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201章

作者:葫芦村人

  旋即,脸就变得通红。

  之前他还觉得自己是天才,导师在指导自己修改、论证后觉得理论没问题,就直接让金工车间帮忙生产样品,他以为是自己有着这方面的天赋。

  甚至在翟鑫国说这话之前,测试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他都认为持续改下去就没问题。

  哪知道是如此结果。

  “或许,可以先试试火箭筒。既然能利用火箭弹的原理搞出这样的东西,搞一款打了就扔的一次性火箭筒,对一线步兵来说作用更大。学校材料所也有新材料研究项目……”

  “之前70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在部队推广。”

  翟鑫国眉头又皱了起来。

  “70式?”

  唐道贤疑惑地看向老师。

  显然他并不知道70式是什么东西。

  “70式双筒火箭弹,口径62毫米,是受到M72火箭筒启发而设计的一次性火箭筒,采用双筒设计,技术性能并不高,价格也昂贵……”

  翟鑫国并没有避着谢威跟司机。

  这种技术性能不高的一次性单兵火箭筒,部队并不待见,保密程度自然也就不高。

  “还有这种?”

  谢威装出一脸惊讶。

  翟鑫国并没有给他们介绍得更详细。

  “对于在前线的步兵来说,一次性火箭筒的威力更大,这样就不用挤占编制,在任务时候,人手一具,面对敌人装甲目标、坚固工事、掩体等,呼叫炮火支援太麻烦,直接就用携带的筒子给来一家伙。打完把发射筒扔了,也不影响继续作战。步兵班把筒子全部打空都还没法解决问题,就需要炮兵支援了。”

  谢威双眼放光地说道。

  翟鑫国跟唐道贤听到谢威的话,都是神色怪异。

  人手一个火箭筒?

  不怕把本来就穷的部队搞破产么?

  再说了,全世界谁家军队能有这么疯狂,装备这么多的筒子?

  回到学校后,谢威也不管师徒两怎么想,直接就回到机电实训室,继续跟杜国旺等人搞数控系统跟PLC可编程控制器。

  什么坦克不坦克的,谢威都快忘记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三天时间,李瑞就气冲冲地把谢威从机电系实训室里给拉了出来。

  “你小子老说我们胡乱整项目,你告诉我,这个一次性火箭筒项目是什么意思?”

  “啊?”

  “啊什么啊!你看看,这上面也有你的名字,除了你,翟鑫国根本就不会去搞这东西!”

  李瑞把一份经费申请拍在谢威面前,“你自己看!”

  听到翟鑫国的名字,谢威就知道不用看了。

  看起来挺好个人,跟李瑞、杜国旺这些老家伙都是一样啊。

  “校长,我想说这跟我没关系,你信吗?”

  谢威一脸尴尬的笑容。

  “你信吗?”

  在李校长的反应下,谢威摇头。

  他自己也不相信。

  一次性火箭筒就是他提出来的。

  “其实,我觉得部队一线人手一具筒子是可行的。比如西南边境上。反击战虽然结束,可猴子并不死心……双方都是小股侦查部队在较量……”

  谢威陪着笑脸,给李瑞解释着。

  李瑞军人出身,应该知道人手一具火箭筒对步兵班战斗力提升有多大。

  只要搞出来了,怎么卖给部队,甚至都不需要谢威考虑。

  李校长自己都会想办法把东西送到边境还没彻底平息的战场上去测试实战性能。

  “真能成?”

  李校长动心了,旋即想到什么,看着谢威,“部队现在穷得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你觉得部队是准备不过了?”

  人手一具筒子,即使成本低,部队也扛不住啊。

  75年,PLA部队数量达到了610万。

  在去年,也就是78年,就已经开始小规模裁军了,即使如此,也有超过500万的军队。

  人手一具筒子……

  想到就让李校长哆嗦。

  “肯定能成!只要发射筒能把火箭弹发射出去,成本又足够低就行。”

第163章 成本低到令人发指,一发不够就多来几发

  “校长啊,其实成不成,也得先把东西搞出来。对我们学校来说,如果能从其他单位弄到单兵火箭筒的技术资料,搞个一次性的单兵火箭筒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谢威也不知道学校有没有技术资料。

  一次性单兵火箭筒,70式那种双发射筒的技术性能不高;FHJ84式62毫米单兵火箭筒主要是发射烟幕弹跟纵火弹。

  真正让部队装备上的,得是PF89式,这玩意儿不仅有反坦克弹种,也有云爆弹、攻坚弹、杀伤弹等不同的弹种。

  “我又不是搞技术的,怎么知道难不难!”

  李瑞没好气地看着谢威。

  谢威让他确实动了心思。

  谁不想自己国家的军队人手一个筒子呢!

  当年在半岛上可没少吃17国联军重火力的亏。

  “那您担心什么?”

  谢威没好气地看着老头。

  “钱从何出?”

  “这关我什么事儿呢?”

  谢威连丝毫犹豫都没有,直接就给老头怼回去了,“学校的项目,经费从何而出那是学校领导需要考虑的。”

  看着李瑞嘴唇动了,知道他想说什么的谢威急忙补充了一句,“即使想要校企办出,也别问我。校企办的负责人是王征,您给他安排任务!”

  说完,不等李瑞的反应,谢威转身就走。

  他的反常行为,让经验老道的李校长也愣神了,等他反应过来,谢威已经走了老远。

  “这小子,现在越来越精了啊!我这话都还没说呢!”

  话没出口就被谢威堵死,李校长别提多难受了。

  想叫住谢威,一想到谢威的态度,也知道学校不少自筹经费的项目都给压到校企办不合适,也只能苦笑着摇头,“看来,得想其他的办法了。”

  “其他能有什么办法!学校之前挪用的经费,在部里给那1200万后好不容易堵上窟窿,可今年……”

  刘德宝看着李瑞,揉了揉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门。

  脑阔痛。

  他本不想管这事情,奈何唐道贤的狙击榴项目是他支持的。

  也不知道翟鑫国是有了谢威的提醒还是看到其他项目的操作,提出的一次性火箭筒项目,并不是说是新开项目,而是拿出试验数据来告诉他们,目前的技术储备还不足,经验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别的子项目来积累经验……

  “那有什么!只要各个项目能运作下去。有了成果,咱们可以找相关单位要经费啊!”

  李校长并不觉得挪用经费是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目前没有足够分量的成果问上级要经费。

  “之前那新火箭燃料的情况,你打听到了吗?”

  “别提了!部里就给了40万,还说什么学校只是搞了一些理论研究并没有消耗什么经费……”

  说到这,李校长就来气。

  学校搞出来的新燃料,对运载火箭以及液体洲际导弹的性能提升不小,奈何部里根本就不买单,说什么主要研究是其他单位在搞。

  唐龙跟学校的两名老师在其他单位干的。

  “以后绝对不能这样!哪怕是勒紧裤腰带,也必须在学校先把项目搞到有一定成果再去问相关单位要经费……”

  “……”

  刘德宝直接无视了这话。

  勒紧裤腰带?

  现在腰都已经快要勒断了,完全是拆东墙补西墙,经费依然捉襟见肘。

  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了。

  ······

  “班长,您帮忙看看这设计方案如何?”

  下午刚下课,谢威刚出了教室门,唐道贤就蹿到了他身后,递给谢威几页印着学校抬头的纸张。

  声音很小。

  说话的同时,还看了看附近有没有人能听到或是看到他手里的东西。

  “老唐,你可是有导师的人!”

  谢威没有去接唐道贤递给自己的方案,有些无奈地看着他。

  也不跟着唐道贤往外走,教室里的同学见到他跟唐道贤两人在门口,直接从后面的门离开,这让谢威更加无奈。

  早知道,当初就不理唐道贤了。

  狗曰的,如同狗皮膏药一样赖上自己了。

  现在还处于暑假期间,可能是因为实验班的特殊性,或是为了补足实验班的基础,在寒假没有放假的情况下,实验班暑假依然没放假。

  每天依然三节大课,下午下课同学参加“实训”。

  是的,学校改了名头。

  实验班的同学参加项目,是“实训”!

  所有人都恨不得每天有48个小时,倒也没谁有意见。

  “翟教授跟我一起讨论后,让我拿给你看看,希望听听你的建议。”

  唐道贤咧嘴笑着。

  翟鑫国果然也不是啥好人!

  在校长那里出卖自己,自己都还没找他算账呢,又指使唐道贤来压榨自己的脑细胞。

  “班长,方案是您提出来的,这几天,我跟翟师一直在讨论如何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以及提升威力……”

  这会儿,谢威才发现,唐道贤眼里布满血丝,整个人都显得非常憔悴。

  听到翟鑫国也是如此,不由暗自叹气。

  这年头的人,干事情总是这么急躁啊。

  “如果要降低成本,发射筒不要使用薄壁铝合金管;瞄准具也不要使用69式火箭筒的瞄准镜,那是可以反复多次使用的,你们这方案只是采用之前成熟设计,实际上只是降低了研发成本,而没有降低生产、使用成本。”

  谢威看了方案后,直接摇头。

  整个方案,并没有多少的创新跟改进,只是把发射筒进行了改进,火箭弹装到了发射筒内部,不再如同69式火箭筒那样由发射筒身管承受发射时的巨大压力。

  这种设计,即使搞成功,部队也不会要的。

  现在的PLA,穷啊!

  “那怎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