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651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陆远抿着嘴唇,不知为何,有钱人都喜欢怀念没钱的时候,这副嘴脸,怎么这么欠抽呢。

  哦,他也是有钱人,那没事了。

  俞敏虹见他不信,声调上扬:“我说真的,我现在还记着呢,那会儿我在北大当老师,一个月工资不到两百块钱。从北大出来以后没过多久,就收到了一万块钱左右的学费,我跟我老婆在家里点了至少50次。当时还没有大面额的钞票,都是10块钱一张的。”

  “俞总说的对。”

  晚上七点,《中国合伙人》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首映礼。

  李开副、俞敏虹、徐晓平、王墙、冯论、张朝杨、李国钦等在内的诸多“创业大咖”齐聚。

  创下史上最豪华的“大佬团观影”。

  因这群人的出现,章子依、范彬彬、李彬彬等女星相继亮相,争芳斗艳,构成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除此外,还有韩三坪、黄博、刘施施、文木野、曹保坪、邓朝、陈可辛太太吴君茹和其女儿.

  首映现场的红毯,星光熠熠。

  蒙民伟音乐厅可容纳近六百名观众,不算太大,除了到场的娱乐圈相关人士外,其余皆是学生。

  随着陆远与黄小明等人的压轴登场,红毯仪式告一段落。

  陆远步入音乐厅内,后排的学生们难掩兴奋,低声交谈,嗡声一片。

  当他抵达前排自己的座位时,发现左侧紧邻韩三坪,右侧是曹保坪和文木野。

  韩三坪的脸色很臭,好似有谁欠了他的钱般。

  陆远大约知道些原因,识趣地避开,不去触霉头,转而和曹保坪聊了起来。

  在他拍摄《悬崖》期间,文木野找到师兄曹保坪,就《烈日灼心》的拍摄做前期准备工作,选角,选景。

  曹保坪长脸,寸头,卤蛋似的。

  他问起拍摄筹备进展:“师兄,演员的人选,敲定的怎么样了?”

  “我和木野列了个名单,待会邮件发你,只是还有几个角色,目前拿不准。”曹保坪如实回答。

  “这样吧,放出去,给适合的演员发面试通知,一个个挑选。”

  “行。”曹保坪没有意见,即便陆远不说,他也准备这么做。

  文木野拿着《烈日灼心》的剧本登门时,他有种相见恨晚的错觉,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导演费用都没提。

  这两个月里,废寝忘食的同文木野敲定拍摄计划,演员人选。

  陆远深入了解更多细节时,一旁的韩三坪不时发出干咳声。

  “咳!”

  这货想了想,安慰:“韩总,国内票房失利,不是还有国外么,《太极侠》北美上映了没?”

  他不问还好,问的韩三坪脸色一黑。

  基努作为演员非常出色,但他的导演处女作确实没人看。

  国内首映无人问津,本以为国外市场的反馈会好一点,结果同样扑得毫无声息。

  以目前的形势,这部戏的预计亏损将高达2亿。

  继《富春山》之后,他力主投资的《太极侠》再次失利,如此下去,将晚节不保。

  如今只剩下《太平轮》这么最后一张王牌,可他心里却不再自信。

  “中外合拍怎么就这么难。”

  陆远直言不讳:“水土不服呗,要拍也得是我们的人处于主导地位,基努一个外国人怎么可能拍的好功夫片。”

  “那你来拍!”韩三坪魔怔了。

  陆远只当他在开玩笑。

  不过脑海里却浮现出几年前梦到的一部丧尸片,但显然不可能在国内上映。

  权势处于巅峰期的韩三坪出面都不行,何况他就要退休了。

  放在PPS上播出还差不多。

  韩三坪还要继续,场内光线一黯。

  大银幕上,《中国合伙人》的正片开始放映。

第666章 耳边风

  音乐厅陷入安静。

  陈可辛是一个勇于尝试并不断突破自我的导演,电影开篇的剪辑,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龙标一闪而过,陆远饰演的成东青出现在画面里。

  他穿着一件藏青色老款西装,发型三七分,面戴塑料框眼镜,弯着腰。

  此刻正战战兢兢地与美国签证官面谈,随后遭到拒绝。

  操着一口中式英语,窝囊,软弱,自卑,就差在脑门上写,我是土鳖。

  紧接着,黄小明饰演的孟晓骏出场,一口流利的英文,让现场哄笑一片。

  后排有大胆的学生开麦:“每次小明哥和师弟陆远一起拍戏,都是一次漂白,业务能力也有明显的提升。”

  “教主遇强则强,遇弱则弱,这次的英文发音蛮包准,可以打85荤。”

  “噗,闹台套~”

  这三个字一出,引得前排的黄小明心灵感应般,扭头看来。

  黄小明之后便是佟大围,三人的面试结果不同,孟晓骏面试通过,王阳亦通过,但拒绝前往美国。

  只有陆远饰演的成东青,惨遭拒绝。

  银幕里出现陆远的画外音,介绍着三个主角的过往。

  须臾功夫,画面一转,成东青再次出现,这次的他与方才截然不同。

  身材消瘦许多,像根竹竿,干净利索的短发,套着天蓝色短袖,一手揣在裤腿兜里,另一只手从容地与观众互动。

  整个人气质大变,窝囊气消失的无影无踪,笑容温和,步伐沉稳,自信,举手投足间,满是事业有成的总裁范。

  “我靠,这个转场也太神了吧。”

  “是啊,前面还惨遭拒绝,转眼逆袭上位,气场全开,爽。”

  “还得是陆远,看他演戏是种享受,上个月的几部烂片,差点把我看吐。”

  “就是,陆远一个简单的出场,就够那些新演员学的了,学生和老总两个身份切换,毫无违和感,这部戏稳了!”

  台下窃窃私语。

  银幕里,陆远三人被一群学生围着,涌进一家能容纳上万人的体育场。

  四周看台上密密麻麻的的人头。

  陆远站在中央,双手合十,笑吟吟地向四周鞠躬,畅谈何为梦想!

  短短的五分钟剧情,透露的内容却很多。

  在场的观众,大体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底层屌丝逆袭成长为霸道总裁!

  吴怡然是清华学生,这个暑假结束,就该上大三。

  得知《中国合伙人》来学校举办首映,第一时间报名。

  大银幕上,陆远饰演的成东青又一次出现,穿着背心,跪在地上,双手撑地,胳膊上的肌肉鼓鼓囊囊。

  她看到这一幕,咽了口唾沫,下意识地攥紧拳头。

  吴怡兰心里藏着一个小秘密,她是陆远的铁杆粉丝,这个秘密知道的人很少。

  她也不敢告诉太多人,因为在许多人眼中,都觉得高校学生追星,是一件特别愚蠢的事情。

  尤其她还是清华的天之骄子。

  在大众的印象中,娱乐圈充斥着些什么人?

  普遍认为,这帮人考不上大学,缺乏基本文化素养,走投无路,才进入娱乐圈抛头露面讨生活.

  戏子而已。

  许多年轻演员连基本的历史常识都没有,建党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都能搞混。

  客观的讲,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但在吴怡兰看来,任何事情不能以偏概全,不是所有演员都如此。

  有些演员可能无法考上一流大学。

  但通过后天坚持不懈的努力,眼界的开拓,生活的积累,文化素养直线上涨,在演艺圈混的风生水起。

  比如王保强,黄博,陆远,黄小明.

  人之所以是人,因为阅历促使着其无时无刻不在成长。

  经历的事情多了,认识的人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不一样。

  吴怡兰始终认为,在任何行业,能靠自己的业务能力走到顶部的人,都有值得大众学习的优点。

  无论所谓的“业务能力”是好是坏,都有自己反思和借鉴的地方。

  如果仅仅因为自己某个方面比对方了解的多,就去鄙视,否认,反而会透露出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

  是在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中的生活人设状态。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明星偶像更像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人生的方向、可达成的成功以及自我实现和完善的希望。

  通常情况下,偶像是什么样的,粉丝群体就是什么样的。

  吴怡兰高中时期因为谈恋爱,成绩下滑过一段时间。

  对象是一个外表很酷的男孩,染着黄发,小帅,开着机车,夜里带她在街上呼啸而过。

  于她这样少不更事的乖乖女而言,吸引力极大。

  然而当老爸知道了这件事,一通电话,第二天对象就退学了。

  她叛逆心起,和父亲大吵一架,父亲当时在看谍战剧《潜伏》,拿着陆远给他举例。

  基于颜值,她在冷静过后,去了解对方的过往,并去网上搜索相关报道。

  结果就陷进去了。

  她发现一个优秀的男人应该是怎么样的,不仅是外貌,更是处世态度,是思维,是在逆境下的抗压能力。

  对比之下,自己酷酷的黄毛机车男友是那么幼稚。

  所以她将心思重新回到学习上,希望自己也优秀起来,并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找男友,得向陆远看齐。

  许是眼光太高,转眼即将步入大三,依旧是单身狗一枚。

  陆远在她高中三年的生涯中,就是一个符号。

  她从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人物符号上汲取前进的力量,从而斗志十足地去逃离和摆脱生活的不堪和泥泞。

  高三那年她在微博给陆远留言,说自己要考清华。

  陆远还特意回复,给予她鼓励,说考上清华后记得通知,会送她礼物。

  谁知她11年高考完后,才发现自己心中的男神在520当天官宣了,气的她直接取关,一度黑化。

  进了七八个陆黑群,全特么是黑粉,每个群都有两千多活人。

  后来不知怎的,因为刷到某个影视片段,突然发现刘施施挺好看,古装真的美,打戏真的飒,仔细了解后性格也非常不错。

  而两人时不时在微博撒狗粮的行为,总让她甜到发齁,露出一脸姨母笑。

  于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一日之内,重回真爱巅峰!

  再次杀回粉丝群,并带着真爱粉,把那几个黑粉群全特么举报了。

  吴怡兰浮想翩翩,现场猛然传出一阵喧哗。

  “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