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170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他会想你在干嘛,你想要表达什么,最后跳出去了,干脆不回应你,这样演员之间就无法形成有效的一个相互刺激。

  因为表演讲究的是相互交流,然后独自判断,之后再到相互交流的一个过程。

  说出去一句话,要看到对方有什么样的一个反应,他最真实的反应出来之后,才去判断他的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在完成自身的判断之后,再去反馈给对方。

  这就像打球一样,俩人约好了打和平球,虽然看着激烈,但始终要在节奏当中去打。

  不能说你一个人拿球砰砰砰一直打,对面给你的球是另一个节奏,但你还是打自己的,那根本就没法打下去了。

  一个相互的交流,你来我往,才能够完成一场戏,否则就叫做单边发力,结果就必然走向一个单一的表演情绪。

  久而久之,反而会变成孤芳自赏,同时也没有办法跳脱出完成一个角色,因为你一直在自嗨,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祖峰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是他自己陷入了误区。

第207章 尾声

  《画皮》自上映后口碑持续发酵。

  十月中旬,票房正式破两亿,以一己之力盘活了奥运之后稍显疲软的电影市场,堪称华语电影的一个里程碑。

  亮瞎眼的票房佳绩,让国庆档期真正和暑期档、贺岁档三足鼎立。

  不仅如此,影片的爆火对内地演员的意义更加重大。

  在此之前海峡两岸的投资人和观众都比较迷信港星,所以造成了一个现象,大片男主角多选用港台演员,女主角给内地演员。

  如今《画皮》的大卖打破了这种市场的固有认知。

  作为一部由内地演员挑大梁并卖座的华语电影,《画皮》证明了内地演员的商业潜力。

  可以预料,这种雪球效应会持续下去,内地演员担任一番时代即将到来。

  整个十月,陈琨、赵微、周讯三人毫无疑问是话题焦点。

  身价暴涨,片约不断,代言接到手软,赵微更是借此一举甩脱票房毒药的帽子。

  为庆祝票房大爆,制片人和导演召集各位主创在京城大酒店举办庆功宴。

  陆远自然在应邀之列。

  “陈导,恭喜您进入两亿导演俱乐部,嗨您知道的,临近杀青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我回京请您吃饭。”

  “您客气,下部戏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提,绝无二话.”

  稍微客套几句,陆远挂断电话,随后将手机递给吴朗,继续接受化妆师的面部蹂躏。

  他有自知之明,庆功宴于他而言意义不大,主角是陈琨三人组,其他人都得靠边站,包括之前争夺一番的甄梓丹。

  目前他的基本盘还是电视剧,主次得分清。

  补妆完毕,他眼瞅着冯恩贺低着头,双手背在身后极慢极慢地来回踱步,问道:“冯老师,不对词?”

  这是冯恩贺在剧组的最后一场戏。

  说的是吴站长撤离大陆,前往湾湾,在飞机上向余则成说明带上他一同前往的原因。

  冯恩贺抬起头,笑着摇了摇,道:“都对俩月了,早熟了,也别走戏,直接上实拍。”

  站在一旁的副导付伟转头瞧了一眼陆远,见他应下,连忙退出镜头外。

  “全场安静。”

  “Action!”

  一间类似于战斗机座舱的隔间里,陆远和冯恩贺并肩坐着,身旁或站或坐着一些个群演饰演的党国军人。

  冯恩贺微微斜下脑袋,打量他一眼,捏着皮手套,问道:“生我气呢?”

  因为没有过肩镜头,陆远的应对方式极其有限,肢体语言用处不大,纯靠面部表情。

  他同样扭头看对方一眼,扯着嘴角勉强地笑笑,幅度很小,略显得有些不满。

  冯恩贺心中了然,解释道:“你放心,我在粤省再给你置个家,还有生意,这仗也就再打个一年半载了,以后靠生意。”

  陆远有些敷衍:“你只要信任我,我就跟着您。”

  “总部本来让你留下执行潜伏计划,我给否了,那个计划没前途。”估摸着是最后一场戏的缘故,冯恩贺状态好到离谱。

  他延续了一贯的表演风格,一句话,愣是给拐了仨弯儿,语流状态由高向低,等说道“我给否了”又忽然升调,接着再降,“没前途”还拖长着念,笃定的味道一下出来了。

  陆远知道这老杂毛没安什么好心,只是希望拴住自己,毕竟在天荆潜伏期间他知道对方太多的秘密。

  他斜眼盯着对方,露出的眼白多于眼黑,跟死鱼似的,嘴角咧出一个嘲讽的弧度,道:“我喜欢潜伏,刺激。”

  这个时间点,吴站长其实已经知道余则成就是潜伏者。

  只不过现在他的心思早已经不在政治上了,再加上余则成算是他的学生,又帮助他那么多,替他捞了无数的好处。

  杀肯定不能杀,留下也不能留。

  如果余则成留下,万一后面出了事,他即使在湾湾肯定也要背上一个失察的过错,从而受到牵连。

  因此再三考虑,他决定带走余则成,至于对方是不是卧底并不重要。

  冯恩贺的应对很巧,稍抬下颚,眯着眼,微不可察的点点头:“你心重,手不狠。”

  他又做下判断,摇摇头语重心长道:“不适合潜伏。”

  “.”

  “卡。”

  “过。”

  陆远冲着冯恩贺竖了个大拇指,道:“厉害,每句词的表情和眼神都在变化,佩服佩服。”

  冯恩贺哈哈一笑,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花,道:“哈哈,你尽知道拣好听的说,我每句台词换个表情,你难道不是,不过说实话,这场戏是拍的最过瘾的一场。”

  陆远看着冯恩贺轻松许多的神情,伸手道:“冯老师,有机会再合作。”

  同冯恩贺对戏不要太舒适,这名老演员路子太稳了。

  潜伏这部戏拍到后期,大伙都熟悉了,陆远的即兴发挥就变多了。

  在实拍之前,对手压根想象不到他会怎么演,又该怎么接。

  压力是必然的,但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能激起对手的表演欲,让戏更为出彩。

  俩人的对手戏,冯恩贺都能稳稳托住,并且不动声色地还回来。

  堪称以不变应万变,实在厉害。

  冯恩贺想也没想到地握住他伸过来的手,道:“没问题,我现在空闲时间比较多,有好本子吱一声,咱们再合作。”

  他过去很多年没怎么接戏,因为妻子出国,他既要当爹又要当妈,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出来拍戏。

  在接到邀约时,他就知道这部戏能火,但并没信心演好反派。

  奈何姜韦软磨硬泡,对他有着盲目的信心,他只好答应。

  为此他也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甚至还特地去瞅了两眼《闯关东》。

  他抱着十足的信心,心想把吴敬中这个角色演成戏里最大亮点。

  成没成呢?不好确定。

  因为这个小剧组里会演戏的不少,除开男一陆远,秦海露、吴钢、祖锋、范玉林几人,同样演的活灵活现。

  最后这一场戏,他准备了许久,每个眼神,每句台词都反复琢磨,几乎耗尽最大的能量。

  可是陆远,这个八零后新一代,却用最朴实的技巧回应。

  没有过多的肢体语言,仅仅是细微的表情和眼神变化,却稳稳当当接住。

  可怕,太可怕。

  不过,到底是件好事儿,他对这部戏播出后的反响更加看好了。

第208章 手感

  终归是杀青了。

  十月底的下午,横店广州街,陆远的最后一场戏。

  余则成被站长绑着去了湾湾,组织再次下达潜伏任务。

  需要和新同志组建家庭来掩护身份,而组织给他指派的妻子便是在其引导下投身革命的穆晚秋。

  最后一幕,余则成盯着墙上自己和晚秋的结婚照。

  心里惦记着下落不明的翠萍,回忆起俩人的点点滴滴,一滴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好。”

  “过!”

  姜韦的声音从监视器后传出,剧组瞬间沸腾。

  两个月的拍摄,时间紧促,条件艰苦,无论是演员,还是各组的工作人员,都可谓身心俱疲。

  虽说开拍没多久便搭上南方电视台,但一天不拍完大家心里便没着落。

  总担心哪天张婧和陈学君会不会走了之后再也不回来。

  这并非什么稀罕事儿,戏拍到一半资方跑路的事儿,在眼下的行业内屡见不鲜,至于结算尾款,自然不用指望。

  陆远和饰演穆晚秋的朱杰对视一眼,相顾无言。

  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花,朱杰舒了口气,笑道:“陆老师,合作愉快,杀青大吉。”

  “杀青大吉!”

  拍好大合照,陆远又和几位跃跃欲试的工作人员单独合张影。

  电视剧么,就是每秒二十四格的梦境,梦醒了,也便收场了。

  人生么,就是每天二十小时的历程,到头了,也便该散了。

  制片张婧早早在贵宾楼订好了位子,竭尽所能的摆了几桌酒宴。

  晚上八点,当剧组的车来到酒店门口,瞧着富丽堂皇的酒店正门,一个个恍惚间有种不真实感。

  彼此对视,眼底尽是怀疑,丫的不会是司机跑错地方了吧。

  贵宾楼虽说在横店出了名的好吃,但它贵啊,咱们这种穷逼剧组真能消费得起吗?

  车门开了几秒钟,愣是没一个人率先下车,大伙都左顾右盼,万一真走错了,岂不是闹笑话。

  张婧从领头的那辆车上下来,等了许久也不见后面有人跟上,过来一看,乐了。

  她挥手笑道:“还等什么呢,都下车吧,账上剩下的钱不多,宣发指定不够,想来也没有省的必要啦,大家放开吃放开喝。”

  “嘿,我就说是这家,瞧你们一个个怂的”

  “马后炮,你刚才不是装睡装的挺像吗.”

  “.”

  进了包厢,大伙落座,先是陈学君讲几句,而后张婧、姜韦、陆远纷纷上台感叹拍摄不易。

  流程一如既往,底下众人眼巴巴地瞅着。

  等菜都上齐,也不客套,抄起筷子该吃吃该喝喝。

  不知是谁起的头,酒开始变得跟水似的。

  喝的什么酒,喝了多少,陆远根本没有留意,也没时间留意。

  人生嘛,就是这样,有聚有散,不外如是。

  中戏,进修班。

  教室面积不小,靠内的墙上立着面镜子,阳光透过窗户,贴着镜面再轻柔地洒在地上,像是铺了层金色绸缎。

  刘施施披着单薄的外套,盘着腿,怀里揣个小本本,紧紧盯着眼前的中戏老师。

  文翠婷毕业于中戏,三十来岁,身材苗条,此时正绘声绘色地给底下几名学生讲解眼神戏。

  “其实所谓的眼神会说话并没有外面传的那么玄乎,眼神本来就是我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即便是一个没学过表演的人,他的眼神里也是有内容的,只是没有经过训练,表达不会那么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