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只想安静地睡觉
最重要,Y国现在造船业,虽然已经被东洋造船业超过,总的来说还是很发达。
香江的航运公司想买船,实际上也是可以从Y国那边的造船公司购买,确实没有必要在香江造船。
第268章 章廷不但要成立造船公司!他还要成立钢铁公司!!
香江现在有造船厂吗?
有。
即使是在青衣岛上都有二十多间造船厂。
正如青衣大桥集资修建,其中青衣岛上这些造船厂都有参与。但是,这些造船厂只是很小型的造船厂,生产的很可能都是一些普通渔船,或者普通的小船,最多只能生产载重量几吨或者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船。
像那些上万吨,几万吨载重量的大船,现在香江是根本没有了。
韦彼得和包裴慧等人陪着章廷在联合船坞那里看了,然后离开这里。
自始至终,联合船坞的那些高管都不是很清楚章先生到底来看什么?
因为就现在船坞情况来看,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
不过,在离开船坞没有多远。
章廷就见到有一间造船厂。
“老板,那就是本地一家华人的造船厂。”韦彼得说道。
章廷看过去,发现确实是。
这只是生产很小的渔船,可能只能搭载两个渔民的小船。
至于更大的船,像用来运输其他物品的大船,怕是都很难见到。
韦彼得,包裴慧,还有香江联合船坞的高管陪同章廷转了一圈。
期间,章廷看到一艘有些破旧的大船停在那里,很多人围着那艘旧船。
一开始,章廷还不知道那些人在做什么。
等身旁一位联合船坞的高管提醒。
“章先生,那些人是拆船公司的。”
拆船公司?
章廷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正如许多大船到了一定时间和年龄后,只能拆掉当成废品卖掉。
实际上,现在香江很多航运公司的旧船,都是来自五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的旧船,这些旧船到了一定时间,已经无法再进行维护和维修,只能当成废品卖给拆船公司。
拆船公司再把旧船拆下来。
其中,上面大量的钢材等金属是可以卖掉不少钱的。
世界拆船业始于50年代初,年拆解量为100到200万吨载重,仅相当于3~8艘VL-CC(23~28万载重吨级)的拆解量。
当时的船舶拆解主要是在本国或在北欧、南欧、远东、M国以及相邻国家的经济圈内进行。在进入60年代后,世界船舶拆解量大幅度增加,拆船业迎来了大发展。
拆卸的船只除了民用船只,最多的是各类军舰,M国军方和Y国军方都将不要的战舰送到香江进行拆卸销毁,连航空母舰都送过来了。
其中,二战后,大量东洋,M国,Y国等国家的旧船,战舰拉到香江进行拆掉。
其后,五十年代高丽战,南越战,也有大批的旧船拖到香江这边拆掉。
也正是因为这样,香江的拆船业务也随之蓬勃发展,拆船公司最多时期达到了两百多家。
在经历过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很多香江人都知道。
最重要那个时候,香江人工费相比起高丽和东洋来说更便宜,这边又是属于Y国殖民地的情况下,以至于这些旧船都拉到这边。
香江拆船业的发展史,章廷不知道这些,现在也是旁边那些联合船坞的高管提醒的。
当然,并不是在青衣岛这边拆,而是在九龙那边。
“章先生,以前很多很多这样的旧船,军舰被拆,不过,近些年越来越少,已经不及以前繁荣了。”一位香江联合船坞的高管说道。
“还有,当年这些旧船的拆掉,因为产生很多旧的钢材,以至于庞先生成立的绍荣钢铁公司。”
可以说,拆船业的发展,带动了钢铁厂的发展,这也就有了绍荣钢铁,捷和钢铁这些香江钢铁厂的兴起。
其中,香江最大的钢铁公司,也就是庞鼎元成立的绍荣钢铁公司。
庞鼎元是粤省湛江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做生意。到了20年代的时候,他就在广州湾开了自己的商行。
随后他又去了香江发展,并且在香江经营贸易生意。
当时他把香江的布匹运到内地出售,然后再把内地的土产运到香江销售,随后再卖到东南亚等地方,积攒了庞大的家产,之后他又投资了鞋厂、房地产跟建筑等生意,产业不断壮大。
1958年,庞鼎元成为了绍荣钢铁厂的董事长,被香江人称为钢铁大王。
到了80年代的时候,绍荣钢铁厂年产达到了50万吨,香江一半的市场都被绍荣钢铁垄断了。不过比起做钢铁生意,庞鼎元最聪明的一件事情就是在1958年在香江将军澳买下一块地皮建设工厂。
历史上,到了80年代末期的时候,香江工业纷纷内迁,香江人力成本跟地价太高,许多工厂都无法经营。
另外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绍荣钢铁厂由盛而衰。
庞鼎元晚年的时候,他的孙子庞建贻无法继承家业,加上他们无意于钢铁行业。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们把将军澳的工厂卖给了香江的新鸿基跟太古两大地产商,足足获利80亿元。当时买下地皮不过才花费千万,后来却卖了80亿。靠着卖掉这块地皮,庞建贻家族一跃成为了香江的十大豪门。
除了庞家的绍荣钢铁公司,还有就是捷和钢铁。
捷和钢铁是潮汕人郑植之创立的,
1934年,郑植之看到,随着工矿业和铁路业的兴起,香江也日趋繁荣,并逐步成为欧美及远东国际贸易的辐射中心,于是在铜锣湾创建香江捷和制造厂。
开始时厂子很小,只有几名工人,仅生产锁片。
不到一年,他便把工厂发展到旺角,再到土瓜湾,不仅制造餐具、钢铲及采矿、筑路工具,还有轧钢、轧铜等。
至1941年,捷和在香江已有4间工厂,员工达3000多人。
时值香江战后恢复期,百废待兴,各地钢材需求量很大。
捷和的业务迅速发展,单纯钢筋的产量便占全香江产量的三分之二。
香江政府还发给他们60港元一吨的拆船费,以酬谢他们帮助总督府清理港湾。
捷和两边获利,财富迅速增长。
捷和香江制造厂深得天时、地利、人和,业务蒸蒸日上,一路高歌猛进。
1947年,香江捷和制造厂注册为香江捷和制造厂有限公司,主营五金制造业。
其后捷和公司与M国、东洋、澳洲等国家合资在香江设厂,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经过数年努力,捷和有限公司发展成为集团公司,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创造了多项香江先驱工业。如:1950年创设香江第一间轧钢厂;创立香江最大的手电筒制造厂,获“RAYOVAC”商标手电筒制造专利。
至50年代末,捷和已稳坐香江钢铁工厂界首位。
捷和开创并起主导作用的香江拆船业上世纪50年代末达到最高峰,占全世界拆船总吨位数的六分之一,令香江成为全球最大的拆船中心。
可以说,绍荣钢铁公司和捷和钢铁是香江最大的两家钢铁公司,这两家也是因为香江拆船业发展起来的。
总的来说,这两家钢铁公司每年钢铁生产量规模还是太小了。
像绍荣钢铁在八十年代是最顶峰的时候,年产量才50万吨,已经是相当于香江一半市场,也就是说全部加起来也就是100万吨的年产量。
章廷知道他来到这个世界前,全球最高钢铁巨头的年产量,单是粗钢都超过一亿万吨,而其他基本上也都有几千万吨不等的年产量。
在香江,在八十年代最顶峰,香江的钢铁年产量加起来才100万吨,相差太远了。
此时,现在章廷没想到,就因为看到那艘旧船被拆,然后从香江联合船坞的高管那里得知,曾经一度兴起的拆船业。
除此之外,在拆船业带动下发展起来的两家钢铁公司。
这让章廷想到。
如果他要成立造船公司,必定是需要大量的钢材。
而这些钢材来自哪里?
像其他造船公司,当然是从那些钢铁公司购买的。
像高丽那些巨头,包括三兴集团,现代集团,大宇集团等等,不但自己拥有造船厂,而且,他们的造船的钢铁也正是来自自己钢铁公司的。
也就是说,如果他要成立造船厂,不但会出现很多相配套的公司外。
很明显,钢铁公司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而且,章廷知道,香江太小,生产出来的钢铁,基本上也只能用在地产上,历史上,绍荣钢铁和捷和钢铁之所以衰败,除了地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有香江的工业基本上已经转移到内地了。
那种情况下,内地的大量钢铁公司兴起,自然也就不需要香江那两家钢铁公司的钢铁了。
章廷知道,大量生产出来的钢铁,是可以出口到全球各地的。
无论是绍荣还是捷和都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章廷停在那里,听着那几位联合船坞高管的介绍。
“那你们觉得绍荣钢铁和捷和钢铁如何?”
“章先生,它们的规模太小了。”
据相关资料显示,1973年,各国钢铁年产量,其中M国13681万吨;苏连13148万吨;东洋11932万吨;西德4952万吨;Y国2665万吨;F国2527万吨;国内大陆2522万吨。
现在香江呢?
绍荣钢铁可能也就十几万吨,捷和也是差不多,至于其他小型的钢铁公司,一年可能也就几万吨,甚至上万吨。
归根到底,现在香江需求太小,也没有像造船业和其他消耗钢材很大的重工业,制造业等公司。
除此之外,香江那些钢铁公司原材料基本上都是海外拉来的。
像铁矿,煤炭等等,全部都只能从澳洲,欧洲,美洲等地拉来,然后这些钢铁公司再经过加工,变成合格的钢材后,再出售给建筑材料公司或者五金公司。
这种情况下,确实无法和那些大国相比。
当然,很明显,除了国内外,欧美,甚至苏连这些国家钢铁年产量越高,也就代表它们的重工业,制造业越发达。
现在高丽钢铁年产量也不高。
在高丽开始重视和扶持重工业,像造船业等等开始,高丽的钢铁年产量越来越高,等到未来几十年后,高丽小小的国家,一年下来,钢铁也有几千万吨的年产量。
可想而知。
在整个三十年,甚至四十年期间,高丽虽然没有往金融业,地产业方面发展,但是,高丽在制造业这方面发展后,其后在亚洲四小龙里面,高丽的优势也就越来越大。
看得出章先生似乎对钢铁感兴趣的时候,那几位联合船坞公司的高管在那说起来。
章廷自己也不太懂得钢铁,但是,他知道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地方,最离不开的就是钢铁。
他很清楚,他要发展造船业,甚至带动其他制造业,很明显,钢铁公司又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说,他要造船,还是大船的情况下,如果不是从其他国家进口那些钢材,最终还是要自己成立钢铁公司的。
钢铁公司的利润可能不高,但是绝对会带动一个地区的就业,制造业,GDP,税收等等。
像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卢森堡,就是凭借其是世界钢铁巨头,带来大量的财富。
实际上,卢森堡只是欧洲很小的一个国家,其国家除了金融业很发达外,更是因为那叫做安赛乐米塔尔钢铁公司,带来大量的财富和税收。
韦彼得是聪明人,他刚刚看到老板听说钢铁公司,眼神不一样,似乎对钢铁公司很感兴趣的时候,他就猜到,老板怕是不但要投资造船公司,还要投资钢铁公司。
这两者都是要投入大量资金的,特别是前期的时候,他有些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到老板的资金问题。
包裴慧则是在旁边听着,她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身边那些高管围着章廷。
一个上午下来。
章廷除了了解到现在香江联合船坞的情况,还有现在香江规模很小的造船厂,另外也就是香江钢铁公司的情况。
具体,他到时再让劳纳和唐恩去调查清楚。
对于他来说,他能够知道这些,也就是他今天上午的收获了。
尽管香江联合船坞公司的高管很热情,现在章廷已经看完了,他也就不打算再留下来。
离开前。
章廷和他们握手。
自始至终,这些香江联合船坞的高管都不知道章先生来做什么的。
上一篇: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下一篇:从婴儿开始无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