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400章

作者:葫芦村人

  难道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开始英国人宣传的推重比是6,在实质谈判阶段我们的技术人员接触到斯贝发动机的真实数据后才发现上当了……斯贝的实际推重比只有5.05,这还是英国人的计算方式。按照国内要把油泵等配套部件加进去,实际上的推重比只有4.75。以这样的动力系统设计的战机,性能还不如歼-6……”

  龙耀华长出了一口气,把心中的压抑吐出来。

  “还有,斯贝发动机的引进并不是全套技术,罗罗公司自己都没有全套技术,而是十项关键技术……”

  “那……”

  谢威很想问,既然都知道上当了,为什么三机部跟部队高层还要引进。

  “你是想说明知道上当了,还要引进对吧?”

  龙耀华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笑容。

  谢威无语。

  好歹是个大佬啊,不顾形象地抢答了?

  他还是配合地点了点头。

  “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给你举个简单例子吧。在引进谈判的初期,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飞马发动机总师胡克先生率团来国内考察,当时我们技术人员向胡克先生请教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涡喷-7发动机根不经常出现裂纹;另外一个就是发动机燃烧室机匣钣金件在使用时经常出现裂纹……胡克先生随口几句话,才让我们的技术人员认识到应力的问题……”

  龙耀华再次叹了口气,“涡喷-7甲燃烧室裂纹问题,我们技术团队很早就注意到,不是不想改,而是无从下手,因为这问题在苏联人手中同样存在……所以,涡喷-7甲的翻修时间从涡喷-7的100小时降低到了50小时……而经过胡克先生给出的解决方案,彻底解决了燃烧室裂纹问题,技术人员根据问题原因解决了其他相关问题,使得目前涡喷-7甲的使用寿命将近200小时……”

  谢威算是明白了龙耀华给自己说这些的原因。

  “所以,三机部坚决引进,是为了生产工艺跟技术?”

  “不只是如此。高层更多的考虑是破冰,千金买马骨的道理。斯贝这么先进的技术都能卖,也正是因为引进斯贝,所以跟西方的技术合作多了起来……”

  这点,是谢威之前完全没想到的。

  “另外,你提出的派出团队到国外学习复杂工程系统管理方法……斯贝发动机引进过程中,我们派出了182名实习人员,罗罗公司派遣了132名技术人员到国内进行技术指导……”

  “所以,吴老相对来说更适合担任涡扇-10总工一职?”

  龙耀华听到这话,微笑着点头。

  不等笑容完全绽放,谢威接下来的一句话瞬间就让龙耀华脸上的笑容僵硬了:

  “可是我还是坚持由吴老担任核心机总师!”

  听到这话,龙耀华差点被气得破口大骂。

  感情自己说了这么多,谢威根本就没听进去?

  “你们不是准备借着这些项目探索复杂工程系统的管理方法?有经验的人来负责,比没有经验的更强吧?”

第314章 王八犊子,锄头挥向中科院了,你是没打算让我活啊

  此刻的龙耀华,怒目瞪着谢威。

  大有一副他不解释清楚,就不会轻饶的架势。

  “首长,我想问一个问题。”

  谢威知道部队的考虑没有错,尤其是在听完龙耀华介绍贝斯发动机引进以及国内前面这些年航空发动机研究的混乱,更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你说!”

  声音冰冷。

  “部队究竟是想要一个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还是想要核心机?”

  “有区别?”

  龙耀华眉头拧到了一起,他突然觉得,谢威这小子比李瑞讨厌了太多。

  好歹也是长期身处高位,却在面对谢威的时候,情绪都差点控制不住。

  “有。区别很大。”

  谢威认真地点头,看着龙耀华依然紧紧盯着自己,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才严肃地开口:“之前吴大观吴老担任涡扇-6总师,在引进斯贝发动机后,又把他调到斯贝发动机项目上……而三机部在确定斯贝发动机无法装到歼-13上,歼-13选用涡扇-6。因为经费问题,斯贝发动机的国产化经费被挪用,涡扇-6经费投入加大……”

  对于之前的发动机项目,谢威知道自己是没有资格去评判的。

  可他不能不说自己的意见。

  这年头的空军跟部队高层,可以说非常理想化、非常天真,一直要等到海湾战争,美国人用一场高科技战争震惊了PLA的大佬们,让他们意识到战争势态已经随着科技发展而发生了很大变化。

  说到底,从歼-7到歼-8搞出来后,空军从来都不想要。

  只是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要。

  空军其实一直都想要拥有一款比当时机种都好的飞机,这想法是没错的。

  问题是国内的航空工业水平跟技术基础空军也不是不知道,这就造成了六七十年代各种型号的战机以及配套的重大装备性能指标到都高到了离谱的程度。

  比如给双26指标的歼-9配套的涡扇-6,指标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涡扇发动机都还高。

  而国内航空发动机设计水平很低,甚至配套的基础更差。

  说到底,谢威就是怕空军到时候又犯老毛病——一看到国际上有先进的,就提升十号工程的性能指标。

  先搞核心机,就没有问题了。

  吴大观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一旦担任总工,重点精力肯定会投入到他更熟悉的航空发动机,而不是核心机。

  “你要项目主导权?”

  龙耀华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谢威平静地点头,“如果无法主导项目,隔三岔五由上级领导更改指标,无论是十号工程还是配套的涡扇-10,我会建议学校不接手!”

  这才是谢威找龙耀华的主要目的。

  只有海湾战争后,空军甚至整个部队的大佬们被美国人的高科技战争震惊,发现引以为傲的大炮兵在先进战争势态下几乎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才会丢掉幻想。

  现在嘛,部队的建设根本就没重视空军跟海军的发展!

  海湾战争后,空军不再瞎给指标,而是由着歼-10按照研究团队一点点去改进。

  再加上后来的科索沃战争,北约直接利用空军赢得了战争胜利,空军从那之后才踏踏实实地根据国内的技术基础来一点点攻关,最终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让战机领域在全面落后数十年的状态下,直接变成了引领整个蓝星空军装备发展。

  龙耀华沉默了。

  谢威也不着急,在一旁安静地等着。

  “这样,你先去李瑞那边,这边有决定了我让人通知你。”

  如此结果,谢威一点都不意外。

  “你小子可真会给我找麻烦,老子就这么一上午时间,就被四所大学的校长骂了……”

  李瑞见谢威又出现在自己办公室门口,直接开骂。

  “挨骂是小事,被骂几句又不会少什么。关键是人能不能弄到学校去!”

  谢威走上前,一点都不见外地自己给自己泡了一杯茶。

  看到他的无赖样子,李瑞又一次升起无力感。

  他决定,以后都不靠耍无奈解决问题了。

  自己现在有多“厌恶”谢威,那些领导们怕是就有多厌恶自己。

  “人没问题,但是总工那块……”

  李瑞叹了口气,从他当校长时候谢威跟他争夺校企办的管理权,现在又要跟部队争夺项目的主导权,李瑞虽然支持,可他也没法影响所有部队高层。

  “我跟大佬说了,要么学校主导,要么学校不干。爱谁谁!”

  谢威一脸无所谓。

  李瑞根本就不信,撇撇嘴,也不揭穿谢威,“时间不早了,招待所那边安排好了,你先去休息吧。”

  “您这还不休息?”

  “还不是你提出要搞什么军用标准化,还有复杂工程系统管理方法,我这边事情多着呢!现在连人手都不足。”

  李瑞没好气地说道。

  招待所就在旁边不远处,李瑞也没功夫送谢威过去。

  “……情况就是如此,哈工大那边希望搞一款可以用于火力发电、舰船动力系统、军用涡扇发动机、民航客机发动机的核心机,而吴仲华同志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作为设计核心……我个人认同这个观点,在之前的发动机研发过程中,所有项目都没有完善的设计理论,要么仿制,要么根据技术指标来改进……”

  见了谢威的第二天下午,龙耀华向一群高级领导做了情况汇报。

  “设计理论?三元流动理论的计算量非常大……”

  当即就有领导皱起眉头。

  不是国内有理论不用,之前航空系统专门研究过叶轮机械的三元流动理论,甚至还邀请吴仲华开班讲课,但是任何一个设计团队都没有选择利用这样的理论来进行相关设计。

  计算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一开始我们也有这顾虑,哈工大参与了国防科大的银河一号计算,目前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已经可以稳定在5亿次,哈工大订购的,即将交付。计算已经不再是问题。”

  这也是谢威说服龙耀华的理由之一。

  “航空发动机我们搞了几十年,工业底子薄弱、基础差、经验少,是不争的事实。这么多年,除了仿制JT-3D的涡扇-8进展理想,涡扇-6问题重重、涡扇-9利用英国提供的零部件试制样机的问题也不少,英国人的核心技术根本就不教,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英国人手里没有完整的MK202发动机技术……”

  龙耀华神情严肃地介绍着情况。

  需要发动机的不只是空军。

  海军由于没有大功率燃气轮机,军舰吨位上不去。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加快,国家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大功率的燃气轮机,国内同样无法生产制造,光靠引进消耗大量外汇不说,同样也容易被卡脖子……”

  “是啊,目前各地申报发电站的建设项目正在快速增加!”

  有领导叹息着说道。

  “核心机真能解决这些问题?”

  也有领导提出质疑。

  “只要搞出核心机,扩展不同类型的外涵道,就是涡轮风扇发动机……”

  龙耀华把谢威说的理由直接拿出来用了,虽然有些细节记得不是很清楚,可大体上没有问题的,“另外,只要核心机技术没有问题,根据核心机衍生的各种型号发动机性能也都能有所保障。同时,也可以缩短多款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研制周期、降低研发经费……”

  “好处很多,缺点呢?”

  有领导皱着眉头问道。

  这话问出了所有大佬的心声。

  核心机的研制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缺点。

  “研制难度大、周期长。”

  “耀华同志,刚才你也提出了目前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基础薄弱,底子差,搞更大难度的,岂不会……”

  领导虽然没有直接说会如何,他的担忧也代表了大部分领导们的心思。

  “确实如此。如果我们能搞出一款核心机,所有大型装备的心脏病都会得到解决。即使最后不成功,也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

  龙耀华神色严肃,“没有十号工程,空军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拥有先进的战机,美国人推销F-16/79战机,比我们目前现有的战机也先进得有限,要不了多久就会落后;海军还靠着老旧而落后的四大金刚撑着,国外都已经装备盾舰了……”

  “我们海军支持搞核心机!斯贝改燃气轮机,我们海军不一定能指望上,055大驱又不能没有大功率燃气轮机。”

  海军的领导第一个表态。

  他们已经接到703所的消息,哈工大准备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到核心机的研制中去。

  航发改燃机,世界上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海洋斯贝:航空发动机改的斯贝舰用燃气轮机,单台功率达到19.5兆瓦,也就是26500马力!

  英国的22型、23型护卫舰,荷兰的“卡雷尔.多尔曼”级护卫舰、“七省”级防空驱逐舰,还有最大用户本子海上自卫队的“朝雾”级、“村雨”级、“高波”级等一系列大型军舰都使用贝斯航空发动机改造的舰用燃气轮机。

  这方面也是国家在明知道贝斯参数跟宣传不符合的情况下依然引进的原因之一。

  共和国的大型装备,统统都有“心脏病”。

  很严重的那种。

  “空军支持!”

  ……

  接连在招待所待了三天,谢威一边琢磨着还能挖谁,一边考虑着如何整合有限的资源。

  眼看要到学校关于十号工程研讨会召开的时间,到现在,龙耀华那边没有给出答复,谢威也不好去找吴老沟通。

  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直接颠覆了从诞生以来就使用的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理论基础跟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