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此事虽然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嚣张过头了,还没确定下来的事情就自作主张地宣布。
但扭壁坚可不管这些。
对他而言,这件事情就是林浩然让他丢脸的。
不仅仅让怡和洋行收购中华煤气公司失败了,更是让他们怡和洋行以及他扭壁坚在那段时间当了小丑,报纸、媒体足足报道了大半个月。
每当看到报纸上那些笑话他的文章,他就对港灯集团林浩然怀恨在心。
至于港灯集团持有6%的置地集团股份,双方是合作伙伴,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就如怡和洋行和汇沣银行,双方不仅仅都是英资企业,甚至还都相互持股,怡和洋行持有汇沣银行3%的股份,汇沣银行持有怡和洋行6%的股份,足以说明双方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
可汇沣银行一样在九龙仓增持战中帮助包裕刚,而不是帮他们怡和洋行,令怡和洋行痛失九龙仓这个重要的附属上市公司。
所以他们最为看重的,还是利益,可不管什么合作关系。
当怡和电器城与怡和嘉业公司的一把手向扭壁坚提出了以用户被电身亡的事情陷害丰泽电器公司的时候,扭壁坚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既能提高旗下子公司的市场份额,又能狠狠地报复港灯集团,这对扭壁坚而言,简直就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哪有不同意的想法。
为此,他还提前打电话打点了一番警务处那边。
这几天以来,计划果然非常顺利,丰泽电器公司这家号称全香江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多的电器连锁品牌,直接被他们搞臭了。
“大班先生,您的这个主意真是太绝妙了!我明天就着手联系那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报刊媒体,只要我们适度出资,再加上怡和洋行的强大背景作为威慑,他们定会欣然从命!”怡和电器公司的总经理对扭壁坚极尽奉承之能事。
待怡和电器公司总经理的身影消失在公司门外后,扭壁坚并未急于结束一天的工作,而是继续端坐在椅上,沉浸在方才的思绪中。
扭壁坚心中并没有打算与林浩然往死里斗的意思。
毕竟,香江的商界就这么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死斗是不可能的。
对扭壁坚而言,这次行动仅仅是对林浩然这位年轻人的一次轻微敲打,目的是让他意识到,在香江商界,主导权依然紧握在他们这些英资企业之手,而非华资企业可以轻易挑战的。
此外,这也算是对他内心不悦情绪的一种释放和报复。
时间,很快一晚上就过去了。
6月9号,清晨。
旺角街头,一家报摊前,四十多岁的老李像往常一样,缓缓拉开报亭的卷闸门。
不久,送报员们陆续抵达,将各类报纸整齐地摆放在报亭内。
老李是个肢体残疾者,年轻时误入歧途,加入了黑社会,在一次斗殴中不幸失去了一条手臂。
失去手臂的他,随即被社团遗弃,连基本的生计都成了难题。
后来在亲戚的援手下,他开了这家报亭,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经营这个报亭已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虽然无法让他大富大贵,但每月的收入稳定,生活悠闲,再也不用过那种刀尖舔血的日子。
如今的他,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安逸,日子倒也过得自在惬意。
终于将所有东西都摆放好之后,老李也难得松了口气,照往常一样,坐到自己的专属凳子上,在昏黄的照明灯下,拿起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这个时候,才早上的五点多钟,暂时不会有客人,起码要等到六点多,才开始逐渐多起客人。
因此,这段空闲的时间,正好看报打发时间。
此刻,他手中紧握的是一份《东方日报》,这份报纸在香江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东方日报》主要针对一般市民读者群体,其特色之一在于广泛采写香江本地的社会新闻,以迅速时效和广泛报道面吸引读者,其专职采访香江本地新闻的记者团队多达百人;
特色之二在于副刊版面大量刊登香江新闻界、文艺界知名人士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元;
特色之三则是文章篇幅短小精悍,栏目设置多样,语言通俗易懂,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读者的阅读需求。
就连老李这位报亭老板,也对《东方日报》情有独钟,几乎每天都会仔细阅读,从未间断。
头条新闻格外引人注目,瞬间驱散了老李的困意。
“‘新闻界的害群之马’,《香江时报》被曝涉嫌编造虚假新闻,恶意损害香江本土企业声誉。”
这是《东方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标题。
文章不仅附上了警方出具的技术鉴定报告,还展示了涉事浴室中因乱拉电线导致排插被烧黑的照片。
这些确凿的证据清晰表明,此次事件与产品本身质量无关,完全是由于涉事家庭不当使用,致使排插进水引发触电事故。
撰稿人以精湛的文笔,以及确凿的证据,条理清晰地阐述了整个事件,让读者一目了然,迅速理解事件的真相。
作为报亭老板,老李对《香江时报》此前连续多日的报道自然了如指掌。
对于那些报道,他甚至暗自庆幸,多亏自己家里没装丰泽电器的电热水器。
由此可见,《香江时报》的报道给丰泽电器公司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负面影响!
然而,让老李震惊的是,那些连续多天的报道竟然是捏造的。
不过,身为报亭老板的他,对此类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香江的许多媒体,炒作、造假、蹭流量,这些手段他见得多了。
“《东方日报》果然没让我失望,真是充满正义感!”老李由衷地赞叹道。
粗略地看完《东方日报》后,老李又将目光转向了香江另外一份销量很大的报纸——《星岛日报》。
尽管《星岛日报》的销量不及《东方日报》,但其每日销量长期稳居前三,同样是香江的主流报刊之一。
“震惊!近日沸沸扬扬的热水器漏电事件,竟被证实为假新闻!”这是《星岛日报》的头条新闻大标题。
不同的撰稿人,所写的文章自然也不一样。
不过,老李也能看得出来,《星岛日报》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其实和《东方日报》所报道的新闻大差不差。
两家销量前茅的报纸都相继报道此事,老李已经意识到,《香江时报》估计是惹上事儿了。
接着,他又相继拿起《香江商报》、《华侨日报》,都相继报道了此事。
相继四份重量级报纸都报道了此事,如此确凿的证据下,他也已经确信,《香江时报》此番的报道,必定是有目的性,目的不明而喻,就是为了抹黑丰泽电器公司。
“丰泽电器公司不是港灯集团公司的吗?这可是那位如今炙手可热的年轻华人商界大亨林浩然的公司,《香江时报》为什么要针对林浩然呢?”此刻,就连作为普通人的老李,脑海里都跳出这个想法。
第244章 干掉怡和的爪牙
老李的报亭,书籍、杂志、报刊码放整齐,各归各位,卖得好的香烟、瓶装水、凉果、口香糖放到显眼位置,等待顾客光顾。
随着太阳初升,天色越来越亮。
此刻,老李也停止了自己看报的动作,因为路上的行人开始多了起来。
“特大新闻,大家快过来买报纸了喂!”
老李时不时吆喝一声,都能吸引不少人的注意。
“跛手李,今天有什么大新闻啊,给我来一份。”有熟客走到老李的报亭前,好奇地问道。
“好嘞,《东方日报》一份,看了你就知道了。”老李乐和和地笑道。
由于断了一条手臂,街坊熟客都习惯性喊他跛手李,老李也习以为常。
“跛手李,给我一份《东方日报》。”
“拿好,一文鸡唔该!”
“跛手李我要一份《香江商报》。”
“一文鸡唔该!”
……
忙碌了一上午,直至上午九点之后,客流这才少了些。
老李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统计了一下,一百五十份《东方日报》已经售罄了。
就连一百份的《星岛日报》和一百份的《香江商报》也都卖完了。
《华侨日报》还有几份,不过也卖得差不多了。
今天生意不错。
老李脸上露出了笑容。
每份报纸的进货价都各不同,不过大致在0.4港元至0.6港元之间。
所以每份报纸他大概能赚个0.5港元左右。
这一早上,他卖了将近五百份报纸,除去成本,他起码能赚个两百多港元,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可比往日的销量都好得很。
往日没有什么热议的新闻时,他一天能卖个三四百份报纸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今,可是还不到上午十点钟。
虽然之后销量会越来越差,基本已经没多少人买了,可早上的销量也足以证明今天的报纸销量真不错。
早知道有大新闻,他就进多点《东方日报》、《香江商报》这些了。
“从明天开始,不再进《香江时报》的报纸!”看着卖了不到一半的《香江时报》报纸,老李心中有了决定。
卖不完的报纸,报社都会回收,不回收报纸的报社,也没人敢向他们进货。
不过,有些按原价,有些却会折价回收。
比如《香江时报》,成本价0.6港元,回收价格只有0.4港元,这里起码还有六十份《香江时报》,也就是说,这期的《香江时报》他起码会亏二十多港元。
往常,实际上老李每天进的《香江时报》报纸最多就五十份,有时候只进三四十份。
不过前几天,《香江时报》闹出的新闻,导致他们的报纸销量涨了不少。
正因为如此,老李这才下决心拿了一百份。
没想到却是遇到了这种事情。
幸亏今天其它报纸销量都极好,二十多港元倒是亏得起。
闲来无事的老李,随手拿起一份《香江时报》翻阅起来。
不出所料,今天的《香江时报》依然聚焦于那对情侣被电死后的家属闹事后续新闻,都快成连续剧了,文章中反复提及情侣被电身亡的悲惨事件。
老李匆匆浏览了一遍,便失去了继续阅读的兴趣。
这家报社,已经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身为报亭老板,老李深谙媒体界的门道。
他清楚,当四大报社联手揭露真相时,《香江时报》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至少,在短期内,它的销量会急剧下滑,跌出前十是铁定的了,更糟糕的是,可能会无人问津,几十年积累的口碑一夜之间毁于一旦。
这一切,都是它们咎由自取,是反噬的结果。
与此同时,全香江的各个报摊,基本都发生了类似老李这样的情况。
整个香江,近两千家报摊。
寸土寸金、霓虹闪烁的香江街头,隔不远就会在路边见到一个报纸档。
买报的人递上一元港币,从报贩手中接过当天的报纸,开始阅读生活。
经年累月,报纸档构成了日复一日不可或缺的街头生活风景。
一个不起眼的报纸档,往往有几十年的历史,几代市民家庭依靠它维系生计。
四大报社联合起来,报道《香江时报》故意抹黑企业的事情,顿时传遍了整个香江。
街头巷尾、公司办公室、士多店门口等地,所有人都议论纷纷。
“这些无良媒体,果然就喜欢造谣生非,像《香江时报》这种,政府就不应该让他们继续开下去。”
“就是啊,丰泽电器公司是港灯集团旗下子公司吧,如今可是华资企业了,这些媒体不去抹黑英资企业,却专门抹黑华资企业,真的是丧尽天良!”
“我以前还天天订阅《香江时报》呢,以后再也不看他们的报纸了,都是假新闻,我还看它干嘛,还不如买本故事书看。”
“我也是啊,以前买它的频率比买《东方日报》还要高,没想到它居然是这样的报社,太令人失望了。”
“这种,我猜应该是《香江时报》收钱办事了吧,肯定是港灯集团得罪了什么人。”
“谁知道呢,我今天还买了《香江时报》,原本还同情那家人的遭遇,结果听了别人的讨论我才知道这报纸的新闻居然是编造的。”
“这种报社,居然还是香江十大报社之一,快到倒闭吧!”
“就是,支持它倒闭,没有真实性的新闻算什么新闻,那是编造故事!”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