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当初跛豪事件东窗事发的时候,马家为什么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马西如更是提前离开了香江,就是因为马家在各处有属于自己的线人。
如果不是马西珍要留在香江处理那些灰色产业,让这些产业尽快变现,他也不会被香江警察抓住。
即使如此,他最终也安全地逃离了香江,前往湾湾。
这一切的成功,马家所组建的情报部门功不可没。
而这个情报部门是由东方报业公司这边暗中搭建的。
即使如今相关实力大大缩减,但它的底蕴还在,基础牢固,想要重新搭建足够林浩然使用的情报部门,难度并不大,只是多花钱而已。
“好,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交给你负责了,不过你要记住,这些事情要谨慎些,做任何事情不能留有太多的手尾,我不希望给我惹下过多麻烦。”林浩然强调道。
多个百来万港元一个月的支出,他并不是很在乎,只要这些投入真的有足够的回报就满意了。
“老板请放心,这些我都有经验,当年马家组建情报部门的时候我都有参与,而且那些线人想要连续上并不难,既然老板您想要搞情报部门,我一定会做到最好。”崔子龙保证道。
在昌业大厦的东方报业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与崔子龙聊了许久,对这家公司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后,林浩然这才离开昌业大厦。
接下来,东方报业公司的变化其实不大,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除了老板已经换了,实际上没有任何的人员变动。
所以,林浩然入主东方报业公司,实际上没有改变这家公司太多,只是让公司加强情报组织的建设而已。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月11号。
今天是星期一,也是股市开盘的时候。
如今林浩然的首要目标,就是置地集团!
港灯集团持有置地集团6.4%的股份,已经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这样都拿不下置地集团,那他可就浪费了这个意外的布局了。
置地集团那6.4%的股份,的确算得上是意外,而且还是对方主动找上门,林浩然才提出来的,最终也成功达成了合作。
铜锣湾,万安集团大厦,环宇投资公司办公室。
林浩然今天中午吃完午饭才出门,而首个目的地便是环宇投资公司。
原来的联邦大厦,即现在的新万安大厦,目前还在紧张地装修当中,所以不管是万安集团还是环宇投资公司,如今都继续留在原来的办公点办公。
想要搬过去那边,起码需要到月尾了。
到达这里的时候,交易所的中午午休时间已经结束了,正式开始下午的股市交易。
办公室形成了多个小团队,每个小团队都负责相应的任务,而且他们的团队任务都不能与其他团队成员做交流。
都是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员,大家自然知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而且都签署了保密协议,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要遵守的,如果随随便便就说出去,那他们也不可能在这个行业混得下去,而且被查出来,还要承受巨额的罚款以及可能的牢狱之灾。
所以,没有足够的利益,这些人正常情况是不会将他们的行动传出去。
林浩然注意到,如今的环宇投资公司员工已经足有三十多人,相比之前的几个人,规模扩大了不少。
其中,起码有一半以上是非常熟悉的面孔。
这些人其中有原来的操盘成员,也有后来从万安集团证券部那边合并进来的员工,这些人林浩然基本上都见过很多次,自然熟悉。
除了这些人,还有一部分林浩然是没见过的,显然是苏志学新招进来的员工。
如今,苏志学这位环宇投资公司总经理只需要主持大局就行了,已经无须亲自参与操盘。
走进苏志学的办公室,只见他正在研究几只股票的往期挂单情况以及成交情况。
虽然无须他亲自参与吸纳股份了,可他需要对手下操盘手们进行派发任务,需要对每支股票都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主持大局,完成老板给他们的任务。
“老板,您过来啦。”见到林浩然,苏志学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站起来向老板打招呼。
林浩然点了点头,将办公室的门关上,然后笑着问道:“进度如何了?”
收购四只股票,已经过去好几天时间了。
“老板,这是截止今天上午午休前的吸纳情况,我都汇总有。”苏志学恭敬地将一个本子递给了林浩然。
林浩然接过本子,便坐下来看了起来。
置地集团、怡和洋行、中华煤气、九龙巴士,这四只股票便是如今环宇投资公司的目标。
此刻,本子上都记录有这四只股票的收购情况,包括股票总数,占比率,支出资金,平均每股价格等等。
置地集团:当前拥有约占3.42%股份,共计支出2.672亿港元。
怡和洋行:当前拥有约占1.82%股份,共计支出7815万港元。
中华煤气:当前拥有约占2.41%股份,共计支出1413万港元。
九龙巴士:当前拥有约占2.59%股份,共计支出1354万港元。
看到这些数据,林浩然都略微感到惊讶。
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环宇投资公司的进度如此之快。
特别是他们的重点目标置地集团,更是已经持有约3.42%的股份了,如果算上港灯集团那约6.4%的股份,林浩然暗中控制的置地集团股份,快要达到10%了。
即使是其它,进度林浩然也非常满意。
本子上有每一个交易日的交易数据,林浩然看得非常明了。
特别是今天上午,四只股票的吸纳情况,都比往日要高不少。
“今天怎么操盘那么活跃,会不会有被发现的可能性?”林浩然问道。
“老板放心吧,今天股市绝大多数涨幅不错,所以交易非常活跃,仅仅是上午的交易量,就足以比上个星期五一整天的交易量都要大,所以我们趁此机会,在如此巨大交易量的掩护下,大肆吸纳,如此一来也不会有被发现的风险!”苏志学解释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如果股市一直维持着非常活跃的状态,虽然股价肯定会不断上涨,但是也能让他的吸纳速度不断增加。
短短几天,他便已经在这边花了3.73亿左右的资金了,资金的快速支出,也证明他拥有的股份越来越多,这些钱也花得值。
这四支股票中,有三支股票他是势在必得的,那就是置地集团、中华煤气、九龙巴士。
至于怡和洋行,对他而言可收购也可不收购,顺其自然即可,因为他更看重的是置地集团。
中华煤气是香江唯一的燃气供应商,垄断着整个香江市场,与港灯集团一样,拥有非常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说这家公司不作死乱投资,每年的利润都是非常稳定的。
拿下这家公司,每年就会有稳定的收入。
而另一个目标,九龙巴士,则是香江最大的巴士公司,公司在九龙拥有大批的地皮,分布在九龙半岛各处,同时也是香江最大的巴士公司。
实际上,香江岛这边也有一家巴士公司,同样拥有大量的地皮,那就是中华巴士。
不过,中华巴士与九龙巴士相比,在规模上就逊色了不少。
原因很简单,九龙半岛的人口,比香江岛这边的人口多太多了,而且普通人众多,所以九龙巴士的客源比中华巴士的客源多上数倍。
所以,林浩然觉得收购九龙巴士会更加划算。
实际上,不管是九龙巴士还是中华煤气,在今年年末的时候,都会被其他财团觊觎。
比如九龙巴士,会被新鸿基盯上。
而中华煤气,则是被怡和集团盯上,不过按照原来的历史最终会被恒基兆业地产成功收购。
所以,竞争对手都不少啊。
这一切,其实都是香江商界正常发展趋势,华资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在这些年里,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的,想要扩大企业规模,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直接并购其它优质企业,特别是那些拥有许多土地储备资源的上市公司或者是那种有垄断性质收入稳定的企业,都成了这些快速崛起的华资财团追逐目标。
还好,现在才年初,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布局。
等这些人想入场的时候,想着如何拿下这些企业的时候,或许他便已经吸纳足够的股份了。
这就是提前布局的好处。
在环宇投资公司待了足足一下午,只到股市收盘,他才离开。
下午的交易,没有上午活跃,吸纳的速度一下子又慢了起来。
不过这些都很正常,股市的变动本身就很大,只要听到一些风声,就会马上影响到一只股票甚至是整个股市的涨跌趋势。
离开万安集团大厦,林浩然坐着车直接前往港灯集团。
港灯总部大楼,总经理办公室,陈寿麟正审批着文件,看到林浩然走进来,便放下手中的工作。
“老板,我正准备打电话给你,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跟你汇报一下。”陈寿麟笑着说的。
第181章 怡和再次成为港灯的竞争对手
听到有重要的事情汇报,林浩然顿时来了精神。
“什么事,你详细地说说看?”他将办公桌前的一张靠背椅拉了出来,坐下来之后好奇地问道。
“在几年前,我们港灯集团和怡和洋行曾经有打算合作收购另一家历史悠久的公用事业上市企业——中华煤气公司,通过暗中吸纳了一部分股份,同时希望以现金和股票方式对它进行全面收购。
不过当时遭到了中华煤气董事会的极力反对,加上董事会掌握着大部分的控股权,即使怡和洋行和港灯集团资金再多,中华煤气董事会不同意他们也没办法收购,最终没能实现全面收购,当时这件事情可是闹得沸沸扬扬,不过为此我们也持有部分从二级市场收购的中华煤气公司股份,大约占据中华煤气总股份的7.2%左右,这些股份一直没有卖掉。
就在今天下午,怡和洋行大班扭壁坚先生打电话给我,希望我们能够将中华煤气公司这部分的股份卖给他们,他们打算对中华煤气公司发动猛烈攻击,这件事情我需要了解一下老板您的看法。
中华煤气公司与我们一样,都有稳定的收益,而且由于中华煤气公司在香江是一家垄断性的公用事业上市公司,整个香江的市场都由它们供应,我们持有股份几年,他们基本上隔年或者一年就会分红一次,五年时间已经为此获得了近千万港元的分红。
所以,我是不建议将股份卖给怡和洋行的,这投资我觉得比大多数的投资都划算,属于优质投资项目,没有任何的亏损可能,即使他们溢价收购,我也建议不卖,倒是继续合作收购,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做法。”陈寿麟详细地汇报了一遍。
中华煤气这样的公司由于没有如港灯集团那样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也没有对外扩张市场,虽然很难有大的增值空间,市场基本已经固定化,但是营收却非常稳定,即便是几十年之后公司依然会存在,而且利润依然非常丰厚。
“港灯集团居然有中华煤气公司的股份,还曾经打算收购中华煤气公司?”林浩然非常惊讶。
这事情他还真不知道。
港灯集团、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等等这些英资企业因为是李加诚、包裕刚等大佬参与的收购战,这些收购战都非常经典,即使林浩然也大概了解过这些事情。
可中华煤气公司,知名度就显然比这些英资大行的知名度要低了不少,所以林浩然对它不太了解也正常。
此外,林浩然入主港灯集团的时间还太短了,加上他并不是经常过来这边,虽然努力了解港灯集团的情况,但是还有很多资料其实他都还没来得及看。
他就看了最重要的一些资料,比如集团中还有多少资金,集团每个月的收益有多少,这些才是他最想要知道的。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港灯集团居然再次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
毕竟,他如今也是在暗中吸纳着中华煤气公司的股份,意图未来收购这家优质公用事业上市企业。
7.2%的股权,已经不少了。
港灯集团与怡和洋行的这次收购事件,是发生在1975年的时候,林浩然那时候还没穿越过来,而原身也还在英国读书,他自然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的印象。
在港灯集团与怡和洋行针对中华煤气公司的收购最终失败之后,港灯集团甚至对中华煤气公司进行了报复。
他们对一些新居民点进行赠送电热水器的活动,这样既能让居民的用电量增大,又能报复中华煤气,让居民的煤气用量减少。
这些即热式电热水器功率高达8千瓦,一个小时的用电量就足足18度,虽然看似免费送,但港灯集团一点也不亏,而且还要交押金,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事实证明,港灯集团的这个策略,是非常精明的,不仅仅报复了中华煤气公司,更是让港灯集团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当然了,这个报复对中华煤气公司显然损失不算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煤气公司董事会当初之所以拒绝以现金、股份的形式来收购它们,丝毫没给怡和洋行和港灯集团这两家英资巨头谈价空间,是因为中华煤气公司是一家由华资财团控制的华资企业,这些华资董事也算是有骨气,硬是不愿意作为英资企业的港灯集团、怡和洋行收购他们。
而现在,怡和洋行居然还没有放弃这个收购的念头,而是再次盯上中华煤气公司,即使是陈寿麟,也是没有想到的。
“老板,是这样的,虽然当初因为中华煤气公司的董事会股权过高,导致我们没能收购成功,但是时过境迁,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中华煤气公司的股权构架已经发生了,董事会的股权没有当初那么多了.
正是因为如此,扭壁坚觉得再次看到了收购中华煤气公司的机会,所以便将主意打到了我们手上来,如果把我们持有的7.2%股份收购过去,很显然对怡和洋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助力。”陈寿麟继续解释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通过陈寿麟的解说,他也逐渐了解了个中的历史以及现况。
“不能答应他们,陈董,说实话,我也看上了中华煤气公司,这家公司的情况我也大概了解过,的确是一家非常优质的上市公司,只是他们野心不大,所以对扩张市场、多元化发展等没有太大的欲望,这才导致他们的收入来源基本一卖煤气为主,你说我们自个儿收购,能收购成功吗?”林浩然笑着问道。
中华煤气公司早已经被林浩然打上了必收购的标签,怡和洋行还想抢先一步收购,林浩然自然不会同意。
“老板,咱们公司目前资金充足,除了一部分需要拿来与置地集团合作开发北角项目之外,能动用的资金也不少,正常情况,如果没有怡和洋行插手,的确也有能力收购中华煤气公司,但是按照如今的现状,难度却是有些大,因为我们不知道怡和洋行手中到底控制着多少的中华煤气公司股份,我们不一定能够竞争得过中华煤气公司。
怡和洋行的实力,可要比港灯集团的实力高了许多,背后的英资财团大多是英国著名的贵族式家族,虽然我不清楚怡和洋行如今手中持有多少中华煤气公司的股份,但是绝对比咱们持有的股份要多,很大概率超过10%,而且从他与我通电话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得出,他们已经打算继续暗中从二级市场收购股份了,企图能够掌控这家华资上市企业。”陈寿麟摇头说道。
“那你说,如果我们想收购中华煤气公司的话,如何才能竞争得过怡和洋行?”林浩然问道。
“老板,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得到中华煤气公司董事会的支持,这两年趁着股票大涨,中华煤气公司有个别的华人股东将股份卖掉了,所以导致华资股权的比例也没有往年那么高了,怡和洋行就是打算趁虚而入。
假设他们持有十几个点的中华煤气公司股权,再成功收购我们的7.2%股权,那么他们持有的中华煤气公司股权就能达到20%以上,如果再通过二级市场大肆收购股份,那个时候,即使是中华煤气公司的董事会想保持住控股权,也不一定能做到。
在绝对实力面前,如果你的控股权不够稳固,是随时有被收购风险的。”陈寿麟回答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陈寿麟的这个办法,或许是他能够收购中华煤气公司的最好办法了。
这也是为何林浩然要将港灯集团的股权控制到49.9%,因为这样他才放心,其他想打港灯集团主意的人即使资金再多也无法抢下他的控股权了。
从环宇投资公司对中华煤气公司的股份吸纳来看,怡和洋行似乎还没有在股市上发动袭击,而是先打算将港灯集团的这7.2%股份谈下来,再一举通过强劲的资金实力去夺取中华煤气公司的控股权。
而怡和洋行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向港灯集团求购股份,是因为怡和洋行觉得,如今他们与港灯集团处于蜜月期,刚刚达成的置地以股权的方式和港灯集团共同开发北角电气道发电厂旧址这件事情,让扭壁坚认为港灯集团有很大概率会答应。
然而,这一次,扭壁坚想多了。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