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只想安静地睡觉
刚刚停车下来。
管家张金荣已经在等着。
“薛校长,我是这里管家张金荣,章先生在花园等你。”
“张管家,你好。”
薛守生和张金荣握手后。
张金荣让一位保镖替薛守生停好车,他和薛守生来到花园。
让薛守生没想到,除了章先生外,居然黄丽颂也在。
黄丽颂和他自然非常熟悉了。
因为黄丽颂被迫辞掉南洋大学校长,而轮到薛守生接替。
但是,实际上薛守生遇到的压力远比黄丽颂还要大,最终两人都离开新佳坡回到了香江的高等教育担任要职。
可能现在薛守生的职务比不上黄丽颂。
不过,两人在南洋大学的经历都是差不多的。
“章先生,黄校长。”
“薛校长,我一直在等你。”
章廷站起来,也是很谦虚和薛守生握手打招呼。
薛守生自然是惊讶。
对于面前这位远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的章先生,如今那样则是让他显得有些不安。
三人坐下。
章廷招呼薛守生喝茶。
不过,黄丽颂发现刚刚章先生只是在和他东谈西谈,他看得出章先生并没有谈真正的事。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黄丽颂知道,这个能够吞掉一系列英资公司的章先生绝对非常不简单。
现在薛守生坐在那喝茶。
章廷等薛守生喝完下午茶后说道:“黄校长,薛校长,有些事我想问问你们,我们到书房谈吧。”
两人跟着章廷来到二楼的书房。
两人进去,第一眼就注意到那幅挂在墙上非常显眼的南洋地图。
两人在南洋生活那么长时间,对于南洋的地理还是非常熟悉的。
无论是高棉国,还是已经消失的南越国。
当然,南洋的复杂远超许多人的想象。
“章先生,这是南洋地图?”
“不错,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南洋。”
章廷直接说道。
研究南洋?
南洋有什么好研究的?
不过,章先生是生意人,而现在章先生的生意,可不仅仅是在香江,而且是遍布世界各地。
在南洋当然有不少。
像和记国际在南洋都有不少的公司。
“两位,这次邀请你们来,我想了解一下南洋大学的事。”
了解南洋大学?
当章廷说起南洋大学,两人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实在太清楚南洋大学的情况了。
特别是薛守生。
如果不是新佳坡那样,他怕是还会继续呆在南洋大学。
看着他们不说话,章廷把陈建超调查来的南洋资料递给两人。
两人分别拿过去看。
他们一点都不惊讶。
因为上面说的都是真的,除此之外,远比这些调查到资料还要严重。
两人看着不出声。
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章廷让他们看这些。
“黄校长,薛校长,你们先后担任南洋大学的校长,远比我要清楚现在南洋大学的困境。以我来看,怕是这南洋大学存在不了多长时间了。”
实际上,现在新佳坡教育方面的负责人李博士也就是李光要安排的,而接下来对方也只是南洋大学从过渡到消失的一个人。
这一点上,黄丽颂和薛守生太清楚了。
“章先生,南洋大学现在的情况确实生存不了。本来我也是不想离开的,但是,没有办法。”薛守生无奈说道。
可以说,南洋大学从成立到发展,一直是南洋富商和大多数华人的心血。
偏偏在几年后最终死在了李家坡的手上。
“我想了解你们在担任南洋大学期间遇到的问题。”
黄丽颂看得出章先生对于南洋大学的重视,也就开始说起他在担任南洋大学期间遇到的事。
。。。
两人先后说了一个多小时。
当然,真的让他们说,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那都是带血带泪的。
“南洋大学是陈先生的心血,他本来年纪又大,又因为他的身份,还有南洋大学导致一直打压,导致他的身体承受不住,最终三年前离开这个世界。如果南洋大学没有遇到这些事,我想他现在还活着。”黄丽颂说道。
“章先生,南洋大学那边的事,你让我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实际上,南洋大学的教授,学子都非常清楚,只是新佳坡禁止不让说出来而已。”
章廷算是清楚了。
这确实远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
不过,他觉得搞笑的是,香江都可以允许中文学校,甚至中文大学的存在,而李家坡居然不允许中文存在。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李家坡考虑到现在,没有考虑到未来国内的强大。
“既然李家不要,那我要了。”
“章先生,你的意思是?”黄丽颂和薛守生都显得有些惊讶。
“南洋大学教育模式和基础是非常好的,就是因为推行华语教育为主,才导致李家坡的打压。如今,李家坡居然不要,那么我章廷要了。”
“章先生,只是你?”
两人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其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不错,这里是香江。但是,如果李家坡不想南洋大学存在,那么我现在也就可以帮助李家坡把南洋大学搬到香江。我的计划是准备在香江成立以南洋大学为基础的新的南洋大学,我想到时李家坡一定会同意的。”
这!
此时,黄丽颂都蒙了。
薛守生更是惊讶。
对于保留和发展南洋大学,当然是南洋大多数华人华商的希望。
只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那样做。
偏偏现在章先生则是敢那样做,也会那样做。
“这次等我从伦敦授勋回来,我会前往南洋一趟,到时我会和李先生见一面。”
如今。
黄丽颂在香江大学担任校长,这件事,他可以参与进来,但是,确实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
而薛守生不一样。
薛守生现在只是担任香江文大学联合学院的院长,对方完全有时间有精力。
“我准备让薛校长担任新的南洋大学校长,然后把南洋大学的教授,老师全部都号召来香江新的南洋大学任教。当然,南洋大学那些学子,我也会全部都接收。”
“章先生,你这?”黄丽颂和薛守生还是非常惊讶。
“薛校长,难道你不愿意?”
薛守生当然一百个愿意。
第359章 章廷第二次前往伦敦前的准备!
无论是黄丽颂,还是薛守生,又或者是南洋大学的教授,老师,曾经的学子,对于南洋大学自然持有很深的感情。
以现在新佳坡对待南洋大学的打压,怕是也过不了多久,这南洋大学彻底在新佳坡消失。
甚至,某一天,可能许多人都没有知道曾经南洋有那么一所高等学府。
现在章廷是香江最大的地主,单凭收购和记国际,他就已经是香江第一大地主,再加上香江置地,九龙仓,香江电灯公司,银河实业等等,章廷在香江持有的物业和土地更是不知道多少。
章廷知道,关于在香江成立新的南洋大学事关重大。
而黄丽颂现在是香江大学的校长,他的事务很多,最多只能协助。
薛守生现在只是香江中文大学一个学院的院长,他工作不多,甚至可以直接就辞掉这一份工作来专门负责筹备新的南洋大学。
“黄校长,考虑到你在香江大学担任校长的关系,怕是没有太多精力处理这件事,你平常就抽出一些时间来协助薛校长就行。”
“薛校长则是担任新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负责人。第一,在香江寻找合适的办校地址。”
新的办校地址当然很重要。
特别是南洋大学本身就是文理综合的高等学府,面积不小。
而以现在香江情况,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校址的挑选重中之重。
“第二,联络曾经南洋大学相关的教授和老师等人。”
虽然现在南洋大学还存在在新佳坡,但是,这些年一直遭到新佳坡打压下,很多的教授和老师不得已已经离开那高等学府。
而那些教授或者老师,基本上都是华人精英出身的,包括许多行业的博士,甚至博士后,这些华人教授或者老师,有些可能已经到了欧美高校,如果联系到他们,他们愿意回来香江,这当然是最好的。
如果不愿意,那也勉强不了。
“第三,先派人联系陈六使的家人。”
陈六使在1972年走了之后,陈家已经分家了,有些还在新佳坡,有些在大马,有些在南洋其他国家,包括欧美等国际可能都有。
作为南洋大学缔造者和创始人,陈六使影响还是很大的,现在章廷想在香江重建新的南洋大学,自然是希望得到陈家人的支持。
章廷说了很多条建议和想法。
而薛守生,黄丽颂本身就是教育行政管理出身的,比起章廷更加熟悉。
“章先生,不知道你在香江重建新的南洋大学,准备投资多大?”薛守生问道。
归根到底还是要花不少钱。
当年陈六使自己掏了很多钱,还有不少南洋华商掏钱,甚至成千上万的南洋普通人也捐款支助,才得以有南洋大学。
如今,在香江重建,怕是需要更大一笔资金。
“薛校长,我个人和慈善基金前期投资10亿港币,后期再逐渐增加。”
前期就投资10亿港币。
这绝对是一大笔钱。
在1975年来说,这10亿港币,绝对是一大笔钱。
这让薛守生和黄丽颂都显得非常惊讶。
也就是说,章廷要打造新的南洋大学,绝对不比现在香江大学,香江理工大学,以及章廷投资的那三所高校要差。
上一篇: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下一篇:从婴儿开始无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