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272章

作者:葫芦村人

  “唉~”

  王成也不甘心,可不甘心也没有任何办法。

  不管他们如何重视谢威,都不可能给的比哈工大多,甚至连哈工大的一半都给不了。

  政府下属的任何单位,都不可能把一个部门交给刚分配到单位处于实习状态的毕业生来负责。

  “以后尽量配合好学校的工作吧。”

  文敏再次叹了口气。

  戈壁滩。

  夕阳西下。

  一支篷布外满是沙尘的车队缓慢地在无人地区前行着。

  “还得多久啊!咱们这都走了四个多月了!”

  谢柔裹紧了身上的军大衣,靠在吉普车的车门上,满脸疲惫。

  “快了!”

  方鹏举安慰着谢柔,“咱们不是一路上都在进行各种测试嘛。”

  车队从哈工大出来,一直都是避开居住区在缓慢前行,从东北沿着北方草原一路向西北而行,一路都在不停地对整个发射系统进行测试。

  得益于谢柔这行走的人形计算机存在,每次发现问题,都能很快找到原因。

  不大的车队里面带着很多配套零部件,甚至后面跟着的篷布解放汽车里面,安置着绘图桌等。

  很快,车队停了下来。

  “各单位注意,已经到预定区域,准备发射……”

  部队安排的负责人拿着大喇叭,对着停下的车队指挥起来。

  车队中间的盖着黄色篷布的发射车脱离了队伍,向着旁边开去。

  发射车停下后,几名穿着军装的军人快速从周围围上来,迅速地解开把发射车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篷布。

  “仰角35,方向7……”

  很快,发射车上原本平躺在的发射箱在液压系统的支撑下,快速向上抬起,并且同时向一侧旋转。

  “电源接通……”

  “箱盖打开……”

  “发射……”

  并没有火箭弹从发射箱里飞出来。

  只是发射过程的模拟。

  “发射完毕,补给车上前补充弹药……”

  不远处停靠的弹药补给车迅速上前,在补给车车头与车厢连接处的吊车帮助下,迅速把发射车上的发射箱吊装到一旁,然后再把弹药补给车上的一组发射箱吊装到发射车上。

  最后再把地上的发射箱吊装到补给车上。

  整个过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速度很快。

  旁边有些干部模样的军人拿着表掐时间。

  “切,真无聊!就这样没有任何实弹的模拟,有多大意义?”

  看着不远处发射阵地上忙碌的众人,谢柔无力地吐槽。

  现在她都懒得计算发射后的弹道落点了。

  “也不能这样说,一路上都在模拟发射,他们现在可以在五分钟内就从行军状态进入发射状态。在发射完成后,快速更换弹药模块,能在5分钟不到的时间就进行第二轮发射呢!”

  方鹏举有些内疚地看着谢柔。

  原本以为从学校准备的各种物资足够充分,可出来后才发现,根本就不够。

  出来的时间太长了。

  一路走的都是偏僻的区域,人烟稀疏,很多物资即使带着钱跟票据,都买不到!

  维修发射车的各个场站,本身物资供应都不充足。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谢柔每次计算后,都需要补充营养,早在两个月前,试验团队携带的罐头等物资就告急了;方鹏举把整个队伍携带的都优先供应谢柔,也无法支撑太久。

  谢柔又肉眼可见地瘦了下去。

  “这在一开始都是确定的啊!不管进行多少次模拟,都不如实弹试射……”

  谢柔翻着白眼儿说道。

  火箭炮是否真的跟模拟的一样,到现在,她都不清楚。

  “快了,在靶场那边,原本的遥测弹早就运到了,改进后的遥测弹也快到了。等到天热,咱们测试一番,就可以回去了。”

  “老师,您不是说让谢柔先回去?”

  一旁的王雨婷幽怨的声音响起。

  这一路的艰辛,只有她们自己清楚。

  尤其她跟谢柔两个女生,原本就没想到出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连个人用品都没准备充足,用习惯了卫生巾,再用之前的,别提多难受了。

  要不是谢柔没提,王雨婷早就闹着要回去了。

  “再坚持一下,再往前300公里就是吐鲁番,我们在那边不仅能得到补给,也能休整几天……”

  方鹏举对王雨婷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这一路走来,几乎横穿全国。

  没办法,必须得测试各种环境状态下火箭发射系统的可靠性,一路上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之前设计时候不曾想到的。

  甚至,在测试了遥控弹后,还需要从这边给发射系统装上实弹,再沿着来路返回……

第209章厂超规格接待,真的只因为李校长买了架不到30万的飞机?

  “方教授他们的团队走到哪里了?”

  虽说整天忙得不行,对于谢柔,谢威还是比较在意的。

  方鹏举的远火,需要进行大量测试,

  如果换成其他单位,不可能在前面一项没有完成就接连测试后续,更不可能在没有解决前面发现的问题时就进行后续的试验。

  学校自主立项避开了这一切。

  加上谢柔这行走的人形计算机存在,要不然,方鹏举的远火,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行全面的环境测试。

  “目前还在张掖,距离吐鲁番有不远的距离……他们拍电报,希望学校这边能调集物资给于补给。咱们学校的名头,在西北那边不太好使……”

  袁振越观察着谢威的反应,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瑞走了,袁振越这校长助理在学校就失去了跟脚,平时做啥都是小心翼翼的。

  李校长走的时候,并没有对他这个助理进行安排,张鸣秋原本就是副校长,有着自己的助理;刘德宝副校长兼副书记,同样也有自己的助理。

  一开始,袁振越迷茫的不行,好几次都准备找谢威,可又觉得自己跟谢威私人关系不够好。

  还好,张鸣秋让他先负责学校后勤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协调学校跟校企办的工作。

  这不,在收到方鹏举发回寻求物资支援后,袁振越知道这是跟谢威建立私人关系的最好机会,第一时间就来找谢威了。

  “才到张掖?距离他们目的地还有上千公里,到时候再返回,这不得等到年底才能回来?”

  谢威皱起了眉头。

  之前可没说这么久啊。

  “方教授的意思是到了那边靶场进行模拟弹测试后,就让王雨婷陪着谢柔先返回……不过,目前一些物资供应不充足,尤其是谢柔她们的个人日用品没了,不太方便……”

  袁振越把情况向谢威做了介绍。

  一时间,谢威愣住了。

  几千公里的距离,如何补给?

  哪怕乘火车,从东北到最西北,一路不停地转火车,也赶不上啊。

  他没有提出质疑,既然袁振越来找自己,应该是有办法的。

  “什么?你准备亲自去一趟,还是用飞机飞过去?这成本……”

  听到袁振越的提议,谢威嘴角接连抽搐。

  特么的,对方是要害自己?

  在这个年代,专门用飞机从东北往西北飞行几千公里,就为了给自己妹妹送卫生巾过去?

  传出去了,这将会是洗不掉的污点。

  “成本不用咱们出,伟建机器厂有刚研制成功没几年,还没有订单的运-11……整个飞行成本都由他们出。”

  袁振越急忙解释着。

  伟建机器厂?

  谢威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愣了。

  根本就没听说过国内还有叫这么一个名字的飞机制造厂啊。

  哈城是有飞机制造厂的,运-11就是哈飞搞的,怎么又成了什么伟建机器厂?

  “咱们这边还有别的飞机制造厂?”

  “没呢,就122厂这一家啊,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之前主要生产直-5,轰-5、轰-6等飞机……之前李校长跟他们联系过,伟建机器厂的运-11研制成功后,还没有获得订单,之前李校长跟厂里领导谈过,准备给学校购买一架……”

  啥玩意儿?

  李瑞准备给学校购买一架飞机?

  不是瞎胡闹么?

  先不说学校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学校买一架飞机干啥?

  “校企办不是经常到处联系业务以及处理众多的事情嘛,你当初抱怨哈城太过偏远,火车又太慢,到任何地方路上花费的时间都太多了……”

  李瑞对谢威的偏爱,作为助理的袁振越了解得最清楚。

  说实话,很多时候袁振越都感觉谢威是李瑞的亲儿子。

  不!

  一个老父亲,对亲儿子都没这么好。

  谢威傻眼了,这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校长之前也说了,你现在在学校能遥控,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事情都需要你亲自去处理。有飞机就方便了,能节约大量时间……”

  “……”

  谢威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老头这究竟是抬举自己,还是害自己?

  可能怪李瑞么?

  老头子是都为自己考虑,他难道就没想过,要是自己真的经常坐着学校的专机到处飞,那还得了?

  还谈什么前途!

  全国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没有专机啊!

  “即使真为了方便谈事情,节约时间,也应该买航程更远的飞机啊!就运-11这样航程不足1000公里,也就只能在周边飞飞。”

  讲真,袁振越透露的消息,让谢威大脑反应都变得缓慢起来。

  可见他从这事情上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不是李校长不想买更大的飞机,买国外的需要太多审批手续,价格高昂不说,还需要巨额的外汇额度,根本不可能得到批准。国内又没有别的可以作为客机的运输机。再说了,122厂的运-11飞机,虽然航程短,速度也没法跟其他飞机比,但是价格便宜啊!”

  “价格便宜?”

  运-11是螺旋桨飞机,性能落后,运载能力差,再怎么样,那也是飞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