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173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从这一刻起,林浩然正式成为汇沣银行的股东,虽然仅仅是1%的股份,可实际上也不算少了,起码能在汇沣银行股东中排名前二十名了。

第267章 不可能是怡和洋行

  汇沣银行不仅仅在香江上市,更是在纽约、伦敦等地上市,可以说他们的股东遍布全世界,即使是第一大股东也持股不到10%。

  所以,这1%的股分,其实也不算少了。

  签署入股协议书之后,沈弼这位汇沣银行大班更是直接现场宣布,林浩然与李加诚两位华人同时成为汇沣银行董事,此事已经得到了汇沣银行董事会议的投票通过。

  差不多到了十二点钟,林浩然这才离开了汇沣银行。

  像怡和洋行这种洋资企业,没有华人那种酒桌谈合作的习惯。

  在欧美国家很重视私人生活,吃午饭是私人生活,谈生意属于工作,工作的事情要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完成,因此在欧美国家没有一边谈生意一边吃午饭的习惯。

  所以,林浩然也没有因为成为汇沣银行股东这种大事情,而有蹭饭的机会。

  不过,他也对这些西餐没兴趣,倒不如自己去开个小灶。

  离开汇沣银行之后,林浩然带着两位保镖在附近的一家粤菜馆吃了一顿午饭之后,便干脆去万青大厦。

  万青大厦离他吃饭的地方,也仅仅不到五百米的距离,过去非常方便。

  到了万青集团总裁办公室,伯顿正拿着电话筒打着电话。

  如今,伯顿不仅仅要管理靑洲英坭公司,还要管理万安地产公司以及九龙巴士,早已经成为与韦理同级别的顶级职业经理人了。

  “老板,中午好!”看到林浩然,伯顿快速结束电话,站起身来打招呼。

  “嗯,中午好,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林浩然随手拉了一张椅子出来,坐下来之后笑着问道。

  “大问题倒是没有什么,如今万青集团旗下的三家企业,都各自有各自的发展,我现在主要的工作,还是以把万青集团国际化为主,靑洲英坭公司在南洋的发展越来越不错,特别是在郭家的帮助下,我们在新嘉坡与马来西亚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加,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对了老板,我最近有打算让九龙巴士也开拓海外市场,九龙巴士在香江的发展基本已经到了瓶颈,唯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最近我盯上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槟城,这座城市华人众多,但是基础交通设施相比首都吉隆坡而言落后了不少,政府最近在招标新增一家巴士公司,如果能够竞标成功,对九龙巴士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伯顿向林浩然汇报道。

  当初林浩然认识伯顿的时候,他虽然仅仅是靑洲英坭公司的副总经理,可却是以开拓海外市场为主。

  很显然,他热衷于开拓海外市场。

  如今,靑洲英坭公司的营收、利润每个月都在上涨,主要功劳就是伯顿不断开拓海外市场,让靑洲英坭的水泥销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变大了,利润自然也就高了。

  所以,九龙巴士归他管之后,他想让九龙巴士进入海外市场,林浩然倒也不觉得奇怪。

  “槟城?”林浩然有些惊讶。

  他也知道这座城市,这是一座华人占比率非常高的城市,在槟城,华人即使只要会讲华语,就没有任何沟通的阻碍,只要你碰到的是华人,对方基本都会讲华语。

  “是的老板,目前我们的竞标团队已经前往槟城,希望竞标成功吧,一旦有了开始,那未来九龙巴士一定能够进入更多的海外市场。”伯顿期盼着道。

  “成功率高吗?”林浩然问道。

  “不高,也不低,据我所知,目前有五家巴士公司进行竞标,其中有三家是马来西亚本国的巴士公司,另外两家是外资巴士公司,一家是新嘉坡的上市公司新捷运巴士,一家是咱们九龙巴士。

  不过那三家本地巴士公司的服务很差,且整体实力也不高,他们如今所运营的巴士基本都比较破旧,槟城当地政府应该看不上,所以咱们真正的对手其实就是新捷运巴士公司,这家公司在两年前由三家新嘉坡私营巴士公司合并而成,并于当年上市,是目前新嘉坡最大的巴士公司。”伯顿继续汇报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这种事情他插不了手,能成就能成,不能成就算了。

  况且,他也不是很看得上巴士运营的那些利润。

  林浩然之所以收购九龙巴士,不过是觊觎九龙巴士旗下拥有众多的储备地块罢了。

  至于九龙巴士公司本身所赚的那点利润,对林浩然而言可有可无罢了。

  而且这往南洋开辟新市场,还不一定能否盈利呢。

  不过,林浩然还是支持伯顿的决策的。

  别的不说,拓展海外市场,起码能让股价涨得更高。

  与伯顿在办公室中聊了许久,看着集团1980年上半年的业绩报表,林浩然满意至极。

  当初,仅仅担任靑洲英坭的副总经理,对伯顿而言的确是太屈才了。

  他的管理能力,林浩然认为完全不逊色于香江那些顶级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

  也得亏是林浩然收购了靑洲英坭,否则估计伯顿也没有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另外一个世界,靑洲英坭公司最终被李加诚的长江实业集团收购了,收购之后,李加诚自然会将靑洲英坭原本的高层用手段赶下台,换上自己最为信任的长江实业集团培养出来的高层了。

  别的不说,就和记黄埔集团,韦理被赶走之后,留下的三家马车最终也被李加诚赶走。

  这或许也是伯顿的才能在另外一个世界最终没有被发挥出来的原因吧?

  两人在办公室里聊了许久,更多的时候,是伯顿在向林浩然这位老板汇报自己的一些发展计划。

  对林浩然而言,只要不是有损公司利益的决策,他都会尽力支持,鲜少会去干涉。

  正聊着,BB机响了。

  林浩然拿起来一看,是苏志学打过来的。

  他没有回复电话,因为苏志学的办公室不过是在楼上一层罢了。

  “你先忙,我去办点事。”林浩然与伯顿说了声。

  “老板慢走。”

  林浩然离开了伯顿的办公室后,直接从30楼走楼梯上了31楼。

  “咦?老板,原来您在万青大厦啊?”看到林浩然出现在办公室门外,苏志学起身迎接道。

  “嗯,刚刚在万青集团与伯顿先生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怎么了,找我有什么事?”林浩然关上办公室的门,来到苏志学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是有一件事情想要向您汇报,上午的时候,我们发现置地集团的股票成交量突然大增起来,吸纳的难度相比往日要难上了许多,我原本以为只是偶发性。

  可是没想到,整个上午交易时间都是如此,不仅如此,下午股市开盘之后,置地集团的交易量依然还是如同上午那般,根据这些情况来看,肯定是有大资金进场与我们竞争了,我担心是不是怡和洋行增持置地集团的股权,所以便赶紧跟老板您汇报。”苏志学回答道。

  “不可能是怡和洋行。”林浩然却是非常自信地直接摇头说道。

  因为他知道,虽然怡和洋行准备与置地集团搞股权互控的手段,防止华资财团觊觎上怡和洋行及置地集团,但是怡和洋行根本不可能拿钱去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增持。

  印象中,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相互增加互持的股权,是以旗下资产去融资的办法来增持的,比如会德丰集团的股权,根本不是在二级市场收购。

  而且,他们也无须从二级市场吸纳股权,拥有控制权的他们,想增持股权,手段多的是。

  “既然不是怡和洋行,那会是谁呢?”苏志学不禁思索起来。

  “不管是谁,其实对咱们的影响力都不大了,不是吗?你们继续稳住吸纳就好,目前咱们的资金是充裕的!”林浩然笑着说道。

  刚刚贷款了20亿港元,的确资金无比的充裕,起码在成功入主置地集团前,无需担心资金的问题。

  如今他们持有的股份,再加上港灯集团那6%,可是超过了32%。

  对方如今才入场,显然是太晚了,对他完全没有任何的威胁。

  而且,环宇投资公司如今同样还在不断吸纳着,虽然速度已经大减了,可好歹是在不断增持着。

  是谁盯上置地集团的股份,林浩然虽然不清楚,可他也有大概的猜测,不外乎就是那几位华资大佬。

  华资财团对置地集团的觊觎之心,可是直到90年代都没有熄灭过。

  正是因为华资财团对置地集团的觊觎,这才让怡和洋行对置地集团实施互控政策罢了。

  如果是那些华资财团大佬,林浩然便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了。

  毕竟,英资财团中,加上怡和洋行持有的20%股权,便已经超过30%了,再加上他持有那超过32%的股份,也就是说,股市上最多也仅剩下30%出头的股份。

  这种情况下,他还继续增持,谁还能超得了他?

  而且,如果是这些华资财团在吸纳置地集团股份的话,对林浩然而言,还是一个好消息。

  说不定,到时候能联手他们,彻底让怡和洋行翻不了身。

  当然了,这是在特殊情况下林浩然才打算这么做。

  如果能够以个人的实力去对置地控股,林浩然并没有打算让其他华资财团插手进来。

  “好的老板,我们目前主要就是盯着置地集团的股票来收,虽然今天意外有其他势力入场,但我们也不是吃素的,起码还能吸纳够往常的一半以上,按照目前的进展,最多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环宇投资公司所持有的置地集团股份便能够达到30%!”苏志学充满信心地说道。

第268章 让你的资产翻个倍!

  正如苏志学所说的那样,环宇投资公司想要达到30%的持股率,起码还要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林浩然对于入主置地集团,倒是不着急。

  时间匆匆,转眼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星期,来到了1980年的7月17号。

  这天下午三点多钟,林浩然出现在了香江启德国际机场的接客厅。

  刘峦雄在一个星期之前去了一趟美国,今天从美国那边回来。

  在美国期间,刘峦雄发现了一个让他难以接受的事实。

  他走访了不少美国的电器城,发现风扇的销量都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幅度了。

  虽然下跌的幅度不是很大,可像刘峦雄这样的人物,自然能够从中看到一丝风扇行业的未来趋势。

  而且,不仅仅是美国,根据墨西哥以及加拿大那边的反馈来看,也都如美国那样,相比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这让刘峦雄忧心忡忡。

  虽然此前林浩然就已经跟他说过,北美洲的风扇行业迟早会饱和。

  可真让他见识到了,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毕竟,爱美高公司这两年时间,可是给他创造了他以往不可想象的财富。

  要知道,两年多以前的他,从家族出来的时候,身上甚至连几千港元都拿不出来。

  也得亏了他向岳父借了几万块,这才与朋友合伙开了这家爱美高风扇厂。

  在林浩然这位合作伙伴注资之后,爱美高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所以,到如今的刘峦雄,早已经习惯了爱美高公司在定单量大的情况。

  上个月,爱美高公司的确订单量暴涨,可不少经销商都是为了提前备货,这才让上个月的订单量不输去年同期。

  可到了七月份,经销商发现销量没有如期所愿,他们向爱美高公司下的订单,自然就会开始减少。

  这也是刘峦雄为什么上个星期的时候去美国的原因。

  调查清楚之后,刘峦雄远洋给林浩然打了电话,告知他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语气中充满了丧气。

  林浩然也没有劝说太多,而是得到他回香江的航班资料之后,决定过来接机。

  在林浩然看来,筹划爱美高公司上市的时机,已经到了!

  如果是此前,由于爱美高公司的订单量非常不错,让爱美高公司上市说不定还得林浩然一番劝说。

  可如今看到销量有衰落的迹象,想要说服刘峦雄,那就简单很多了。

  三点四十三分钟,林浩然坐在接机大厅的椅子上,终于看到拿着一个行李箱的刘峦雄了。

  刘峦雄并没有带有保镖,他觉得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厂里,认识他的人不多,如今他也不是什么知名人物,所以根本没想过要找什么保镖。

  这次去美国,直接是一个人去,连媳妇都不带。

  当然了,他一个人在美国那边有没有体验一下异国风情,那林浩然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以他对刘峦雄的了解,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咦,浩然,你居然真来接机啊?”看到林浩然,刘峦雄感到有些惊讶。

  毕竟,在他看来,虽然两人是合作伙伴,但是地位却是天差地别。

  如果不是因为林浩然注资爱美高公司,成为他的合作伙伴,刘峦雄甚至觉得哪怕他是亿万富豪,都不一定能有与林浩然打交道的机会。

  香江的亿万富翁,说多不多,但说少也绝对不少,几百人还是有的。

  要是在1978年之前,亿万富豪远远比现在少得多。

  可近两年房地产的暴涨,再加上股市牛市行情,在这两年时间里,造就了不少新的亿万富豪。

  房价动不动翻两三倍倍,股市也动不动翻几倍,这样的市道,亿万富翁的数量一下子翻个几倍完全不是问题。

  “我来接机,不是挺正常的嘛?”林浩然哈哈笑道。

  林浩然的到来,的确让刘峦雄内心有些感动。

  “走吧,回公司,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看了看周围的人流,林浩然继续说道。

  刘峦雄如今虽然已经是亿万富翁,但是为了管理爱美高公司,他直接带着老婆和去年刚出生的儿子住进了工厂,在爱美高公司的工厂大楼里弄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住了下来,为的就是好方便管理公司。

  这个时期的刘峦雄,为了事业的确很拼搏。

  在他的四周,有许多刚从外地到香江的旅客或者接机的人,这些人,已经有不少认出了林浩然这位大名鼎鼎的香江富豪,有人甚至蠢蠢欲动想要过来与他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