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207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任重而道远呐。

  “老大,到地方了。”

  约莫半个小时,车子七拐八拐,在昭阳区一家酒店前停下。

  陆远刚下车,就见海青走过来,身后跟着位身材圆润的中年男人。

  向师姐点点头,他率先伸出手,笑容温和道:“刘疆导演你好。”

  海青在电话里已经向他大致讲明了具体情况。

  “欸,陆远,你好,你好。”刘疆同样伸手,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陆远下车后,他也在暗暗观察,见对方笑得坦诚,不似作假,心里稍微松了口气,果然如海青所言,是个大气的性子。

  酒店门口人来人往,哪怕陆远裹得严严实实,也抵不住群众雪亮的眼睛。

  趁着暂时没人发现,几人匆匆上楼,进了包厢,客套几句,刘疆取出剧本。

  “这个角色玩世不恭、潇洒随意、对许多事情持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而这些外表之下,又隐藏着坚毅的内在,和你非常贴近。”

  海青眨了眨眼,诧异地看向刘疆,心道,好家伙,内地第一小生,当真恐怖如斯。

  陆远笑了笑,这也是个趣人,咋不说男主是以他为原型写的呢。

  他站起身,客客气气地接过剧本道:“前面的勉强说得过去,我什么时候对事情持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了。”

  “我听海青说你不爱计较,大气,可不就是另一种意义的满不在乎吗。”

  “哈哈哈,刘导说笑了。”

  包厢陷入沉默。

  海青左顾右盼,下意识掏出烟盒。

  可瞧了眼正低头翻阅剧本的陆远,又看向盯着着他发愣的刘疆,默默收了回去。

  到底是和从前不一样了啊。

  接到海青的电话,当听说又是谍战戏时,陆远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无论片酬多高都得拒绝。

  《潜伏》创造了谍战片新的收视纪录,他自己也没把握超越。

  倘若为了钱接质量一般的剧本,毫无疑问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之所以答应海青赴约,只是人情世故罢了。

  但将剧本翻了几页后,他忽然觉得或许可以试试。

  “刘导,这部戏打算投多少?”

  PS:还有一章估计很晚,大家别等了,明天上午看吧。

第259章 天价

  刘疆伸出一只手,沉声道:“5000万。”

  说完,他看了眼陆远,见他不动声色,补充道:“华录百纳那边说过,你的片酬是1200万。”

  陆远点点头,对这个数字并没有感到太意外,毕竟是谍战题材,更高的不是没见过,前两天还有公司出价1800万呢,只是没有剧本而已。

  他无动于衷,坐在另一侧的海青却差点咬掉舌头。

  华录是真舍得,1200万,一个人拿走整部戏四分之一的投资。

  她出道多年,如今的片酬8-10万一集,一部戏顶天能到手200来万。

  忙活半年,只抵师弟一个零头,让不让人活了,没天理啊喂。

  她来之前和导演刘疆聊过,《黎明之前》只有30集左右的内容。

  一集40万,比陈保国和陈道名两位大咖的片酬还高。

  目前的市场,一线电视剧演员片酬普遍在20万左右,猛地出现一个断层式的40万,让她直接傻眼。

  可想到《潜伏》当下火热的市场影响力,堪称恐怖的“吸金力”,和《黎明之前》谍战戏的剧本类型,倒也说得过去。

  倘若今年古装剧大热,让陈保国和陈道名出山再演皇帝,也能拿到这个片酬。

  40万的天价片酬只此一次,能不能维持,得看陆远能否始终保持自己在谍战剧的顶级号召力。

  海青思绪纷飞,刘疆沉默不语,包厢内再次陷入安静。

  陆远没有过多的去关注他俩,而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剧本上。

  主人公叫刘新杰,是个共党卧底,潜伏在中统第八局,担任军情八局总务处处长。

  顶头上司是从小穿一条裤子,风里来雨里去,死人堆里爬出的好兄弟,军情八局局长谭忠恕。

  乍一看,他还以为这部戏的编剧在内容上借鉴了《潜伏》,实在是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故事都发生在办公室里,《潜伏》是一个上级四下级,《黎明之前》同样是一个上级四下级。

  两位主角的背景也惊人一致,都在国党专业的情报机构学习过,甚至还当过老师,换言之都是间谍科班出身的人。

  所不同的是,余则成是他所在城市的主要地下党负责人,而刘新杰则一直处于休眠状态。

  因为在魔都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地下党-水手,这也就意味着刘新杰处于配角的地位,主导魔都地下党工作的人是水手。

  陆远之所以被这个剧本打动,更重要的原因是逻辑在线,是紧凑有力的叙事方式,悬疑迭生、一波三折、多线索并进,丝毫不拖泥带水。

  一般谍战剧中,开头讲究故弄玄虚式的“装神弄鬼”,人物关系层层剥离,卧底通常都是先隐藏,最后一刻才被识破。

  《黎明之前》却大不相同,它在故事的开头,就迫不及待地点明了刘新杰共党卧底的身份,并且让这位军情八局总务处处长在最开始就遭到怀疑,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紧张刺激的氛围,可谓吊足了胃口。

  谍战剧的主线通常围绕主人公如何完成任务,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危险。

  而《黎明之前》则着重讲述,谍报人员怎样在危局下保护自己和同志,且并不是每个优秀的间谍都能全身而退。

  刘新杰的幸存,是靠了下属、同志、爱人,甚至是上级“水手”的牺牲,给整个大背景增添了一抹另类温情。

  陆远放下剧本,沉吟数秒,问道:“刘导,我注意到剧本里一直在强调刘新杰好酒,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喝酒。”

  刘疆笑了笑,既然这么问,说明对这部戏产生了兴趣。

  他看向俩人,解释道:“其实这点源于编剧,也源于你们的老师,黄垒。”

  陆远和海青对视一眼,纳闷道:“和黄老师有什么关系?”

  “这个剧本其实在《潜伏》之前就有了,2003年黄垒做了一个梦,然后找到了他的表弟,也就是编剧黄柯。

  当时有一个戏叫《誓言无声》,黄柯一直对谍战、判案的小说特别痴迷,所以就拿他的梦写了一个大纲。

  基本上是现在主要的构架,当然那些机构、大的人物、事件都是虚构的,没有历史的原形,只是把它放在真实的大背景之下做了一个故事。”

  刘疆喝了口水,继续道:“刘新杰的部分特征取自你们的黄垒老师,他本人喜欢喝酒。”

  “没想到还有这茬。”陆远大感意外。

  他发现自己这位北电老师在圈子里的触手挺长,海青出演《双面胶》女一号就是他的推荐,那部戏他还是监制。

  “所以这部戏黄老师也是监制咯?”他笑着问道。

  刘疆点点头,犹豫道:“其实《媳妇的美好时代》他也提过你,只是当时我需要一个稳定的主演,所以.”

  “我能理解你的顾虑,也从来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不必介意。”陆远连忙摆手,瞧起来毫不在意。

  俩人笑了笑,甭管当时具体原因如何,心里到底怎么想,这事明面上算是过去了。

  海青见此,知道今天的目的基本达成,指着桌上的菜肴道:“行了,动动筷子,菜都凉了。”

  陆远看了她一眼,忽然问:“刘导,其他几个角色人选怎么样了?”

  他既然决定出演男一号,自然希望配角的演技老辣些,班底不能次于《潜伏》剧组。

  刘新杰和余则成在人物性格,为人行事上区别颇大。

  余则成外表老实,内则“闷骚”,刘新杰则是完完全全的“明骚”。

  因此更需要和高手过招,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一部戏仅仅依靠他可不成。

  刘疆道:“谭忠恕选了林永建,段海平选了陆剑明.”

  陆剑明演过卫青,陆远当年看《汉武大帝》时,除了陈保国,最关注的就是他。

  至于林永建,曾经在春晚节目《装修》中以滑稽的形象,赚到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近些年来,在多部热播剧中出演男主角,一跃晋升为一线男演员,《和平年代》、《金婚》、《喜耕田的故事》、《王贵与安娜》等影视剧,但一想到他出演反派.

  刘疆似是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你放心,林永建绝对没问题。”

  陆远不再多言,他虽是男主,但导演,制片可比他更加希望这部戏出色。

  “那女一号,有人选吗?”

第260章 你是真畜生啊

  《黎明之前》的女人戏薄弱,女主角叫顾晔佳,戏份不多,和翠萍的立体感完全没法比。

  陆远都没有让刘施施出演的想法,可有可无的角色,太脸谱化,比之萧雅不知差了多少。

  刘疆不露声色地瞥了眼海青,道:“目前还没确定,怎么,你有合适人选吗?”

  陆远的视线同样扫过海青,按道理讲应该提一嘴这位学姐的名字。

  但他心存顾虑,和翠萍粗鲁不同,顾晔佳是个25岁音乐教师,人设简单、清纯、漂亮。

  海青不一样,靠着婆媳剧走红的她,更多的是中年成熟妇女气质,与人物的长相年龄并不相符。

  习惯了她的快语速,大嗓门,干脆利落嘎嘣脆,让她在剧里故意压低声音,放慢语速,轻柔的说话,想想都别扭。

  在陆远看来,既然角色存在感不足,那不如干脆找个演技过关的“花瓶”,让观众养养眼。

  深思熟虑后,他话里有话道:“我只是在可惜女主戏份不多,角色扁平不够出彩,一个‘花瓶’式的人物。”

  刘疆混迹娱乐圈多年,心思活络,稍微琢磨便明白他的弦外之音。

  海青小口吃着菜,听到这话,手上筷子不停,心里却是一动。

  连续出演多部同类型婆媳剧,观众对她的印象渐渐定型,收到的剧本除了婆媳还是婆媳。

  她才30出头,还年轻,不想早早的被固化角色束缚,想走出舒适区,换个赛道。

  陆远靠着一部谍战戏成为今年最亮的那颗星,来之前她便想过,假若对方答应出演,那么她就试着争取下女主角,借一借师弟的东风。

  可听对方这么一分析,发现自己好像确实不太合适。

  她放下筷子,想了想,道:“孙丽怎么样,我和她同演《玉观音》,她的演技还不错。”

  “孙丽长相太硬。”刘疆道。

  “殷陶呢,殷陶也不错。”

  “.”

  陆远低着头没发表意见,却是想起早年在《集结号》有过一面之缘的陈漱。

  三人饭吃到一半,吴朗匆匆敲门进来,低声道:“老大,快走,记者收到消息杀过来了。”

  陆远咽下嘴里的鱼肉,边起身边问:“他们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可能来的时候身后吊着尾巴没发现。”吴朗语速飞快,手上不停,利索的收好剧本。

  圈子里的记者和狗仔们学着港圈那一套,盯梢、跟踪、窃听、偷拍,整的和刑侦队一样,网上时不时能蹦出些花边新闻。

  一次两次还行,久了谁都无法忍受,从四月开始,陆远现在听到他们的名头就脑瓜子疼。

  等几人匆匆走下楼,就见酒店门前站着一排保安,乌压压的记者透过玻璃门往里看。

  最前面的哥们眼镜都挤掉了,以一种奇怪的姿势趴在玻璃门上,仍张着嘴拼了命地喊。

  “真是陆远,还有海青,那是刘疆导演吧。”

  “陆远,能透露一下你今天过来的目的吗,是准备下一部戏吗?”

  “陆远,确定出演《唐山大地震》是意味着你会续约华谊吗?”

  “刘疆导演,请问你的下一部戏是什么,陆远是否为男一号,片酬是多少。”

  有记者隔着门问,引得下楼的客人们频频回头。

  刘疆和海青在后方对视一眼,感叹陆远人气高得离谱。

  关键时刻,酒店经理带着保安赶到,他挥手招呼:“峨眉峰,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