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27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后面的内容陆远没听着,只记得收音机当场被老妈给没收了。

  他爸和他爷两个大老爷们愣是低着头一句话都没敢说。

  自此以后,那收音机也再没见过。

  现在回想起来,嘿,多大点事啊。

  时间真快啊,转眼间自己就长大了!

  这人呐,大概是当你看到波涛汹涌这个词,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不是大海时,也就意味着长大了吧!

  陆远眼神飘忽,暗自出神。

  “陆远,你看我这样对吗?”

  清脆的呼唤声打断了他的回忆。

  抬头,刘施施双手握着枪,红着脸,纤长的睫毛轻轻颤动,额头悄悄渗出汗珠,几缕发丝贴在额上。

  围着她转了一圈,陆远摇头:“你这握枪的姿势不对啊!”

  刘施施仰着脸,道:“哪里不对,伱之前不就是这么练的吗?”

  陆远找来一根木棍,依次点向对方的腰,手,小臂。

  “握枪也有讲究,双手握枪,右手握枪根,置于右腰侧,前后托枪,两手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尽量缩小两手之间的握距。”

  刘施施点点头表示理解,尝试着调整双手。

  陆远看了两眼,还是不太对。

  实际上他能轻而易举看出刘施施动作中的多处错误,是因为私下做了不少功课,甚至翻看了一些与枪术相关的书籍。

  他能迅速掌握陈导教的动作,可不仅仅靠的身体素质。

  陈珑羡慕他的天赋,可这世上哪来的那么多天赋异禀,不过是把功夫花在暗处罢了。

  走到刘施施背后,陆远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握住她的手腕,触感细腻,还有些凉意。

  刘施施微微愣神,轻咬嘴唇,没有做声。

  接着她耳边传来声音:“两手距离要适当,否则出枪时会感到不协调,姿态也不美观。”

  温润的呼吸在耳旁缠绕,痒痒的像是无数只小绒毛蹭来蹭去。

  脸有些发烫,还伴随着一阵酥麻感,顺着耳垂一直往下。

  刘施施强忍着羞怯一把将陆远推开,低着头:“我,我去喝水,待会就回来。”

  说完她匆匆往休息室跑去。

  被推到一旁的陆远感到一阵疑惑,喝水,刚才不是给了她一瓶吗?

  直到看清对方通红的耳朵,他才回过味来。

  也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内心像是被小猫爪子挠了一下。

  事实证明,女人这种玩意放起鸽子来毫无征兆。

  陆远在训练室等了许久,也没见到刘施施回来。

  期间,何润冬端着本破书在他面前来回晃了七八趟。

  陆远实在好奇,一把将他拉住:“冬哥,看什么呢?”

  何润冬挥了挥手中的《资治通鉴》。

  “我对宋朝不太熟悉,打算先了解一下,免得拍摄时出问题。”

  何润冬出生于美国,13岁又被父亲送往加拿大,直到成年后才回到湾湾歌手出道,因此对华夏的历史并不熟悉。

  陆远倒是能理解,毕竟是在国外长大,能想到在拍戏前特意了解剧本的历史背景已经算是称职了。

  想了想,他提醒道:“这样啊,那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宋朝的史记看多了容易让人抑郁。”

  何润冬不解,一脸迷茫。

  陆远也不解释,笑道:“我有个关于宋朝的段子,你要不要听。”

  “当然,你快讲!”

  陆远:“说是宋朝时期有一个蒙古士兵被俘。

  他对宋军看守说他们的大汗很了不起,每天都去前线一次。

  宋军看守却笑着摇头,并且说他们的皇上更加了不起。

  因为皇帝根本不需要走动,前线每天都在向他靠近。”

  何润冬愣了两秒,紧接着脸上露出礼貌的微笑。

  实际上他压根不明白这段子哪里好笑。

  也是,毕竟不是在大陆长大的。

  陆远自讨没趣,胡扯几句匆匆离开。

  小白楼,宿舍。

  陆远倒在床上,脸上盖着份剧本。

  本子挺厚,扉页上写着《少年杨家将》。

  他刚才闲着没事又过了遍剧情,虽然早就知道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多是杜撰,却仍然为里面的人物感到悲伤与不值。

  为大宋昏庸的皇帝感到羞耻,为杨家的悲壮感到痛心。

  历史的尘埃里,多少庸臣昏主白享富贵,多少忠臣义士舍身成仁?

  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恶人有恶报,其实并不真实。

  面对现实,多数人总是习惯性地选择逃避,而非正视。

  因为正视意味着面对刀锋,什么样的人才能有勇气面对刀锋呢?

  在杨家将中就有这么一帮人。

  金沙滩战役,杨家父子八人奉命跟随皇帝前往议和,八人去,俩人回。

  大朗,二郎,三郎战死沙场,四郎失忆被辽国公主所救,身陷敌国。

  七郎回营求援,却惨遭潘仁美陷害,公报私仇。

  好不容易在士兵的掩护下逃出,又遭遇辽军围堵,终是万箭穿心难逃一死。

  杨家众将士在前方奋战,后方潘美仁却在勾结辽人栽赃陷害,致使杨业一头撞死在李陵碑下。

  杨家众人当真不清楚宋太宗的为人,真的不知道朝廷上有奸臣恨不得他们死绝吗?

  他们知道,至少杨业是清楚的。

  但他没有迟疑,毅然决定前往。

  他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守护的从来不是什么宋太宗,不是朝堂上那群衮衮诸公们,甚至不是大宋。

  他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战,守护的是那黎民百姓,而非王朝的碑石。

  陆远面试时和蔡依侬说喜欢佘太君,那只是单纯为了获得角色,实际上他心中最敬重的还是杨业这个人物!

  杨无敌,何谓无敌?

  一个人有了恐惧,再破除恐惧,那才是无敌。

  杨业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和平希望,定将义无反顾,全力促成。

  在那个年代,放弃小我,成全大我,为了苍生抛头颅洒热血,那才是仁义。

  可叹,自古忠臣难善终,唯有小人长戚戚。

  呸,什么弱宋,什么狗屁宋太宗。

  无能又多疑,废物啊!

  陆远愤愤地将剧本扔开。

  睡觉!

  新人新书,求收藏追读。

  感谢书友每次都为用户名苦恼的233点打赏

  感谢书友巨臭龟丞相的200点打赏。

第31章 拜神

  青春就像打麻将,要么放炮,要么自摸。

  六点不到,陆远早早起床,踩着拖鞋去了卫生间。

  洗漱一番,换了身干净衣服,站在窗前念起绕口令。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匡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绕口令念的快而急,但咬字清晰,抑扬顿挫。

  之后又是一大段台词。

  台词这玩意是个水磨工夫,都说王志玟的台词厉害,声音非常松弛,是一个会用声音演戏的演员。

  但那也是日复一日苦练基本功得来的。

  自从发现自己的台词功底稍显薄弱后,陆远就加强了基本功的练习。

  早练结束后,他敲开隔壁宋阳的门,俩人约着一起赶往秦王宫。

  今天是剧组正式开机的日子。

  因为陆远和陈珑的缘故,原计划两周的培训只用了一个星期,剧组顺势将开机时间提前。

  开机没有通知各路媒体,蔡依侬的意思是正式杀青后再安排一场媒体见面会,要声势浩大的那种。

  据胡戨私下探到的消息,说是要让主演们穿着戏服走T台。

  陆远原本还想着好不容易当了回主演,怎么也该正儿八经被采访一次吧。

  没成想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秦王宫,97年为著名导演陈恺歌拍摄历史巨片《荆轲刺秦王》所建。

  少年杨家将剧组就在此地举办开机仪式。

  供桌上,摆放着一座关公像,两侧堆着高高的果盘,桌子右侧是一架盖着红布的摄像机。

  供桌后是两米高的红色幕布,幕布上写着一行硕大的字,格外醒目。

  《少年杨家将》开机大吉。

  供桌前,蔡依侬立于首位,身后站着导演卫翰涛等一排主创,众人手持三炷香,面色严肃。

  陆远穿着戏服混在其中。

  看着供桌上的关公像,他心里总在想,不如换成某某局更好。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

  开机仪式这玩意是早年间从港台传过来的,那边的影视人江湖气和社团气很足,因此主要拜的是关公。

  传到大陆又变了,拜什么的都有,有拜财神的,有拜如来的,还有拜卢米埃尔的。

  卢米埃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手提“电影机”。

  陆远还听导演系的学长说过,有些剧组缺钱,开机形式会更加简单。

  找块地插上一根烟,面朝东方拜三下就完事。

  好不好使不清楚,反正就图一乐呵。

  其实这些所谓的拜神只是图个心安。

  但港岛那边的演员最是看重这些。

  早年拍摄《英雄》的时候,梁朝韦张蔓玉曾因为剧组没有开机仪式而拒绝开工。

  也有一类影视剧开机时绝对不会举办拜神仪式,那就是主旋律。

  导演,制作人先后上前致辞,陆远等一众演员身穿戏服站在一侧,俨然是一排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