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382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林浩然大概猜测包裕刚是生怕他事后又反悔,所以才这么着急。

  于是,他不禁苦笑劝说道:“包叔叔,您身体都这样了,就先别管这些工作上的事儿了,身体才是关键,等您检查完身体,咱们再坐下来慢慢商量也不晚呀,放心吧,以我的为人包叔叔还不了解吗?我答应过的事情,不会反悔的。”

  包裕刚摆了摆手,强忍着咳嗽说道:“不妨事,不妨事,我这老毛病了,一时半会儿还垮不了,这九龙仓的事情可不能耽搁,咱们接着谈。”

  包裕刚这番话让林浩然感慨万千,不愧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啊!反观自己,和香江这些商界大佬比起来,简直格格不入。

  林浩然满心想着把大小事务都一股脑儿交给手下处理,而他只想舒舒服服地当个甩手掌柜。

第579章 发行的债券,我包了!

  见此情形,林浩然也只能继续与包裕刚聊下去。

  至于检查身体的事情,他已经注意到此事了,的确也不着急这一时半刻的。

  林浩然问道:“包叔叔,九龙仓目前应该没有库存股了吧?而且听您刚才说,利润都投到海港城的建设里了,显然九龙仓自身没资金来收购我手上的会德丰股分。

  那您打算怎么让九龙仓和我持有的会德丰股份进行互换呢?”

  包裕刚闻言,先平息了一下由于激烈咳嗽导致的喘息,缓了缓气,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九龙仓的确没有库存股,这些年在怡和洋行的经营下,九龙仓的利润要么被怡和洋行剥削,要么都投入到新的项目中去,根本就没有资金从股市中回收股份。

  而且如今九龙仓股价低廉,即便它的实际价值远远被低估,我也不好直接按照市场价值去评估,这样对你也不公平。

  而如今九龙仓的市值与会德丰的市值完全不对等,如果以发行新股的方式换股,那又需要发行太多新股了,这样也不合适。

  你先让我想想,用什么合理的办法来进行这场股权互换。”

  说完,包裕刚陷入了沉思之中。

  正常的股权互换,一般要么增资换股,要么库存股换股,要么资产换股,可如今九龙仓这些常规途径都行不通。

  因为,九龙仓旗下的码头、货仓、酒店、大厦、有轨电车以及天星小轮等等,在包裕刚看来,都是非常优质的固定产业,如果拿去换股,那那无疑是在割自己的肉,而且这些资产牵扯到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操作起来难度极大。

  包裕刚眉头紧锁,作为香江顶级大佬,此刻眼神中却是透露出一丝焦虑,看样子,得回去好好和智囊团商量一下才行。

  林浩然见状,大概猜测到这位大佬的内心想法,于是他突然笑道:“包叔叔,我有个办法,既可以解决换股的问题,也无须让九龙仓付出任何的资产。”

  “噢?浩然,你说说看。”包裕刚顿时停下了思索,抬头看向林浩然,好奇地问道。

  “我是这么想的,九龙仓既然没有任何的库存股,那完全可以发行债券的方式,从而获得资金,然后向股民发起股份回收,如此一来,便可以凑齐用于和我进行股权互换的股份。

  而且这种方式不会涉及到九龙仓旗下那些优质固定产业的处置,也能避免发行大量新股稀释股权。”林浩然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发行债券,不一定能筹集得了多少资金吧,以我的影响力,如果放到两年前,或许发行之后,不愁有买家,但是,现在可就不一定了。”包裕刚却是摇了摇头。

  两年前,为了拿下九龙仓,除了向汇沣银行贷款了21亿港元之外,实际上他还利用环球航运集团发行了大量的债券。

  这些债券,还需要支付利息不小的费用,而且当时为了吸引投资者,承诺的利率也不低。

  可时隔两年,整个香江都知道他包裕刚为了拿下九龙仓,几乎是举债经营,如今九龙仓虽在他的掌控下逐步发展,但外界对九龙仓和他自身的财务状况仍心存疑虑。

  市场资金也趋于谨慎,投资者对债券的挑选更为严苛,想要再次顺利发行大量债券筹集足够资金,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这两年来香江股市蓬勃发展,迎来了牛市,不少企业都趁着这股热潮进行融资扩张,市场上的资金供给虽然看似充裕,但竞争也异常激烈。

  众多优质企业纷纷推出各种诱人的融资方案,使得投资者有了更多选择,九龙仓想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吸引投资者购买其债券,绝非易事。

  这也是为何包裕刚觉得发行债券不适合此事的原因。

  “包叔叔,买家这事,您尽管放下,发行的债券,我包了!而且利息你也无须出太高,就当是我为这次股权互换出一份力,也表达我对您和九龙仓未来发展的信心。”林浩然笑着说道。

  如今,会德丰洋行的市值大概在22亿港元左右,而他旗下的置地集团持有11.8%的会德丰洋行股份,按照市场价,如今大概值2.6亿港元。

  这笔钱,对林浩然而言,并不算是一笔很大的资金。

  至于这11.8%的股份到底能换多少的九龙仓股份,在没有商量好之前,林浩然也不确定能换得了多少。

  包裕刚闻言,眼睛一亮。

  如果林浩然愿意出手,那对九龙仓而言,一切难题便没有了。

  两亿多港元,以包裕刚香江前首富的地位,也的确不算多,可如今他是负债累累,旗下各子公司所赚的钱,都用作还债了,每一笔资金可以说都得精打细算,所以即便真的只发行两亿多港元的债券,对包裕刚而言不算多,他也一时难以轻松拿出。

  他心中快速权衡着利弊,脸上露出了既欣慰又有些许复杂的神情,说道:“浩然,你这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不过,这利息方面,我也不能让你太吃亏。”

  林浩然摆了摆手,爽朗地笑道:“包叔叔,我既然决定这么做,自然是有我的考量,我相信九龙仓在您的带领下,未来潜力无限。

  这两亿多港元,就当是我提前为九龙仓的发展助力,也算是我们进一步合作的基石,利息嘛,就按市场常规水平来,您也别跟我客气。”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反正对你而言,发行这点债券的资金,也的确不是什么大数目,一旦这些计划都搞定之后,我便会立即宣布对外回收九龙仓股份。

  不过,这回收股份的过程中,还得麻烦你多多配合,毕竟市场上有些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计划的推进。

  至于具体细节,咱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洽谈,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吃亏!”包裕刚郑重其事地说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说道:“包叔叔,您放心,我这边肯定全力配合,我也希望这次股权互换能顺利进行,这样咱们双方都能顺利合作,等我回去之后,我会将此事交给马世民先生处理,我会交代清楚他,接下来包叔叔您也可以派人与马世民先生进行谈判关于换股的事宜,谈成了,再签订合同。”

  包裕刚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好,浩然,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马世民先生也是商界的精英,我相信你们团队的专业能力,我这边也会尽快安排得力的人手,与马世民先生对接。”

  他们两位老板,主要是谈大方向,可涉及到签合同确定下来,还会有许多细节的,比如用九龙仓多少股份来换、发行多少债券等等。

  这些,不是他们短时间内就能确定下来的,得根据双方的利益诉求、市场情况以及九龙仓和会德丰洋行的实际运营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

  随后,两人又就一些合作的大方向和潜在问题进行了交流。

  包裕刚凭借自己丰富的商业经验,给林浩然分享了不少关于市场趋势和企业管理的见解,林浩然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两人相谈甚欢,气氛十分融洽。

  相谈了一个多小时,林浩然见包裕刚时不时又一顿剧烈的咳嗽,于是不想继续再作久留。

  他起身对包裕刚说道:“包叔叔,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吧,我先回去和马先生聊这件事情,至于您,我建议尽快去对身体进行深入的检查,特别是肺部,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如果什么事都没有,那就最好,可要是可要是真有什么问题,也能早发现早治疗,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包裕刚微微点头,笑着说道:“行,浩然啊,你有心了,等把这边和你这股权互换的事儿安排妥当,我就去医院好好检查检查。”

  “那我先回去了,改天我再拜访您!”

  “好,慢走!”包裕刚起身相送,直至送到电梯前,看着电梯门缓缓关上,包裕刚轻叹一口气,已经开始担心起自己的身体。

  被林浩然这么一说,他内心中原本那浑不在意的情绪也消散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隐隐的忧虑。

  回到办公室后,包裕刚立刻召集了智囊团开会,将和林浩然的交谈内容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智囊团成员们听后,纷纷陷入了沉思,随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而另一边,林浩然在与包裕刚结束交谈后,带着保镖离开了太子大厦。

  他们坐上车子,径直朝着康乐大厦驶去。

  此前因交通事故而拥堵不堪的道路,此刻早已恢复了畅通。

  太子大厦与康乐大厦本身就挨着不远,所以几分钟后,林浩然已经出现在康乐大厦了。

  坐着电梯,他很快便来到了51楼,马世民的办公室。

  见到林浩然,马世民便好奇地问道:“老板,您上午去东亚银行那边开会去了吧?结果如何?”

第580章 沈弼慌了

  “东亚银行的事情,已经搞定了,所有股东已经同意,剩下的事情,李富书老先生那边会为我处理好,我这边就等着给钱就行了。”林浩然闻言,笑着回答道。

  不管是持股51%,还是对东亚银行进行融资,都需要证监处的同意。

  因此,东亚银行那边,林浩然实际上就是只需要等结果就行了。

  “那就恭喜老板了,以后您可就掌控一家实力雄厚的银行了!”马世民哈哈笑道。

  一旦掌握了东亚银行,对林浩然而言,的确好处多多。

  最重要的是,他的资金,能够随时随地地调动,而不再受限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繁琐流程和潜在限制。

  无论是拓展新业务、进行大规模投资,还是应对突发的市场变化,拥有自己掌控的银行都能让林浩然在决策和执行上更加迅速和高效。

  林浩然当初为何想要收购东亚银行,也是看上东亚银行多年来在香江以及国际上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和丰富的金融业务经验。

  其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涵盖了储蓄、信贷、投资、国际业务等多个领域。

  对于林浩然而言,这不仅意味着能够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更可以通过整合东亚银行的资源,为置地集团、港灯集团、万青集团等旗下产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如今,距离对东亚银行进行绝对控股,就剩一步之遥了,就等李富书那边的消息了。

  “马先生,我此次前来,还有一件更为关键的事情要跟您说,是关于九龙仓的……”随后,林浩然毫无保留地将他与包裕刚商定好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知了马世民。

  鉴于置地集团持有会德丰洋行11.8%的股分,且马世民身为置地集团的总裁,所以这件事交由马世民与九龙仓那边对接洽谈,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安排。

  如今,他已经和包裕刚确定好大体方向,细节问题,自然就无须林浩然操心太多。

  听完林浩然的话,马世民略微有些惊讶。

  涉及到九龙仓与会德丰洋行这两家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其中的利益纠葛和潜在风险都不容小觑。

  不过,他思索一番后,便说道:“老板,九龙仓如今的股价的确严重偏低,入股九龙仓,相对而言肯定是要比当会德丰洋行的股东要好得多,正常情况下我是非常赞同的。

  不过此事涉及的利益不小,我们得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尤其是要摸清楚九龙仓内部的潜在矛盾,还有市场上其他势力对九龙仓的态度,此事我让团队进行评估一番,如何?”

  “好,那么尽管去调查评估,此事事关重大,尽快落实下来,我是非常看好九龙仓前景的,包括如今正在建设当中的海港城,未来都是非常有前途的。

  一旦我们能够成功介入九龙仓,成为九龙仓重要股东,甚至是与包先生联手将九龙仓私有化,那对我们置地集团未来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至于会德丰洋行,说实话,约翰·马登如今疯狂买入船只,在我看来,这是取死之道,迟早会导致会德丰洋行的资金崩盘,到时候,会德丰将会负债累累,我们持有的那11.8%股份也可能大幅缩水。

  而如今会德丰洋行的股价还算不错,我们趁着这么好的机会,让高价的会德丰洋行股份与低价的九龙仓股份互换,对我们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林浩然笑着说道。

  “老板,我明白,我这就去召集智囊团商议此事!”马世民说完,便给助理打起电话,让她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开会。

  看着马世民忙碌的身影,林浩然则是坐在椅子上沉思起来。

  才回来香江没多久,没想到便已经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原本他从日本回来前,还担心李佩才家族会与他抵抗到底,最终他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拿下东亚银行。

  结果没想到李佩才家族完全没有与他进行商战的打算,直接认输,甚至是主动依附于他。

  收购东亚银行的事情,如今顺利展开,在李佩才家族的配合下,成为了东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如今只差最后一步便能够对东亚银行拥有绝对控股权了。

  如今,更是被包裕刚主动提起,希望他用会德丰洋行的股份换九龙仓的股份,如此一来,他便有机会成为九龙仓这个未来金鸡的股东。

  而他向包裕刚提出要将九龙仓私有化的事情,更是被包裕刚同意了。

  一旦成功,那么他便直接掌握九龙仓49%的股份,与包裕刚共享九龙仓的未来红利。

  最重要的是,自从包裕刚与怡和洋行的争夺战结束之后,九龙仓的股价便一跌再跌,成为这两年香江股市跌幅最严重的上市企业之一。

  这就意味着,林浩然不管是拿会德丰洋行股份去与九龙仓换股,还是之后与包裕刚联手对九龙仓进行私有化,成本都不会很高。

  他能够以比包裕刚少很多很多资金的代价,掌握与包裕刚相差无几的股份。

  虽然包裕刚最终会因为持有51%的股份而拥有九龙仓最大的话事权,可那又如何?他不在乎这个话事权。

  甚至,未来他可能拥有彻底吞并九龙仓的机会!

  好事,都是好事啊!

  这次回来香江,好事比意料中要多得多。

  莫非这是在日本时坑了日本财团一波,所以算是抗日成功,因此祖宗保佑?

  想到这里,林浩然都不禁笑了出来,为自己的这个理由感到几分荒诞却又莫名心安。

  他自然清楚,商场如战场,每一次的机遇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挑战与风险,所谓的祖宗保佑,不过是自我调侃罢了,真正能让他走到现在的,还是自己的财富实力与果敢。

  如果没有这个财富实力,让李家在他面前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只能乖乖臣服;

  如果没有果敢的决策和前世熟知的事件,又怎能在复杂的商业局势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将东亚银行、九龙仓这些优质资产纳入麾下呢。

  见马世民与智囊团商议大事去了,林浩然也没有继续留在康乐大厦,而是直接回施勋道别墅去了。

  晚上,郭晓涵又来了。

  林浩然回来这段时间,郭晓涵已经来过一次了。

  今晚,她又一个人跑过来,也难怪郭河年都情不自禁地对林浩然说:“女大不中留啊!”

  转眼间,时间又过去了一天。

  东亚银行那边,李富书提交上去的两件事情,证监处还没有审批下来,不过,此事却已经很快传到了香江各大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耳中。

  毕竟,洋人之间的消息传播渠道总是既隐秘又迅速,尤其是涉及到像东亚银行这样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金融机构的股权变更。

  包括汇沣银行、渣打银行、等英资银行,负责人都知道了此事。

  显然,是证监处的人特意将消息透露出去的。

  特别是沈弼,在得知此事之后,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林浩然居然会主动涉足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