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13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因此,他决定先不急于履行与裕民财务公司的约定,而是利用这段时间内的股价波动和潜在增长,最大化地利用手中的资源,为未来的股市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九龙仓的股票即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根据实际情况出售,因此它们显然不适合作为抵押物来申请贷款。

  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林浩然只能用靑洲英坭的股票来抵押了。

  目前,他手头上的这些靑洲英坭的股票市值已超过三千万港元,凭借这些优质的股票作为担保,他预计能够轻松地从金融机构那里获得三千万港元以上的贷款。

  一旦制定了这一策略,林浩然心中的顾虑便烟消云散。

  他计划同时推进对九龙仓和靑洲英坭股票的投资计划,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他的财富增长。

  林浩然非常有信心,通过精心布局和稳健操作,这两支股票他都能够取得理想的回报。

  放下手中的笔记本,林浩然注意到苏志学仍未离去,便温和地说:“志学,你先回去吧,你儿子正处在康复的关键时期,家里多个人照应着,他也能更快恢复,早点回去,你们俩一起陪伴他,这样会更好。”

  回想起两个星期前,苏志学的儿子进行了手术,并且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紧接着便踏入了细致的康复旅程。

  鉴于此,林浩然这段时间都非常理解,特意在每天下午四点股市收盘后,便劝他先行离开,以便他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家庭的照顾中。

  反正既然他目前尚未正式成立公司,也尚未建立严格的公司规章制度,那么在管理上自然不必过于拘泥和死板。

  “林总,那我先回去了,谢谢您。”苏志学带着感激之情向林浩然道别。

  等苏志学离开之后,林浩然在办公室中思考了起来。

  接下来,想要依靠手中的靑洲英坭股票来贷款,很明显肯定是不能从裕民财务公司那边进行了。

  那么,从哪家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贷款好呢?

  毫无疑问,目前整个香江最大的金融机构就是汇沣银行。

  想要在香江立足,肯定是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而且,从汇沣银行获取贷款也会更为便捷,他们拥有更强的合作资源。

  当然,他们的贷款规则会更加严谨和完善,像裕民财务公司那样,仅凭一千多万的价值抵押就贷出五千万港元的模式,在汇丰银行是不可能实现的。

  此外,还存在另一个考量因素,那就是林浩然目前关注的股票靑洲英坭同样是一家英资企业。

  如果他直接前往汇丰银行申请贷款以增持靑洲英坭股份,成为其大股东的行为有可能被泄露,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目前,林浩然尚未有公开自己已成为靑洲英坭大股东这一消息的打算,他选择保持低调,以避免引起市场过多的关注和不必要的波动,这样的策略有助于他更稳健地推进自己的投资计划,并在未来合适的时机再行公布。

  不过,如果能亲自与汇丰银行的高层,特别是大班沈弼洽谈,或许可以不必过分担忧。

  像沈弼这样级别的高层,通常会严守商业秘密,对于靑洲英坭这种规模不算大的企业,他们不太可能会为了此类消息而破坏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声誉。

  只是不确定的是,这三千万港元的贷款,能否引起沈弼的注意呢?

  感谢书友20220521060221066的打赏,

  新书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24章 恒生银行

  尽管林浩然是林万安的儿子,但林万安在商业界的地位或许都还不足以直接引起像沈弼这样的大佬级人物的特别关注,更不用说林浩然本人了。

  所以,对林浩然来说,想与沈弼直接洽谈,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主动找上门,说不准就得吃个闭门羹。

  如果他直接拿出他拥有的靑洲英坭股份,必定能被沈弼接见。

  但这也间接地会导致他靑洲英坭大股东的身份被其他人知道。

  此刻,林浩然也充分地明白,在商场上,个人的影响力与地位同样至关重要。

  林浩然脑海中闪过包裕刚的名字。

  他意识到,或许通过包裕刚这位人脉广泛的船王,自己能够有机会与沈弼会面。

  毕竟,包裕刚之前对他印象颇佳,甚至还热情地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做客,这显示出他们之间良好的关系基础。

  然而,这个想法在林浩然的脑海中盘旋片刻后,便被他自己否定了。

  原因无他,他现在正紧盯着九龙仓的动向,试图从中获利。

  这样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在间接地从包船王的利益中“吸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再通过包裕刚去寻求与沈弼的会面,无疑会增添一层复杂的人情纠葛。

  林浩然非常清楚,商场上的人情往来往往伴随着利益交换,而他目前所追求的,是更为纯粹和直接的商业合作。

  因此,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放弃通过包裕刚引见沈弼的想法,转而寻找其他更为合适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经过一阵深思,林浩然很快便释然了。

  他意识到,有靑洲英坭的股票作抵押,如今自己想要获取贷款并非难事,并不是非得依赖于汇沣银行这一途径。

  既然有其他的选择同样可以达到目的,那么又何必在这件事情上过分纠结呢?

  和汇沣银行打好交道是能让他在香江更好立足,甚至有利于他未来对某些英资企业的并购,可这事情也不需要那么着急。

  此刻林浩然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自信。

  他相信,只要自己在香江继续努力,不断积累经验和实力,终有一天能够在这片商业沃土上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到那时,无论是与谁见面洽谈合作,都将变得轻而易举,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因此,林浩然决定放下心中的包袱,专注于眼前所面临的事情。

  既然英资银行暂时不适合这笔贷款生意,林浩然把主意打到了华资银行上。

  很快,林浩然便有了想法。

  他决定将主意打在恒生银行身上,恒生银行在华资银行中属于实力雄厚的佼佼者。

  尽管恒生银行在1965年的挤提浪潮中遭遇了严峻挑战,最终被汇丰银行收购,但其核心管理层尤其是董事长一职,始终由创始人何善恒先生稳坐。

  沈弼先生或许暂时难以直接会面,但林浩然猜测,通过何善恒先生这条途径,他或许能间接达到自己的目的。

  原因在于,家父林万安所创立的万安集团,与恒生银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万安集团的资金运作,正是依托恒生银行这一坚实的金融平台得以顺畅进行。

  凭借自己作为万安集团小公子的身份,林浩然相信,无论出于何种考量,何善恒先生都会顾及到与林家的深厚交情,以及万安集团对恒生银行的重要性,而给予他一次会面的机会。

  毕竟,在商业世界中,人情与利益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着合作与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想清楚接下来的行动后,林浩然先是将靑洲英坭的股票单据带上,然后果断地离开了办公室。

  现在才下午的四点多钟,时间还早,正好去一趟恒生银行。

  一上车,他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对主动坐到驾驶室的李卫国说道:“卫国,我们接下来去皇后大道中163至165号,我来指路,你来开车。”

  李卫国和李卫东不久前刚通过驾照考试,仅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林浩然已经见识过李卫国的驾驶技术,颇为赞赏。

  因此,他放心地将方向盘交给了李卫国,相信他能够胜任这次任务。

  至于李卫东,他给人的感觉总带着几分憨厚与纯真。

  在林浩然的心中,对于驾驶这样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精确操作的任务,他更倾向于让驾驶技术更为娴熟的李卫国来承担。

  因此,在李卫东的开车技术尚未达到足够熟练之前,林浩然是坚决不会让他来驾驶的,毕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好的,少爷。”李卫国应声后,启动了车辆,眼神专注地望向前方。

  他知道,虽然自己在香江已经待了将近一个月,但对这座城市的街道布局仍不够熟悉。

  而少爷,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导航仪,能够准确地指引方向。

  记忆中,恒生银行总行林浩然自然来过,而且来过不少次,都是跟着父亲林万安来的。

  在林浩然的精准指挥下,车辆迅速而平稳地穿梭于街道之间,几分钟后,便稳稳停在了恒生银行总部的大楼前。

  恒生银行,作为业内知名的金融机构,其总部自然选址于繁华的中环地区,这里汇聚了众多香江乃至国际金融机构。

  林浩然与李卫国一同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栋看似并不张扬的五层建筑。

  尽管在这高楼耸立的中环地带,它的高度并不显眼,甚至显得有些低调,可它却是大名鼎鼎的恒生银行总部。

  走进大堂,林浩然让李卫国、李卫东两兄弟在大厅的休息室等他,而他则是直接找到了大堂经理。

  林浩然多次来过恒生银行总部,所以这边的管理很多都认识他。

  “张经理,您好!“林浩然眼神敏锐,迅速在人群中捕捉到了正忙碌着的张经理,热情地打招呼道。

  “哎呀,林少,真是久违了!近来可好?今天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有何贵干呢?“张经理停下手中的工作,满脸笑意地回应,显然对林浩然的到来感到意外。

  “我来找何董有些事情,请问何董现在在公司吗?”林浩然问道。

  “林少,您来找何董是有要事相商吗?请允许我帮您确认一下何董此刻是否在公司并是否方便接见。”张经理礼貌地回应。

  “好的,那就有劳张经理了。”林浩然微笑着点头致谢。

  几分钟后,张经理迅速返回,面带微笑地通知林浩然:“林少,已经确认过了,何董现在正好在办公室,并特别吩咐我引导您过去,请随我来。”

  新书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25章 合作愉快

  跟随着张经理,林浩然很快便来到了三楼的恒生银行董事长办公室。

  他步入室内,目光立即落在了正端坐在办公桌后,显得庄重而慈祥的何善恒董事长身上。

  “何叔叔,您好!突然造访,真是多有打扰,还请您海涵。”林浩然以晚辈的身份说道。

  这位何叔叔不仅是业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他父亲的老友,自己以前便随着父亲过来时都是以“何叔叔”相称,算是有些交情。

  今年已届七十九岁高龄的何善恒,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一头银发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然而,林浩然心中却清楚,这位看似年迈的长者,实则拥有着超乎常人的生命力与智慧。

  据他前世所知,何善恒先生将会继续执掌着恒生银行,直至九十七岁的高龄,方才安详辞世。

  “小林啊,你特地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吗?”何善恒在林浩然坐下后,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好奇地询问道。

  他刚刚结束了一场繁忙的工作会议,正准备稍作休息,不料总部大堂的张经理便匆匆前来通报,说林浩然求见。

  起初,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毕竟这位年轻的小辈据他所知是刚刚毕业不久,怎会有事找他这样一位银行界的老人?

  但在张经理的再次确认下,他心中的疑虑打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好奇与期待。

  “何叔叔,我想和您谈一笔合作。”林浩然认真地说。

  “哦?什么合作能让你来找我?”何善恒略显惊讶,嘴角微扬,以为林浩然在开玩笑。

  “何叔叔,我有件事情想请您帮忙,这件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希望今天我们的谈话内容,包括接下来我要提出的合作意向,您能严格保密,即便是对我的父亲林万安也不例外。何叔叔,您能答应我这个请求吗?”林浩然严肃地看向何善恒。

  他知道这个请求非同小可,关系到自己精心筹备的计划能否顺利推进。因此,他迫切需要何善恒的承诺作为保障,以确保谈话内容的绝对保密。

  毕竟,一旦此事泄露,尤其是被父亲林万安知晓,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干扰和误解,进而对他后续的计划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所以,林浩然满怀期待地望着何善恒,等待着他的回答。

  在没有从九龙仓那边获取足够的利益之前,林浩然都没有打算向父亲林万安公开自己已经掌握巨资的事情。

  见林浩然如此严肃地提出请求,何善恒的眼中不禁闪过一抹好奇之色。

  他微微一笑,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好奇心:“小林,既然你这么认真,那我就答应你,今天我们的谈话内容,我会守口如瓶,连你父亲林万安也不会透露半个字。现在,你可以放心地说了,我很好奇,你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和我商量。”

  看到何善恒如此说,林浩然也放心了。

  他直接拿出了靑洲英坭的股票单据,这里拥有12%的靑洲英坭股票凭证。

  “何叔叔,我要以这六百万股的靑洲英坭股票来抵押,向恒生银行贷款三千万港元。”林浩然郑重说道。

  “你如何筹集到如此庞大的靑洲英坭股票数量的?”何善恒看着手中的股票凭证,声音中透露出难以置信与深深的震惊。

  他非常清楚,这六百万股的靑洲英坭股票,其市场价值足以作为贷款三千万港元的坚实后盾。

  然而,令他困惑不解的是,恒生银行与万安集团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对万安集团的资金状况了如指掌。

  在这样的背景下,林浩然究竟是如何悄无声息地筹集到如此巨额的股票的呢?

  三千万港元,这个数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即便是他这样的金融巨擘,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笔令人惊讶的巨款。

  他明白,即便是香江那些声名显赫的富商,要轻易拿出这样一笔资金也绝非易事。

  因此,林浩然的这一举动,无疑在何善恒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他心中充满了好奇,迫切想要揭开这背后的秘密。

  然而,林浩然当然没有打算与他细说。

  “何叔叔,关于股票的来源,那是我个人的小秘密,现在恐怕还不能与您分享,不过相信未来会有机会让您了解的。至于这笔贷款,您看,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吧?”林浩然面带微笑,自信地问道。

  何善恒闻言,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当然没问题,林贤侄,如果你愿意将这12%的股票作为抵押物,我立即就能为你批准三千万港元的贷款额度,不过,我想了解一下,你计划贷款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