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199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三月底,《潜伏》的宣传持续了近半个月。

  京城、南方、魔都、芒果四家电视台拿到首轮播放权。

  随着开播期临近,张婧和华明压力也越来越大,再不搞出点动静,《潜伏》估计就凉了。

  实在是今年开年以来,接连出现的几部高收视影视剧,让他俩有些忐忑。

  一月《走西口》,二月《北风那个吹》,三月《我的团长我的团》。

  《走西口》于央视首播,该剧的平均收视率为9.60%,单集的最高收视率为12.47%,创下七年来的收视纪录。

  主演杜醇原地飞升,背后的经纪公司钱给到位,通稿满天飞,什么八零男星第一人,收视灵药,可谓风头无两。

  年初陆远主演的《人间情缘》同期开播,但收视实在勉强,相比于之前的几部剧,怎么瞧都有些配不上他的名头。

  加上去年年底的“隐婚生子”事件,他狠狠“得罪”了媒体,舆论拉踩十分严重。

  但凡是杜醇的通稿,底下就一定会有人暗暗带节奏贬低他。

  双方的粉丝在贴吧,博客,天涯等各大论坛没少掐架,或真或假的小道消息满天飞。

  杜醇大把的撒钱雇水军,好在陆某人底子厚,女性粉丝较多,一个个凶得很,一张嘴能同时喷三个。

  在掐架方面没输过,可舆论走向不是依靠几个粉丝能轻易扭转的,毕竟收视率比不过是事实。

  二月《北风那个吹》于京城卫视播出,平均收视率6.6%,一举打破了京城台创建以来的收视纪录,坐拥9.82%的最高收视数据。

  三月下旬《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成绩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康红雷带着新剧登陆各大卫视,开播收视高到离谱,口碑更是好到爆炸。

  几部剧热度犹在,复播的收视率依旧凶猛,《潜伏》想顶着压力突出重围,难度可想而知。

  张婧和华明整日愁眉苦脸,他们还指着版权和后续的广告收益呢。

  尽管宣发经费不足,但俩人还是靠着各自强大的人脉,联合四家上星卫视搞了几场宣传。

  《无人区》杀青后没几天,陆远和剧组汇合,在四个省份轮着跑。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引爆舆论,为《潜伏》开播最后造一场势。

  3月27日,长沙,陆远的最后一场专访。

  酒店门口,何迥满脸笑意,率先伸手:“陆老师,你好。”

  陆远看着向他走来的矮个瘦小主持人,同样笑着伸手:“何老师,你好,初次见面,久仰大名。”

  何迥诧异,自己名头这么大了?

  陆远解释道:“小时候看过你在央视主持的节目《大风车》。”

  1995何迥年主持央视少儿益智节目《大风车》,那会他才十岁出头,看过很正常。

  何迥仰着头,注视着这位人高马大的当红小生,忽然有种岁月不饶人的感觉。

  他笑道:“嗯,谢谢你让我有种自己马上要退休的错觉。”

  “哈哈,那不能够,何老师一定会成为主持界常青树的。”

  芒果卫视作为首轮播出方,为了开播卖广告也是狠狠出了把力气,愣是将当家台柱子给放出来。

  寒暄的同时,何迥也在默默打量着陆远。

  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芒果台的几个节目邀请陆远也不是一次两次,但都被他以各种缘由推掉。

  这家伙低调的很,成名之后,除了高价赴了次鲁豫有约,就再没上过其他访谈节目。

  若不是为了宣传新剧,他大概率不会过来。

  俩人开着玩笑,并肩走进酒店预定好的包厢。

  坐下之后,何迥笑着道:“台里邀请你几次,都没成功,听说要给你做一次专访,我可是努力争取,总算获得了这次机会。”

  他说的是实话,总台在他和汪函间举棋不定,最后因为陆远和谢那一起拍过《射雕英雄传》的缘故,他才获得这次机会。

  各家卫视都有一哥一姐的定论,芒果台一姐毫无疑问是李湘,一哥目前是汪函暂处领先位置。

  陆远摆手道:“何老师抬举,之所以没过来,主要是我这人嘴笨,免得在节目里丢人。”

  “陆老师,你,哈哈。”何迥笑了起来,这话他半句都不信,陆怼怼的名号又不是没听过,鲁虞的惨案历历在目。

  圈子里都说何迥为人好,情商高,如今见面发现的确如此,接人待物如沐春风。

  何迥在和陆远交流时有同样的感觉,真的没有一点一线明星的架子,比上次过来的杜醇顺眼多了。

  俩人聊得愈发畅快。

  “下午的专访有没有什么话题是不能谈的?”何迥问。

  陆远摆摆手:“我都OK,没什么不能谈的,当然了,如果真的有,你问我我也不会说。”

  “哈哈哈。”

  “这臭豆腐不错,外焦里嫩,闻着臭吃着香。”

  “我还担心你吃不惯呢。”

  “不会啊,小时候我妈和我姐做的各种黑暗料理最后全进了我肚子。”

  下午,芒果卫视,演播厅。

  陆远将访谈提纲递给吴朗,看向旁边的摄影机,朝何迥点头示意。

  “开始吧。”

  “好。”

  俩人对坐在沙发上,陆远举着话筒率先道:“芒果台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陆远,祝大家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打过招呼,何迥提问:“媒体都说你戏路宽,出道以来,古装,武侠,军事,历史,都市,谍战,你是不是准备拍遍所有类型的剧?”

  陆远过了一遍提纲之后,心里早有腹稿,道:“抗日神剧我不拍。”

  “为什么?”

  “它不光是一个电视剧,它还牵扯到一个正确的历史观问题,我一想将来00后,10后看到现在的抗日剧,他是不是认为抗日就是那样?穿着皮大衣,拿着驳壳枪,男的像潘安,女的像柳如是,飞天遁地,百里外飞镖取敌首级。”

  陆远这番话放出去势必会引发争论,这是在砸人家饭碗啊,为宣传一部剧未免也太豁的出去了。

  何迥心里琢磨,嘴上却顺着他的话往下:“可是你不觉得自己能做的很少吗?”

  陆远轻轻点了下脑袋,想了一会儿:“这个只能靠行业的文化自觉,作为演员我只能提高自己的鉴别意识,文化觉悟得一点点的提高,文化在我这里是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影视剧必须尊重文化,要输出正确的观念。”

  “那你觉得作为一名演员,可以为这个社会输出什么?”何迥表情变得严肃。

  “情感,人类良性的情感,对国家,对家庭。”

  “所以你认为演员对社会的责任是什么?”

  “演员和普通人不一样,他有一种放大的效应,那些年轻的观众会不自觉地以我们为标杆,因此必须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来的路上我和恩师王劲嵩谈过,他说演员贵在自我约束,不是什么话都能说,什么事都能做。”

  何迥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可现在还有很多演员没明白呢。”

  陆远跟着笑,却不搭话,有些话能讲,有些话却不能讲,他只是为了宣传新剧,没必要把自己搭进去。

  何迥见他笑而不语,换个话题:“你似乎很少上节目?”

  “演员频繁出镜,太高调其实是在缩短自己的演艺寿命。”

  “你不担心观众觉得你太过高冷吗?”

  陆远站起身,道:“我身高一米八五,高说得上,体温37度,冷倒也不至于吧。”

  “哈哈哈。”

第246章 炮轰

  因为陆远相对严肃的回答,何迥一改往日的轻松活跃。

  临近结束时,他再次提问:“网上关于你是实力派还是偶像派的讨论一直没停过,你认为自己是实力派还是偶像派。”

  陆远轻笑一声:“因为剧本和角色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我的划分自然不同,我不纠结,只会尽全力演好每个角色。”

  “所以你并不介意部分网友认为伱是偶像派的观点。”

  “当然不介意,嗯,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他们将我当作实力派偶像,哈哈哈。”

  何迥跟着笑:“能不能说说你对演技的理解?”

  陆远靠在沙发上,想了想,开口道:“与其说是演技,我更认为是一种感受,一种真情实感,用心去触碰,就像日常与朋友相处一样,当你真的用心了,彼此是能感受到的,表演亦是如此,用心了,观众便能感受到。”

  何迥不断点头,补充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听到他的总结,陆远突然感觉自己书读的还是少了些:“其实这几年不断进组拍戏,我发现自己刚入行那会,更多的是依靠本能附带技巧,很多时候对人物的挖掘不够深入,恨不得用十二分的技巧去告诉别人我在演,哪怕呼吸都要演出不同的感觉,但是现在的话,我更喜欢隐藏这些技巧,用真实的情感。”

  何迥听着他娓娓道来的讲解,总有种错觉,好似对面的人已入行十来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你入行的第四个年头。”

  陆远摸了下后脑勺,装模作样道:“何老师,我就说我这人嘴笨,口无遮拦,保不齐就会在节目里丢人。”

  “不不不,我认为你讲的很有道理。”

  “由陆远领衔主演的谍战剧《潜伏》,将于4月1号正式登陆四大卫视!”

  “前途未卜,背水一战,陆远!!是生是死尽在《潜伏》!”

  “实力派或偶像派,陆远希望自己是实力派偶像。”

  “炮轰抗日神剧,陆远评价部分导演没下限,严重背离历史真实,称女演员造型夸张似娼妓。”

  “杜醇接受采访表示演员只需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在不了解实际情况下肆意点评他人,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

  “某抗日剧制作人接受采访回应,所谓的神剧只是为了让抗战剧年轻化、接地气。”

  “.”

  芒果台的专访于第二天上午播出。

  紧接着凤凰资讯,搜狐网,南方周末,新浪网,等各大媒体纷纷下场。

  知名媒体的报道勉强称得上客观公正,不少小报却是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但总的来说舆论彻底发酵开来。

  陆远在星疆拍摄《无人区》时,《潜伏》就已经提前展开宣传造势。

  只是当时除了利益相关的四家电视台,其他媒体机构没收到好处,因此没有大肆报道。

  张婧,华明以及其他几位电视台的领导一致认为这场宣传还缺一把火。

  《潜伏》的主创班底不算豪华,除陆远本人外,只秦海露稍微有点名气,其余如吴钢、祖锋、曹炳昆之流基本没人认识。

  所以开播前的最后一场舆论必须由他亲自掀起,将矛头对准抗日神剧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早有预谋。

  当然,专访时的那番话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他发自真心的认为抗日剧不能再这般下去。

  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在四家卫视的联手推动下,陆远的观点被广大网友争相议论。

  有赞成自然有反对,连带《潜伏》的话题度也被拉高,大有未播先火的趋势。

  “老大,你看这条报道,杜醇是要和你死磕啊。”吴朗紧绷着脸,念到某个名字时,眼中满是厌恶。

  陆远接过手机看了看,杜醇在出席某项活动时,向媒体表示目前电视剧市场谍战剧过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

  是个人都能听出来,话里话外全是在影射他,同时隐晦表达对《潜伏》收视的看衰。

  陆远摇摇头:“别搭理,小丑而已,靠一部剧火了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真以为能上天不成。”

  两人的冲突源于新一届的四大小生评选,实际陆远本人对这个名头并不太在意。

  近两年资本接连登场,金钱开道多方运作,四大小生早就被玩烂了。

  吴朗愤愤道:“这人自己身上黑料一大堆,和他爹一路货色,哪来的胆子乱跳,迟早要完。”

  陆远没有吱声,人品如何另说,终究还是资源问题,意识到他和华谊出现矛盾后,暗地里不知多少人在跃跃欲试。

  《人间情缘》收视不理想,如果《潜伏》收视再次拉跨,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漫天蜚语。

  他自持沉稳,可面对当前的局面依旧止不住心生烦躁,他清楚剧本质量相当出色,但市场是完全不讲道理的。

  如此卖力地配合卫视宣传,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部戏对他之后的发展影响深远。

  正如某些媒体分析的那样,离开华谊的支持,他只有两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潜伏》、《蜗居》。

  至于《仙剑三》,局限性太大,只能覆盖年轻群体,没抱太大期望。

  “老大,京城电视台刚才打来电话,潜伏秘密档案需要你过去补录几个片段。”

  “行,直接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