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379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大厦楼高27层,其中地面5层是购物商场,以售卖名牌货品为主,其余层数则属于办公室。

  另外,环球航运集团总部,以及包裕刚的私人会客室,也同样在这栋大厦上。

  当初,在九龙仓增持战的时候,怡和洋行与包裕刚谈判,希望包裕刚出让手中所持的九龙仓股票,交换的条件是置地公司在香江岛拥有的物业。

  而当时包裕刚便提出了以金门大厦、太古大厦和太子大厦进行交换。

  这三栋商业大厦中,太古大厦和太子大厦都是中区最为贵重的物业,其中,太子大厦还是环球航运集团的总部所在地。

  这三栋大厦的价值,很明显远远高于当时包裕刚手中持有的九龙仓股票。

  因此怡和洋行方面自然是反对包裕刚的这个开价,并提出以金钟夏悫道的金门大厦、九龙的星光行,以及半山的部分住宅物业来交换。

  怡和洋行所提出的这些物业,与中区的物业相比,价值自然是大大的不如。

  因此,最终双方因为交换条件谈不拢,不欢而散。

  没想到,不到两年时间过去,香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还强大无比的怡和洋行,被林浩然赶出了香江。

  而成功收购九龙仓的包裕刚,也因为在与怡和洋行的增持战中,元气大伤,这两年时间里,鲜少出现在大众面前,低调地恢复着元气,似乎在默默舔舐着那场战役留下的伤口。

  至于太子大厦,依旧矗立在中环的心脏地带,见证着香江商业世界的风云变幻,只是它的主人,早已在暗流涌动的商战中更换了旗帜。

  这栋大厦,依然属于置地集团。

  只不过,置地集团这家庞然大物,却不再属于怡和洋行,而是属于他林浩然。

  林浩然望着太子大厦,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感慨。

  他想了想,对副驾驶上的李卫国说道:“卫国,把移动电话递给我!”

  “好的老板。”李卫国边回答,边将移动电话递给了林浩然。

  这移动电话,也就是未来大家所称呼的大哥大,足足有一斤半重,且个头又大,平时出门,都是由李卫国负责帮他拿着,唯有他需要的时候,才会要过来使用。

  由于信号还没完整覆盖,九龙那边暂时无法使用,也就只能在维多利亚港湾南岸的核心市区才能使用。

  不过,对林浩然而言,暂时已经足够了。

  毕竟,他在香江的主要活动范围,也就中环、湾仔、铜锣湾等一带区域而已。

  从日本回来香江已经足足八天时间了,至今不过去了两次九龙半岛那边。

  林浩然拿着移动电话拨打了一个号码,很快,电话里传来一阵嘟嘟嘟的声音,紧接着,电话那头,传来包裕刚的声音。

  “喂,哪位?”包裕刚问道。

  “包叔叔,是我,浩然,没打扰您吧?”林浩然笑着问道。

  “原来是浩然啊,你找我,再忙我都抽时间出来,更何况我现在也没什么事做,怎么?找我有事吗?”电话那头,传来包裕刚爽朗的笑声。

  “也没什么事,正好车开到了您的办公室楼下,所以想拜访一下您!”林浩然解释道。

  他的车子,正好停在转入太子大厦的拐角处,正巧前面堵车,不知道堵到何时,因此干脆拜访一下包裕刚这位商界老前辈。

  不管怎么说,在这三年里,包裕刚给予了他不少帮助,算得上是他在香江商界最为敬重的人。

  所以,即便如今他的资产已然超过包裕刚,林浩然依旧保持着应有的尊敬与礼貌。

  而且,林父的别墅与包家别墅相距不远,每逢年节,只要林浩然身在香江,都会主动前往拜访这位商界老前辈。

  此刻,身在自己办公室的包裕刚闻言,一只手拿着电话筒,移步到窗前,透过落地玻璃窗往楼下看去,一眼就看到了林浩然那辆显眼的劳斯莱斯。

  他笑着回应道:“我看到你的车了,你快上来吧,我泡好茶等着你!”

  “那烦请包叔叔稍等一下,我先挂电话了。”林浩然说完,便挂了电话,吩咐李卫东将车转弯,往太子大厦的地下停车场开去。

  于是,四辆汽车开入了太子大厦。

  林浩然的劳斯莱斯号牌,旗下公司保安都非常清楚,因此见到他的车子,直接敬礼放行,留下众多还在堵车的司机们一顿羡慕。

  穿过保安岗,林浩然看到了一家熟悉的店铺——711便利店。

  那熟悉的装饰,此刻就在太子大厦一楼朝遮打道方向的位置。

  自从林浩然收购了711便利店之后,很快这家国际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品牌便与置地集团旗下的牛奶国际合作,如今在香江也已经开了二十多家店铺了,到年末,更是规划开五十多家。

  小小的香江,一年时间内新增五十多家便利店,已经很不错了。

  甚至,林浩然也已经让他刚刚不久前收购的罗森便利店也开到香江来,至于罗森便利店在香江的经营权,林浩然打算将它交给万青集团,这事情林浩然已经与铃木敏文提起过了。

  为什么要让711便利店的竞争对手开到香江来,原因很简单,反正这两家便利店品牌如今都已经是他林浩然的了,让它们在香江市场形成良性竞争,反而能激发各自的潜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而且,不同的便利店品牌有着不同的经营策略和特色商品,可以满足香江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两家便利店品牌进入香江,能够更加快速地占领更多的市场。

  这市场就摆在这里,你不去抢占,就会被别人占领。

  太子大厦虽然是置地集团的产业,可实际上整栋大厦都是以出租为主。

  这边除了管理物业的置地物业公司之外,其它公司的员工和访客进出频繁,管理也颇为严格。

  林浩然一行人顺利进入大厦后,直接搭乘电梯前往包裕刚所在的楼层。

  电梯门打开,林浩然刚走出,便看到包裕刚的秘书已在电梯口等候。

  “林先生,包先生在会客室等您,请随我来。”秘书微笑着说道,带领着林浩然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

  会客室内,包裕刚正坐在一张古朴的茶桌前,桌上已摆好了一套精致的茶具,茶香袅袅。

  见林浩然进来,他起身相迎,笑着说道:“浩然,来得正好,尝尝我刚泡的好茶。”

  林浩然连忙上前,与他握了握手,笑道:“包叔叔,您太客气了!”

  双方都落座后,包裕刚满是好奇地问道:“浩然,刚刚你是用那即将投入商用的移动电话给我打的电话吧?”

  香江电话公司与摩托罗拉公司在香江携手合作一事,经过媒体的报道之后,早已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

  毕竟都临近正式商用了,香江电话公司自然早早便开始宣传造势。

  刚刚透过窗看到林浩然身处车上,却能顺利拨通自己的电话,包裕刚

第575章 日子难过的包船王

  林浩然闻言,笑着回答道:“包叔叔,您真猜对了,不过目前移动信号覆盖还不完善,相关建设仍在进行中,我拿的是测试机,目前也仅能在中环、铜锣湾一带拨打电话。

  这次是临时决定来拜访您,所以也没给您带一台,等我回去,找香江电话公司那边要一台,到时候亲自给您送过来!”

  包裕刚听了,眼睛瞬间一亮,移动电话对普通人而言,用处的确不算大。

  可对他们这些商界人士而言,移动电话的便捷性实在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作用不容小觑。

  要真遇到公司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及时接打电话,损失可就惨重了。

  他爽朗大笑,连声说道:“好好好,那我便不客气啦,沾沾你的光,能早早用上这传说中的新科技!”

  “不过是件小事罢了,不值一提。”林浩然摇头说道。

  两人一边品茶,一边继续畅谈。

  “浩然,说起来,人生真的很感慨,我还记得三年前,我深水湾沙滩遇到你的情形,那时候,你不过是一位不知名的年轻人。

  可谁曾想到,短短不到三年时间,你就获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如今,财富实力比我都要强了,最让我惊讶的是,才去日本才几个月时间,就赚了日本人这么多钱,这点你包叔叔我,不得不佩服!”包裕刚有些感慨地说道。

  三年前,他在沙滩上与林浩然相识,当时就看得出这年轻人谈吐不凡,必定成为人上人,所以还特意交好这年轻人。

  可之后,林浩然的表现,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不仅仅利用他们包家与怡和洋行之间的九龙仓之战狂赚数千万,后面的石油危机,更是提前以先见之明囤积大量的石油,石油危机爆发后,便赚得盆满钵满,仅仅依靠囤积的石油所赚的钱,就是他包裕刚也羡慕不已,这可是几十亿港元啊!

  可谁曾想到,后面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更是让他每次都震惊不已。

  时至今日,包括在他在内的香江人,彷佛觉得,林浩然不管收购什么公司,不管赚多少钱,好像都是正常的事情般。

  而他包裕刚,在九龙仓之战中,虽然成功从怡和洋行手中夺过了九龙仓的控股权,但是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包家不仅仅几乎耗尽了自己的资金,更是向汇沣银行贷了足足21亿港元,才最终彻底成功拿下九龙仓。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可他们包家却还未曾从中走出来,这一年多以来,不断抛售二手巨船,他那世界第一船王的称号,在大量抛售船只之后,已经有点名不副实了。

  林浩然收购置地集团、收购港灯集团等等,哪个市值、难度比九龙仓差?

  没有!

  可人家林浩然每次收购却是完全没有损失惨重的样子,反而越收越多钱。

  反观他包裕刚,收了家九龙仓,几乎要了包家半条命。

  说他不羡慕林浩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包裕刚却是一点都不后悔,毕竟,九龙仓所拥有的资产,是非常可观的,仅仅是一个海港城,就价值不菲,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况且,他们包家抛售船只,可不仅仅是因为收购九龙仓导致负债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包家看到了航运业即将到来的萧条期,尤其是石油价格波动对船运市场的潜在冲击。

  提前抛售部份船只以回笼资金,便可以规避债务风险。

  包家通过抛售船只优化资产结构,为后续市场波动预留缓冲空间,这一决定,就连林浩然都非常佩服。

  毕竟,在70年代末期,他们就打算弃舟登陆了,而在那时候,航运业中,除了他包包家,谁会想到航运业会即将步入萧条?

  最重要的是,他们包家当年可是世界第一船王,能够舍弃这个荣耀称号,绝对是需要极大的魄力和远见卓识。

  这份决断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想得越多,包裕刚对面前这位晚辈,就越敬佩。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要比一代强啊!

  而林浩然听到包裕刚的夸奖,微微一顿。

  他们包家那“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的经营哲学,也让林浩然学到了不少东西。

  他林浩然也是得到了包裕刚的不少帮助,这才能够这么短时间获得这么大的成就,说起来,他林浩然也该要好好感谢包裕刚才对。

  “包叔叔,谁夸我我都能承受,可您夸我,我就有些受宠若惊了。我林浩然能有今天,离不开您当年的提携和指点。

  日本丰田汽车这事,那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说实话,我原本只是看好丰田汽车的未来,刚好我带了不少资金去日本投资,且见丰田汽车的股价受到美日汽车贸易谈判的影响,不仅仅卖单多,价格还不算高,这才决定暗中大量收购丰田汽车的股份。

  我也想不到,谈判结果出来之后,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丰田汽车的股价不仅仅大涨了,甚至财团们还抢着要收购我的丰田汽车股份。

  看在才投资两个月就能赚那么多的份上,我也只能把股票卖给日本财团了!”林浩然半真半假地笑着说道。

  他把一切原因都归根到运气之上。

  包裕刚听后,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浩然啊,你这‘运气’二字,可真是谦虚得过了头。在商场上,哪有那么多纯粹的运气?

  我看啊,是你眼光独到,胆识过人,再加上那么一点点恰到好处的时机把握,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像当年我投身航运业,也是看准了时机,一路拼搏才有了后来的局面。而你,在石油危机、黄金期货、日本投资上,哪一次不是精准预判,果断出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林浩然被包裕刚的话逗乐了,他笑着摆摆手:“包叔叔,您就别再夸我了,再夸下去,我都要飘起来了,其实,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向您学习呢。

  比如您当年在九龙仓之战中的那份果敢和决心,还有您如今抛售船只、优化资产结构的远见,都是我望尘莫及的。

  所以,不管如何,包叔叔您永远是我林浩然最为敬佩的商界前辈!”

  如今,航运业其实还没有进入非常严重的萧条期,可随着石油危机的严重化,很多人已经逐渐看出来萧条的迹象了。

  可即便如此,许多航运公司却依然还在盲目发展。

  比如香江的另外一个世界船王董家,如今就在不断扩张船只数量。

  而他们新增的不少船只,居然是从包裕刚旗下的环球航运集团购买的。

  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一位航运人,都有包裕刚那种魄力,能够在危机来临前果断抽身,优化资产结构,甚至不惜放弃世界第一船王的荣誉。

  而像董家这般盲目扩张,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不过是在危险的边缘试探罢了,试错了,结果就是非常惨重的。

  “咱们也别在这相互夸奖了,聊点别的!”见林浩然反而夸起他来,包裕刚不禁说道。

  “那好吧,包叔叔,我听闻你们最近又卖了不少货船,想必九龙仓欠下的债务,应该也快还清了吧?”林浩然好奇地问道。

  这点,其实是别人的私事,不过林浩然之所以这么问,也是出于对包裕刚的关心,如果对方需要他帮助,他不介意助包家一臂之力。

  包裕刚闻言,苦笑道:“哪里可能这么快还清?收购了九龙仓之后,我们包家相当于接盘了海港城那个无底洞,我们不仅仅一边要还债务,一边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海港城,到现在,九龙仓还未给我赚过一分钱!”

  海港城位于尖沙咀,实际上第一期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业了,当时九龙仓将货仓码头转移至葵涌,在原货仓码头的土地上盖起了一座商场——海运大厦。

  到70年代,面对土地价格的暴涨,九龙仓开启海港城计划。

  不过,正是因为启动了这个计划,导致九龙仓的原本明明每年都通过旗下产业收租不少,却最终都投入了海港城这个无底洞,从而导致九龙仓因为每年几乎没有利润,股价也一跌再跌,这才有了李加诚和包裕刚相继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