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559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她打算带团队去日本转转。”陆远摁下车窗,望着街头霓虹闪烁的夜景。

  “日本?”

  “拿下SBS的《Running Man》和KBS的《两天一夜》后,她计划把MBC的王牌综艺《无限挑战》也一并拿下。

  但MBC此前将《爸爸!我们去哪儿》卖给了湖南卫视,想等播出后看反响如何,所以没同意。”

  很符合商业逻辑,陈址曦疑惑:“那陆总为什么要去日本?”

  陆远笑了笑:“因为那丫头讲,韩国这档综艺实际上是从日本抄来的,既然韩国不卖,那就要去日本,日本的那档综艺十年前开播,现在人气不高,授权价相对低些。”

  陈址曦眨了眨眼,有些意外,但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对了,你刚才上车时想说什么?”陆远问。

  陈址曦从口袋里拿出一份账单,票角印着红旗饭庄四个字,上面显示一顿饭吃了40万。

  “我在想剧组的生活制片要不要重点关注一下,哪有剧组开机宴吃的这么奢侈,得拿多少回扣啊,陈可辛还是有前科的,拍《武侠》时,金城武一身古董,一顶帽子6000美元。”

  生活制片,顾名思义,掌管剧组演员生活费。

  所有演职人员的生活起居、吃喝住行都要从生活制片手中拿钱。

  一个剧组,多则上千人,少则几百人,在外拍戏,都要住宾馆、吃饭、坐车。

  这些都由生活制片找人去办,一些承包剧组吃、住、行的单位自然就要给生活制片回扣。

  大牌演员的生活起居在进剧组前就已经写在合同上,所以生活制片一般都会照办,但其他演员就没那么幸运了。

  因此,生活制片手中通常有两本账,一本是真账,一本是假账。

  真账给自己看,假账交给投资方。

  厉害的生活制片一部戏下来,赚了上百万轻轻松松。

  2011年的《武侠》就是这么个逻辑。

  导演、制片、道具、从上往下,你吃一点,他拿一点,投资方不断追加。

  其实这也是国内剧组普遍存在的现状,无论香江或是内地。

  陆远道:“你盯着吧,如果有事直接同韩晓黎说,和星美不同,中影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韩晓黎是中影派来的监制。

  “好。”陈祉曦答应道。

  没过去多长时间,酒店进入视线。

  陆远刚准备下去,透过车窗,注意到黄小明杵在一辆面包车前,和一个带着棒球帽的瘦高个,不知在讲些什么。

  待车子靠近,才发现是名记者,再细看,居然是个熟人。

  “风云工作室的。”陈祉曦此时也认出对方。

  黄小明听见动静,扭头,和陆远对视,耸耸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好吧,又是李非儿和杨影的事情。

  卓伟注意到陆远,脸上立刻堆满讨好的笑容,弯着腰,客客气气地打个招呼:“陆老师,巧啊,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忙什么呢,最近有没有什么大料?”陆远也和和气气地回。

  他不讨厌狗仔群体。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艺人们需要狗仔帮着曝光,狗仔偶尔透个料,也能给乌烟瘴气的娱乐圈人士危机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前提是,别为了流量而造谣。

  “嗐,瞎混,圈子风平浪静的,我都快揭不开锅了。”

  卓伟姿态放的极低,可不敢在这位爷面前造次。

  前几年造谣他隐婚生子,结果对方一点都不含糊,直接报警。

  他还被警方带去问了话,一度成为狗仔界的耻辱。

  他是谁呀,立志成为狗仔之王的男人,爆过刘晓庆出狱的生活照,造过姜闻的谣,被窦唯堵过门,烧过车。

  进局子,却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

  不是没想过搞些黑料,报复回去,可实力不允许。

  陆远凭借几部爆款电视剧成为各大电视台的财神爷,大小荧幕通吃,身后的利益结合体,恐怖到让他不敢生出任何想法。

  风行工作室一直和南都娱乐密切合作。

  南方电视台对他三令五申,多次警告,敢搞小动作,就送他进局子。

  奈奈个勺子,把他给吓尿了。

  人啊,知道的越少,越是有一种莫名奇妙的勇气。

  娱乐圈不是什么人都能招惹的。

  即便自己真的抓拍到点什么,前脚发到网上,后脚各大电视台,影视公司,由陆远代言的企业.会联手摁下去。

  只要陆远不犯罪,只要他的价值还在,国内狗仔压根扳不倒他。

  况且这位爷,圈内人缘还不错,在记者圈里也有口皆碑。

  “瞎混,混到这儿来了?”

  陆远打趣一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师兄刚才喝了不少酒,他酒量本来就不大,现在脑子估计晕得很,抓住机会,赶紧套话,没准就有大料。”

  “嘿,好你个陆远,你心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师兄.”黄小明气得想给他一拳。

  卓伟见此,只能赔笑,打算走人。

  陈址曦此时突然咳嗽一声,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陆远没有回头,隐隐猜到点什么。

  果然,陈址曦道:“卓先生,小明哥身正不怕影子斜,要不你去蹲一蹲董劫?”

  潘粤闽太窝囊,不敢去戳破那层纸,身为朋友,还有些江湖儿女的义气,她看不下去,想帮一把,让对方走出。

  “董劫?”

  卓伟的目光在陆远和陈址曦身上来回徘徊,随后点头道:“好,最近刚好有这个想法,我试试。”

  陈址曦道:“拍到了,我请你喝酒。”

  陆远瞥了她一眼,默不作声。

  第二天一早。

  剧组在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宫前,低调的举行开机仪式。

  陈可辛没打算召开记者会,因为片名还没确定。

  拜神仪式结束,陆远去化妆室定妆。

  《中国合伙人》的造型师叫吴里璐,与陈可辛合作多年。

  每次新片拍摄前,她都会与陈可辛在角色的造型上多次沟通,也清楚黄小明中意成东青一角。

  黄小明说自己本来是土鳖,没自信,就站在后面默默地努力工作,最后成功了,和成东青很契合。

  她不清楚黄小明是否与成东青契合。

  但她认为,陆远乍看上去,其实也不适合。

  陆远在公众场合的话不多,谈不上不怒自威,可光环太重,身上实实在在的有一种霸气。

  《中国合伙人》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而陆远和黄小明、佟大围角色的最大区别是:成东青来自农村。

  为了凸显“农村气质”,吴里璐为他安排了一套运动装。

  她想着穿运动装会比较活泼一点,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表面头脑简单的人,但其实内心有点古怪、蛮有韧性。

  她失望了,陆远本人实在太帅。

  土这个字,怎么看都和他不搭边。

  或许孟晓骏一角更适合他。

  吴里璐在心里嘀咕,嘴上说道:“陆老师,你看这样行不行。”

  陆远看向镜中自己,戴着八十年代的眼镜,镜片极厚,身穿款式老土的天蓝色运动衫,内衬是松松垮垮的背心。

  “把包拿给我。”

  “来啦。”郑芊递来一个军绿色老式帆布包。

  陆远斜挎上。

  吴里璐默默注视着,还是很帅。

  随后她就注意到,陆远把老头衫塞进裤腰里,并且将裤腰提得很高。

  紧接着,相当神奇的一幕发生。

  陆远什么都没有做,不,她不确定,做了,似乎只是调整几个细微的表情。

  脸上挂着的笑容不知几时消失,两肩稍稍内合。

  最关键的是眼神,变得不再那么坚定,当与她对视的时候,会下意识躲闪。

  整个人的气质,瞬间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怯懦,不自信,没见过世面。

  然后,他笑了,发自内心的,带着点局促与拘束,展现出一种纯洁、质朴的味道。

  活脱脱的农村学生,第一次看到大城市的繁华。

  “同学,麻烦让一让!”

第594章 碰撞

  “叮铃铃……叮铃铃……”

  陆远从化妆室出来时,黄小明和佟大围各自骑着辆自行车,原地转圈圈。

  稍远的地方,陈可辛拉着道具组负责人王小闯,站在几十辆自行车前,不知聊些什么。

  “师弟,上来试试看。”

  黄小明一个刹车,在他面前停下:“让我见识一下你的车技。”

  他屁股底下是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

  1980年,这款自行车卖到欧洲,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欧美市场的中国自行车品牌。

  “叮铃铃……叮铃铃……”

  陆远掏了掏耳朵,后撤两步,盯着师兄一阵打量。

  黄小明身穿棕色小马甲,戴着眼镜,头发三七分,发蜡抹得苍蝇落上去估计都得折条腿,锃亮。

  再看后方的佟大围,花色格子衫,一头特文艺的长发,同样戴着一副眼镜。

  不同的是,黄小明的眼镜镜框是方形,有棱有角的设计,显得更加时尚、前卫,气场十足。

  佟大围的镜框则是圆形,没有明显的棱角,使得他的面部看上去更加温和,人畜无害。

  其实这点差异,也与俩人戏中角色的性格相吻合。

  黄小明饰演的孟晓骏有冲劲,意气风发,佟大围饰演的王阳,则是成东青和孟晓骏间的缓冲带。

  “没空。”陆远摆摆手。

  黄小明别看镜头下光鲜亮丽,实际上丫完全就是一个呆萌的山东汉子,带着点独特的憨厚气质。

  “该不是和陈琨一样,不会骑吧。”黄小明用话激他。

  陆远疑惑:“陈琨不会吗?”

  “他不会。”黄小明笑了下。

  “大学时,有次班里组织郊游,崔老师分配赵微骑自行车去几里外的超市买郊游用品担心一个人不安全,问陈琨。

  他不会骑,但也不说,推上自行车跟着赵微就走了,买完东西后又推着自行车回来.不过他挺会敷面膜的,一天敷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