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如今,获多利公司再次迎来一个业内第一的机会,他们又怎么可能向怡和证券公司伸出援助之手呢!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慌慌张张的声音从办公室门外传来:“我们的几个重要基金产品净值出现了大幅波动,投资者们开始纷纷赎回,资金压力巨大。”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就沉寂的会议室更加压抑。
大规模取现申请意味着公司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此刻的他们,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
“这怎么可能?”亨利·凯瑟克难以置信地问道,“我们的基金业绩一直稳健,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多取现申请?”
“我也不知道,亨利先生。”基金业务总监苦涩地摇了摇头,“我已经让手下的人去查了,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都必须尽快应对。”西门·凯瑟克沉声说道,“马丁,你马上组织一个应急小组,处理这些取现申请,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稳定他们的情绪,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可是,我们根本抽不出任何人手。”马丁苦笑着说道。
财务顾问部的总监也是一脸无奈:“我们的财务规划服务也因为人员不足,无法及时为客户提供,有些客户已经开始考虑转投其他公司了。”
“股市开盘后,我们的股价急剧下跌,才开盘不到二十分钟,市值就已经缩水到不足五亿港元了,照这个势头跌下去,我们的股价很可能会崩盘,我建议,我们得赶紧向四大证券交易所申请暂停挂牌,以稳住局势!”负责股市管理的总监此刻焦急地汇报导。
“我们的业务不断流失,有客户回答说他们已经跟随原来负责他们的业务员转投银河证券公司那边去了!”有负责人再次急匆匆地闯入办公室汇报。
“我们在汇沣银行的账户资金已经跌破三亿港元大关,这点资金远远不够应对大家的集中兑现需求。一旦这些资金被兑完,我们就将失去所有资金来源,而且汇沣银行也已经停止向我们提供贷款了!”负责银行联络的负责人走过来,神色凝重地说道。
一桩桩祸事接踵而至,让在场的高层们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所有迹象,都表明了怡和证券公司正在崩塌中。
与此同时,香江的四大证券交易所内人潮涌动。
新的交易日开启,大家满怀热情地期待着股市的表现。
然而,有一部分股民却面露愁容。
他们手中或多或少都持有怡和证券公司的股票。
香江四大证券公司呈四足鼎立之势,许多大型上市公司通常都会选择在这四家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目的自然是为了自家的股票最大化地流通。
股市开盘钟声响起没多久,许多人便发现,怡和证券公司的股价开始不断往下跌。
上个星期一的时候,怡和证券公司的总市值还在15亿港元上下。
可自从传出怡和证券公司即将要被怡和洋行抛售的时候,大家担忧怡和证券公司的未来,后面更是被证实了,于是不少人选择抛售。
所以,到上个星期五的时候,怡和证券公司的股价,已经不足八亿港元了。
而周五下午开始传言的怡和证券公司跳槽事件,到周末,大家了解的事情更多。
再加上怡和洋行那边虽然承诺不抛售怡和证券公司了,可也没有实际上的救市举措。
所以,许多人都已经知道,怡和证券公司的股价,基本上没得救了。
开盘不足一个小时,怡和证券公司的股价,便跌了一倍不止,连四亿港元市值都不值了。
这样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市场上只有卖单,没有买单。
基本上,每一次的成交,都代表着创了一个新低。
最搞笑的是,价格跌了几倍,成交的量却没多少。
股民们的恐慌,在不断蔓延。
直至上午十点钟,所有股民都松了口气。
因为,四大证券交易所收到了怡和证券公司的申请,请求暂停挂牌。
随着暂停挂牌申请的提交,四大证券交易所迅速响应,开始审议这一请求。
一旦暂停挂牌获得批准,至少能暂时止住股价的疯狂下跌,给大家一个喘息的空间,去冷静思考、评估形势。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更为劲爆的消息突然流传出去:怡和证券公司的中坚员工,已经不足百人了,其余人数几乎都跳槽到置地集团旗下新成立的银河证券公司。
这消息一出,顿时震惊所有股民。
如果银河证券公司是一家上市企业,此刻必定会因为这些传言而股价大涨。
只是,银河证券公司如今是一家置地集团旗下百分百控股的企业,大家想趁此机会喝口汤都喝不到。
上午十一点钟,新成立的银河证券公司再次爆出一个消息。
他们对外宣布,将全面承接怡和证券公司的证券经纪、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各项业务,并承诺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这消息一出,如同一股狂风,迅速在香江的金融界掀起了波澜。
这挖墙脚不止,如今直接是连屋内的家私家电都要搬光啊!
那岂不是,如今的银河证券公司,实际上才是以前的怡和证券公司了?
这一举措,无疑给怡和证券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原本就因为员工大量流失、业务难以维系而焦头烂额的怡和高层,现在又要面对银河证券公司的强劲竞争,心情可谓是雪上加霜。
康乐大厦,银河证券公司的办公室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公司挂牌成立已经过去两个小时,此刻大家已经进入忙碌的工作中去。
新入职的员工们正在紧张地熟悉业务、对接客户,甚至是忙着处理从怡和证券公司转接过来的各种老客户资料。
他们自然清楚,想要在这个新公司里立足,肯定要好好表现一番。
而挖老公司的客户,这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了。
一旦处理好,他们不仅仅在新公司立足下来,业绩也不会差。
林浩然坐在怡和证券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忙碌的一片,不禁笑了起来。
这样下去,看来银河证券公司不用多久,就几乎能够接替怡和证券公司,成为香江证券金融业的领军者了。
以前的环宇投资公司业务,太单调了,即便他不断利用环宇投资公司收购各大企业,可都无法改变环宇投资公司不过是一家规模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企业,只能帮助他暗中收购企业罢了,其它金融行业根本无法触及。
可如今,将怡和证券公司的精髓都吞并了之后,这种状况便彻底改变了。
未来,随着香江在全世界的金融行业地位越来越牢固,银河证券公司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第479章 好消息,去年赚大钱了;坏消息,可动用的不多!
没有足够的员工,怡和证券公司已经举步维艰。
再加上银河证券公司的强势冲击,公司业务更是雪上加霜。
公司控制的资金相继被挤兑,曾经风光无限的怡和证券公司在银河证券公司成立仅仅两天后,就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而这,还远不是怡和证券公司困境的终点。
在银河证券公司不断“吸血”的同时,香江其他主要的证券投资公司也闻到了血腥味,纷纷加入了这场残酷的竞争。
汇沣获多利公司、宝源投资公司、新鸿基证券公司等,这些在香江证券市场上享有盛名的企业,也开始对怡和证券公司进行挤压和掠夺。
特别是获多利公司,作为几乎能够与怡和证券公司打得不相上下的行业巨头,更是不放过这个能够成为行业老大的机会。
它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对怡和证券公司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不仅大量挖角怡和证券公司的客户,还恶意散布谣言,损害怡和证券公司的声誉。
在获多利公司的带领下,其他投资公司也纷纷效仿,怡和证券公司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仅仅几天时间,怡和证券公司的业务几乎被香江各大同行瓜分殆尽。
其中,获利最大的自然是银河证券公司,它凭借着老员工们的“倒戈”,将众多原本属于怡和证券公司的业务拉到了新公司来,吸纳了怡和证券公司的大部分资源。
而获多利公司也不甘落后,在吸收了怡和证券公司的部份资源后,其市值大幅飙升,一跃成为香江证券投资业的新领头羊。
宝源投资公司、新鸿基证券公司等,也相继肥了一圈。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香江的证券投资行业,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月15号,怡和洋行再次召开了一场记者招待会。
招待会上,西门·凯瑟克无奈宣布,怡和证券公司正式破产!
一个时代,就此黯然落幕。
虽然怡和洋行有钱,但怡和证券公司只是它们的一个子公司,且持股也只有40%,他们自然不愿意承担怡和证券公司给它们带来更多的损失。
所以,这个时候,宣布破产,显然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怡和证券公司的破产,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曾经,它是香江证券投资业的璀璨明珠,无数投资者心中的信赖之选。
而今,却只能成为历史书页上的一段过往。
西门·凯瑟克在记者招待会上的无奈宣布,仿佛是对这个时代变迁的无声控诉。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痛惜和不甘,但现实却如此残酷,容不得半点挽留。
消息传出后,整个香江都沉浸在一片震惊之中。
香江市民们纷纷议论着怡和证券公司的兴衰历程,感叹着市场的无情和变幻莫测。
那些曾经与怡和证券公司共风雨的投资者们,更是心如刀绞,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然而,市场的法则就是如此残酷。
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适者生存。
怡和证券公司的破产,虽然令人惋惜,但也为香江证券投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那些幸存下来的公司,将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和业务创新,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幻。
而怡和证券公司的破产,也成为了香江证券投资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而在这其中,林浩然的名字被频繁提及。
正因为与林浩然结怨,怡和洋行遭到了狠狠的报复。
结果,不仅被迫赔偿了五亿港元给政府,更是让旗下重要的子公司,怡和证券公司这家曾经市值超过15亿港元的巨头企业,走向了破产的境地。
林浩然不可招惹,这已经成为了香江商界的普遍共识。
得知怡和洋行正式对外宣布怡和证券公司破除的消息时,林浩然此刻正在港灯集团的办公大楼的总裁办公室。
对于怡和洋行居然就这么放弃怡和证券公司,就连林浩然都感觉惊讶不已。
当初,突然决定挖怡和证券公司的人才时,他可没想到最终怡和证券公司的结果会是直接破产。
在他看来,怡和证券公司最多不过是损失惨重罢了。
不过,怡和证券公司破不破产,对他而言,也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
毕竟,他已经在怡和证券公司身上获得了最多的好处。
无论是怡和证券公司为他培养的人才,还是从怡和证券公司那边拉过来的生意,都是最多的。
这些好处,起码值五六亿港元甚至是七八亿港元甚至更多!
而他这边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为那些中坚员工们支付了三千多万港元的违约金,以及给他们增加工资罢了。
省下这么多钱,增加的那点工资,真的算不了什么。
坐在对面的陈寿麟,也是刚从外面回来。
“老板,我刚刚从财务部办公室那边过来,去年的年终报表已经出来了,中华煤气公司那边的数据,由于它们是单独运营的,所以并没有合并过来,这份数据报表全都是港灯集团这边的单独财务状况数据,您看看。”陈寿麟坐在林浩然的对面,将一份年终报表递给了林浩然。
林浩然点了点头,接过报表,仔细看了起来。
港灯集团目前不仅仅掌控着原本香江电灯公司的所有业务,更是中华煤气公司的大股东。
再加上这两年业务增长也极快,如今更是突破香江,已经进军南洋市场了。
所以,如今港灯集团的实力,要比两年前林浩然收购时的港灯集团强了不止一倍。
比如,港灯集团如今的市值,已经去到恐怖的62亿港元了,相比两年前,起码翻了4倍左右。
林浩然仔细地看着报表上的数据。
整个报表,由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构成。
他略过很多数据,最终看向资产总计以及利润。
去年一整年,仅仅是售电业务,便获利4.21亿港元;子公司丰泽电器公司售卖电器,获利1.56亿港元;地产业,获利8.59亿港元;其它诸如财务业务、公告业务、技术服务等业务,也获利2.96亿港元。
这些,都是除去成本的了。
也就是说,去年一整年,利润居然高达17.32亿港元。
其中,地产业一跃成为赚钱最多的业务。
而放在以往,港灯集团最赚钱的业务是售电业务。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