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下有只猫
高要对历史了解不多,但他记得易小川说过秦朝有个权势滔天的太监叫赵高。
高要准备攀附,投资天使轮,于是带着赵高去见中车府令,并告诫他赶紧送礼巴结。
结果赵高被赐死,高要彻底慌神,一病不起。
巧合的是,始皇帝意外得知他做菜不错,亲自赐名为“赵高”。
高要的病不治而愈,欣喜万分地找到易小川,告诉他事情的经过。
易小川希望他不要因为过去的凄惨遭遇去报复其他人,因三观不同,两人大吵一架后便不欢而散。
剧本里,俩人吵架的剧情被两三句话草草带过,很简洁的过渡戏。
张式觉得这条戏缺了张力。
高要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愤怒,不可能简单地一两句话说完,就迅速地和易小川分道扬镳。
他认为这样没能充分展现出高要的内心,与人物情绪不符。
恰好胡戨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第264章 你清高啊
夜幕低垂,点点灯火。
秦王宫偏殿前,《神话》剧组准备今晚的拍摄。
工作人员对设备做着最后的检查,另一侧的张式默默无言,只重复的登上台阶、走下台阶。
陆远站在监视器后,悄悄打量着他,在剧组待久了,好的演员一眼就能认出来。
第一眼看见张式时,他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这人好似融入了角色,与周遭的人格格不入。
体现在方方面面,走路姿势,说话的腔调,以及看人的眼神。
比如现在,随着他不断上下台阶,身上的气质也在一点点调整。
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其他,他的呼吸急促许多,抿着嘴,伸着脖子吸一口气,在吐出与咽下间徘徊。
很短暂的变化,搭配他那双不算大的眼睛,整个人愈发显得憋屈,苦闷。
陆远心里替胡戨捏了把汗,接下来的这场戏可不大好演,两人的表演显然不是一个档次。
他往左侧瞅了瞅,却见那货正和饰演虞姬的张朦聊着天。
十来分钟,准备妥当,导演挥手,演员入场。
“Action。”
漆黑的夜,偏殿的台阶前。
胡戨上前一步,推搡着张式的肩膀,大吼道:“你忘了,你全都忘了。”
“你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权倾天下,是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很害怕,害怕我的朋友有一天会变成那个赵高!”
胡戨的表演技巧还是老一套,大开大合,配合着肢体动作,情绪给的很足,细节上有进步,却不多。
相反,当镜头转到张式时,他的面部表情要细腻许多,嘴角缓缓往下压,直愣愣的盯着胡戨,眼里蓄起了泪花,藏着股怀疑,与不敢置信。
高要这个角色从初期开始,伏低做小,忍受了不知多少屈辱和白眼。
尤其是遭受过“阉割之痛”,阉割的同时也割舍掉了他对外人的善良。
他忍辱负重,汲汲营营,好不容易谋到高位,再也不想伪装,只想报复,报复那些羞辱过他的人。
此时的高要受尽了种种折磨,被恨意和野心蒙蔽了心眼,内心开始扭曲。
但他没有忘记对自己小妹的宠爱,对易小川的信任也没有丝毫减少。
谁知道一厢情愿换来的却是易小川的指责和不理解,他怎能不心生怨怼。
张式强忍怒火,竖起大拇指,眼圈泛红,咬牙道:“伱了不起,你清高,你现在可以骂我了。”
他的台词情绪饱满,声线拉得很长,可还没有到外放的程度,依旧压着嗓子。
胡戨嘴里大吼:“我骂你怎么了!”
说完他下意识地偏过头去,因为张式这一刻目光如炽,他接不住。
陆远站在监视器后,看到这一幕暗道可惜,为张式感到可惜,这种状态再来一条不知道能不能找回。
老胡你真该死啊!
奇怪的是,一旁的导演蒋嘉骏却没有喊停。
张式也意识到这一点,立刻补救,往左前方跨出一步,伸手指着胡戨的鼻子与他对视,嘴唇微微颤抖。
大抵是角色“高要”大病初愈,怒火攻心,他猝不及防的打了个摆子,道:“好,真好,你了不起,你把我带到这里来,有没有想过把我带回去啊。”
他弯下腰,喘着粗气,咬牙切齿道:“你知不知道我在这里受着什么样的欺负,就因为我没钱没势。”
这段台词念完,他停顿两秒,面带悲痛,指着自己的下体,怒吼道:“我残缺啊!”
“我他妈的废人!”
“你真了不起啊,大家都爱你啊,这是什么破地方,破地方,破地方啊!”
张式转身,缓慢而坚定地踏上台阶,每往上一阶,嘴里便跟着念“我就是要一步一步.”
踏上最后一层台阶时,他面朝胡戨,右手指天,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歇斯底里道:“我要做赵高!”
不算大的眼睛里写满野心和欲望,而他的脸和嘴却又露出挥之不去的卑微,两种极端的情绪同时出现在脸上。
陆远内心一怔,他看的很明白,这段戏从最开始张式就在铺垫。
情绪随着那一声声绝望又带着兴奋的台词层层递进,伴随着缓缓走上阶梯的肢体动作,转身看向易小川的目光带着愤恨、带着释然,还有一丝疲惫。
妙极了,他甚至有些技痒,恨不得亲自下场和他较量一番。
“卡。”导演蒋嘉骏喊道。
场内,张式杵在台阶上久久没动弹,胡戨则丧着脸走过来。
他看都没看陆远一眼,闷声道:“导演,我想看看回放。”
蒋嘉骏自无不可,起身让出位置。
相比《仙剑三》时,胡戨的演技进步了不少,但那得看和谁比。
陆远自衬在表演上有些许天赋,可刚才那段戏哪怕换成他饰演易小川,估计也不会太轻松。
胡戨看着画面里的自己,更加郁闷,差距太大,相比之下,他的演技实在稚嫩,没眼看呐。
尤其是他接不住戏下意识偏头之后,给到他的镜头都少了,大多拍的侧身。
这意味着什么不难理解,越想越丢人。
他想重来一条,但面对张式炉火纯青的表演压迫,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应对。
想到什么,他瞥了眼陆远,一把拽住他的胳膊,直接问:“陆老师,要是你,这场戏该怎么演?”
陆远甩开他的手,翻了个白眼,道:“好好说话。”
胡戨咧嘴道:“这不是求人吗,姿态总得放低一些。”
陆远看着台阶上依旧沉浸在角色里的张式,问道:“你在剧组和他私底下的关系是不是很好?”
“还行,他人挺好说话,和剧组其他人相处的都不错。”
陆远摸着下巴,道:“要应付这场戏其实也容易,去和张式吵一架,真正意义上的吵,狠狠的吵,最好能动手。”
胡戨呆了下,问:“能不能换一种。”
“你在心里压根没有厌恶他的想法,又怎么能表现出来,戏里你当他是张式,他却当你是易小川啊,实在不行你把他想象成自己讨厌的人,上戏没教过你这些吗?”
胡戨:“.”
今晚木有啦,加班有点晚哦
第265章 逆子
话说陆远高中毕业时,之所以选择进入娱乐圈。
除了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够不上重点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行来钱快。
当时其实心里对演员不怎么瞧得上,觉得这帮子人都没啥知识,文化不高。
这也导致陆远起初打心底不太看得上这行。
只是后来见多识广,再加上同一些德艺双馨的老前辈交流过。
才看明白任何行业都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对于有追求的演员而言,读书和沉淀是必须的。
这些通通会反映在个人的气质、谈吐和行为举止上。
演员从事文艺表演工作,吃这碗饭,要想塑造出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自然少不了文化的积累。
为了塑造一个角色,为了更好地了解角色,帮助自己剖析角色内心。
他们会提前做很多功课,揣摩角色的台词,了解当时的故事背景。
所以通常情况下,在这行干的时间久了,演员知识面挺广,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东西。
陆远拍戏以来,演过太监、军人、卧底、道士、富豪。
大明学太监怎么说话,士兵学军人如何持枪,潜伏了解摩斯密码,仙剑三浏览道教各种秘术.
总之各种乱七八糟的知识学了一箩筐,粗而不精。
他闲的时候也会瞎琢磨,大体觉得演员在文化知识层面上,是“博”和“专”的融合。
“博”,是指知识面要宽泛一些,至少对文学、历史、哲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涉猎。
“专”,是指通过理论学习和表演实践认真钻研表演艺术,不断提高演绎不同性格角色的水准。
角色没有大小之分,只有演技好坏之别,公子扶苏戏份不多,但陆远依旧竭尽全力去分析角色的心理。
只是这个古代人物的背景,性格,对他而言算是“博”那块,属于有所涉猎的部分。
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却是在为难他。
好在他有一位历史知识渊博,且好为人师的老父亲。
陆远:喂,爸,干嘛呢?
陆明华:和你妈吵架呢,有屁快放。
陆远:你可别难为自己,哪回你能吵得过她,今晚是不是又要去二叔家过夜。
陆明华:伱个臭小子到底有没有事,还有你是不是欺负自己外甥了,你姐前两天可找你妈告状了。
陆远:胡说,我没有,不是我,谁欺负板栗了,你别听老女人瞎扯,她更年期快到了。
陆明华:你才更年期快到了,我在说你宝贝儿子呢,没说你。
陆远:……
陆远:不和你瞎扯了,给我讲讲公子扶苏呗,性格怎么样,我这边客串,有场扶苏的戏。
陆明华:扶苏啊,这是个逆子,倒霉玩意,和你一样,天天的没一件事能让当爹的省心。
陆远:不是,你没事吧,扯我干嘛,每回被老妈骂就拿我撒气。
电话那头陆明华不知道骂骂咧咧的和李茹兰说了些什么。
过了会,他继续道:扶苏这个人吧,读多了圣贤书,治国理念比较单纯,始皇帝要修驰道,修长城,统一文字、度量衡,他总是劝谏,认为这些国策耗费人力物力,不值当,不止一次当堂和他爹顶起来。
陆远:所以他爹看他烦了,就让他滚去修长城。
陆明华:政治哪有这么简单,你小学那会我就见你烦也没让你滚蛋啊,当时嬴政为了统一思想,真正的控制整个国家,于是对影响较大也是跳得最欢的儒家,来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事件,扶苏觉得太残忍又给顶了回去。
陆明华:秦始皇一瞧,嘿,这儿子怕不是读书读傻了,女朋友也不找,啊不是,是成天就知道怼自己,干脆让他去边关走走,了解没有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惨状,体悟当爹的一片苦心,顺带接管蒙恬的军权。
陆远:结果他噶了。
陆明华:始皇帝也没料到自己死得早,手下的人胆大包天,居然敢矫诏,他是看好扶苏的,让他接手三十万大军就是证明,军权不易手,更何况是三十万精锐,谁知道扶苏面对诏书一点想法都没有。
陆远:也是,要是换成我有三十万大军,高低得杀回咸阳,当面找你对质,说不得老爸你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陆明华:
陆明华:行,有胆别挂电话,我让你妈这个准太后来和你讲。
上一篇:神话高武:我的凶兽分身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