。

  林浩然的行为,是阳谋!

  这场记者招待会持续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落下帷幕。

  由于面向整个香江进行直播,此次风波所产生的影响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将极为深远。

  所以,当直播结束的那一刻,这场风波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肆虐!

  正如沈弼所想的那般,当记者们都离开东亚银行总部的时候,这些记者们一边派人将素材传回公司,一边往汇沣银行那边赶去。

  他们想要知道,面对林浩然的这番激烈指控,汇沣银行究竟会给出怎样的回应?

  站在高耸的大楼之上,林浩然透过明亮的玻璃窗,静静凝视着楼下记者们陆续离开东亚银行的身影,内心犹如翻涌的潮水,难以平静。

  此前,他毅然发起了对汇沣银行的反击行动,然而直至此刻,他心中仍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在这场激烈交锋中取得胜利。

  要知道,汇沣银行树大根深,势力盘根错节;更棘手的是,其背后还有总督府这座“大靠山”,随时可能出手支援。这两方势力,绝非等闲之辈,绝非轻易就能撼动的。

  倘若仅凭一些零星的证据,就能将汇沣银行这样的庞然大物一举扳倒,那英国人怕是早就被赶出香江这片土地了。

  正当他沉浸在对今日种种的思索中时,身旁的移动电话突然响起了清脆的铃声。

  这段时间,他愈发习惯使用这部移动电话,久而久之,香江有头有脸、有实力的大佬们,几乎都知道了他的这个号码。

  林浩然按下接听键,电话刚一接通,没等对方说话,他便开口道:“喂,我是林浩然。”

  “浩然啊,我是何善恒,我想找你聊聊,你现在有没有空?”电话那头,传来何善恒那略显苍老的声音。

  林浩然着实吃了一惊,他无论如何都没料到,来电的竟是恒声银行的何善恒。

  对方找他,所为何事?

  他与何善恒的关系,因为父亲林万安的原因,倒是算不错。

  因为以前万安集团便是恒声银行的重要合作伙伴。

  可自从他发展起来之后,特别是与花旗银行保持着良好关系之后,便与恒声银行没有什么合作了。

  如今,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方却在这个时候找他,这的确让林浩然有些想不明白对方的目的。

第617章 挖恒生指数创始人?

  “原来是何叔叔啊,您找我当然随时有空,要不这样,今晚六点半咱们在中环喜悦来酒家见面,如何?”虽然不清楚对方找他所为何事,但林浩然直接应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对方以前也是父亲林万安关系非常不错的合作伙伴。

  而且,在他崛起之前,也向对方贷过款,虽然那笔贷款早已经还清了,但这份人情还是在的。

  只是他不明白,这位何叔叔可是恒声银行的董事长,而恒声银行又是汇沣银行的子公司。

  在他正式向汇沣银行宣战的时候,对方却是找上他。

  莫非,对方是受沈弼委托,来当说客,劝他放弃与汇沣银行对抗,亦或是另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林浩然心中虽满是疑惑,但也没有通过电话问出来。

  “好,既然如此,那咱们六点半就在喜悦来酒家见面吧!对了浩然,最好开个隐私性比较好的包厢,我暂时不想被别人见到。”何善恒在电话中说道。

  “这点何叔叔您大可放心,我会安排好的!”林浩然笑道。

  喜悦来酒家是置地集团旗下的产业,而他又是置地集团的老板,安排一个私密性绝佳的包厢不过是小事一桩。

  挂断电话后,林浩然便亲自致电酒家经理,交待了一番,确保包厢的环境、服务都达到最高标准,且严格保密。

  喜悦来酒家如今在香江,有五家分店,不多,但绝对是香江最为高档的中、西结合餐厅。

  比如以往林万安最喜欢去的尖沙咀喜悦来酒家,就是其中之一。

  而中环喜悦来酒家,实际上是上年才开业,位于置地广场,开业至今,已经成为中环一带最受欢迎的酒楼了。

  如今,在马世民的执掌下,喜悦来酒家更是准备大规模扩张,致力于将喜悦来酒家这个品牌打造成为一家跨国餐饮集团。

  看了看时间,还不到下午五点钟,倒是还算早。

  而东亚银行总部大楼过去置地广场,也只需要十分钟左右的路程。

  所以,他并不着急离开。

  回到东亚银行的董事长办公室,林浩然给戴石打了个电话,了解了一下今天东亚银行股票的情况。

  “老板,按您的指示,下午开盘后,咱们就迅速出手吸纳股票了,一口气吃进了大约3100万股,这些股票价格分布在4到6港元区间,最终平均吸纳成本是5.2港元每股。

  等我们吸纳停止后,那些股民误以为东亚银行的股价还有上涨空间,所以瞬间被拉了起来,一度涨回了10港元左右。

  不过,这涨势没维持多久,您宣布对东亚银行私有化,且出价不高于6港元之后,股价就跟坐滑梯似的,迅速跌回了6港元每股,成交量也几乎停滞了。

  到临近4点收盘的时候,我仔细统计了一下,发现市场上又冒出来两千多万股6港元每股的股票。这机会可不能错过,我赶紧安排人在收盘前把这批股票全给扫进了口袋。

  这么一来,咱们目前已经掌握了一亿二千四百八十万股东亚银行股份,持股比例达到了八成多。

  另外,我已经主动联系了李佩才家族那边,据我了解,他们今天没有抛售过股票,手里还攥着九百多万股,经过协商,他们答应可以出售给我们,而且令我奇怪的是,李富书先生并没有讨价还价。

  如今,只要能把他们手里的股份拿下,咱们的持股比例就能飙到90%。

  还有,收盘前我就派人去证监处跑了一趟,私有化许可已经拿到手了,老板,照这形势,东亚银行私有化成功指日可待啊!”

  戴石满脸兴奋,将这些好消息一股脑儿地汇报给了林浩然。

  林浩然点了点头,对于后续增持如此顺利,他并没有感到惊讶。

  毕竟,此前他在电视直播里已明确表态,若启动强制私有化流程,出价上限仅为6港元,并且在私有化成功落地之前,不会向东亚银行注入任何资金、置地集团等公司的业务也暂时不转移到东亚银行。

  再加上总督麦里浩公开力挺他对东亚银行的私有化举措,还特别强调一切相关程序都可简化办理,力求尽快促成私有化。

  在这种既定局面下,东亚银行的股价已然失去了上涨的想象空间。

  其股票后续能否迎来价格上扬,完全取决于林浩然是否会对其进行注资,以及市场对港灯集团、置地集团等优质业务是否会转移至东亚银行所产生的预期。

  如今私有化方向明确,价格上限已定,那些妄图通过股价波动获利的散户和部分股东自然没了继续坚守的底气,纷纷选择抛售。

  6港元出售,亏肯定是大亏的,许多人一度在高价区买入的。

  但是,如今这种情况,亏也没办法。

  不卖,也是被强制性私有化,价格还是一样。

  还不如早点卖掉套现。

  挂了电话之后,林浩然的心情显得不错。

  对东亚银行私有化的事情,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与阻碍,一切都在按他预想的节奏推进。

  接下来,便可以全力应对与汇沣银行之间的商业竞争了。

  他已然落子布局,此刻只需静观汇沣银行下一步会如何出招应对。

  对于汇沣银行是否会在东亚银行私有化进程中暗中使绊、耍些盘外手段,林浩然心中并无一丝担忧。

  要知道,此次私有化事宜,由总督麦里浩亲自在电视直播的情况下为其站台力挺,不仅流程大幅简化,而且各项程序合规合法。

  汇沣银行若想从中作梗,无疑是在公然挑衅总督麦里浩的权威,不给麦里浩面子,这等蠢事,他们想必不会轻易去做。

  更何况,他目前持有的东亚银行股票已然超过八成。

  待成功拿下李佩才家族手中那九百多万股后,持股比例便能飙升至九成。

  如此高的持股比例,宛如铜墙铁壁,汇沣银行即便绞尽脑汁、手段用尽,也难以在这场私有化进程中掀起什么风浪,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有银河证券公司负责对东亚银行进行私有化,林浩然已经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

  与此同时,东亚银行20家分行里,乃至总行中,此刻不少员工都心慌不已。

  在证据确凿下,这些员工明明已经与汇沣银行签署了跳槽合同,却又留在东亚银行暗中捣乱,导致不知情的客户认为东亚银行拖延时间,从而引起了今天这场巨大的聚众示威游行,这已经触犯了商业欺诈、扰乱公共秩序与职场忠诚相关的潜在法律及职业道德红线。

  如果汇沣银行不力挺他们,那么他们将会成为弃子,不仅仅要承担罚款,甚至可能有牢狱之灾。

  东亚银行自然不会对这些暗中作乱的员工心慈手软。

  早已经被他们暗中调查出非常齐全的名单,这些名单如今甚至都已经直接被公布出来了,基本上,各大媒体人手一份!

  既然都公布了,自然就无须再忍让。

  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东亚银行的临时总裁大山便开始吩咐各分行行长,对这批已经确认的叛徒展开清算行动。

  员工直接被当场炒鱿鱼,证据也递交到了警方及金融监管部门。

  这些属于是全香江都知道的事情,那些游行的东亚银行客户,更是对这些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这些被挖去汇沣银行的员工暗中捣乱,他们又怎会平白无故地耗费时间和精力,卷入这场无端的聚众示威游行之中。

  如今真相大白,民众的怒火已经有了宣泄口,即便这些人的背后是汇沣银行,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