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170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他最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眼看着电影业不上不下的,利孝河的去世,让他有了发展其实行业的契机。

  虽然邵逸夫也知道房地产行业来钱快,可他并没有进入房地产行业的想法,对他而言,那个领域太陌生了。

  反倒是电影电视都是相通的,而且电视行业这块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作为TVB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电视行业的了解不比利孝河这位董事长差,只不过因为利孝河一直担任董事长,他没有这个机会直接执掌TVB罢了。

  可如今,利孝河去世了,对他而言,的确是一个最好的时机,邵逸福非常希望能够掌握住这个机会。

  利家不看好电视行业,可不代表邵逸福不看好这个行业。

  他看到的,是香江乃至全世界每年不断增长的电视用户。

  邵逸福甚至觉得,迟早有一天,整个香江每个家庭都会拥有自己的电视机。

  到时候,也就是说,整个香江的人,都是电视用户。

  到那时候,可想而知电视行业的市场有多大了!

  而且,在这十几年时间里,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利用TVB培养了众多的演员,也让他看到了TVB的作用。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衰落,让他不得不把目标投向这个越来越有前景的电视行业。

  这也是他打算在利孝河去世之后,入主TVB的最大原因。

  “邵老先生,您是怕我与您争夺TVB的执掌权吧?”林浩然哈哈笑道。

  邵逸福对TVB的野心,他自然清楚。

  不过,作为TVB的创始人,他也的确有这个资格去领导TVB。

  邵逸福听了林浩然的话,沉默了片刻。

  他感觉,在这位年轻人的面前,自己仿佛完全没有任何的秘密可言。

  “没错,我的确有成为TVB新任董事长的想法。”邵逸夫没有否认。

  “邵老先生,其实您大可放心,我旗下这么多的公司,不管是港灯集团、靑洲英坭公司、中华煤气公司,还是九龙巴士、万安地产公司等等,资产规模没有一家是比TVB小的。

  不怕告诉您,连汇沣银行的大班沈弼先生都邀请我入资汇沣银行,成为汇沣银行的董事会成员,此时我也已经答应沈弼先生了,所以我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顾及所有入资的企业。

  所以我对TVB的执掌权其实兴趣并不大,反倒是我非常支持邵老先生您担任TVB的新任董事长,您在电影行业上有多年的经验,我个人觉得影视本身就是同一个领域,将您在电影行业的经验拿到电视行业来,也是相通的,绝对能够让TVB的未来更加光明,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我都没有任何理由去与您争夺这个董事长的身份。

  所以,邵老先生您放心得了,整个TVB,也就您可以胜任TVB董事长这个职务,其他人想要担任,我绝对反对!”林浩然并没有吊邵逸夫的胃口,而是直接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TVB未来能否发展起来,还得依靠这位老人家呢。

  其他人管理,林浩然还真不放心。

  毕竟,前世的了解让他知道,在邵逸夫的管理下,TVB这才如日中天,迅速追赶上丽的电视台,甚至是超越。

  得到林浩然这些话的承诺,邵逸福不由得心里暗地松了口气。

  既然林浩然能说出这句话,他应该不至于在董事会上食言,去和他竞争这个董事长的职位。

  虽然林浩然只是初初成为TVB的股东,在TVB没有任何的根基,不出意外,在董事会议上,邵逸福要竞争董事长这个位置,其他人大部分都会支持。

  可邵逸福得知是林浩然买了利家的股权之后,之所以这么担心的是,通过林浩然以往收购企业的案例来看,如果林浩然想要入主某家企业,在大量资金砸进去的情况下,其他人分分钟会将股权卖给他。

  这个时候,什么根基再深,又有何用?

  对方直接股权超过50%,你那点根基,拿什么和对方的绝对控股去竞争?

  所以,在得知林浩然买下利家股权的时候,邵逸福的脑袋甚至懵了许久,一股危机感油然而生。

  如今,听到林浩然的这番话,他是真的深深地松了口气。

  起码,林浩然不和他争夺这个位置,他便有十足的把握成为TVB董事长。

  “林先生突然入股TVB,显然对电视行业有着独到的见解,众所周知,目前TVB的收视率相较于丽的电视台,确实有所不及,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该如何扭转乾坤呢?”邵逸夫突然问道。

  他对林浩然的了解不多,只知道这位年轻人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突然崛起,迅速成为香江商界大亨,在资产这块更是远远超过他这位老商人。

  这样的崛起方式,也让不少人一度认为,林浩然是花旗银行培养起来的傀儡。

  可不管他是不是花旗银行培养起来的傀儡,起码明面上,港灯集团、九龙巴士等企业,就是在林浩然的名下。

第263章 下一个目标

  对于这样的人物,邵逸福好奇的同时,也想知道林浩然到底有几斤几两。

  “邵老先生,您这话可真是让我有点为难了,对于影视行业,我完全是个门外汉。但话说回来,我相信邵老先生您必定有能力将TVB管理得井井有条,我对您的能力充满信心。

  不过,虽然我算是个门外汉,但我也斗胆提出几点浅见:一是找到适合TVB的市场定位;二是加大对自制剧部门的重视力度;三是保持与时俱进,使用最先进的电视技术;四是制作更高质量的电视剧、综艺节目;五是开拓海外市场……”

  虽然在邵逸福面前谈对电视的见解有种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的味道,但是林浩然也知道,想要让对方不小视自己,总得拿出一点有用的东西才行。

  一无所知,只会让人心底看不起。

  “林先生,您的意思是,目前的TVB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邵逸福突然打断了林浩然的话。

  其他邵逸福都明白,这些他也非常清楚,可说到市场定位,邵逸福倒想看看林浩然有什么特殊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TVB目前在节目制作上追求全面性并无不妥,毕竟香港仅有两大电视台,节目多元化自然更为理想。然而,我们的重心不应过分偏向于那些宏大叙事的节目,而应更多地聚焦于反映香港普通市民生活的内容。

  为何如此呢?因为我认为,中高级阶层的观众虽然重要,但终究只占总体的小部分。如果TVB播放的节目无法吸引底层市民的喜爱,那不就等同于放弃了庞大的收视群体吗?

  在香港,电视台的选择本就有限,广告主在选择投放广告时,他们并不特别关注我们的观众具体是哪一类人,因为他们往往难以确切了解,广告主最看重的,是我们的收视率数据。

  收视率高,意味着广告主的投放效果更佳,广告费用也会随之提升,因此,对于我们电视台而言,提升收视率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我强调TVB需要明确并找准自身定位的原因。”林浩然直抒己见。

  TVB当前的节目,他也有关注过,前世他就是普通人,知道普通人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

  近两年来,丽的电视台之所以能在收视率上超越TVB,关键在于其节目定位的精准。

  他们近期推出的《人在江湖》、《大内群英》、《湖海争霸录》等剧集,深受香江市民的喜爱,原因就在于这些剧集贴近生活,接地气。

  不仅如此,据传接下来丽的电视台还将推出一部重量级作品——《大地恩情》系列电视剧。

  该系列包括《家在珠江》、《古都惊雷》和《金山梦》三部,共计75集。

  据林浩然所知,这部剧曾创造了丽的电视台乃至后来亚洲电视台的收视高峰。

  《大地恩情》的收视率远超TVB,迫使TVB首次做出决定,腰斩了与之对阵的、由郑少秋和郑裕玲主演的剧集《轮流传》。

  《轮流传》原计划拍摄80集,但在播出至15集时,被TVB紧急叫停。

  由此可见,节目定位的确至关重要。

  当然了,林浩然只不过是依靠着前世的了解,纸上谈兵罢了,让他来管理TVB,哪怕知道TVB收视率的根源在哪里,他也不一定能把收视率提高上去。

  林浩然最多只是给邵逸福提个醒,至于邵逸福本身对这方面有没有想法,林浩然就不得而知了。

  而等林浩然说完之后,邵逸福并没有出声。

  他时而皱着眉头,时而深呼口气,似乎在回味着林浩然刚刚所说的想法。

  “林先生,受教了!”邵逸福突然站起身来,郑重地对林浩然说道。

  像加大原创剧组的重视力度、开拓海外市场等等这些,他自己也非常清楚。

  邵逸福以往不是董事长,可也经常给利孝河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香江小姐”竞选、无线艺员训练班这些,虽然是在利孝河的执掌下开始实行的,可实际上却是邵逸福自己所提出来的。

  这两个想法,不仅仅能够给TVB带来可观的收视率,同样也给邵氏电影公司带来了许多才能出众的演员,是双赢的好想法。

  此刻,林浩然的话,让他一下子仿佛顿悟了许多,让他不禁开始对眼前这位年轻人有些敬佩了。

  “林先生,这就是您所说的门外汉吗?依我看,比内行人更有想法!”邵逸福感叹道。

  “邵老先生您这可就捧杀我了,我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过随口一说罢了,当不得真,我期待邵老先生尽快担任TVB董事长,尽快提高TVB的收视率,这样我作为股东,也才能跟着有回报嘛!”林浩然谦虚地笑道。

  虽然TVB目前相较于丽的电视台处于不利地位,但它仍具备一定的优势。

  例如,TVB是免费电视领域的先驱,而丽的电视台起初专注于收费电视,直至TVB在免费电视市场稳固其地位数年后,丽的电视台才涉足这一领域。

  这使得TVB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即便现在稍处下风,依然拥有众多忠实观众。

  再者,丽的电视台未来两年会经历多次老板更迭,如先是被澳洲财团收购,后又转售给远东集团的邱主席,股东和高层的频繁变动无疑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管理风格等方面,这些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收视率。

  相比之下,TVB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层保持稳定,若非利孝河因心脏病突然离世,其高层结构可能会一直维持不变。

  这种高层的稳定性为TVB带来了风格的连贯性,这也是其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

  接下来,林浩然又与邵逸福探讨了几番。

  虽然让他管理TVB,他肯定没有信心管理好公司。

  但凭借前世所积累的一些前瞻信息和对当前状况的理解,他完全有能力提供一些独到而有益的见解。

  此刻,邵逸夫对林浩然的态度经历了多次转变。

  从最初的不了解与警惕,到得知林浩然无意竞争董事长职务后的释然,再到对林浩然所提建议的惊讶,直至现在的由衷敬佩。

  在邵逸福看来,也得亏TVB不是上市大企业,兴许便是这个原因,林浩然才看不上TVB的执掌权,否则由林浩然当董事长,还真有可能不比他差。

  此刻的他,内心充满了庆幸感。

  “对了林先生,无线电视准备明天上午九点钟召开董事会议,您作为公司重要股东,最好还是不要缺席,到时候会重新选出新任的高层领导班子。”聊得差不多的时候,邵逸福对林浩然说道。

  这种事情,公司肯定是要通知重要股东的,可林浩然突然收购了利家的股份,很显然TVB那边还没来得及通知林浩然,此时邵逸福过来,也算是带着通知的任务了。

  “我会准时参加会议的,邵老先生您放心,这个董事长的身份,我只认可您,其他人想当董事长我绝对不认可!”林浩然笑着说道。

  邵逸福注定能把TVB管理好,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对林浩然而言,TVB的作用,就是能够在他需要用到的时候可以随时用,他要的不是这家电视台的管理权。

  而TVB的收视率越高,在香江的地位就越重要,对他而言作用就越大。

  当然了,随着未来TVB上市之后市值越来越高,他自然也就顺便赚赚钱。

  电视迟早会有衰落的一天,不过那应该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看电视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到时候电视的作用自然就不大了。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之前,他当然会提前把股权卖掉。

  二三十年的时间,太遥远了,他并不打算考虑太多。

  邵逸福带着既复杂又愉悦的心情离开了林浩然的会客室。

  看着邵逸福离开的身影,林浩然伸了个懒腰,准备再次去一趟苏志学的办公室。

  TVB的事情已经基本完美解决了,接下来毫不意外,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置地集团。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掌握这家香江第一大地产企业了。

  一旦掌握,他便会干涉置地集团的发展策略。

  因为他知道,置地集团在1981年到1982年之间,因为盲目的发展,导致当房地产危机来临的时候,置地集团负债累累,成为香江著名的“债王”。

  房地产行业欠债很正常,很多房地产公司都是通过银行贷款不断投资才迅速扩大规模的。

  可负债率也是有大有小的。

  置地在1982年及之前的投资决策中,由于过于激进或缺乏足够的市场判断。

  比如过度投资于某些风险较高的项目,或者在没有充分评估市场前景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投资。

  这些错误的投资策略导致了巨大的投资损失,进而增加了公司的负债。

  既然会入主这家香江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成为它的老板,林浩然自然不可能让它的负债率太高。

  能避免的乱投资,肯定是要避免的。

  毕竟,等入主置地集团之后,这便会涉及到他的利益了。

第264章 TVB董事局副主席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第二天。

  今天已经是1980年的7月4号了。

  早上,林浩然七点多钟便起了床。

  7月份的香江,非常的炎热,即使是早晨七八点钟,都有二十八九摄氏度。

  无线电视的股东会议在上午的九点钟召开,而从施勋道别墅前往九龙塘那边,显然是需要不少的时间,特别是这个时间段正好处于上班高峰期,市中心的车流量肯定是非常大。

  所以,林浩然简单地吃了个早餐,看了一会儿报纸新闻,便在八点钟带着李卫东、李卫国两兄弟出了门。

  果不其然,川流不息的车流,让整个香江市中心的主干道非常塞,特别是前往红磡海底隧道的告士打道,更是排着长队。

  直到上午的八点半,林浩然的私家车这才成功穿越红磡海底隧道,来到了九龙半岛这边。

  八点五十分左右,车子最终顺利停在了九龙塘广播道的TVB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