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没有什么可是的!王征给我透露过,校企办不只是准备建立成果转化基地,他们也准备以生产基地为依托,建立研发中心,甚至有可能建立分校……”
建立研发中心的事情,谢威透露过。
可哈工大在蓉城建立分校?
那完全是谢厂长张口胡掐的。
“当真?”
许宏侠跟黄奎荣两人顿时一脸惊喜。
不说哈工大建立分校什么的,蓉城方面并没有那么在意,作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省会城市,蓉城的大学可不少。
关键是研发中心!
一个大学的研发中心啊!
能带动多少先进技术的研究跟相关成果转化?
“这难道还有假?我跟他们机电系系主任杜国旺可是干亲家!他们物理系系主任是我干亲家的大舅哥……”
此刻,谢厂长一脸得瑟。
没办法啊。
老谢家会生孩子,生个闺女,哈工大的系主任上赶着认干闺女呢。
“谢厂长,这可不能开玩笑。你也清楚,这关系到蓉城后面多年的产业布局,一旦有问题,后果……”
许宏侠的脸上变得严肃起来。
谢建国跟哈工大有关系,他们是知道的。
还真没想到关系是这样。
“许书记,这我可没开玩笑。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为什么提出那么多条件?单独增加供电线路,咱们东郊的工业园区他们不要,而是要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划一大片地!哪怕是他们要地搞福利房,也不至于那么大啊!”
谢建国充分地利用了王征对蓉城市政府提出的各种配套条件。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眼神交流一番,最终许宏侠开口了:“既然这样,明天就先跟王征他们签订邮电局交换机的合同吧。第一期工程款的800万,市里先垫付400万……不过,有个条件得他们答应。”
“???”
众人不解地看着许宏侠。
条件都已经谈完了啊,蓉城方面还增加条件?
“蓉城邮电局使用的交换机,必须得蓉城生产!”
许宏侠坚决地说道。
众人顿时明白了许书记的用意:双方谈判的是哈工大校企办在这边跟蓉城市政府合作搞交换机生产工厂,本来就要生产交换机的。
这800万,可以说是依然用到了蓉城的经济建设上。
毕竟,蓉城方面对合作条件还是有些不情愿的: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又出土地又出钱,还出工人跟厂房的蓉城市政府只占45%的股份,哈工大校企办占据55%的股份!
······
“设计一款车?”
车辆工程负责人乔戈里教授意外的看着谢威,“你们校企办现在什么业务都搞?就不怕贪多嚼不烂?”
面对乔教授的质疑,谢威满脸无奈。
他也不想啊。
这特么的不是给李老头擦屁股,收拾烂摊子么!
“乔教授,这事情是李校长当时跟122厂定下来的……校企办现在事情可不少,我们也不想管,可这关系到学校的名声啊。”
谢威苦笑着解释。
李瑞干这些的时候,可没考虑过学校名声。
“你们准备搞什么车?”
乔戈里问谢威。
眼前这年轻人,从进入学校后就折腾得厉害,虽然平时很少跳出来,可学校教授跟老师们就没有几个没听过谢威名字的。
既然对方找上门来,肯定有想法。
其他跟校企办合作的系跟专业都没少获得经费,说不定对方的提议真的能解决车辆工程方面不少课题经费呢。
“是这样的……”
谢威当即就拿出一张画着面包车结构的草图。
标准可载7人,至于能拉多少,在未来十多二十年国内并不怎么查超载的年头,能装多少就得看司机对车辆空间的利用。
标准载重800公斤,需要保证拉2吨的货物情况下,车辆依然能正常行驶……
“你确定这是要我们设计面包车,而不是货运卡车?”
听完谢威的要求后,乔戈里的脸顿时黑得可怕,“我们设计不了,你另外去找其他人设计吧!简直瞎胡闹!90匹马力的解放汽车,也不过才载重4吨!一个面包车你居然要求载重达到2吨?”
由不得乔教授冒火。
谢威提出来的,完全是瞎搞!
第212章 果然是老银币!为了给妹妹送卫生巾借口开拓西北市场?
“呃,乔教授,2吨是指极限载荷,只要满足800公斤的载货重量就可以的……”
谢威有些尴尬。
他虽然不懂车辆设计,也不至于提出如此无知的要求。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商业交流快速增长,尤其是物资的运输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国内汽车产业尚未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车辆才是需求最大的。
可拉人,可载货。
关键售价还低。
进口的小轿车不管是开还是乘坐,是倍有面儿的事情。
国产小轿车?
现如今就红旗跟少量几种,那需要单位才能采购,根本不允许私人购买;进口轿车?
先不说进口指标,即使拿到了进口指标,动辄几十万的售价,刚刚出现的万元户都买不起。
面包车这种功能齐全,用途广泛的才是最符合这个年代国内市场需求的。
当然,目前国内道路网路也不够发达,硬化过路面的道路虽然不少,达到了66.1万公里,大部分却都在城市之中。
连很多国道都没有硬化,更不要说省道甚至级别更低的道路。
如此情况下,谢威要求载重量这么大,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可想而知。
“虽然我理解你的想法,可你的要求太高了……卡车使用的动力系统,面包车肯定装不上。我们国内在发动机方面的情况……”
听完谢威的解释后,乔戈里教授叹了口气。
他能理解谢威的想法。
可现实不是如此啊。
“重新设计研发发动机,先不说经费跟配套,仅仅是时间,都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国内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在动力方面更是不行。
战机、军舰、坦克等,都受到“心脏病”的制约。
“乔教授,咱们可以使用212吉普的发动机。”
来之前谢威就想好了。
212吉普搭配75马力的发动机,对于面包车来说,其实有些耗油了。
得益于曾经跟汽车厂的合作,谢威了解过国内汽车的发展历程,很清楚中国最早的生产面包车的企业并不是从国外引进的大发公司的“黄大发”,而是昌河汽车在82年开发出来的轻型客车。
实际上那玩意儿是仿制铃木的。
要说到昌河汽车,就不得不说这厂跟122厂的渊源:昌河机械厂其实是造直升机的!122厂的备份工厂!
已经被谢威早就忘记的昌河汽车最早生产的轻型客车型号,谢威却清楚记得,这款国内第一款面包车,国内不曾出现过的新车型,破费脑筋的主管部门,是把面包车划到轿车目录里的。
只是一款搭载35马力发动机的面包车!
虽然比起84年引进国内的“黄大发”的40马力弱了不少,可实际上动力真心不怎么样。
黄大发在国内的产量并不高。
而昌河的面包车,从82年诞生到2000年停产,总产量也仅仅只有15万辆。
看看国内销量火爆的五菱宏光,排量1.2L的动力超过70马力,1.5L的最大功率更是超过100马力。
强劲的动力,在道路并不完善的环境中,才有更好的市场。
“会不会太耗油了一些?”
乔戈里担忧地问谢威。
“不会。我们要考虑车辆行驶的不只是城市道路……抛开司机,标准还能搭载6人呢……乔教授,你们只需要按照我这个草案来论证可行性,如果可行,就拿出设计方案,经费的问题您不用担心……”
谢威知道乔戈里还有很多疑问。
之所以先跟对方沟通,就是他知道这年头国内有技术的专业人员不会根据市场去设计产品,他提出来的方案,实际上,是融合了长安跟五菱宏光的一些优势的。
当然,在知道小鬼子的车企很快就会进入大陆市场的情况下,在卫生巾已经被小鬼子给背刺了一刀,虽然这让谢威直接利用小鬼子来节省了大量的广告费用。
可谁都不想闹心。
“好吧,这事情很急吗?”
“越快越好。下午122厂的领导会过来。”
“……”
看着谢威,乔戈里教授瞬间无语。
腹诽不已:你小子既然方案都已经搞好了,直接说让我们按照你的方案设计就行了呗,还说什么论证不论证的?
要是论证不成功呢?
对于乔戈里的想法,谢威知道,他却不想去花过多的精力解释。
太累。
关键没法解释。
反正他提供的只是草图,车辆内部布局什么的,其他啥都没提。
抱怨归抱怨,乔戈里还是希望能把学校的车辆技术转换成成果,获得更多经费,只有这样,车辆工程在学校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建设实验室需要钱,搞课题需要钱,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更需要钱。
看看最早跟谢威合作的化学系、计算机系,现在根本就不问学校要经费,从来都不缺课题经费,参与到研究项目中的教职工跟学生,补贴都涨了好几次了。
在谢威离开后,认真研究了一下谢威的方案草图,底盘什么的,谢威没有瞎搞,除了车辆内部布局跟外观设计,真正涉及到技术核心的东西,都没有。
不由松了一口气。
搞技术的,最怕的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指导专业的技术人员。
当即,就找了车辆工程系的老师跟几名学习优异的学生。
“……这个项目,对我们车辆工程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有了课题经费,恢复车辆工程系,就不再是问题,学校也不可能再推三阻四,甚至在今年,都有可能增加招生专业跟招生名额……”
现在的学校什么情况,所有人都知道。
能快速把技术成果转换成产品,从市场上要课题经费、要技术研发经费的专业,学校重点建设!
“乔教授,您直接吩咐就行了……”
“是啊,咱们之前都想主动找校企办帮我们寻求点项目呢!”
“有了车辆设计项目,既能给学生练手,积累经验,又能把一些理论的东西进行验证……”
“最好是让我们也参与到制造中去,不能只搞设计。”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