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港岛开始当世界首富 第655章

作者:我只想安静地睡觉

  从钓鱼台这里到八达岭长城,只有六七十公里,本来算不上很远,但是,现在的街道是普通的街道,和后来的二环,三环,四环的高架桥,高速公路相比差远了。

  现在是没有多少轿车,但是,公路不好开,司机为了出现颠簸的情况,速度开得很慢,可能也就四五十公里时速,导致来到这边要花一个多小时。

  当司机在八达岭长城停下。

  “廖先生,章先生,劳小姐,八达岭长城到了。”

  车门打开。

  章廷,廖先生,劳诗礼从车上下来。

  此时,包裴慧,林明珍,康妮,王慧怡,张金荣,还有张华那些保镳,看到‘不到长城非好汉’那几个字,他们也是显得非常激动。

  像张华这些保镖,本身好几个是南洋到香江发展的华人,他们父辈就一直希望到燕京的长城看看,但是都没有机会。

  没想到,这次跟着老板章先生过来,终于来到八达岭长城脚下,他们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此时,这里除了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的几位负责人出来迎接外。

  另外,还有来自央视电视台,燕京电视台,以及燕京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跟踪章先生这次进行采访和拍摄。

  “章先生,你好。”

  相互打招呼认识后。

  那些记者拿着‘长枪短炮’,还有摄像机跟着拍摄。

  现在章廷穿着黑色西服,身旁则是劳诗礼等人,穿着打扮方面非常时髦,倒是廖先生,还有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这里的几位负责人穿着则是显得要普通一些。

  他们跟着章廷边走边说。

  不过,在燕京市区,特别是在钓鱼台那里,章廷还没有感觉到什么风,没想到,现在来到这边,他就感觉到有些风。

  越是往八达岭长城上面上去,那风就越大,把章廷,劳诗礼等人的头发都吹得零散。

  但是,现在大家都是显得非常兴奋。

  “章先生,你是第一次到长城这里吗?”一位央视记者问道。

  “不错,我第一次过来这里。”

  “那你第一次来到八达岭长城,是什么样的感觉?”

  什么样感觉?

  说实话,章廷发现确实有些不一样。

  看着这连绵不绝的长城,章廷心情确实很不错,有些激动,但是,又有些说不出话来。

  章廷前世是来过八达岭长城的,当时燕京的合作伙伴邀请来,然后他以一个游客的身份过来,只是,那个时候来长城这里,和现在还是很不一样的。

  而现在章廷的前身章国栋,自然没有来过,怕是他没有偷渡去香江前,也是非常希望到燕京,或者到八达岭长城看看。

  “非常激动。”

  “章先生,那有什么特别的话想说的吗?”

  特别的话?

  章廷没有说,只是一个人往长城上上去,那些记者相互看了一眼,也就拿着那些‘长枪短炮’追上去。

  当章廷上到最高一处的长城,两手搭在那里,此时风吹得很大,让他的双眼看起来都有些湿润。

  现在看着长城内外,那种感觉是真的不一样。

  “章先生,这里风很大了。”一位女记者提醒道。

  “刚刚你问我有什么特别想说的?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在想,这个伟大的祖国长城这里,即使我现在身在香江,我能够为你做一些什么?”

  “章先生,我不是很明白。”那位女记者继续问道。

  “我希望国内能够变得富强,国内的人民变得安居乐业,这就是我现在内心的想法。”

  此时,那些记者还在那对着章廷拍照和拍摄。

  像劳诗礼,林明珍,包裴慧等人,她们穿着高跟鞋,也是第一次到八达岭长城这里,她们没想到这长城不是那么好爬的。

  不过,她们在下面边走边拍照留念。

  相反,像张华等人非常激动,似乎告诉自己父辈,他们已经来到燕京的八达岭长城这里。

  本来按照计划,章廷等人在八达岭长城这里至少呆上大半天。

  但是,现在这里风越来越大,特别是那股风还是带着寒气的,廖先生等人怕章先生和劳小姐她们被这些寒风吹到感冒,也就不建议章先生等人久留。

  主要还是因为中秋节早就过了,现在十月份到来,北方的寒流南下了,北方会是越来越冷的。

  章廷等人从八达岭长城下来。

  在来到山脚下,那简陋的管理委员会。

  章廷等人在那喝了一杯热水下去,感觉都舒服了许多。

  想要长时间呆在长城上,现在或者冬天过来,还是不适合。

  当然,长城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都是不一样。

  “章先生,如果你们秋天过来,也就是中秋节前后那些时间,是最舒服的,今年倒是要比往年冷得开。”

  此时,章廷有些明白,为什么那些贵宾突然离开燕京,而没有来看八达岭长城这些景点,可能是觉得风大寒冷不合适,也就先离开,等下次再回燕京的时候再看了。

  离开前。

  章廷又特意留下一张10万港币的支票,是留给八达岭长城管理层的,章廷觉得这里过于简陋,也没有冷气那些。

  怕是冬天到来,这里的气温零下十几度,在这里这些管理员即使穿着军大衣都受不了。

  “章先生,太谢谢你了。”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激动说道。

  在现在来说10万港币是一大笔钱,绝对是可以修建几层楼了,那么到时这里安装上暖气那些,却是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了。

  当然,其实他们一直希望上面能够拨款拨经费下来修建的,但是,现在国内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资金,哪有经费拨下来给他们。

  章廷等人没有再留下来。

  在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那些人目送下,章廷等人上到红旗轿车上,和廖先生坐车离开这里,往钓鱼台的方向回去。

第514章 胡同遇到女儿国国王!

  燕京饭店。

  包裕刚夫妇起来后,和包肈龙在燕京饭店吃早餐。

  吃完早餐,黄秀瑛和其他包家人先去卢家。

  而包裕刚则是准备去卢緖章办公的地方看看。

  卢緖章办公的地方正是国家旅游总局,离燕京饭店并不是很远,包裕刚特意过来。但是,在来到这里,看到这显得破旧低矮的办公楼,除了上面挂了很多个牌子,确认真的是卢緖章办公的地方。

  一开始,工作人员还没有认出包裕刚先生,在得知包裕刚介绍自己,并且得知是来见卢先生后,工作人员非常热情。

  主动带着包裕刚上去,很快,包裕刚才发现这里的情况远比他想象中条件还要差,不知道有多少个工作人员挤在一起办公。

  即使是那些副局长,也是两三个挤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

  也就是卢緖章和秘书在一间办公室,但是,卢緖章的办公室也不到10平方米,除了办公桌和沙发,两张办公椅,办公桌上很多文件外,很难想象卢先生是在里面办公的。

  这是新成立的一个国家部门,所以挑选的办公地方,虽然是在二环,离燕京也是很近,但是,条件确实有限。

  现在包裕刚被那些工作人员带着过去,敲门进去,看到卢緖章正在忙碌。

  “卢局章,是包先生来找你。”

  卢緖章抬头看出来,看到正是包裕刚,也是有些激动,起来后,卢緖章不好意思说道:“裕刚,你难得来燕京一次,本想好好陪你们在燕京看看,但是,实在没有时间,很多事都要我处理。”

  现在卢緖章的身份地位不低,特别是国内和国外开放接触后,很多事要他处理。

  包裕刚则是奇怪看着这个办公室,看向卢緖章问道:“绪章,你们这办公室?”

  “确实是差了一些,实在没有办法,这个部门是今年才成立的,没有其他办公大厦,只有这里,也就只能先挤在这里上班。”

  包裕刚到沙发那里坐下,卢緖章秘书拿着杯子去给包船王泡了一杯茶。

  “包先生,先喝杯茶。”

  秘书把那杯茶放到桌面上。

  然后和卢緖章继续办公。

  等卢緖章忙完,只能说道:“裕刚,你也看到了,这次国庆节邀请了那么多重要外宾,客人回来。但是,燕京涉外酒店太少,床位五千多个,但是,真正合格只有一千多个,以至于你们很多人都没有地方住。当然,不仅仅是酒店这些,你看我们的办公环境其实都是差不多,这些楼房,很多都是五十年代,甚至更早修建的。”

  在国内还是计划经济的时代,真正修建起来的大厦,并不多,像燕京饭店,钓鱼台,虽然也有扩建,但是,每次扩建的规模也不大。

  而且,各种各样都需要钱,需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等等这些非常缺乏的情况下,怕是国家想修建也修建不了。

  像这一次,那些来参加国庆节的贵宾,有些被安排到天津,甚至还是卢緖章亲自开车去天津那边接待的。

  而有些安排更远,晚上送去西安,第二天大早,再从西安接回来燕京。

  即使,昨天的时候,已经有一批外宾,包括像香江那边的富豪已经离开燕京,但是,实际上,现在燕京还是远远不够那么多地方住下来。

  坐在那里喝茶的包裕刚也就明白。

  在和卢緖章聊了许多,包括像香江那边的情况,现在香江的旅游业是很发达的,很多欧美海外的白人到香江旅游。

  现在香江的那些五星级酒店也是越来越多。

  而燕京作为国内的首都,人口更是香江的两倍,如果对外开放,和海外接触,按理说,燕京的这些五星级酒店要比香江那边多才达到香江那边的服务水平。

  当他中午。

  包裕刚和卢緖章简单在旅游局吃了午餐。

  下午,卢緖章还要忙碌。

  包裕刚则是回燕京饭店。

  。。。

  章廷,劳纳,劳诗礼,包裴慧,林明珍等人从八达岭长城回到钓鱼台。

  先去和廖先生吃午餐。

  吃完午餐。

  章廷等人也就各自回房休息。

  等到章廷起来。

  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多。

  现在章廷起来洗漱,看到劳纳正在等着。

  劳纳是白人,她在香江也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不像章廷等人都习惯睡午觉。

  “老板。”

  “劳纳,我和你出去转转。”

  “不叫劳小姐她们吗?”

  “她们上午去爬长城现在还是比较累的,就不叫她们了。”

  现在章廷和劳纳从楼上下来,除此之外,还有张华那些保镳。

  实际上,除了章廷那些保镖跟着外,还有其他人在跟着。

  现在章廷和劳纳没有上到红旗轿车上,而是走路。

  从钓鱼台出来,章廷和劳纳,也就沿着街道和胡同行走。

  其实,现在燕京的胡同,街道还是比较原汁原味的,虽然在这之前也拆了一些胡同的四合院,但是,现在和后来几十年后还是不一样。

  现在很多四合院,老式的旧房子还是保留下来。

  所以,现在欧美那些游客,记者来到燕京,最喜欢拿着照相机到处拍照,把这个时代这些照片拍下来,几十年后才能够看到。

  现在章廷和劳纳是边走边看。

  他记得前世,几十年过来后,当年早就不一样了,除了故宫附近一带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高楼大厦,购物商场等等。

  但是,现在除了这些胡同两边的四合院,破旧的楼房,和后来的变化相比,确实非常不一样。

  当然,劳纳跟着章廷来到燕京也有几天了,她也很难想象这一座城市人口是香江的两倍,现在看起来和她想象中也是很不一样。

  不过,劳纳的照相机还在钓鱼台,没有拿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