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362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副都督压抑着怒火,挥了挥手,道:“坐下!”

  “躲在庙里叹气有用吗?咱们当官的是替皇上分忧的。”陆远得理不饶人,继续开怼。

  “西厂算什么东西?你们西厂设立还不到半年,你凭什么资格替皇上分忧?”东厂副都督回了句。

  随后伸手,假装去拿茶杯,临近时,一掌将茶杯拍向对面。

  陆远岿然不动,只盯着空中飞来的茶杯。

  却见那茶杯在他面前砰的一下,粉身碎骨,东厂的人纷纷起身,拍掉身上茶水。

  面对东厂一众高手,陆远轻飘飘地说道:“你问我西厂算什么东西?”

  镜头下移,他脚上穿着金丝黑靴,轻轻一踩,地板碎裂。

  又轻轻一踢,地上的碎片快速飞过去,掠过东厂副都督的头顶,削掉了他身后木雕屏风的一角。

  好吧,什么茶杯飞啊,地面裂开,碎片嗖嗖啊,都特么是假的,剧本里这么写,演员这么一比划,后期特效加上。

  “现在我就来告诉你。”

  “东厂破不了的案由我西厂来破。”

  “还有,你听好。”他甩动披风,站起身往外走,忽而停下,握住最外侧的椅子,轻轻用力。

  后期特效呈现的效果就是,那一排椅子齐刷刷地,噼里啪啦四分五裂。

  怎么体现雨化田武力值天下第一,身为一厂督主的威风霸气,一般的打打杀杀肯定不行。

  要降维打击,人家舞刀弄枪,他不需要,内力biubiubiu~

  自己波澜不惊,旁人却惊心动魄,气势如虹,荡气回肠。

  “东厂不敢杀的人我杀,东厂不敢管的事我管。”

  “一句话,东厂管得了的我要管,东厂管不了的我更要管。”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

  镜头随着陆远走出大殿,在枯树前停下。

  两侧枯树,些许落叶,秋日的暗黄色调,好似诉说此时大明王朝奸贼当道的无奈。

  摄影师在这里使用了移动仰拍,一个低的角度插入,从下往上拍摄。

  陆远半斜着身子,不用正眼看后方东厂众人,斜视镜头,眼底的轻狂让他整个人看起来不柔而戾。

  他自信而又嚣张道:“够不够清楚?”

  这一刻,西厂督主的霸气,似抹春雷,于悄无声息间迸发。

  “咔!过!”

  “保一条!”

  徐客心里就叫个舒坦,武打戏有武打戏的好,文戏也有文戏的妙。

  这种演技在线,一条过的丝滑,没有哪个导演不喜欢。

  可惜陆远和周讯的对手戏不多。

  他鼓掌笑道:“真棒!”

  方才那段戏,其实是个挺长的长镜头,数架摄影机,多角度拍摄,一气呵成。

  雨化田在戏里的首次出场,惊艳、嚣张跋扈、霸气凛然、威风八面。

  老实讲,这部戏拍到现在,到底如何,有哪些问题,作为导演的他早已心知肚明。

  屠龙刀侠肝义胆,倚天剑儿女情长,刀光剑影里,正是他心中追求的江湖。

  但周讯和李联杰给他的感觉不对,双方没有擦出火花,或者说擦的不到位。

  李联杰固然身手不凡,但容颜已然沧桑。

  不是说他不像,虽然没有当初演方世玉时的灵气,但眼神里的沧桑,倒是很有常年行走江湖后的落魄感。

  只是赵怀安和凌雁秋之间的情感,先天不足,没有江湖儿女的洒脱,反倒成了痴男怨女的纠缠。

  这对角色,注定不会如《新龙门客栈》中金湘玉和周淮安那般出彩。

  但,雨化田是个例外。

第418章 嗯(二合一)

  “卡!放饭!”徐客一声令下。

  这是剧组片场里的曙光之声。

  生活制片终于松了口气,总算不用担心饭菜凉透了还得想办法去热。

  负责盛饭的后勤人员在保温桶前抡着大勺子,手舞足蹈地招呼着各部门:“开——饭——喽——”

  刚结束上午的拍摄,陆远和饰演西厂二档头的盛建边聊着走出片场。

  西厂二档头,就是被风里刀假扮成雨化田,狂甩巴掌的家伙,表情特委屈。

  盛建眼睛放光地盯着他,问道:“陆老师,你为什么要嗯那一下?”

  陆远瞧着盛建疑惑的眼神,稍作思考,道:“如果说具体原因的话,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就做了。”

  盛建听完之后,脸上毫不掩饰的失望。

  他补充道:“表演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缜密的逻辑,纯粹就是一股冲动。”

  盛建能够理解他的意思,因为他在学校时,导师也说过类似的例子,但仍不死心。

  “你能现在分析一下当时的心理状态吗?我觉得那个抬眸,轻嗯一声,所凸显的性格特点具备特别强的魅力,我想了解。”

  陆远是内地这两年来,最炙手可热的新生代演员,无论是湾湾,还是香江,年轻一代都听过他的名字。

  这次有机会合作,自觉相处已算熟悉,想向对方讨教一二。

  看看这人到底牛在哪里。

  “心理状态吗?”

  陆远思考了会儿,道:“西厂成立不到半年,东西两厂又是相互牵制互相瞧不顺眼的派别。一个赵怀安动了东厂不少头目,让东厂颜面丧尽还躲到大觉寺商议。

  雨化田心高气傲,想利用铲除赵怀安这颗他眼中的小棋子,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人,让东厂一败涂地。

  他的目的很好分析,来大觉寺,就是要极尽嘲讽,逼得东厂再次出手,不要躲着当缩头乌龟。所以打他进门后,无论是言语还是动作,尽显嚣张本色,只想激起东厂这帮人心里的火气。”

  “我当时的状态,嗯,怎么讲呢,应该就是不屑一顾,东厂众人在他眼中只是行将就木之辈,一帮酒囊饭袋,雨化田在那一刻的想法也应当是如此,下意识就轻蔑的嗯了一声。”

  “下意识?有什么技巧吗?”

  陆远皱了皱眉,斟酌道:“关于这件事,我和业内其他人讨论过,他们都说这种下意识其实非常难以调动,就算调动起来,也极有可能转瞬即逝,我当时给的建议,是用情感渗透其中进行辅助,为激发下意识行为打好基础,不过他们普遍反映效果不佳,控制不住,想来这个办法因人而异吧。”

  天赋!

  盛建心里闪过这个词语。

  他打量着眼角偶尔隐现冷冽的陆远,有点分不清,笑着冲自己解释的,到底是陆远本身的意志,还是“雨化田”。

  他在戏里饰演谭鲁子,这個角色和雨化田以及风里刀有不少对手戏,也因此,他分析过这两角色。

  在他眼中雨化田除了狠和阴柔之外,似乎再也没了其他的特点,但是在陆远轻嗯的那一瞬间,角色瞬间丰满了起来。

  也与他假想中的雨化田差别很大。

  他心里对这位风头无两的内地新生代第一人,有了些许了解,见对方的助理匆匆跑过来,道:“陆老师,等会儿不忙了,能不能再对这个下意识的理解指点一二?”

  “没问题。”这货笑着点了点头,随即看向江秋芸。

  “老大,有人探班。”

  “谁啊?”

  “姜韦。”

  陆远愣了下,只在心里思量片刻,便明白了他的来意,无外乎早就商量好的谍战剧《悬崖》。

  两人原计划等他离开华谊就开拍,只是此一时彼一时。

  他从江秋芸手里接过茶杯,拧开茶盖,边走着,仰头咕嘟喝一口。

  “姜老师!”

  姜韦站在树下抽烟,看着他满脸的白粉,到嘴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陆远同他简单打了个招呼,便一起往房车的方向走。

  房车里,餐桌上老早就摆好了一份盒饭,作为剧组屈指可数的腕儿,不可避免地有些特殊待遇。

  “伙食不错啊,比《潜伏》那会儿强多了。”姜韦在对面坐下,看了眼。

  “咔嚓。”

  陆远掰开筷子,比齐在桌面戳了戳,道:“《龙门飞甲》好歹投资两亿,咱们那会儿才多少,2000万。”

  2010年2亿的投资绝对是算大手笔,只算票房得6亿回本,投资方敢于投入也是看出了内地市场的潜力。

  “听说光李联杰就拿走了快一半,特效又要花5000万,剩下的没多少了。”

  “没那么夸张,我也是进组后才知道,片酬是噱头,实际上他拿的友情价。”

  姜韦似乎没听进去,望着窗外,那些群演们盘腿围着圈,一边捧着瓷缸子呼噜呼噜吃,一边互相逗闷子,感慨道。

  “看看人家李联杰,功夫巨星,听说身体也不好,前段时间转型拍摄文艺片,遇到合适的功夫片,照拍不误,我觉得吧,演员嘛,靠什么类型起家,不能忘本,即使转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要守住。”

  姜韦余光盯着面前吭吭哧哧嚼饭的家伙,不管他听没听进去,继续吓唬。

  “拍《借枪》时,张嘉易跟我说转型的事,我和他讲,其实演员真的别瞎转型,转型没准你自己的市场就没了。

  像那个叫胡戨的,唐人的,和你挺熟,年初那会儿也来找我想拍谍战剧,试个角色,我没同意。

  就觉得他还是老老实实拍古偶,到了不适合拍古偶的年纪再折腾,盲目转型,没准古偶的圈子都被新人占了。”

  陆远抬头看了他一眼,索性放下筷子,直接道:“姜老师,有话就直说呗。”

  “行!”姜韦不再卖关子,视线从窗外收回,直勾勾地盯着他。

  “《悬崖》什么时候拍?”

  “拍完《潜伏》后,我搬去哈市住了半年,查了当地的史料,戏里出现的每一件枪械、每一部电台、每一架刑具、每一处最普通的生活场景,我都敢保证,能经得起考究。”

  “为此我甚至先拍了一部《借枪》练手,所以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他目光炯炯。

  陆远擦了下嘴巴,正准备回答。

  姜韦手一挥,继续道:“也别说什么没钱,只要放出风声,以你的名头,大把投资商愿意送钱过来,五六千万乃至上亿都不是问题。

  就算自己投资也可以,我粗略估算过,你每年的代言费就有数千万,再加上片酬,年收入至少一个亿。”

  陆远忙摇头:“夸张了,夸张了。”

  他今年拍了《步步惊心》、《失恋三十三天》、《建党伟业》、《龙门飞甲》,并客串了几部戏。

  《建党伟业》片酬几近于无,剩下三部加起来也就两千五百来万。

  算上代言等,六千来万的样子,还得交税,远远不足一个亿。

  “夸张?”姜韦哼了声。

  “你当我不知道《步步惊心》是你投资的吗,况且《失恋三十三天》一个亿的收入。”

  “停停停!”陆远忙打断:“那一个亿得用来投资新人导演的电影,要明年到账,而且已经花出去了三千万。”

  “伱不能厚此薄彼啊,电影能投资,电视剧就不行吗?”

  姜韦诧异于他的大手笔,却也没多打听,再次追问:“所以《悬崖》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姜老师,现在拍摄《悬崖》,时间真的不合适。”

  见他疑惑,陆远解释道:“09年《潜伏》火遍大江南北,在之后的一年里共有接近50部谍战剧,一窝蜂上马,观众审美疲劳,谍战剧开始走下坡路。”

  “今年中旬《黎明之前》开播,媒体都说这部戏开辟了中国谍战戏的全新时代,称谍战剧有卷土重来之势,但我们知道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谍战剧现在看似风光无限,背后却是创作模式变成流水线生产的悲哀,是数量多却无精品的怪圈。可以预料,因为《黎明》的缘故,明年谍战剧的数量,将会再次井喷式爆发。”

  “不计质量的开播最终会害死谍战剧。”

  姜韦不由得点头表示赞同,2011年的谍战剧市场,据他所知,有《黎明前的暗战》,《风声传奇》,以及李又斌和王志闻主演的《旗袍》,还有他执导的《借枪》等。

  这些只是目前放出风声的,还有更多他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