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谢威说得一点都不客气。
“要做到200到1000米范围内精确打击,还得有更大的范围杀伤,只是利用榴弹发射的方式不行啊!”
唐道贤一脸愁云地看着谢威。
他觉得自己是理解了谢威意图的。
李瑞只在乎武器装备的威力,对于技术讨论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
无聊的他也不好插话,掏出烟,直接给翟鑫国丢了一支,坐在一旁吞云吐雾起来。
“班长,榴弹发射,是利用发射药瞬间燃烧在炮管产生强大的气流,以此给炮弹提供强大的出膛速度……火炮是通过计算跟调整射击角度来实现精确打击的……要是按榴弹炮设计,在打击精度上就会受到影响。”
见谢威脸上表情严肃,不说话,唐道贤补充着解释。
讲真,对唐道贤来说,导师翟鑫国骂他,给他的压力也没有谢威站在旁边不说话给的压力大。
“这个项目叫什么名字?”
谢威没跟唐道贤争论。
“40毫米狙击榴弹炮啊!”
唐道贤不明白谢威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榴弹炮是靠什么杀伤?”
谢威再问。
“范围杀伤呗。你小子要说什么,就直接说,别在这里浪费时间!”
一旁听得无聊的李瑞抢答着。
结果遭到了谢威的白眼儿。
“范围杀伤!老唐啊,在800米的距离,如果榴弹爆炸杀伤范围能有个5、6米,你觉得,有必要在意那精度?你把弹药搞那么重,部队真装备了,执行任务时,能带多少?”
“……”
谢威的话,让众人都愣住了。
好像,貌似,他们的思路确实出现了问题?
“呃,班长,您不是说要达到狙击枪的精度?”
唐道贤小心翼翼地问谢威。
盯着谢威反应的其他几人也是下意识地点头。
从一开始参加到这个项目,他们就琢磨着提高射程、提高射击精度。
“还有啊,推进剂的威力太大,后坐力也就越大,要把40毫米的榴弹发射到800米甚至更远,还要保证精度,出膛速度就不能太低……”
见谢威依然不说话,其他人也是支持自己,唐道贤开始逐渐有了勇气来质疑班长。
出膛速度越快,前段的弹道也就越稳定。
这是火炮设计最基础的知识,班长不可能不知道吧?
“用范围弥补精度,后坐力的问题,一方面是采用炮口制退器,理论上讲,可以消除60%的后坐力。”
谢威看了唐道贤一眼。
这家伙不错,这么短时间,基础就已经变得扎实了。
平时没少努力。
指不定,以后就成为从实验班走出去的火炮院士了。
“那也不够啊。我们计算过,要把40毫米榴弹发射到800米距离,并且保证一定的精度,出膛初速至少要达到280米每秒……”
一人提醒谢威。
“其实不用那么高的初速,增加枪管长度,以此提升推进剂的作用距离,为榴弹提供更多加速空间……剩下的后坐力,可以加装稳定发射器的两脚架、在发射器末端增加液压装置抵消制退器消除后剩余的后坐力……”
“加长枪管?”
“增加液压装置?”
众人懵逼了。
这些方面他们根本就没考虑过。
“枪管具体要多长,弹药初速最低多少可以满足条件,同时还得考虑降低重量……这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然后测试。”
谢威并没有告诉他们,LG5狙击榴发射管的长度1288毫米,弹药初速240米每秒,在300米距离上可以把两枚榴弹精准地打入直径10厘米的目标内。
狙击榴这玩意儿,是用来弥补手榴弹到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的,步炮协同战术已经玩得出神入化的PLA需求并不迫切。
唯一的就是出口。
出口,精度要那么高干啥?
“那啥,你们下来自己慢慢讨论,鑫国同志、小唐同志留下,其他人先出去。”
见谢威说完,所有人都开始思索起来,等得不耐烦的李瑞直接开口赶人。
没人敢有意见。
“部队已经试用了一次性火箭筒,对便携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不过也提出了问题……”
其他人离开后,李瑞把一次性火箭筒的报告递给了翟鑫国,同时开口介绍。
意思只有一个:提升一次性火箭筒战斗部的杀伤威力!
“现在的战斗部,都是采用的成熟设计,也没有更好的炸药跟战斗部啊。”
唐道贤低着头,不说话。
又要进行模块化设计,又得从各方面降低成本,研发新的战斗部?
会增加成本的。
翟鑫国倒是说出了实情。
“咱们火箭筒的战斗部使用的是什么炸药?”
谢威心思一动,虽然他跟化学系那边很熟悉,却并没有接触化学炸药,并不了解国内炸药的生产水平。
“炮弹装填的季戊四醇四硝酸酯,比TNT威力要大一些。”
唐道贤急忙回答。
谢威一脸迷茫。
他对炸药并不是很熟悉,真不知道学名是这玩意儿的炸药俗称是什么。
“国内俗称太安,也叫太恩,威力大约是TNT的1.2倍。”
见谢威的神态,一旁的翟鑫国说道。
谢威顿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
手雷、手雷弹、导爆索、雷管等里面装填的都是这玩意儿,甚至还可以加工成舒张血管、治疗心绞痛的药品戊四硝酯粉。
没想到在这时代居然是用于炮弹?
看来,炮弹的威力还可以再提升提升嘛。
“黑索金呢?奥克托今呢?”
谢威问道。
黑索金才应该是炮弹的主要装填炸药,威力是TNT的1.5倍。
而奥克托今的威力大约是TNT的1.5倍。
别看只是威力只大了零点几倍,杀伤力却是呈几何级增长的。尤其是奥托金,威力只比黑索金高了0.2倍TNT威力,却因为造价高昂,达到了TNT威力的15~20倍,仅仅只用于导弹战斗部或是作为核弹的起爆炸药。
“梁红斌教授没告诉你么?奥克托今国内还没有稳定的生产配方,只能通过实验室少量合成;黑索金实验室倒是能稳定生产,由于工艺跟配方的问题,无法大规模地稳定供应,成本也非常高……”
翟鑫国意外地看着谢威。
他认为谢威知道这些炸药是通过梁红斌,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梁红斌是在搞高能炸药!
这样倒是省却了谢威解释自己为什么知道这些东西的麻烦。
“也就是说,短期内无法提升战斗部的威力了?”
李瑞皱起眉头问道。
他才不管什么黑索金、奥克托今,只要威力大就行了嘛,“只要威力提升够多,即使成本增加一些,部队也能接受的……”
第193章 缺高能炸药?被美国佬剽窃成果的校友,得请回来
“校长,即使咱们利用黑索金提升了爆炸威力跟杀伤范围,怕是江北机械厂也不会同意。”
谢威提醒李瑞。
现在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在他那个世界的历史上,江北机械厂花了很长时间才研究出PF89式火箭筒。
在研发成功后,改进战斗部的设计,每一款都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缺乏先进的大威力炸药!
江北机械厂承接研发任务时,部队要求的是反装甲战斗部,对高能炸药需求更大。
“他们有什么不同意的?”
李瑞刚说完,就意识到了问题,顿时愣住了。
跟江北机械厂的合作,李校长谈的可是从销售价格中抽三成,剩下的7成才是江北机械厂的生产成本跟利润。
供应给部队的价格可能还会降低,而成本却上涨不少。
甚至很有可能会因为成本上涨而导致江北机械厂没有了利润,人家怎么能干?
“要不,试试混合炸药?”
谢威试探着说道,“全部用黑索金成本太高,在黑索金里混合部分TNT降低成本,再加一些铝粉作为助燃剂、助爆剂,用石蜡来作为钝化剂……”
含铝炸药,目前在国际上都属于前沿课题。
这配方是澳大利亚人研究出来的,最后却被美国人装到了3000公斤、号称炸弹之母的GBU-43里面,最终用到了阿富汗战争中。
至于威力如何,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
毕竟那个年代的美国,强大都是靠着吹牛逼来维持的,真宣传出来了,也不会有人知道真假。
谢威恰恰就知道大体上的配方。
43.5%的黑索金,29.3%的TNT,20.6%的铝粉,4.89%的石蜡,剩下1.71%的成分则是粘合剂。
“黑索金的成本可不低啊!”
翟鑫国一脸担忧。
成本太高,肯定会影响装备数量的。
“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如果可以搞出来,40毫米狙击榴弹的战斗部也可以装这东西,以此来提升威力……”
谢威觉得,一开始得按照需求解决有无问题,然后再去考虑如何降低成本。
军事领域,在研究时候就因为成本太高就放弃使用威力更大、更先进的技术,显然是不合适的。
战争模式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从后世过来的谢威很清楚未来百年内,基本上都不可能出现一直反对建造航母的苏联国防部长认为的核战争。
在乌斯季诺夫看来,苏联是要做好打核战争准备的,核战争爆发后,工业能力、经济实力都会严重下降,这时候就需要以较低生产条件能生产出来的高可靠性高杀伤性的武器装备。
于是乎,苏联就出现了可以当一次性消耗品使用的米格-23,不锈钢壳体里装一台发动机的3马赫米格-25;最大限度保留超强火力、降低防护跟生产成本,“一炮死”的T-72坦克等等……
苏联军方这样的想法,也影响到了国内。
很多部队的将军们也是这样认为,觉得武器装备只要威力足够,造价低廉,能大规模装备就行了。
全世界最庞大的炮兵规模,就很能说明问题。
部队的领导干部这样想,谢威是可以理解的。
他没想到,连翟鑫国都受到了影响。
技术越先进,装备之间性能差距越大。
曾经,在没有歼-10的年代,面对性能高到让人绝望的F-22这样先进的战机,空军提出空中拼刺刀精神:用8架歼-8II换一架F-22。
具体方案却悲壮无比:在战争状态下,大量歼-8战机不要命地冲向F-22,不断贴近,用8架歼-8II消耗掉F-22携带的弹药,对方弹药消耗光,又被贴近,自然也就有了机会。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