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下有只猫
好在这人跑不了几趟宣传就得离开,为《唐山大地震》开机做准备。
这么一想,貌似更难受了。
杨密同样心情复杂,余光注视着陆远,见他面色如常,叹了一口气。
明明年纪相差无几,可自己连对方的影子都摸不着。
又看向嘴角翘起,满脸笑意的刘施施,暗叹傻人有傻福。
刘施施当然开心,有人喜欢她欸,贴吧里关于龙葵的帖子多了不少,虽说比不上臭男人,但好歹有进步了。
她止不住偷笑,浑然没注意到陆远的眼神。
第273章 哈哈
形容姑娘的笑声,通常情况用甜美、迷人、悦耳、妩媚、活泼、温柔.
再高级点的描述,如黄莺,似银铃,类杜鹃。
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凡事皆有例外。
“哈哈哈哈!”
陆远蛋疼地揉揉太阳穴。
刘施施的长相和身段极具欺骗性。
乍看是娇贵而优雅的东方风情,内敛含蓄,静谧而端庄。
实则私下笑点极低,嗓门贼大,大老远就能听见,跟女汉子似的,和她的气质全然不符。
他无奈道:“不累吗,歇歇吧,都笑半小时了。”
刘施施的肩膀一抖一抖,脸颊泛着红晕。
软趴趴的歪倒在他怀里,翻着贴吧里的帖子,笑出鹅叫声。
“不要。”她扬起小脸,指着手机屏幕,模样挺得意:“好多网友都在夸我呢。”
这丫头04年出道,大大小小演过几个角色,穆念慈,辛四娘,也曾在网上掀起点点浪花。
但随着时间推移,电视剧轮播结束,所有的一切再次趋于平静,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仙剑三》却不同,基于仙剑系列固有的基本盘,以及陆远和胡戨的超高人气。
只是提前在网上放出些许花絮片段,已然有不少粉丝闻风而至。
随着开播时间临近,戏的热度渐渐攀升,关于几位重要角色的讨论也愈发激烈。
陆远的下巴在她脑袋上蹭了又蹭,道:“哪里,我看看。”
“喏,你瞧这些全都是。”刘施施侧着身子,哒哒哒的按方向键。
风骚的院长:“这小女子长得实在是太好看了,气质一流。”
吊炸天:“雪见好吵好闹人啊,我喜欢安静的女孩子,像龙葵这样,太吵不好。”
吃饭睡觉摸豆豆:“其实龙葵发型和衣服不好看,全靠刘施施的美貌补救了。”
八百逗比奔北波:“就是就是,施施的美貌那是没得说滴,沉鱼,落雁,避月,羞花,啊!”
隔壁王叔叔:“好喜欢龙葵穿高腰襦裙那段,虽然只有几秒,真的好期待仙剑三开播。”
上学是会呼吸的痛:“草,我听人说刘施施的初吻貌似被陆远拿走了,他俩合作过杨家将,狗贼,拿命来。”
诗和远方:“嗯,大家都别争,施施是我的。”
小姐,你好胸哦:“放屁,明明是我的。”
然后下面开始集体歪楼,不断有人留下“楼上放屁,明明是我的.”之类的回复。
刘施施哼了一声,不爽道:“这个叫‘诗和远方’的好讨厌,总是乱讲话,只要他开口,一准歪楼。”
陆远嘴角抽搐两下,做贼心虚道:“这谁啊?”
“很早时候的一个粉丝,以前还帮我怼黑粉呢,也不晓得现在怎么回事。”
“人家这是喜欢你啊,不好吗?”
“可他总是讲怪话,说什么我是他的,我才不要是他的呢。”
陆远环着她的腰,咧嘴问:“那伱是谁的?”
刘施施转身,她今天扎着丸子头,露出细长的脖颈,两只胳膊雪白如刚出水的嫩藕般,轻轻搭在他的肩上。
四目相对的刹那,她眼角带笑,双手搂着他的脖子,微微用力往下一带,唇瓣贴着耳垂,吐出热气,道:“你的!”
“呼!”陆远深吸一口气,抬头看眼不远处的机场,道:“你是故意的吧。”
《唐山大地震》剧组筹建完毕,开机在即,他得动身赶往杭州,接下来仙三的宣传不会再跟着,现在就是去机场的路上。
“什么,什么故意的?”她眨了下眼睛,咬着嘴唇,明知故问。
陆远点点头,道:“行,我现在就跟司机师傅说,不去机场了,找一家宾”
“欸欸欸,拍戏要紧,去机场,去机场。”刘施施急吼吼的一把捂住他的嘴。
“你捏疼我啦。”
早年的冯氏喜剧片对于内地电影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在并不景气的电影界,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为可怜的票房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恐怕就只有他的影片。
冯晓刚的出现更是打破了陈、张二分天下的局面,俨然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他早期导演的作品大多都是小成本的喜剧和贺岁片,商业元素较为浅层,内容符合大众的娱乐审美。
娱乐的饺子皮,商业的饺子馅,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抒写着都市人的都市风情,这是冯式贺岁片的秘方。
只是随着电影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电影的商业属性日益增强,冯大导不再满足单纯逗笑观众。
他看着张艺某各种奖项傍身,顶着内地第一大导的头衔,嫉妒的质壁分离。
如果把内地电影圈比作一个威严神圣的艺术殿堂。
陈大导暂且不提。
张艺某身处殿堂中,他获得了无数的荣耀和赞誉。冯晓刚则是殿堂外的人,贴近大众使他更受欢迎。
张艺某嫉妒那个在殿堂外一边偷笑一边数钞票的冯晓刚,冯晓刚却羡慕那个在殿堂里受人景仰和尊敬的张艺某。
《英雄》和《十面埋伏》虽美丽且空泛,可张艺某却维护了自身“殿堂级”大导的身份,始终把所谓的格调品位挂在嘴边。
冯晓刚却走向了相反的路,他渴望进这个艺术殿堂去沾染一把荣光,对殿堂来说他是个俗人。
所以他打算转型,创作点不俗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精通艺术,哪怕依旧卖笑,也希望卖的笑有品位,有内涵,有格调。
因此,才有了《唐山大地震》的问世。
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与张婧初的相遇是在上午,地点位于江浙大学之江校区。
她来得早,戏里打扮,穿着浅蓝色的格子衬衣,军绿色的裙子以及黑色布鞋,梳着两根麻花小辫,感觉与《孔雀》中的造型有点像。
外貌条件相当优越,眼睛大而明亮,长相清纯,有一股柔弱小女人的味道。
陆远对这位姐姐的威名略知一二,真真假假不清楚,但演技实打实的没话说。
“婧初姐,你好。”
“我是该喊你徐长卿,还是余则成呢?”
第274章 身份
“你也知道徐长卿?”
“我又不是老古董,平时同样会上网的好不好,你是不是还没意识到自己目前的人气有多高?”
陆远讪笑一声,好像是这么回事。
张婧初随手摘朵野花,搁鼻尖闻了闻,又嫌弃的扔掉,继续道:“相比于徐道长,其实我更喜欢你饰演的余则成。”
作为电影咖,古偶剧和仙侠剧在她眼中属于上不得台面的玩意。
颜值,人设,这两块拿捏住,戏也就差不多了,至于演技,勉强及格就行。
当她知道陆远出演徐长卿时,打心底觉得这么做是自降身份。
只听过靠古偶爆红的演员,想借正剧飞升,却从没见过哪位视帝下凡演古偶,怎么想都觉得违和。
陆远笑了笑,比较能理解她的想法,却没打算多做解释。
一是拍这部戏时自己还没拿奖。
二是当初选择出演徐长卿,更多是为了从唐人获得仙剑系列的网络播放版权。
具体缘由自然是没必要同外人细说。
他不去争辩,道:“演员嘛,总归要尝试下不同类型的角色,仙侠剧飞来飞去挺好玩的,而且在年轻群体中影响力蛮大,算是投资未来吧。”
“年轻群体,投资未来。”张静初白了他一眼:“老气横秋的,说的好像自己上了岁数一样。”
陆远哈哈一笑,环顾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林,满山遍野,于是岔开话题道:“冯导可是选了个好地方啊。”
张婧初毕业于中戏,比章子依小一届,赞同道:“确实,和之江校区相比,中戏的环境差远了。”
“不止中戏,北电也一样。”陆远笑着补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夏意正浓,蝉鸣声起,校园里基本见不到学生,两人沿着斜坡往上,唠唠叨叨说些杂话。
浙大之江校区前身是教会大学,坐落于钱塘江畔,六和塔边的月轮山峦,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灰红两色的西洋建筑有数十年历史,鳞次栉比,很古老但又没那么古老,带着浓浓的民国色彩。
爬上斜坡,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座钟楼。
主体三层,中间四层为钟塔,红砖清水外墙,底下是大拱门过厅,左右对称,线条简洁,风格严谨。
陆远走着走着,忽然察觉到身边少了个人,扭头却见张婧初亦步亦趋跟在自己后面。
他诧异道:“哎,伱怎么了?”
张婧初眼神飘忽,干咳一声,道:“我昨天夜里一个人来这逛了逛,挺阴森的,早上吃饭时有学生说这地儿死过人,晚上闹鬼。”
还挺迷信,陆远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指着太阳道:“大姐,搞清楚,现在是白天。”
这校区的确过于静谧,人少,依山而建,周围都是原始山林,有种与世隔绝感,尤其是建筑风格,莫名让人想起早年的港式恐怖片。
张婧初见这货似乎想进钟楼内部转转,一把拽住他,道:“走吧,你要是真好奇,晚上自己过来,冯导和陈道名老师还在那边等着呢。”
“陈道名老师已经到了?”
“你俩前后脚。”
《唐山大地震》改编自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
故事背景发生在80年代,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当中。
夫妻俩育有一对双胞胎姐弟,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
这天傍晚,妈妈买了两个西红柿,弟弟方达吃掉自己的那份后还想再吃。
妈妈稍做犹豫便答应,同时安慰失落的姐姐明天会再去买。
夜里太热,夫妻俩睡不着,跑去卡车后车厢做活塞运动,孩子们留在屋内睡觉。
扑克打到一半,地震突如其来。
李元妮心急如焚,连忙冲向孩子,就在此时,吊塔轰然倒下。
眼看要被砸到,千钧一发之际,丈夫将她推了出去。
李元妮看着不省人事的丈夫,欲哭无泪,又想起自己还要去救两个孩子。
等她冲到废墟前,发现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压在同一块石头板子下面。
救援人员告诉她,救姐姐就要放弃弟弟,救弟弟就得放弃姐姐。
换言之,姐弟俩只能活下来一个人。
面对这样残酷的局面,李元妮彻底崩溃,她哭着求救援队员把两个孩子一起救上来。
可是,现实总是那样残忍,救援队员无可奈何。
上一篇:神话高武:我的凶兽分身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