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217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没办法,一番纠结后,李元妮只能哭着说“救弟弟”。

  这句话被压在底下的女儿方登记在心上。

  方达得救之后,随母亲离开唐山。

  方登也随着运送尸体的车一起被运走。

  没想到方登只是短暂的窒息,很快便自己苏醒过来。

  劫后余生的她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自此改名叫王登,开始崭新的生活。

  养父养母对她极为宠爱,可王登还是想着自己的生母,地震的阴影一直压在她的心头。

  她常常做噩梦,梦到爸爸妈妈和弟弟一起回家,而把她留在身后。

  因为地震的原因,王登想要考医学院成为医生。

  高考那年,她如愿以偿来到杭州医学院,成为一名医学系学生。

  她在大学爱上了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杨志,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偷尝禁果。

  没多久,王登发现自己意外怀孕,男友惊慌失措下希望她堕胎。

  作为唐山人,她不肯放弃孩子,也不允许自己结束任何一个生命。

  意识到男友不会尽父亲的责任,她自行退学离家出走,为了不被找到,彻底断绝与杨志和养父的一切联系。

  独自生下孩子,成为一名单身母亲,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

  直到多年以后,她才回到退休的养父身边,将儿时被困地震废墟中的真实经历告知,得到了对方的谅解。

  又意外遇到弟弟方达,从他口中了解到母亲每日处于自责中,痛不欲生,决定跟他相认并回到家乡。

  回到唐山,见到母亲元妮早早买好自己幼时最喜欢吃的西红柿。

  她记起地震当晚,那时母亲答应隔天给去买西红柿。

  王登终于意识到母亲心中一直有自己,彻底走出三十二年的阴霾。

  总的来说是把唐山大地震当成一个时代背景,落脚点却是地震前一家人的分离与重逢。

  灾难片的壳子,亲情片的内核。

  冯晓刚的一贯作风。

第275章 开机

  冯晓刚看向走近的陆远,视线在他脸上稍作停顿,随后点点头,嘴角泛起笑意。

  最初王登初恋杨志的人选是陆易,谁知四月《潜伏》横空出世。

  以他对大小王两兄弟的了解,那时心中便隐约有了猜测。

  后续发展果然如他所料。

  双方私下究竟达成了什么协议,他未曾亲眼目睹,却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核心一定是围绕上市,站在股东的立场,他也是这场表演秀的最终受益者。

  04年离开华谊,和张国笠、刘震云合伙开了家公司,结果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那次失利让他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或许自己在拍电影、搞艺术创作方面有点天赋,经营公司确是力有未逮。

  再度回归,他选择和公司深度绑定,如今唯一的愿景,就是希望王氏两兄弟能将华谊这个蛋糕越做越大。

  七月的天气,太阳正毒,汗珠顺着脸颊往下直滚,他眯着眼道:“《集结号》之后,咱们有好一阵子没见了。”

  陆远盯着他愈发白净的脸,摇头笑道:“冯导,内地首位票房过10亿的大导演,我可是天天都能在各大媒体见到你的身影啊。”

  从导演身份来讲,目前冯晓刚的成就堪称惊人。

  前几日《唐山大地震》召开发布会时,他对外放出豪言,称预期票房为5亿。

  现在的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是去年贺岁档《非诚勿扰》创下的3.25亿,这部片子的导演同样是他。

  冯晓刚近几年的商业片成绩可谓一骑绝尘,出手就是大卖,个人作品的票房总和超过10亿,是内地首个票房过10亿的电影导演。

  把另外两位大导摁在地上锤,并且是一挑二。

  张艺某合计7亿,陈大导合计3.9亿。

  “哈哈哈。”

  冯晓刚龇着一口黄牙,从助理手中接过毛巾,擦了下前额,得意道:“你也不错,内地最年轻的白玉兰视帝。”

  俩人互相吹捧几句,陈道名挥着扇子靠近,问:“小陆,你什么时候到的?”

  陈道名在戏中的形象多不苟言笑,导致外界都觉得他本人同样如此。

  实则完全没有所谓名演员老戏骨的架子,谈笑间格外亲和。

  陆远恭敬道:“刚到没一会儿。”

  陈道名上下打量他一番,忽而问:“新科视帝有何感想?”

  “再接再励,不忘初心。”

  “不错,就该这样。”

  陈道名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调侃道:“获奖后有没有去拜访陈保国啊?”

  陆远嘴角抽搐两下,这位怎么觉得有些恶趣味。

  他摆手道:“保国老师最近在外地拍摄《茶馆》,特意叮嘱我别去探班,去了也不见。”

  “哈哈哈,伱应该带着奖杯去看看,他离大满贯可就差一座白玉兰呢。”

  陆远心里吐槽,说的好像你不惦记白玉兰一样。

  转念一想,人家可能还真不定惦记。

  毕竟这位十年前就拿过两次飞天,同时受封金鸡影帝,看不上“地方奖”白玉兰也是情理之中。

  演艺圈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唯奖项论。

  在很多老一辈眼中,奖项只是参考,不能作为评判演员优秀与否的绝对标准。

  他们始终认为,真正的标准应该是角色口碑,当观众喜欢这个演员的某个角色,赞不绝口,才是对该演员最好的肯定。

  和许多老前辈类似,陆远心里同样反对唯奖项论的说法。

  同时,也鄙视奖项无用论的论调。

  对于一个演员来讲,主流电影电视奖项永远只嫌少,不嫌多。

  奖项于演员上位的关键性不言而喻。

  不仅代表了业内的认可,由此扩散出去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演员也有非常不一样的意义。

  翻开目前有地位的男女演员履历,绝对没有哪位是缺少主流电影电视剧奖项的存在。

  不能说奖项越多一个演员地位越高,因为有些人的地位高,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

  但是主流电影电视剧奖项丝毫没有斩获的演员,真的很难对外面讲自己有什么地位。

  白玉兰只是开始,陆远十分清楚,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7月8日,《唐山大地震》于之江校区正式开机。

  当天清晨,早早聚集在杭洲的记者们闻风而动,守在钟楼的制高点,对剧组进行抓拍。

  开机地点和时间早被媒体曝光,哪怕之江校区的安保比原先严密许多,依旧防不住他们。

  为了不影响拍摄,冯晓刚干脆向媒体开放拜神仪式,条件是记者在仪式后必须立刻离开。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热情的游客前来围观,特地从大老远赶来的也有不少。

  相比记者们的拘谨,他们可就显得随意多了。

  在剧组圈定的警戒线之内,大摇大摆路过,手里捧着西瓜,甚至有人不慌不忙地遛狗。

  静谧清幽的之江校区罕见的热闹一回。

  校区正南门,工作人员提前摆了张案桌,用红绒布遮盖,两旁是香炉和上供的烤乳猪及鲜美水果。

  上午9时50分,主要人员陆续到场,冯晓刚领着大伙为影片顺利拍摄祈福。

  附近围观的游客们高兴坏了,叽叽喳喳的乱喊。

  “卧槽,陈道名,我好喜欢你演的聂明宇,什么时候再演皇帝啊。”

  “余则成,余则成!”

  “长卿大侠!”

  这些都不算什么,不晓得是哪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倒霉蛋喊了句。

  “左小清!”

  好家伙,陆远下意识地瞥了眼陈道名。

  刚好轮到他上香,迈出的脚微微一顿,又若无其事的继续往前。

  嗯,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陆远在戏里饰演杨志,张婧初饰演王登,俩人是恋人关系。

  之江校区的戏份主要拍摄他俩在医学院的相识、相处,相离。

  拜神仪式很快结束,记者离开后,正式开拍。

  当天安排三场戏,第一场便是他的,在钟楼的走廊帮新生提行李。

  天太热,他补好妆匆匆回到片场,意外和工作人员撞了个满怀。

  跟在身后的场记,骂骂咧咧道:“你怎么回事,没看到陆老师过来吗?”

  “陆老师,对不起。”工作人员是个小姑娘,拎着水壶,唯唯诺诺。

  陆远毫不在意地摆摆手,拍掉运动裤上的水珠,道:“没事,大夏天的,一会儿就干了,是我自己没注意,该向你道歉才是。”

  往地面浇水,开机后一直没停过。

  这地儿灰尘比较大,温度高,地面湿润之后拍出来的画面更具质感,也便于后期调色。

  剧组混迹多年,不算什么新鲜事。

  “全场安静。”

  “Action!”

第276章 键来

  钟塔底下是大拱门过厅。

  过厅两侧各摆着一列桌子,高年级的学长和老师们坐于后头。

  各式打扮的新生们,手提脸盆、箱子、铺盖卷,穿梭其中。

  张婧初扎两根麻花辫,背着行李,凉席横在脑后,随着人流在桌前驻足。

  中年女教师接过她的录取通知书,扶了下镜框,温声道:“王登同学,你的宿舍在九号楼206室。”

  “九号楼206,谁去送一下?”老生吆喝道。

  走廊出口地位置立着面牌子,白底红字,写着饮水处。

  陆远上身枣红色T恤衫、下穿深蓝色运动裤、白色球鞋,右手还戴着一条护腕。

  他正弯腰接水,下意识地回应道:“我去吧。”

  张婧初和老生同时扭头看过来,他笑了笑,举起水杯喝了口。

  “卡!”

  冯晓刚挥手打断,面无表情道:“再来。”

  陆远皱眉,看眼水杯,又扭头看向储水壶,点点头没说什么,电影和电视剧不同,讲究一个慢工出细活。

  面部肌肉随着情绪不断变动,就算是那一点点细微的差别,都能品出不同的含义。

  很多导演喜欢“磨”演员,不说哪里有问题,只不断重复拍摄,直到他满意为止。

  又拍两条,冯晓刚继续喊卡,片场围观的工作人员,看向彼此,表情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