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365章

作者:葫芦村人

  之前就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订单。

  第一套样品,是跟着方鹏举团队从东北到西北,进行各种环境测试的样品,虽然依然能发射火箭弹,距离报废也不太远了。

  另外三套,都是方鹏举团队在测试过程中改进后生产的样品。

  几乎每一套都有一些改进。

  出售的,都是改进后的产品。

  “我们需要部队尽快适应!同时,我们希望贵方派遣一批教官,教导我们的种子教官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操作!”

  阿卜杜拉的语气,不容拒绝。

  两伊战争已经开打了。

  眼前这几位,是知道了消息还是?

  看着急不可耐的阿卜杜拉,谢威心思电转。

  两伊战争前期,伊拉克的军队处于攻势,霍美妮手下的国防军跟革命卫队因为部队被大清洗,指挥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即使有着悍不畏死的革命卫队用人命去阻挡伊拉克军队的钢铁洪流,依然挡不住。

  一直到10月,伊朗军队才挡住伊拉克军队进攻。

  这个阶段,几乎没有动用远程火箭炮的机会。

  而后面的僵持阶段,傻大木为了破开局面,肯定不会吝啬使用高价采购的150远程火箭炮。

  这是机会!

  非常巨大的机会。

  只要150远程火箭炮在战场上展现出强悍的实力,伊朗能不买么?

  何况,即使有了150远程火箭炮,伊拉克也没有可能把战线推进太多,双方用世界最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就注定了。

  “可以!四套全部交付给你们培训种子教官!但是我得申明,这些都是试验产品,跟你们订购的有不小的差别……”

  谢威想明白后,表示可以把试验车间的4套测试样品交付给对方。

  “谢威,那些都没有经过太多测试啊!”

  刘德宝急了。

第285章 投资公司第一笔利润才1000万美元?

  “刘书记,不用担心,我们要求提前交付也是为了尽快培养我们的种子教官。同时,我们采购这些远程火箭炮花费了超过6亿美元,总统阁下如果看不到东西……”

  阿卜杜拉向刘德宝表示,4套都是试验产品无所谓。

  他们要回去不仅要培养操作官兵,更需要让总统看到花费超过6亿美元的远程火箭炮究竟是什么样子、威力有多大。

  阿卜杜拉接到了国内的催促电报,一方面是通过火箭弹获得固体燃料跟发动机的技术加快更远射程导弹研发;另外一方面就为伊扎克提出来的新型部队编制的建设。

  伊扎克回去后将会晋升上校,调入共和国卫队组建新的作战旅!

  总统亲自下达的命令!

  “书记,虽是试验产品,总体性能跟威力与设计标准还是符合的。”

  谢威本就支持把试验产品提供给伊拉克军队,在伊拉克的沙漠环境中测试,会比在国内的沙漠环境中测试效果更好。

  同时这些试验的火箭炮随时都可能被投入到战场中。

  “谢,之前我们议定的操作人员培养方案需要调整,我们希望贵方派出一批教官到我们国内帮助培养;之前谈的安排人员到贵方受训也继续。”

  阿卜杜拉开口说道。

  “没问题!”

  谢威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为了加快培养进度,我们已经从国内选拔了一批青年军官,这些军官很快就会到达香江,我们希望受训军官在航行过程中开始进行培训……”

  这么急的么?

  刘德宝等人觉得阿卜杜拉的提议莫名其妙。

  运输过程中就开始培训?

  海上没有风浪时在货轮上进行操作训练还没大问题,要是遇到风浪怎么训练?

  搞理论培训?

  谢威更是意外不已,战争刚开打,对方就提出如此要求,说明伊拉克军方还是有目光敏锐的高层知道总统信心满满的战争并不容易。

  “可以!不过我们缺乏足够的翻译……”

  “我们有翻译,也安排好了滚装货轮。”

  “那就没有问题了。”

  谢威用眼神阻止了还要提出反对意见的刘德宝,笑着回答。

  于是,双方新一轮合同很快签署,5亿美元的资金,将会在很短时间到账,不过这次阿卜杜拉没有选择直接全部支付,而是先支付3亿美元,剩下的2亿美元需要中方完成第一批36套火箭炮发射系统跟配套火箭弹交付后再支付。

  谢威并不反对。

  现在两伊战争刚开打,伊拉克几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没花多少。

  “刘书记,不用担心,客户有要求,只要对我们来说没有损失,完全可以同意,客户是上帝呢!”

  签完合同后,刘德宝忧心忡忡地对谢威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总觉得事情有些反常。”

  能不反常么!

  两伊战争已经爆发了。

  谢威没法说啊。

  国内尚未公布消息,自己说了,怎么解释来源?

  难道说是伊扎克跟阿卜杜拉告诉自己的?

  “对方来咱们国内采购装备,本身就算反常的不是?”

  谢威眉头一挑。

  伊拉克并不是中国武器装备的客户,苏联跟西方才是伊拉克的军火来源,现在提前到来这边,也不是为了采购坦克跟战机,而是因为谢威提前出现的一次性火箭筒。

  谢威甚至有理由怀疑伊拉克是帮着苏联人采购的。

  要不是可以让阿卜杜拉等人“遇见”环境测试返回学校的远程火箭炮,也不会有后面这一系列的合同。

  “真不用担心,对方给钱就行了。”

  谢威安慰着刘德宝,“现在我们最需要担心的就是如何在交付期内按质按量地完成交付,即使现在有了三家生产能力强的工厂生产,大规模生产线也没建设起来……”

  听到说交付,刘德宝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

  眉头拧得更紧:“三年时间完成这么大规模的交付,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对方订购的火箭炮发射系统生产起来,问题倒不是很大,一百多套发射系统所需要的特种底盘,在国内几大特种车辆厂的产能面前,又不是需要运载洲际战略导弹,也就一年两年时间就完成生产了。

  火箭弹数量太多了。

  “所以您得多跟相关单位沟通。”

  谢威也叹了口气。

  现在的中国,连制造大国都算不上,换成几十年后,随便一条全自动化的导弹生产线,产能拉满的情况下能轻松日产上百枚,结构比导弹简单太多的火箭弹生产起来更容易。

  日产1000枚,也只是寻常火箭弹的常规产能。

  不是中国的军工企业武德充沛,而是在全国“内卷”状况下,军工厂要生存,也只能拼命地提升技术实力,提升产能,把制造成本降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在一个机械切削加工领域靠着卖废料获得利润的超级制造大国内,生产成本过高,无疑于自绝于市场,生存不下去的。

  眼前伊拉克给的这点订单,在几十年后,极限状态下,十天就能完成交付。

  可惜,现在还是改革开放初期。

  自动化生产,尚未起步。

  “你放心,我接下来的工作,将会以这个为重点,对了,明天胡副部长到学校,你跟我一起去车站接他。”

  “我就不用去了吧?”

  谢威疑惑,胡副部长来学校考察,自己去算怎么回事?

  “胡副部长点名让你去接他。”

  刘德宝满脸笑容。

  他清楚胡副部长的来意,此刻却不想告诉谢威。

  “校企办的人选定了?”

  谢威的脑回路让刘书记意外不已。

  “没呢!”

  刘德宝摇头,“你就不该让王征去香江,那小子去了后,除了发了两封报平安的电报外,啥消息都没有。要不是组织充分信任他,我都怀疑他小子卷款潜逃了。”

  “……”

  这话,谢威么法接。

  这年头,卷款潜逃没有那么容易。

  1000万美元啊!

  国家外汇储备才10多亿美元的情况下,以王征的级别,在其他单位接触到的可能性都不大。

  还在抗日战争时期,香江那边就建立了地下交通站,这么多年,即使巴统禁运存在,一些被禁运的技术跟设备、零部件都能从香江中转回来。

  以李瑞的性格,会不安排人盯着王征?

  换成李瑞自己,他都怕自己犯错误,会安排人盯着他自己。

  刘德宝这看似玩笑的话,实际也在提醒谢威,不只是他对王征的信任,更在于谢威要求的这1000万美元的重要性。

  “放心吧,那1000万美元,保本至少不会出问题的。”

  ······

  “这活真不是人干的!早知道我就不该答应谢威……”

  香江。

  星空投资公司。

  单独隔离出来的总经理办公室,王征看着昨天的报表,抓着头发懊恼地抱怨着。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后悔了。

  到了香江后,开除了原来的负责人乔荣旺,只有十多个人的投资公司内部基本上都是新人,王征每天除了买进原油期货,就是学习相关知识。

  王征发誓,在来香江之前所有的日子看的书,加起来都不足到香江之后的三分之一。

  可即使如此,每天少则几万美元,多则几十万美元的盈亏浮动,让月工资只有124块人民币的王征内心有多煎熬,也就他自己清楚。

  这不,昨天国际油价又下跌了将近10美分,对手里已经掌握着将近2000手原油期货合约的王征来说,又亏了差不多20万美元!

  “特么的,谢威不当人子啊!”

  看着报表上触目惊心的数字,王征觉得,继续下去,自己会疯的。

  从他到这边,时间不长,以不同价格购入,可总体上,已经亏损超过170万美元,这还是他没敢按照最低保证金把所有资金全部砸进去的原因。

  “嘭~”

  办公室关着的门被撞开。

  正在心中怒骂谢威的王总,正要发火。

  “涨了!涨了!BOSS!两伊战争开打,国际原油价格大涨!咱们发财了!”

  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兴奋地对即将发怒的王征喊道。

  “涨了?涨多少了?”

  王征愣了一下,旋即大喜。

  他不是不相信谢威,而是相信谢威后,每天看到国际原油价格的浮动,小心脏受不起那么大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