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306章

作者:葫芦村人

  “共享技术成果?”

  穆里塔冷笑了一声,“是不是我可以理解成研发成功后,我们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坦克工厂,利用技术生产这款坦克?”

  “当然!”

  谢威知道对方为什么冷笑。

  眼前的坦克技术,在国际上来说都是非常先进的,巴基斯坦不认为学校会提供技术给他们由他们自己生产。

  可他们哪里知道,眼前这坦克,不管怎么改,终究没法跟99比。

  不说99大改,至少也得基础版本的99式主战坦克,拥有很高的信息化水平,甚至是配合无人作战单位作战的主战坦克,才符合PLA未来发展所需。

  眼前的坦克,倒是有可能会如同85-II那样出口转内销。

  可部队目前根本就不会投资的。

  穷归穷,PLA的陆军,可不是没有眼力见儿,不符合需求的坦克,根本就不会要,最多也就是为了训练部队,各种型号的坦克一年装备几十上百辆,以此保证部队的训练水平。

  “全部技术?”

  伊莫罕一脸严肃地看着谢威。

  “中校,我们谈的只是坦克相关技术,各种配套的,这就得你们自己去跟相关单位谈了。比如,坦克炮使用的高强度合金钢、稳像式火控系统等技术……”

  谢威不乐意了。

  对方想啥呢!

  8000万刀,坦克相关技术连通配套技术?

  那是8000万刀能解决的么?

  “研发成功后,我们可以辅助贵方建立自己的坦克生产能力,甚至可以如同我们国家技术引进一样分几步走,先由我们提供零配件,贵方技术团队组装;然后部分零配件贵方生产;最后贵方全部自己生产……另外,如果贵方能获得国际上的订单,我们将会全力配合,甚至以出厂价提供给贵方,利润是你们的……”

  张鸣秋等人顿时大惊。

  而巴基斯坦众人脸上瞬间浮现出激动的笑容。

  谢威的提议,实在是太良心了。

  完全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谢,对你提出来的合作方案,我们非常感兴趣,但是需要先讨论,并向国内汇报……”

  在详细了解眼前坦克性能,参观结束后,巴基斯坦严肃地对谢威说道。

  谢威自然清楚,对方不可能当场拍板。

  不说怎么合作,仅仅是8000万刀,就不是一个上校可以拍板决定的,尤其还是巴基斯坦这样的穷国。

  “当然。不过火箭筒跟狙击榴这两种可以有效提升步兵单兵战斗力的武器,我觉得贵方或许应该尽快决定……”

  谢威提醒对方。

  对方来,不就是为了火箭筒跟狙击榴么?

  穆里塔等人没有再提出要引进技术,参观过程中,他们详细了解了各种零配件,如果只是热挤压成型跟冲压等,巴基斯坦方面消化起来问题不是太大。

  单单火箭弹发射筒所使用的玻璃纤维,就不是几乎没有多少工业的巴基斯坦能解决的!

  除非,从中国进口零部件他们自己组装。

  像坦克这样的重型装备,可以促使汽车工业等的布局,有限的经费,就不需要消耗到单兵武器上了。

  那玩意儿,中方出口的价格根本就不贵。

  他们完全可以转手一次,哪怕涨价50%,也都不是问题。

  转手卖出去两发火箭筒,巴基斯坦就能免费得到一具火箭筒呢。

  “谢威,你怎么想的?怎么能把我们最先进的坦克技术出口?一旦出口了,后果有多严重,你想过吗?”

  在陪同巴基斯坦人去酒店的路上,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终于找到跟谢威认真谈事情的机会。

  刚上车,就满脸严肃地指责谢威。

  “校长,之前我就解释了。”

  谢威不乐意了,张老头怎么非得抓着这不放?

  8000万刀啊!

  用已经被部队放弃的项目技术基础来获得国家急缺的外汇、获得更先进坦克技术的研发经费,何乐而不为?

  “再说了,即使我们达成了合作协议,最后方案也得上级主管部门跟部队首长批准啊。首长要是觉得有问题,不批准就是了……难不成,你们能搞到经费?”

  谢威直接就给怼了回去。

  张鸣秋脸上顿时浮现出尴尬,不知道如何反驳谢威。

  “谢威啊,我们也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只是你提出技术共享,到时候巴基斯坦建立了自己的坦克工业,我们这技术不就废了?尤其你提出他们获得订单后,我们全力配合,利润归他们,这不符合你的性格。”

  见场面僵了,一旁的刘德宝急忙开口,避免两人直接吵起来。

  “这有问题?”

  谢威愣了一下,旋即笑了起来,“刘书记,您觉得巴基斯坦即使拥有技术,以他们的工业基础,能生产出来吗?”

  “嗯?”

  刘德宝跟张鸣秋两人都愣了。

  “他们的技术人员可是要跟我们的研发团队一起……”

  “那又如何呢?巴基斯坦连钢铁工业都不完善……仅仅是坦克所需要的几十种金属材料,他们能完成冶炼?如果他们要建立配套工业,国内相关单位的设备可以出口,就有了升级经费……”

  “如果他们不建设配套呢?”

  张鸣秋皱眉问道。

  他觉得,谢威想的太过理想了。

  “那才是正常的。他们只有组装能力,核心零部件都需要从国内进口,任何先进装备,核心零部件才是利润所在!”

  “……”

  两人再一次被谢威的话给弄的沉默。

  特别是刘德宝,心思变得复杂起来:这才是谢威的性格!

  看起来属于双赢的合作,实际学校才是最大的赢家。

  一切都因为巴基斯坦国内没有工业配套。

  谢威的提出来的方案,显然是把这一切都算计到了。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用担心!要是无法为学校带来莫大的好处,还合作干啥?”

  看着两人的神态,谢威补充了一句。

  “要是巴基斯坦人知道实情,到时候怕是要闹国际纠纷了……”

  良久,刘德宝叹了一口气。

第236章 这么点订单,你们好意思?招收留学生也是一门生意啊

  “有啥纠纷闹的?他们即使知道,也无法拒绝我提出来的条件。买,是买不来固若金汤的国防的,他们在65年就知道了……”

  谢威眉头一挑,不屑地说道。

  阴谋么?

  阳谋!

  巴基斯坦方面的官员不知道实际情况?

  知道的。

  可他们无法拒绝。

  哪怕自己能组装,也比一切都靠买要靠谱。

  能生产部分零部件,也是让他们有了更强的后勤保障能力,至少,在维修人员无法维修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更换零部件啊。

  “所以,从一开始你就谋划好了?”

  刘德宝脸上神色复杂。

  难怪李校长会对谢威如此重视,即使他们处于学校高层,考虑的也没有谢威这么全面。

  “也谈不上谋划,只要了解巴基斯坦军方的心思,要达成合作,就容易了。”

  谢威解释着。

  有了谢威的解释,两人原本的担忧减轻了很多,倒不至于彻底没了:上级是否同意还不知道呢。

  谢威却丝毫都没有那样的担忧。

  如果不是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部队方面肯定不会同意的。

  军费不断削减,大量先进武器装备项目失去研发经费后不得不下马,能有国外客户投资技术项目研发,反而是好事。

  很快,车子就到了巴基斯坦人下榻的酒店。

  北方大厦,谢威到学校后,听过不少次,还是第一次来这,更不要说在里面吃饭了。

  “要是谢柔来,肯定会非常欢喜的。”

  看着丰盛的宴席,谢威感慨着。

  听到这话,他旁边的张鸣秋不由眉头一跳,警告着谢威:“你该不会想把那东西也卖出去吧?”

  “本身就为出口开发的啊!”

  谢威眉头一挑,对张鸣秋有些不满了,“张校长,咱们搞出来,部队也没有明确装备意向,本身就针对出口市场,这也不让卖,那也不让出口,学校又搞不到经费,还怎么发展?”

  张鸣秋的态度,确实让谢威不爽。

  这家伙太过保守了!

  如果什么东西都限制出口,在没有上级财政拨款,也没有部队的订单,学校自己又筹集不到项目,那还发展个球!

  比起不守规矩的李校长,张鸣秋这校长,实在是有些不合格。

  “张校长,这事情以后再谈吧,学校要发展啊!”

  刘德宝感受到谢威的不满,急忙打圆场。

  “何况,这事情部里的意思也让谢威负责,我们只是配合就行了。”

  部里让自己负责?

  谢威意外了。

  自己跟部里的领导,可没有打多少交道。

  张鸣秋也意识到这里不是谈论这话题的地方,尴尬地笑了笑,顿时就没有再说什么。

  晚上,双方就合作细节展开了谈判,巴基斯坦方面需要拿到完善的合作方案,然后再回去交由部队高层讨论,他们并没有决定权限。

  “对于贵方提出派遣留学人员到我们学校相关专业学习的提议,我觉得先期可以根据合作项目来展开,这对双方都是好事……”

  巴基斯坦想要大规模向中国派遣留学生,本来是好事。

  可在他们提出来后,谢威第一个提出了反对意见。

  “谢,这有什么区别?”

  伊莫罕·法鲁克现在对眼前这年轻人极其重视。

  没看到对方领导都没表态,一直都是谢威在掌控整个谈判过程的主动权?

  “在这之前,我们学校并没有培养外籍学生的经验,也没有配套的管理制度等……通过合作项目派遣技术人员跟学习人员,对双方都是好事……”

  谢威平静地说出自己的理由。

  理论上讲,对方派出的留学生数量越多,对学校发展越有好处。

  可问题是教育部跟外交部没有配套的政策。

  再加上,历史上中国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招收的很多留学生并不在意学生的基础,甚至给出高额的补贴。

  除了几所军校,目前全世界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几乎没有。

  哈工大跟巴基斯坦的教育合作,很可能成为未来教育部跟外交部制定相关政策的试点,这就让谢威不能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