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杜国旺只是默默抽烟,并没接话。
“对了,谢柔你们究竟是怎么考虑的?老是把她放到各个项目上不是事儿。”
“谢威这么干,我能怎么办?梁红玲半个月没跟我说话了……你没发现这学期开学后,你到我家蹭饭的机会少了很多?”
李瑞愕然。
好像,这学期,就只有国庆的时候去杜国旺家蹭了一顿饭?
“梁红玲不是忙着帮战机项目搞模型?”
“原本计划是谢柔先跟着她学数学的……结果……谢柔在方鹏举那边学习进步很快,不过,方鹏举的远火项目差经费……”
“那啥,我还有事,先走了。”
李瑞听到杜国旺又准备借着机会帮忙给谢柔要经费,毫不犹豫地告辞离开。
天才进了自己的学校就行了。
学什么,只要学生愿意,跟校长没关系。
要钱?
门都没有。
“老杜啊,谢柔在方鹏举那,要是缺研究经费,让她找她哥啊,校企办有钱。”
走到门口,杜国旺扭头提醒杜国旺。
“老家伙,现在是越来越阴险了,从二炮搞了几百万的远火经费,一分钱都不分出来!也不怕谢威知道了又找你闹!”
杜国旺吐槽着。
到最后,他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唉,也不知道谢威要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李瑞如此干的原因,杜国旺是知道的。
甚至,这是杜国旺、梁红斌、于国峰等学校骨干领导在一起讨论后制定的计划:谢威在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方面很成熟。
可在政治上太过幼稚、太过理想化。
李瑞从一开始就把谢威当成接班人培养,自然不能容许谢威在政治方面的不成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上面虽然到现在没有明确的文件跟政策,李瑞跟杜国旺等政治嗅觉敏锐的人却已经感觉到很快就会有政策出来。
按照李瑞的规划,谢威在明年的大三就会兼职助教;毕业后一边攻读研究生,一边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研究生期间跳过助教成为讲师,兼任校企办主任;锻炼一到两年就晋升副教授,升任校企办主任;再花两年时间,成为教授,然后筹建经济管理系,成为经管系主任……
破格提拔所需的研究成果?
对谢威来说,是问题?
在李瑞的规划中,谢威将会在十年时间内,完成学生到副校长的成长。
那时候,谢威也不过才30出头,再在各个管理岗位上流转几年,李瑞退休之际,就能直接成为最年轻的重点大学校长!
如此规划,政治上不成熟、太过理想化,怎么能胜任校长的岗位。
在谢威到哈工大之前,李瑞根本就没给学校搞这么多项目。
他从学校调到部里本已经板上钉钉,就因为谢威才留下来,甚至准备一直在校长岗位上留到退休。
中间付出了多少,也就杜国旺几人知道。
谢威是不知道的。
被安排的人生,不自由?
所以不接受?
不会的,即使谢威知道,也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一个重点大学校长所能动用的资源,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谢威之前创业过,身价不菲。
可社会地位……
现在的谢威并不了解这一切,随着从邮电部送过来的资料到位,
第182章 建筑系是后娘养的?抢学生,还抢教室跟办公楼!
随着邮电部提供的资料到位,相关人员也即将到达,谢威又计划在很短时间内快速搞定程控交换机,自然再一次陷入到了忙碌之中。
程控交换机的技术对谢威来说不难。
难的是没有足够用于基础的人手。
找交换机的技术资料也是为了让不熟悉相关基础的人员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全国范围内,很多技术项目都是处于这种状态。
基础太差,没有相关经验。
避免不了的。
就连直接负责项目的路广亮,对于程控交换机项目相关技术都不是很熟悉,毕竟他的方向是无线电。
“256门程控交换机?会不会落后了一些?60年国内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就已经开通使用了……”
在谢威把项目计划书拿出来后,看到上面居然只是256门的程控交换机,不解地问道。
HZ80芯片的性能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强,搞256门的交换机,实在有些浪费。
“数量是少一些,咱们目前要基础没基础,要经验没经验,更没人……”
谢威平静地解释着。
“还有,咱们研发的程控交换机容量虽然小,不过却采用模块化设计,只要研发成功,就能直接通过平滑扩容的能力来扩容。您先看看项目计划书……”
256门的容量,对于国际上发展了上百年技术的通讯巨头来说很小。
以目前的技术基础,要整合硬件电子设备跟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并且实现“多网并存、互联互通、平滑过渡”等功能,对几乎没有基础的研发团队来说,难度就不小了。
谢威只能通过项目带着没有技术基础的研发人员尽快熟悉相关技术。
目前时代,难以找到熟悉通讯网络结构、信令基础知识、计算机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跟呼叫处理的基本过程等众多跨领域知识的技术人员。
“多网并存,互联互通?这意思是咱们研发的程控交换机,要兼容人工、步进制以及纵横制这些系统的通讯?”
“嗯。其他的交换机,不可能直接就淘汰,要不然我们研发成功也没有意义。”
谢威点头。
他并没有说程控交换机还需要增加网络通讯功能。
目前计算机系连微型计算机都没有研究出来,研究联网技术目前自然也就没有太大意义,全国范围内的计算机联网,在目前阶段来说同样太早了。
至少,目前只需要解决有线电话不通形制的网络联通,理念就已经非常超前了。
“这样的项目,难度将会非常大,涉及的不仅仅是电话通讯,还有计算机软硬件、电子工程等……”
过了好一阵,路广亮粗略看完谢威提供的计划方案,脸上神色变得严肃。
原本他以为不会涉及太多其他专业领域的技术。
“我无法胜任项目负责人。谢威啊,还是你来吧。”
路广亮不是谦虚,而是对里面的技术绝大部分都不熟悉。
他是搞无线电的。
“我不太合适。”
谢威摇头。
程控交换机项目所涉及到的技术,在这年头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学习的领域,全国众多大学的通讯专业,大部分都是学习无线电相关知识。
电子技术?
计算机信息技术?
其他学校如何谢威不清楚,反正在他那个年代属于强势的王牌专业,现在的哈工大没有。
“怎么就不合适了?只有你最了解,最熟悉,跟电子工程以及计算机等专业的师生也熟悉,不要用你学生身份或是年龄来说事儿!”
李瑞板着脸数落着谢威。
路广亮在看到谢威的计划书中所要求的专业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无奈之下,只能找到校长李瑞,提出让谢威负责主持项目。
“这还真不是我推卸责任,平时您也知道,我这各个项目跑,有时候还得学习……”
项目涉及到的技术太超前。
谢威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少废话!你不就是觉得自己年轻,担心别人有意见嘛!学校里谁都没意见,学校外的人有意见,能影响你什么?”
李瑞一点情面都不给谢威留。
在他看来,平时精明无比的谢威,总是在一些并不需要在意的地方来纠结。
“你有能力,就展现出你的能力!咱们国家缺人,谁还在意什么资历不资历?再说了,这是校企办投资的项目,你是校企办顾问……”
李瑞黑着脸,原本的数落变成了训斥。
谢威比任何人都适合担任程控交换机项目的负责人。
“就是,现在都改革开放了,上面也说了,有能力的上,没能力的下。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你让一个不了解项目的所需的人来负责,不仅影响项目进度,甚至可能会……”
见谢威在李瑞的训斥下还不松口,怕谢威又推给自己。
但凡知道怎么搞这程控交换机,他就不会把机会让给谢威。
大项目!
绝对的大项目。
但凡搞出来,以后不说靠着这个成为学部委员,至少在全国通讯领域也能横着走了。
“谢威,这事情学校里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邮电大学那边支援过来的人,也不可能是他们最骨干的……”
一直没说话的梁红斌也开口了。
“明年,实验班的部分优秀同学,将会由学校支持,开展自己的课题;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将会成为助教,以此弥补学校师资不足。”
李瑞担心只是让谢威一个人当讲师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索性就琢磨着从实验班筛选人员担任部分基础课程的助教。
好的,得留校。
给部里培养更多人才。
实验班嘛,没有先例,一切都是探索……
“学校缺人到了这样的程度?”
谢威不解。
在他的那个年代,大三大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担任助教,属于比较常见的,所以不觉得意外。
只是没想到学校上千名教职员工,教学的师资会这么少。
“到处都缺人呢!再说学校对科研的需求更大……基础的知识传授,让助教去,教授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李瑞解释着。
梁红斌满是鄙视的目光看着李瑞:老家伙这理由说得好像是真的一样!倒也难为他找出如此充足的理由。
“既然这样,我就先试试吧。”
无奈之下,谢威只能妥协。
还好。
通讯技术跟相关的配套基础都是他所需要的。
加上计算机系跟机电系的项目他都能施加影响,只要这些方面快速发展,后面在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无人机等领域就能不受国外卡脖子。
目前,谢威的计划是走华为+大疆等多个高科技公司的路线。
主要方向就是智能!
这对通讯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芯片要求同样也高,更需要强大的制造技术作为后盾……
“这就对了嘛!不要老是觉得自己年轻,年轻不是借口,有能力就得展现出来。要不然,如何接受更严酷的考验,追求更大的进步?”
李瑞笑了。
从兜里掏出烟,依然是他从领导那“顺”回来的小熊猫,亲自给谢威点上。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