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148章

作者:葫芦村人

  进门前谢威就感受到了办公室内氛围不对。

  跟不熟悉的郑部长打招呼时,向着李瑞看去,希望李瑞能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

  要不然,指不定就说错话了。

  “谢威,你来得正好,给郑部长介绍一下香江开设公司的方案……”

  谢威的到来,让李瑞松了一口气。

  郑部长跟之前的宋部长不同。

  宋部长是老领导,李瑞把他的脾性摸得门清儿,实在不行可撒泼耍无赖。

  郑部长不同。

  不仅不熟悉,询问的事情,在自己来之前已经有了充分了解,想忽悠都不行。

  这倒不是说宋部长不了解情况,而是宋部长是老首长。

  郑部长不好忽悠,也没法耍无赖。

  只能指望谢威。

  “谢威,你来得正好。关于校企办在香江开设公司的情况,李校长向我介绍了方案,目前有几个问题……”

  郑部长没有继续跟李瑞纠结学校是否免费把技术交给其他相关科研团队,直接询问谢威在香江开设公司的盈利如何保证。

  李瑞说的方案,让郑部长很心动。

  出口不出口无需考虑,主要是在香江成立研究单位,采购被禁运的高端设备成立研究所的事情让郑部长意动。

  “首长,国际上的老牌企业确实比我们占据了优势,尤其是品牌想象方面……不过,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售价,远比我们生产成本更高,在没有廉价产品供应的情况下,资本家们对于产品的定价非常高,市场上有销售,大部分人家也用不起……”

  谢威听完后,没有直接说盈利方案。

  他能保证香江开设的公司盈利,可他不能当着领导说这话。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哦?”

  宋部长拧着眉头看向谢威,不明白他要表达什么。

  “廉价的劳动力!这是国内企业最大的优势。别的不说,仅仅是现在国内工人的平均工资,每个月只有三四十,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如此廉价的人力……当然,也不是没有,而是成本如此廉价的地方,没有拥有熟练技术的工人……”

  国内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就靠着廉价劳动力获得竞争优势。

  “劳动力成本降低下来,市场上的价格也就降低下来了。如此,整个市场都需要重新洗牌!”

  谢威一脸自信地说道。

第125章 说服领导如此容易?不!是领导早就有了想法

  “劳动力成本降低下来,市场就得重新洗牌?”

  郑部长眉头拧到了一起,满脸严肃地看着谢威,提醒他,“谢威同志,全世界劳动力便宜的国家跟地区很多,整个第三世界的劳动力成本都不高。现在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就因为劳动力便宜。”

  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江,因为西方劳动力成本高企,南棒跟新加坡两个小国加上台湾、香江地区,在政治稳定,人力成本低廉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转口贸易,经济迅速腾飞。

  被誉为亚洲四小龙。

  “相对他们,国内的成本更低!”

  谢威没有丝毫退缩。

  目光直愣愣地盯着郑部长。

  “他们不受巴统禁运的影响!”

  郑部长在这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是国内最大的借鉴。

  “确实,不过全世界工业生产,高精尖端只是一部分,大部分常规技术设备跟装备都不受禁运影响。更重要的是,亚洲四小龙加起来,都没法跟咱们比,咱们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更拥有庞大规模的廉价产业工人!”

  丰富的矿产资源、规模庞大的廉价熟练产业工人,是改革开放早期最主要的竞争优势。

  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规模庞大的廉价熟练产业工人,都是国产的主要竞争力。

  随着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内竞争力最强的就是完整的产业配套——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内的人工工资水平比起亚洲除了那几个小发达国家,成本也算是比较高了,国际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开始向着周边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结果,其他国家因为产业配套跟不上,最终那些转移出去的代工厂,又不得不转回来。

  后来是如何发展的,谢威比郑部长清楚。

  此刻,满脸自信的他,让郑部长都疑惑不已,不明白他的自信源于什么地方。

  “可是……”

  “领导,既然是改革开放,在没有经验可以给我们借鉴的情况下,一切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投资有风险,没有人能保证投资就必须盈利。我唯一能保证的就是学校校企办会尽力去适应国际市场,赚取利润,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经费来源,也关系到改革试点。”

  谢威一脸严肃地看着郑部长。

  即使能保证盈利,他也不会在领导面前拍着胸脯保证,虽然这可能比他尚未干事就先保证有好的结果效果要差很多。

  没有绝对靠谱的人才,所有人都没有经验,谢威也不可能所有精力都放到这上面。

  自然不会保证。

  “三百万港币,太多了。虽然你们有信心,可并不能保证结果,部里最多能支持100万港币……”

  郑部长沉默了好一阵,目光一直紧紧盯着谢威,希望从他的表情反应上看出一些东西。

  奈何,谢威比李瑞的心理素质好好。

  也许谢威是真的有信心吧!

  郑部长是如此认为的,想到之前李瑞提出的300万港币,肯定是不能给的,也许只要不到100万,李瑞就会漫天要价300万。

  100万港币!

  不是说这年头项目跟经费都不好要?

  谢威自己提出100万港币,郑部长直接就给了……

  什么300万不能给,谢威疑惑地看向李瑞,只见后者一脸淡淡的笑容,轻微点头示意,谢威顿时明白李校长是开口要了300万港币。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么!

  虽然无法理解,可他也不反对。

  这年头从上级要经费本就不容易,更不要说涉及到本就稀缺的外汇。

  见谢威不吭声,郑部长以为谢威是嫌钱少,当即开口解释:“目前国内很多技术跟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以此来缩短跟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尤其是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这一百万港币相对成立一个公司来说不多,可你们无法保证一定能盈利……”

  郑部长这话,已经透露出他对校企办这个方案的重视与支持。

  100万,在人均工资不到40块每个月的79年,绝对是一边巨额经费。

  何况还是稀缺的外汇?

  软妹币,国内可以自己印刷,外汇不行。

  “部长,100万港币相对我们的需求确实少了一些,不过也能搭起框架了。我对学校在这方面的运作有信心,我相信,最多一年时间就会有答案啊!至少不会让这百万港币的投资打水漂。”

  100万,已经是谢威预期中最高的数额。

  在他看来,100万港币就已经是考虑到跟上级讨价还价,能给50万港币就已经足够了。

  一个小型公司,在一开始有50万、100万的注册资金,就非常不错了。

  听到谢威的回答,李校长偷偷竖起了大拇指。

  年轻人,有前途!

  不愧是自己看重的人,忽悠领导,都说得是勉为其难,不想跟上级更大压力一样。

  “对了,谢威同志,你对空军把改进长空一号靶机项目交给你们学校,有什么想法?”

  郑部长没有说是否批给学校校企办这100万港币的外汇,转而询问谢威关于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改进项目。

  “领导,这是两码事!”

  李校长一听这话,顿时急了。

  郑部长这话看似说得随意,却让经验丰富的李校长意识到这里面的陷阱。

  显然,郑部长是准备把无人靶机的改进项目跟这些捆绑在一起,一旦谢威回答得不让他满意,自然也就不会再给这100万港币的外汇批条签字。

  谢威终究太年轻,没跟这些精明的高级领导们打过交道,不知道里面的陷阱。

  “什么两码事?李瑞同志,我这询问谢威同志!”

  郑部长眉头一挑,满脸不爽地瞪了李校长一眼。

  看着这场景,谢威默默地叹了口气。

  能位居高层的领导,没有一个是好忽悠的。

  他也知道自己的回答关系到郑部长是否支持校企办在香江设立公司的事情,看起来两者毫无关联,仅仅凭借郑部长在李校长来之前就对校企办的项目有了详细了解,唯独不知道的就是刚刚搞出来的卫生巾,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校长,其实改进长空一号无人靶机,在目前对于学校来说,并不是太难……”

  谢威想了想,才开口说道。

  “哦?详细说说。”

  谢威的回答,让郑部长有些意外。

  换成别人,即使有信心、有把握,也不会如同谢威这样回答的。

  “长空一号无人机,在动力系统跟气动布局方面,短时间可以不需要进行改进,空军需要的是在自动控制以及遥控方面进行改进,以期让无人机在空中更加灵活,更大限度地发挥空空导弹、防空导弹的作用跟性能……”

  对于这点,谢威还是了解得非常清楚的。

  长空一号靶机,是目前国内最为成熟的无人机靶机,滞空时间短、在空中自动飞行不够灵活。

  而要让无人靶机在空中更加灵活,不只是需要在自动控制程序上下功夫,连控制系统跟传感器等方面,也是需要努力的。

  “其实,学校有跟三机部合作的战机前沿技术预研项目,尤其是操纵系统,跟改进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项目就不冲突,甚至可以通过无人靶机对技术进行验证。”

  见郑部长没吭声,谢威也不知道是否说服了对方。

  只能继续开口。

  在他的时代,国内的无人机技术,可以说是独步全球。

  不只是技术先进,成本更是低得令人发指。

  而谢威恰恰又是自动控制领域中创业的人员,谈到这些技术,谢威说起来自然就是滔滔不绝,连考虑都不需要。

  “我们七机部主要负责航天方面,导弹、火箭属于我们的业务范畴。无人机也好,战机也罢,那是属于三机部的业务范畴……”

  郑部长一脸平静地提醒谢威。

  一旁的李瑞深知这话里面的陷阱,还不等开口,就被郑部长给瞪了一眼,知道自己开口反而会出现反作用,只能讪讪地看着谢威。

  希望谢威能意识到话里的陷阱。

  “领导,三机部跟七机部的分工明确,但是很多技术都是通用的。无论如何,各个机械工业部,都是属于国家的!之所以如此分工,国家是希望按照各自负责的领域,可以进一步提升技术……”

  谢威的回答,李校长差点拍起巴掌高升狂呼。

  回答几乎是满分。

  各部门分工不同,大家都是为了技术快速进步,提升国防实力。

  “无人机的控制技术,航天领域其实也是需要的,无论是导弹还是火箭,发射出去后,除了遥控,就靠着内部的自动控制系统……”

  没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

  谢威很清楚,航空航天领域的很多技术都是通用的。

  “不错!”

  郑部长最后,只是丢下了这两个字。

  是否给那100万港币,完全是闭口不提。

  “我这里事情还多,你们先回招待所,我晚点跟部里其他领导沟通一下,再找你们……”

  郑部长下达了逐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