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只想安静地睡觉
下午五点多。
章廷看到钓鱼台门口不远,一位身穿裙子的年轻女子扶住一辆自行车站在那里。
那不正是朱淋?
章廷从楼上下来。
出到钓鱼台外。
“朱小姐,你在这等我吗?”
“章先生,那里有警卫守住,我不能靠近,只能在这等着被你发现。”
章廷和推着自行车的朱淋来到玉渊潭公园一个入口外,在她停好那辆自行车,章廷和朱淋再往里面进去。
这个时代国内男女还是比较单纯的,朱淋亲自把织好的毛衣送给章廷,自然也就代表她的心意。
只是,现在朱淋知道,她想跟着章廷去香江,暂时也去不了。
不过,按照章廷说的,最快明年,她也就可以飞去香江了。
两人边走边谈。
“我们明天上午回香江。”
“那么快?”朱淋似乎有些舍不得。
“也不快了,此次回国内已经将近三周时间。”
银河投资公司还是有很多事需要他去处理的。
另外,那些股票信息,也需要章廷回去模拟好,再交给凯丝。
“那我最快只能明年飞去香江见你。”
虽然现在是1978年末,等到明年,朱淋知道自己到时又大了一岁。
章廷和朱淋散步了一个多小时。
朱淋离开回去后。
现在廖先生等人已经在等他。
此时,老先生和国内方面得知章廷一行明天上午结束燕京之行将回香江。
所以,今晚的晚宴,将在钓鱼台这里,隆重招待章廷等人。
除了章廷,劳诗礼,包裴慧,林明珍等人参加外,老先生,廖先生,陈老先生,卢先生等人参加这次宴席。
总的来说,影响还是很不错,比起他在国宴上品尝到的那些饭菜还要好。
吃完这晚宴。
时间来到晚上的八点多。
章廷则是和老先生,廖先生,陈老先生等人说道:“老先生,考虑到现在国内教育资源有限经费紧张问题,我以章家和银河投资公司基金会捐款1亿港币支持国内教育。”
1亿港币?
第521章 章廷送给国内的大礼!
1亿港币现在来说,相当于什么概念?
按照国内的物价来算,这是一大笔钱。
在香江那边来说,这也是一大笔钱。
现在章廷拿出来捐给国内,作为支持国内教育的一笔基金。老先生,陈老先生,廖先生等人都是现在才得知,很明显,也是被惊讶到。
前些时间,虽说包家也拿出1000万美元捐款修建一座以包肈龙命名的五星级酒店和旅游局的办公大厦。
现在章廷是直接捐在国内教育方面的,而且,这更是一大笔钱。
“章先生,你能够支持国家教育,我们很高兴,只是这一大笔钱。”老先生问道。
很明显,突然看到别人捐那么一大笔钱,怕是有什么特殊要求。
“老先生,你放心,这一笔钱完全是出于我对教育的支持,我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也就是说,这笔钱就是章廷捐给国内教育的,并没有任何附属条件。
听说是那样,老先生让廖先生先收下那张巨额支票。
“老先生,我也听说现在国内开始公派留学生到M国等地留学,考虑到国内教育经费有限,名额有限,但是,我个人是非常支持派出更多留学生到海外学习更加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
“章先生,确实是这样,只是之前确实缺乏经费,我们准备从国内全部高校里面挑选出几十个留学生公派留学,期间的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等他们毕业后再回国内做事。”
公派留学这种事,章廷前世自然知道。
其实,大部分公派留学都回到国内,也有一小部分直接留在了海外。
这种事是很难避免的。
不过,章廷还是非常支持国内大量公派留学。
按照前世的情况,国内和M国的甜蜜合作期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时间里面是非常关键的,只要到苏连解体前后,国内和M国的关系很难再恢复到甜蜜期的时候。
也就是说,这十年里面,国内公派,或者自费留学生到欧美可以接触到非常先进的知识,技术以及管理经验。
现在公派他们过去,很明显也是为了这些。
“老先生,除此之外,我个人在香江创办的四所私立高校,包括新界学院,九龙学院,香江科技大学,以及南洋大学,特别香江科技大学和南洋大学,在亚洲甚至全球都算是一流,我认为可以每年让国内方面派遣8000名学生到香江这些大学就读,每所大学2000名,这样既可以提高国内大学录取率,也可以有更多学生见识到香江以及海外的文化不一样,进一步促进香江和国内方面的交流。”
现在章廷在香江创办的四所私立高校。
除了新界学院,九龙学院,还有香江科技大学,以及从新佳坡迁到香江的南洋大学。
特别是南洋大学,本身实力就很强,只是新佳坡李家无法容忍它的存在,所以章廷经过多方行动,才在香江重建了南洋大学。
而其他三所高校,特别是香江科技大学,章廷投入更多。
现在这四所高校,里面的教授都是来自英美的著名教授,实力都不简单。
现在只是在香江本土录取学生,香江学生人数不多,录取人数不多,也就是南洋大学也会从南洋那边择优录取。
相比起香江,以及南洋,章廷知道,国内高考制度恢复后,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通过高考进入到国内的大学,大专,甚至中专。
但是,现在来说国内的大学录取率还是太低了。
章廷前世,他知道自1977年恢复高考录取后,其后那几年录取率都是非常低的。
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录取率6.6 %。
1979年,468万人报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0%。
1980年,333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为8.4%。
到了八十年代,其实录取率更低,甚至有些连高考试卷都还没有摸到,已经在高考前的会考被淘汰了。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以前国内大学太少,录取数量有限,以至于能够凭借高考上的大学生,含金量都是很足的。
以前,一个村里出一个中专生或者大专生,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因为这注定出来毕业包分配,吃公粮,甚至吃铁饭碗的。
章廷觉得自己那四所高校,完全可以为国内培养人才,当然,这些人才里面,如果有愿意留在香江替他做事的,那当然不错。
即使不想留在香江,那章廷的公司进入到国内市场,这些高校培养出来的国内人才也不一样。
老先生这几人很明显有些惊讶。
这是八千个高校名额啊!
“章先生,你说的八千个名额,是需要那些学生交钱的吗?”
廖先生很清楚,现在香江消费和海外是接轨的,大学的学费当然不低,这种情况下,怕是国内没有多少个学生能够交得起那么多学费。
“廖先生,你放心,这些学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完全由章家支出,至于他们毕业后,是愿意回国内也好,还是愿意留在香江,或者出国也好,我不会对他们进行限制。”
也就是说,章廷自己拿钱来给这些学生在自己的私立高校进行培养。
老先生觉得这是好事,但是,这也要商谈才行。
“章先生,这件事,我们到时商谈再决定。”
章廷点点头。
对于其他,包括投资那些,章廷就没有多谈。
其实,该投资什么,章廷到时会是派出银河投资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高管到国内考察后,才会做出进一步的投资。
如今,老先生等人离开。
章廷在钓鱼台的院子外面散散步。
当晚。
关于章先生给国内捐款1亿港币支持国内教育这件事,消息已经传开,还是引起不少人的震撼。
除此之外,听说章先生在香江的四所高校,希望国内每年培养八千名学生。
也就是说,相当于多出了八千个高校名额。
而且,全部费用都是由章先生出。
对于这件事,老先生和陈老先生,廖先生等人都是非常支持的,毕竟多出八千个高校名额,相当于公派八千个名额。
最关键,这些不需要国内另外付出其他费用。
至于这些人到时去到香江那边留学,毕业后,是否愿意回国内建设,还是留在香江,或者到海外?
老先生觉得,他们还是有信心让他们回到国内支持国内建设的。
因为明天上午离开燕京回香江。
现在劳诗礼,包裴慧,林明珍等人都在收拾自己的东西。
章廷已经回到自己的房间,对于他来说,此次前来燕京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
也就是说,他基本上是夺了前世李加成在国内的气运。
当然,即使是那样,章廷还是不会小瞧那位李先生。
“先生,明天回香江了吗?”包裴慧过来问道。
“难道你还想继续留在燕京?”
这些天,她们在燕京好吃好玩的,觉得还不错。不过,现在燕京夜晚确实开始凉了,还是回到香江那边舒服。
“不是。”
晚上的十点多。
章廷准备休息。
门口外的敲门声响起。
章廷开门,看到是张华和卢红。
“老板,卢小姐找你。”
章廷让卢红进来。
关于章廷和她谈的那件事,卢红回去考虑了很长时间。不过,让卢红没想到,章先生这次真的是大手笔。
除了一次捐款1亿港币支持国内教育,而且没有任何附属要求。
这样的大手笔,让她的爷爷奶奶都非常惊讶。
除此之外,听说章先生在香江四所私立高校愿意每年为国内培养八千个学生。
这八千个学生名额也不少了。
也就是说,单从这两点上来说,燕京方面就看得出章先生确实是在替国内考虑。
而卢红知道,既然章先生需要一个人替他在燕京做事,而自己正好又是包家的亲戚,章廷也认可她的身后。
“章先生,你今晚的大手笔,怕是燕京无人不知了。”
“卢小姐,前些时间包叔不是刚刚捐了1000万美元。”
“章先生,那个不一样。”
卢红知道包裕刚捐那1000万美元,是要以他父亲的名字来命名的。这种事,在国内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
偏偏包裕刚要那样做,这件事则是打了折扣。
不过,章廷觉得,这对于国内来说也是好事,历史上,也正是因为这样,香江甚至海外才越来越多的富豪以自己或者家族人的名字来捐款命名做好事。
总的来说,这样的事,也需要带头才行。
上一篇: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下一篇:从婴儿开始无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