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477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这件不错,带上吧,挺好看的,其他就别带。”

  刘施施瞥了眼,满脸嫌弃:“不要,难看死啦。”

  “难看什么,这料子摸着多舒服。”

  “好几年前的款式,你要喜欢,留着自己穿吧。”

  “不合适吧。”她有些意动。

  “挺好的,符合上一代的审美,我爸肯定说好。”刘姑娘如实回答。

  见老母亲瞪眼,她撅着嘴,害怕地往旁边躲了躲。

  “哎~”

  老父亲在身后频频叹气。

  刘姑娘不忍,遂乖巧地凑到他跟前,搂着他的胳膊,撒娇道:“爸,我只过去四天,又不是常住,很快就会回来。到时候给你带好吃的,好不好?”

  刘母撇撇嘴,多大年纪了,还带吃的,哄人多不会。

  在瞅眼老公,得,笑成傻狍子。

  刘父拍着她的脑袋,玩笑道:“我只是在想,你为什么不在那边多待几天,这样我就可以和你妈安心的出去旅游,玩它一个月,这么多年,难得累赘不在身边,想想都清闲,不容易啊。”

  “哼。”刘施施一甩胳膊,真讨厌。

  刘父呵呵一笑,来到窗户前,用鸡毛掸子胡乱扫了扫灰尘。

  却见陆远站在楼下车前,攥着手机,不时抬腿踢一下轮胎。

  “小陆和谁打电话呢,快半小时了都。”他好奇地问。

  刘施施歪着脑袋瞅了瞅,语气不太确定道:“应该是《后会无期》的导演,项目出了点事,他这几天经常接到对方的电话。”

  “韩含吗?”刘父问,他也有玩微博的习惯,对于一些公众人物有所了解。

  “嗯。”

  “怎么回事,小陆会不会受影响?”刘母担忧。

  “稍微有一点,但关系不大。”

  刘施施经过多次比对,终于下定决心,将行李箱中一件不喜欢的毛衣抽出来,同时解释。

  “《后会无期》立项的消息向媒体公布后,网上有人怀疑韩含导演以前的作品都是代笔,这几天吵的挺凶。”

  “小陆没事就好。”

  刘母松了口气,紧接着又大吼:“我刚叠好的衣服!!”

  刘施施没猜准。

  和陆远通话的人并非韩含,而是博纳于冬。

  《龙门飞甲》和《金陵十三钗》的最终票房出炉。

  《龙门》票房6.09亿,以不到一千万的优势,险胜成为今年年度票房冠军。

  就在1月17日,电影局公布了最新的数据。

  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31.1亿元。

  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70.3亿元,而进口影片的票房收入则为60.8亿元。

  两者相差不大,国产电影市场正逐渐崛起。

  排在票房收入前五名国产影片,分别是:《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建党伟业》《新少林寺》《窃听风云2》。

  进口电影方面,由《变形金刚3》夺冠,票房收入高达10.8亿,紧随其后的是《功夫熊猫2》,票房收入为6.2亿。

  于冬原本对《龙门》票房胜过《十三钗》并不抱太大希望,实在是这几年的碰撞,就没赢过。

  因而这次显得格外兴奋。

  以至于当张韦平在媒体上骂他无耻,靠老婆扶持起家,发达后便抛妻弃子,另结新欢等等。

  他也不那么生气。

  败犬罢了,无能狂吠。

  《龙门》票房为什么这么高,于冬心里有数,奔着雨化田来的人比重很大。

  所以年底想约陆远吃顿饭,顺带意思一下。

  “砰!”

  陆远将女朋友死沉死沉的行李塞进后备箱,朝站在楼道口的刘父刘母挥了挥手,关上车窗,点火启动,同时调侃。

  “你在箱子里塞秤砣了吧,这么重。”

  “就装了一点点东西。”刘施施抿着唇,眼神飘忽。

  陆远哼了一声,骗谁呢,又不是头一次帮她拎行李,衣服、化妆品、鞋子、电脑.

  刘施施将副驾的化妆镜掰下来,掏出唇膏涂抹:“刚才谁的电话。”

  “于冬。”

  “我还以为韩含,他代笔的事情怎么样,有结果了吗?”

  “早着呢,这事估计还有的磨。”陆远头疼。

  韩含代笔事件的爆发,实在出乎意料。

  媒体见面会结束,次日,一位叫麦田的博主,发表了一篇《人造韩含》的文章。

  质疑韩含少年成才形象的背后,是他父亲和营销团队的功劳,怀疑韩父替子写文。

  而麦田的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无疑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持支持或者反对意见的人都不在少数。

  当天下午,韩含发文回应,并悬赏2000万元征集代笔证据。

  随后,南云楼等不少微博加V人士纷纷加战,麦田继续质疑,紧接着,以打假著称的方舟子也加入。

  方舟子这人,去年质疑某大学教授学术造假被打,在网上有一批坚实簇拥者。

  因此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

  “投资一部电影,怎么这么难呢。”他叹气。

  “啵~”

  刘施施凑过来,嘟着嘴朝他脸颊亲了一口,留下湿润润的唇印,安慰道:“不要紧,好事多磨。”

  陆远白了她一眼,会不会用词啊,再磨,这项目该废了。

  “看我干什么。”她还挺骄傲,举着唇膏道:“我才不是特意为你买的。”

  “无所谓啦,只是发现你脸上有点东西而已。”

  “什么?”她对着镜子照。

  “有点傻。”

  “哼,我要咬人啦,嗷呜~”

  “开车呢,别闹!”

第515章 回省

  陆远成名这几年,身世和家庭背景,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

  网友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成长环境,能养出这么优秀的人,既有实力又谦逊低调。

  为了满足大众的窥探欲,无良记者深挖细掘,从陆远上小学直至高中,大事小事翻了个底朝天,同学回忆录,老师采访,试图拼凑出他的成长轨迹。

  更有甚者,编造了几十个版本的故事,真真假假,让网上的吃瓜群众们不亦乐乎。

  有本地人透露,表示陆远自幼便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爷,爷爷曾是位高权重的领导,退下来没多久,人脉广,学生遍布,家族在江西排行前几。

  另有传言,称其父为南昌海鲜业传奇人物,业务遍布全国,坐拥亿万身价。

  亦有传言陆远二叔是房地产大佬,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危机爆发,眼光超前,全身而退,赚的钵满瓢满。

  各种乱七八糟的传言,总之玄得很。

  好吧,陆远二叔确实干过房地产,可惜一棋不慎,之前赚的全赔了进去,他爸也确实是卖海鲜的,不过只经营一家小超市而已。

  耀华海鲜超市。

  “咔嚓。”李茹兰给门上锁。

  近些年,随着陆远红遍大江南北,陆明华两兄弟将超市的规模扩大了许多。

  期间,无数寻求加盟合作的人士纷至沓来。

  他们承诺快速扩大“耀华”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占有率,乃至规划上市蓝图,言辞间满是诱惑。

  然而,无论是本省还是外省的投资者,均被两兄弟以坚定的态度婉拒。

  在陆明耀看来,这些不过是企图借陆远之名,想趁机捞一笔快钱,至于是否会对侄子的事业造成负面影响,他们毫不在乎。

  因此,两兄弟在经营上始终保持高度谨慎,几经考虑,仅开设数家分店,保质保量,价格优惠,在本地口碑极好。

  即便如此,陆明华心中仍不免忧虑,生怕有人趁机滋事,损害陆远的公众形象。

  此时,海鲜超市隔壁的水果店内,老板娘正悠闲地坐在门前晒太阳,身旁老式音响播放着经典歌曲《恭喜发财》。

  她扑哧扑哧地嗑着瓜子,大声道:“兰姐,这才上午就准备回去啦。”

  “是啊,今天早点回去。”

  “让我猜猜,是不是你家大明星要回来了?”

  “哈哈,没错,下午到。”李茹兰难掩内心的喜悦,略显得意地说:“还带了女朋友。”

  “施施也来啦,我家闺女可是她的粉丝,整天念叨着要签名,卧室墙上贴满了他们的杂志海报。”

  “好说好说,等施施回来,我帮娟娟要一份。”李茹兰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线,听到别人夸赞未来儿媳,比夸奖自家崽还要让她高兴。

  老板娘连连点头,表示感激:“那感情好,”

  “走了走了。”陆明华将最后一箱食材稳妥地搬入后备箱。

  “砰。”

  “回啦,明年见。”

  李茹兰向老板娘挥挥手,笑容满面地上了车。

  陆明华驱车往红湾大道的方向去,目的地直指保利半山温泉谷别墅区。

  耀华海鲜超市规模扩大,生意蒸蒸日上,他们也攒了一笔钱。

  因为时有记者在小区晃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打扰,两兄弟一商量,索性搬家。

  于是陆远掏钱,在南昌最豪华的保利别墅区,精心挑选了两栋房子。

  一栋给爸妈,一栋给二叔,二叔坚决推辞,所以最终两家商定,这笔钱将从陆景的工资里扣。

  谁叫二叔家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以后家产都是她的。

  钱不多,八百来万。

  按照陆景那丫头目前的工资水平,不算奖金,不吃不喝大概要还20年。

  基本就相当于卖身给陆远了。

  别墅区在望,陆明华的心情愈发愉悦,不禁哼起小曲。

  李茹兰见他这死样,一脸嫌弃。

  “别哼了,小远在唱歌方面可是遗传了你,半点天赋没有,等施施来了你给我闭嘴,别把她吓着。”

  陆明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妻子的劝告充耳不闻,继续哼唱着《好运来》。

  “和你说话呢!!”李茹兰吼了一嗓子。

  陆明华方才回过神来,咂咂嘴,见媳妇唬着脸,突然想起儿子即将上映的电影,感叹道:“我最近肯定盐吃多了。”

  “吃多了盐就唱歌,扁桃体缺水?”

  “呃”陆明华无语,道:“不是这么回的,你要问怎么了。”

  李茹兰翻了个白眼,还是配合他:“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