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290章

作者:葫芦村人

  火箭筒跟狙击榴是校企办投入研究经费的,但是校企办不仅没有出口权限,更没有武器装备的经营权限。

  甚至连军工厂都不可能拥有,根本拿不到许可的。

  唯一的,只能合作。

  张鸣秋好歹是代理校长,李瑞为什么没有告诉他,谢威也不清楚。

  “三天啊?只能坐飞机过去了。”

  张鸣秋听完,倒也没有怪李瑞不告诉自己,在之前李瑞都不确定是否能成功,电话里,交流又不方便。

  “那就让王征先不要急着离开,那边的市场开发随时都可以。”

  “只能如此。”

  谢威知道翟鑫国他们早就准备好了用于测试的样弹,王征之前给到西北靶场测试远火的方鹏举团队送物资跟备件,谢威要求他开发西北的卫生巾市场,并且谋求在西北建立生产线。

  王征带着王雨婷跟谢柔只是到了乌市,找了供销社,把卫生巾留给那边的人试用,加上方鹏举团队要求学校实训车间提供一些更改后的零部件,就先返回了。

  “乌市跟吐鲁番那边对卫生巾的效果非常满意,给咱们来了电话,希望我们尽快过去谈具体合作方案。去草原也算顺路,要不?”

  “不,飞机还得用。江北机械厂那边,可是一直都没动静。如果签订了合同,难不成让金工车间手搓?”

  谢威拒绝了王征的提议,“卫生巾的市场开拓可以晚一点。”

  “难不成,还跟江北机械厂合作?国内能生产火箭筒的不少……”

  王征对江北厂的行为非常不满。

  之前谈得好好的,甚至江北机械厂都调派了一批技术人员参与到研发中来,结果合作的事情,提都不提了。

  “还是他们,利润分配就得重新谈了。不管怎么说,江北机械厂也是我们一个系统的,要不然,后面会出问题。”

  谢威没想过要更换江北机械厂。

  只要有了订单,一直都没动静的江北机械厂会主动上门的。

  部里原本是准备把一次性火箭筒项目给江北机械厂,在知道学校有这项目后,加上李瑞的运作,七机部是给学校一次性火箭筒经费的。

  只不过被不要脸的李校长挪用了而已。

  这次事情能有转机,部里不可能没出力。

  更换生产厂家,重新谈判,到时候跟部里的关系就有些尴尬了。

  唯一的,就是重新谈利润分成。

  这事情部里任何领导都不会有意见。

  不管哈工大跟江北机械厂的利润如何分配,所有的,都在学校。

  “专门用飞机,就为了运这些?”

  第二天一大早,唐道贤跟方鹏举两人到了122厂的机场后,看着工作人员帮忙搬运装着样弹的箱子,有些傻眼,“是不是太浪费了一些?”

  “浪费什么?!”

  谢威看着唐道贤这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时间紧迫,这些东西,直接上火车能行?而且还需要先跟部队沟通,请部队安排人员押运,麻烦得要死。”

  一旁正在感慨学校居然有钱购买专机的翟鑫国顿时大惊:“谢威,你的意思这事情部队不知道?”

  测试武器装备,部队相关部门不知道!

  这事情搞得……

  要是出问题了,谁扛得住。

  谢威的胆子,怎么就这么肥了?

  满脸担忧的翟鑫国目光死死地盯着谢威,希望谢威否定自己的问题。

  “部队不知道就不知道啊,这也没什么吧?”

  唐道贤不解地问道。

  在他看来,学校开发武器装备,然后进行测试,并不一定非得向部队报批,毕竟哈工大属于七机部的。

  七机部跟部队没有隶属关系。

  “部队要是知道,这事情就成不了。咱们还怎么往外卖?”

  完了!

  听到谢威的话,翟鑫国的脸,瞬间变得无比苍白。

  冷汗瞬间从额头冒了出来。

第223章 反常!太反常了!该不会是恐怖分子骗军火吧

  “翟教授,不用担心,李校长把一切都给安排好了。即使有问题,也是他去扛责任。”

  看着翟鑫国苍白的脸色,谢威不负责任地安慰着他。

  要是真的出了问题,李瑞是否会担负责任,谢威不确定。

  但是他可以肯定,翟鑫国跟唐道贤两个只是负责技术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任何责任都不用承担的;谢威跟王征同样不会。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按照要求办就行了。具体什么情况咱们都还不知道呢。”

  谢威不想解释太多。

  李瑞既然安排好了,而且时间又这么紧张,肯定有着担心。

  见自己这样说了翟鑫国依然满脸担忧,谢威也知道要是不打消他的疑虑,这一路上肯定是没法安宁,索性就严肃地对他说道:

  “翟教授,您可以想想,如果我们的火箭筒能从正面用一发轻易摧毁59坦克,部队是否会允许我们出口……而部队又会装备多少?火箭筒跟枪榴弹项目,前前后后消耗了超过400万的经费,还不包括新的炸药配方的研制等……”

  “……”

  翟鑫国顿时沉默了。

  火箭筒的研究经费都是自筹,即使在刚开始研制成功后,部队拿了一批进行测试,不仅没有给订单,也没有提供持续改进的经费。

  “这会不会损害国家利益?”

  看着122厂安排的工作人员已经把几箱子武器装到运-11机舱内,运-11的飞行员也已经登机,开始进行起飞前的检查工作。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卖出去,才是损害国家的利益!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部队经费不断削减,如果无法自筹经费研究下去,军用技术的研究就会陷入停滞……”

  谢威有些无语。

  一次性火箭筒,威力最大的云爆型根本就不在这次当着外国客户展示的范畴内。

  就连穿甲型号,谢威连串联战斗部都没有提出来。

  现在的穿甲型号,打T-72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要打M1跟豹-2,估计都有些勉强。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在我们的火箭筒都能轻易摧毁59甚至69式坦克的装甲下,苏联跟美国的反坦克火箭筒穿甲能力有多强?坦克设计研究所的人能不考虑如何增加防御能力么?”

  谢威强调着国外比国内的先进。

  实际上,如果不算反坦克导弹,只是论反坦克火箭筒,翟鑫国带着唐道贤的搞出来的穿甲型号,已经可以成为世界第一的穿甲火箭筒了。

  谢威不能说啊。

  只有这样,翟鑫国跟唐道贤才会在想要缩短跟国外同类武器性能差距的情况下疯狂地提升目前火箭筒的性能。

  他们,是不会知道国外使用的反坦克火箭筒真实性能没有吹嘘的那么厉害,更不会知道国外的坦克装甲防御没有公布出来的那么强。

  听到谢威这样说,心中担忧的翟鑫国也不好再反驳。

  恰好王征招呼两人上飞机。

  不同于大型飞机,运-11的货舱跟乘坐舱并没有分开,机舱内两侧各自布置有两个可折叠的简易板椅,装着火箭筒跟狙击榴的箱子,就固定在中间。

  看到这场景,谢威嘴角不由接连抽动了好几下。

  要是出现问题……

  不敢想啊。

  可这次他不去又不行,李老头指明要他去的。

  “这四个可折叠的简易板椅是原本就带的,本身是配备了可拆卸座椅的,甲板上这些螺丝孔就是为了安装座椅以及固定货物……在不运货的情况下,只要把座椅安装好,就成了客机……非常方便。”

  见谢威表情,王征以为他是不满货舱内的条件。

  “这样倒是不错,提升飞机的使用率……”

  翟鑫国对王征的介绍,点头说道。

  如果只是坐人,这架学校买的飞机就太浪费了。

  学校研究项目多,有时候一些关键零部件跟设备的无法即使运到学校,会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影响,有了飞机,自然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那是肯定的啊!之前去西北戈壁,要是坐火车,即使一路不停地更换火车,也得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行。坐飞机,即使中途需要加好几次油,甚至还要对飞机进行检修,也不过两天多时间就到了……”

  对飞机能节省的时间,王征最有发言权。

  谢威听到王征的话,只是看了他一眼。

  相比火车几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加上行驶途中还有很多时间需要停车让行,运-11的速度确实快了不少。

  最大飞行速度只有220公里的运-11,巡航速度达不到200公里,别说比几十年后的高铁慢,连动车都赶不上。

  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飞机的航程还是太短了一些,等以后咱们校企办有钱了,直接买一架加一次油就能飞到全国任何地方的飞机……”

  王征咬牙说道。

  同时看向了谢威。

  “以后有条件了,肯定得搞飞得更快,航程更远的飞机。不过,以后运输军用装备,人跟货还是分开吧。”

  谢威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箱子,心有戚戚地说道。

  里面可都是高爆炸药。

  虽然,在设计时候就考虑到运输过程的防爆等,可万一呢……

  “嗡~”

  机翼上的螺旋桨开始旋转,飞机开始出现轻微震动。

  原本静止的飞机开始滑跑,很快就跃入了空中。

  “不用紧张,咱们这飞机飞不了太高的。”

  看到第一次乘坐飞机的唐道贤双手死死地抓着座椅两侧,双目紧闭,脸色发白,谢威叹了口气。

  飞得再低,掉下去了,也没有太大生还的可能。

  时间要是不这么紧张,谢威真心不会坐飞机。

  尤其是这年头国产的轻型运输机。

  飞行路线由谁确定,谢威不知道,也懒得问,反正有王征跟着,根本不用他操心。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这次之后,非必要绝对不坐运-11,速度慢不说,还让人提心吊胆。

  关键他还不能说出自己的担忧,在有担忧的情况下还得强装镇定。

  飞机在59年就通航的辽通机场降落,几乎没有过多停顿,加上油之后,就继续起飞。

  在天黑之前,飞机在草原中一个简易机场加了一次油就再次起飞,傍晚时分就降落在了二里半机场。

  已经有几名穿着65式军服的中年人在一名军官的带领下等着谢威几人了。

  在他们身后,停着两辆212吉普跟一辆解放汽车。

  看着几人,谢威不由疑惑起对方的身份来。

  看对方的穿着打扮,是部队的人无疑。

  可再看对方的打扮,为首那人四十出头,穿着四个兜的干部服,其他几人都得三十出头吧,都是普通士兵着装。

  这就有些不对了。

  三十几岁的普通士兵?

  即使在这年头,也不会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