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这是翟鑫国的试探。
论军工项目,学校那些保密项目远不是火箭筒跟狙击榴能比的。
论民用科技,校企办下属的集成电路、化工产品、计算机等,都是在快速发展壮大。
“你给翟教授说,不用担心,有了订单,你们课题跟相关课题的经费,肯定会优先保障的。学校也不可能放弃在有了基础的课题上持续研究。”
谢威叹了口气。
哈工大的领导、教授、副教授,果然没有一个不是人精。
“军工项目不归校企办管,咱们这又出力又出钱的,也得不到啥好处啊!”
在唐道贤离开后,王征对着谢威抱怨着。
火箭筒跟狙击榴的经费,大部分都是校企办给的。
现在好了,仅仅是泰国方面,就有超过600万刀的订单,折合人民币将近1000万。
校企办一分钱都拿不到。
“什么得不到好处?虽然校企办不插手这生意,难道投资就白白打水漂?校企办可是独立经营的,不管谁接手,不仅需要把填补的经费补足,同样还得给部分利息,不然以后校企办就不会再往这些项目投入……”
谢威眉头一挑,就这样看着王征。
王征被谢威发现了自己心思,尴尬不已,只能假装喝茶。
“虽然校企办属于学校,可校企办是独立核算的,李老头那不要脸的提出来的?”
谢威敲打了王征后,开口问道。
“没~”
王征急忙否认。
见王征否认,谢威也不开口,只是一脸玩味地盯着他。
以他对王征的了解,王征根本就不会提这事。
“是张校长跟刘书记,战机那边项目经费需求越来越大,学校资金跟不上,目前很多研究都已经受到了影响……他们也没说让把这钱给学校,只是问能不能先从校企办借用这笔钱。”
在谢威的目光下,王征败下阵来。
谢威有些意外。
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跟李瑞不同啊。
见谢威沉默不语,王征猜不到他的心思,又怕谢威生气,急忙解释着:“现在校企办的贷款都没有到期,交换机业务超过预期,账上资金多了上千万……”
“可以借给学校,得按照银行利息算。”
“啊?”
谢威的回答是王征万万没想到的。
下属单位上交利润给上级主管单位不是应该的?
谢威提出来的方案,没有任何先例啊。
“他们同意,就先把账上多余的资金借800万给学校。要不然,就加大对校企办现有项目的研究经费投入。”
谢威并没有给王征解释为什么。
等王征自己去想。
之前谢威就给张鸣秋提出过,学校缺经费,可以先从银行贷款。
要是不给利息,谢威之前从李瑞手中争取到的独立自主权,就成了空谈,整个校企办很容易就成为学校的钱袋子,到时候还发展个屁。
到目前为止,谢威虽然不知道学校究竟有多少隐藏项目,仅仅是知道的几个项目,那都是吞金巨兽。
部队要把一些项目放学校,又不给研究经费,也不给订单,怎么能行?
“你这真的是冤枉部队首长了。虽然部队穷,可一些项目,都是给了钱的,就连火箭筒,部里给了,部队也给了,虽然部队给得不多,只有80万……”
张鸣秋听到谢威说校企办可以借钱给学校,要收利息,有些急。
主动跑来找谢威。
谢威抱怨学校军工项目占用了太多经费,短时间内又难以看到成果时,张鸣秋不得不告诉谢威实情。
“钱呢?”
“被李校长挪用了呗。今年,仅战机项目的四个技术项目,每个拿到了200万,这就是800万……你也知道,对于那么高的技术标准,200万就像丢水里,水泡都不冒一个。”
张鸣秋苦着脸看着谢威。
他没有指责谢威。
要不是谢威胡乱提议,李校长哪里会在学校强行上马三代机的前置技术项目?
没有战机项目,学校的财政不至于到如此恶化的程度。
“呃~”
虽然张鸣秋没有提自己,谢威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他的怨念。
貌似,好像,当初就是因为自己,李老头才非得搞战机项目……
这事情……
“校长,校企办必须一直保持独立经营跟独立核算,上交学校的利润可以增加,但是不能直接从校企办挪钱,要不然以后学校缺钱就从校企办借……”
对方闭口不提谢威当初对战机项目的推动,反而让谢威尴尬不已。
无奈之下,只能再一次提出,校企办增加上交学校的利润。
“增加多少?”
第230章 凭什么哈工大拿900,生产厂拿80?不担风险还想分更多利润?
“不再按具体数目来,校企办每年利润,给学校上交30%吧。”
谢威想了想,说出了一个让张鸣秋诧异的分成比例。
“30%?算上所有投资后结余的30%?”
要是那样,还不如不提,直接按照原来每年上交一个固定额度给学校呢。
校企办每年大部分的收入全部投入到继续研发中去了。
谢威同样意外地看了一眼张鸣秋,老家伙一样精明着呢,虽然没说。
“按照毛收入的30%吧。”
“这样就最好了,至少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压力。”
张鸣秋听到谢威不是按利润,而是按照毛收入,不会把投入到持续研发以及投资等的钱扣完后再给学校分,比起现在每年固定给几百万,那是多了很多了。
校企办下属的产业,发展的时间不长,收入却一直在打着滚地往上增长。
按照趋势,今年各种收入加起来,应该会有超过4000万,这意味着学校会多1000万出头的额外经费。
旋即,一脸担忧地问谢威:“这样会不会影响校企办的发展?你不是提出要修建校企办的办公大楼?”
给学校越多越好。
可想到校企办的发展……
“成立校企办本就为了给学校项目筹集经费,要不是那么多项目,应该不至于如此的。”
谢威无奈地看了张鸣秋一眼:为了让校企办向学校多交一些钱,你一个校长不顾身份来找我多少次了?
换成李瑞那种方式,谢威绝对不会松口。
可张鸣秋这种,没法。
很多军用技术,研发投入大,回收经费缓慢。
很多的投入都是得不到回收的。
不过这也属于正常,一切研发经费都是国家财政拨给的,即使现在校企办成立了,学校的课题跟科研经费,同样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在以前是没问题的,再等三十年也没问题。
现在不行。
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
“对了,关于江北机械厂合作的事情,你怎么看?”
谢威同意校企办给学校上交更多,心情愉悦的张校长这才想起来找谢威的目的,他是闭口不提从校企办借钱的事。
“入伙费,增加到200万,利润分成从原来的37分变成55分。他们能接受,就合作,不能接受就另外找生产厂。”
谢威想都没想,就拿出了方案。
在这之前他就想好了,“他们不见兔子不撒鹰,现在兔子到我们手里了,还想分更多?”
“这会不会太苛刻了?生产成本什么的都是他们提供……”
张鸣秋瞪大了眼睛。
如此苛刻的条件,对方怕是不会答应了。
见谢威神情,知道这事情没有回转余地,他倒不是为了帮江北厂说话,学校能留下的利润自然是越多越好。
订单很快就会签订,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生产工厂,到时候交付就成了问题。
“学校应该做好接待泰国人跟巴基斯坦人的准备,英语翻译好找,不过泰语咱们这边不好找。也不能只靠着商务部安排的翻译,最好是能找到能说乌尔都语的。”
谢威提醒张鸣秋。
回来好几天了,泰国人跟巴基斯坦人,应该很快就会到的。
“你放心,李校长都安排好了。”
“那老头……”
一听到说李瑞安排好了,谢威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明天,巴基斯坦的人就会到,泰国方面的行程目前尚未确定,希望跟江北厂的合同谈妥后他们再来。”
谢威看了一眼张鸣秋,没有问他江北机械厂的人什么时候来。
按照谢威的报价,800刀的爆破杀伤型火箭筒,按照人民币达到1200元,规模化生产成本大约在220块,随着生产的增加,会进一步降低。
按照之前谢威提出来的37分,学校拿360元,江北机械厂拿840元,抛开成本,每一具火箭筒都还有超过600块的利润,几乎是哈工大的两倍。
不是谢威自己喜欢吃亏,他考虑着后面长期合作,江北厂需要技术升级,采购各种设备,这些投资是没有算在生产成本中的。
可惜,江北厂不知足。
张鸣秋同样知道这一点,要不然他也不会没有再提。
离开谢威的办公室后,张鸣秋直接到了招待所。
江北机械厂的领导已经到了这边,先找了张鸣秋,
“吸~”
宁俊涛几人听到张鸣秋提出来的条件,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做好了会被哈工大以此为借口更改条件的准备,却没想到,条件变得如此苛刻。
“张校长,我们要升级技术,购买设备……先得给300万,还只拿售价的一半,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田贵荣脸色难看地盯着张鸣秋。
黑!
太黑了!
“张校长,其他不说,按照现在的利润分配,我们三百万的入伙费,即使有一万具的订单,每具成本也会增加300,按照你们的报价,爆破型火箭筒,我们每具出厂价只有300块钱!!!”
宁俊涛的话,几乎是从牙齿缝透出来的。
完全没法合作。
别的不说,连生产成本都不够。
每具只有300吗?
张鸣秋心中一愣,好像确实少了一些啊。
可他表面上却一脸淡然:“对,确实少了一些,不过也不是没有利润。”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