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389章

作者:葫芦村人

  “什么提议?”

  龙耀华此刻别提心情有多不好了。

  来哈工大一次,心情就比上一次更差。

  “拒绝购买F-16/AN战机,等让美国人帮忙改进歼-8II设计方案,让美国人提供先进的航电系统、火控雷达以及火控计算机等提升歼-8II的性能……”

  “什么?”

  所有大佬瞬间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谢威。

  此刻的他们,大脑一片空白。

  “谢威,你这是什么意思?”

  宋总也被谢威这突然的提议给震惊到了,不过很快恢复了过来,“一旦跟美国人展开合作,空军本就不多的经费,将会进一步被挤占,资金会更分散!”

  谢威难道不知道?

  可宋总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谢威的提议。

  别说他,连顾老总脑瓜子此刻也是“嗡嗡”的,听了哈工大的先进技术课题后,他在琢磨歼-8II的设计方案如何改进才能进一步提升作战能力。

  没等想明白,谢威又在这里用美国人领先得让人无法追赶的科技来说事儿。

  突然话题就转到让美国人帮着改进“歼-8II”的设计了?

  真当601所无法完成设计工作?

  “理由!”

  此刻,龙耀华算是明白了,谢威从一开始目标都很明确,前面说的一切都是烟雾弹。

  “复杂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我们需要先进的管理方法……601所的歼-8II在方案论证时,就在尝试引入系统工程顾管理方法,期望实现多部门协同作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学校的战机项目涉及到的技术跟课题,也是一盘散沙……”

  谢威不是管理出身,甚至到了自己创业时期,也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管理主力。

  大型企业的管理,跟老板、股东关系不是很大。

  连企业的管理谢威都不是很了解,更不要说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了。

  他想要让计算机那边开发工程管理的系统,利用计算机来管理,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和平典范,看似中国损失严重。

  可正因为和平典范中,美方同意接纳中方技术骨干全面参与到歼-8II的设计、制造、测试的各个过程,让中国航空领域技术骨干们亲身体验并学习当时世界先进战斗机设计理念、制造工艺和严格的测试方法,等这批技术骨干回国后,结合国内航空工业实际情况应用从美国学到的知识,从而推动国内后续自主研发项目的突飞猛进……

  现在的中国新式武器研制中,科研院所间的系统协作观念相对薄弱,更多地依赖“一个总工扛大旗”。

  这也是谢威在哈工大为什么如此重视,甚至连七机部、部队也重视的原因。

  “!!!”

  就为了这个?

  龙耀华有些不确定。

  “跟美国人谈判,接纳我们的技术骨干参与到里面去……就如同我们跟巴基斯坦的技术开发合作一样……”

  谢威把自己的想法全面提出来了。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国内自己也探索、改进复杂系统的管理方法,等到出去学习的技术骨干回来,再融合,如此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借用美国人的先进管理经验,拿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

  “目前展开,是成本最低的!而复杂工程的的系统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各单位合作……”

  谢威讲得口干舌燥时,刘德宝亲自提着暖水瓶给他把已经喝干的茶杯续上水。

  “首长,我们在外面饭店……”

  谢威喝水停顿时,张鸣秋从外面进来,邀请领导先去吃饭。

  “让食堂把饭菜打了送进来……”

  于是,龙耀华为首的一众军方大佬,根本就没打算休息。

  这场以谢威讲解为主的会议,一直持续到了深夜。

  龙耀华等人并没有去北方大厦休息,让人去准备明天的火车票后,直接在哈工大的会议室里开会。

  “怎么样?”

  第二天谢威到刘德宝办公室时,龙耀华等人都已经离开,刘德宝满脸疲惫,双眼布满了血丝。

  “等通知,你小子不知道,这下很多项目都会受到影响了。”

  刘德宝苦笑着说道。

  “只要对国家有利就行了。我们学校的项目管理,本就是一盘散沙,即使学校派遣留学生去学习国外的工程管理,不亲自参与到复杂的大型项目也没用啊。”

  谢威倒是不觉得有问题。

  哈工大的工程管理,只是建筑方面的,水平也没法跟国际上的比。

  “龙首长的意思是让咱们先做好准备工作。”

  刘德宝也没跟谢威废话,“战机项目这块,我过两天会去部里,向上级说清楚情况。”

  他的潜台词就是让谢威不用担心上面会因为战机项目占据太多经费消耗而不满。

  “书记,我来找你是希望你去首都的时候找海军谈谈,问他们要盾舰不,中华神盾舰!”

  啊?

  盾舰?

  中海神盾舰?

  主管装备、军务跟动员工作的刘副总参谋长,目瞪口呆的盯着跟着李瑞来找自己的刘德宝。

  “你们要搞海军装备,应该去问海军司令部啊!”

  刘副总参谋长沉默了片刻,才开口。

  “首长,海军肯定想要啊,不仅想要盾舰,更想要航母……航母我们支持不了,但是盾舰还是可以支持的……”

  刘德宝心中骂死了谢威。

  这小子,让自己这么跟副总参谋长说话,也不怕自己把副总参谋长激怒,一枪毙了自己。

第305章 实验班派遣留学生建筑系主任趁校企办混乱坑谢威

  “你们哪个单位的?具体什么情况?”

  刘副总见对方不回答,看向李瑞。

  “首长,哈工大准备搞小型化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原本是准备装到战机上,不过体型太大,重量太重……考虑到海军军舰更大一些,同时也需要更远的探测距离……如果海军需要,可以根据海军的需要进行改进设计,搜索距离不低于200公里,跟踪距离大于160公里,锁定距离120公里……”

  “当真?”

  刘副总猛地站了起来。

  惊喜来得太突然。

  海军的舰艇本就落后,红旗-61防空导弹系统上舰工作一直进展不顺利,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军舰上使用的多种雷达系统不兼容的问题。

  “龙耀华首长才从哈工大回来……”

  “你们等一下,我安排一下,咱们去海军司令部!”

  刘首长想都没想,当即叫来秘书询问自己最近的工作安排,把紧急工作处理后,就带着两人往海军司令部而去。

  “盾舰咱们肯定需要啊!刘副总,咱们海军更需要航母!”

  海军叶首长苦着脸说道,“要是先搞盾舰,咱们海军的航母梦更不知道啥时候能实现。”

  海军一直都希望拥有航母的。

  从1970年的707航母工程因为难度太大而论证失败,海军依然没有放弃过拥有航母的想法。

  刘副总原本是海军副参谋长,707航母工程就是他提出来的。

  “在90年代以前,海军就不要想搞航母了。即使搞出了航母,没有先进的护航舰队,也都只能成为海上巨大的靶子。而航母也不符合国家的国防战略。”

  刘副总对叶首长说道。

  他比谁都更希望海军拥有自己的航母舰队。

  不能因为想,就不顾国家实际情况不是?

  “即使有足够远的探测距离,也没有射程足够的区域防空导弹啊。”

  目前唯一一款正在上舰的防空导弹系统是由红旗-41改名为红旗-61的中低空地空导弹防御系统改进而来的。

  红旗-61,最大射高8000米,最大射程10公里,最大速度3马赫,半主动寻的制导。

  不同于地面发射的稳定,军舰在海上环境恶劣,舰体震动、摇晃、噪声等都对发射有影响,所以到目前为止,053型导弹护卫舰的红旗-61都没有完成上舰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研制一款射程50~70公里的地空导弹。”

  刘德宝急忙说道。

  “红旗-2还是红旗-3改进型?”

  叶首长问道。

  红旗-2跟红旗-3防空导弹,是目前国内最射程最远、射高最高的防空导弹。

  “即使把这两款防空导弹燃料改成固体燃料,也不适合上舰工作。”

  叶首长提醒着刘德宝。

  “不是。哈工大使用新的红外指导技术改进了PL-4空空导弹……在这样的基础上,弹径增加、弹体加长,只要导引头的探测距离能达到50~70公里,这款导弹的射程就可以达到这个数据。从地面发射的,是以这些技术为基础的改进型号……”

  目前学校这项目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只有论证过的理论方案。

  却丝毫不影响刘书记拿出来忽悠海军往上面投资。

  “这款导弹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弹多用……”

  “这样啊?”

  叶首长沉思起来。

  “他们去找海军了?”

  龙耀华看着汇报的参谋,“什么项目?”

  “相控阵雷达,还有中远程防空导弹上舰项目。不过目前海军方面没有给答复。”

  “中远程防空导弹上舰并不容易,不过要是海军也投资相控阵雷达的小型化项目,不仅能让海军拥有更远的警戒距离,也能让成本降低下来。”

  龙耀华想了想,如是说道,“关注着消息吧。空军那边关于新战机项目是如何考虑的?跟美国方面的接触展开了吗?”

  “空军目前争论很大,并没有明确的结果。对于跟美国合作改进歼-8II,不管是空军跟海军,态度都很一致,美国方面威斯汀豪斯、休斯飞机公司、通用电气、格鲁曼等公司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唉~”

  龙耀华叹了口气。

  再一次想起提出跟美国合作方案的谢威,真不知道这样的年轻人是如何思考的。

  谈别的,美国人根本不愿意,甚至先进一点的战机都没打算卖。

  “空军那边有结果了立即汇报。”

  龙耀华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或许,等毕业后让谢威进总参更能发挥他的优势?”

  “阿~嚏~”

  正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在目前技术基础差的情况下,把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融合数据处理中心的谢威突然打了个喷嚏。

  “感冒了?”

  一旁的莫灵羽抬起头来,关切地问道。

  随着2000门程控交换机最后的攻关阶段的到来,加上谢威现在整天忙得不停,两人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一个星期也见不了一面。

  “没呢。”

  谢威摇头。

  “照顾好自己。”

  莫灵羽说完,就抱起一摞厚厚的技术资料,准备出去。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