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970章

作者:太极手

  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她的背景,她那出众的外形和卓越的履历让她赢得了大量粉丝。

  在奇迹汽车厂里,刘施诗看完网友的评论后把它们拿给钟甄看,并笑着说道:

  “甄姐,你现在名气堪比一线啊,粉丝数暴增,我和杨蜜都要被你比下去啦。”

  钟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轻声说道:

  “这次是我疏忽了,不该接受泱视专访的。”

  “幻影发布之后反馈太好,我一时高兴过头,没控制住情绪。

  现在名声大了,反而有点压力山大。”

  她顿了顿,语气略显无奈地补充道:

  “以后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连出门都要考虑穿什么才不会被拍到。”

  杜笙听了,点了点头:

  “你这个情况,记得带上保镖,安全最重要。”

  钟甄笑了笑,道:

  “明白的,你先跟施诗去拍广告片吧,这边的事我处理就行。”

  对于奇迹幻影在海外的预售成绩,两人其实都有点讶然。

  虽然他们在海外市场投入了不少宣发,但没想到效果如此炸裂。

  原本他们的布局是稳扎稳打,逐步打开国际市场,没想到直接起飞。

  这波热度来得太猛,也太突然。

  接下来几天,杜笙抓紧最后一点时间,把幻影的广告视频剪辑好。

  至于网络上的各种评论,他压根没空关注。

  因为他得赶飞机去灯塔,准备《盗梦空间》的拍摄工作。

  这部电影前后已经筹备两个月,也该起航了。

  按照李伊馨的说法,剧本既然是杜笙提供的,署名权必须排第一。

  杜笙想了想,也没反对。

  在前世,《盗梦空间》能获得近9亿美元票房,自然是十分经典的。

  它以“梦境窃取”为核心设定,融合烧脑剧情、视觉奇观与哲学思考,成为影史标杆。

  影片中那些标志性场景。

  比如360度旋转走廊打斗、雪山堡垒爆破、巴黎街道折叠等,全都采用实拍+机械装置的方式完成,拒绝过度依赖CGI,质感拉满。

  而“植入意念”的核心概念,更是将科幻与人性情感完美结合,升华了整部电影的主题。

  当然,再经典的电影也有它的短板。

  比如规则设定上存在一些逻辑漏洞。

  团队在多层梦境中行动时,需要精确同步“kick”的时机,但部分场景(如雪山段落)的时间差计算模糊,可能存在逻辑跳跃。

  男主角柯布在迷失域中老去后选择“自杀返回现实”,这点也和前期设定不太一致,引发观众争议。

  而亡妻梅尔更多是作为男主心魔存在,缺乏独立动机。

  至于女主角之一的“筑梦师”阿德里安,虽然能推动剧情,但人物成长线比较单薄。

  还有酒店那一段节奏偏慢,前后动作戏对比明显,有些观众觉得拖沓。

  所以,这次杜笙决定亲自操刀修改剧本,补全逻辑漏洞,让故事更完整。

  他重新设定了“迷失域”的概念:

  “它是所有梦境层的潜意识边缘,时间流速接近现实,但空间混乱无序。”

  结局也做了调整。

  原版中,亡妻梅尔是因为被植入意念误以为现实是梦境而自杀。

  新版中,梅尔在失去孩子后,主动构建了一个“完美家庭”世界,并邀请柯布加入。

  柯布无法接受虚假,偷偷植入了“现实才是真实”的意念,却被梅尔识破(她发现陀螺旋转异常),

  愤怒之下,她决定同归于尽,

  拉着柯布一起进入迷失域,在那里永远迷失。

  这一改,不仅强化了梅尔的主观动机,也让结局更具冲击力。

  有种“你不让我活,我也不会让你好受”的爽感。

  杜笙对这部电影的要求很明确。

  围绕“梦境窃取”的核心设定,融合烧脑叙事、动作场面和少量情感张力。

  烧脑部分是核心,占40%;

  动作打斗是点缀,占30%;

  像旋转走廊、雪山爆破、街道折叠这些场景,在紧张刺激的同时,也适当安排一些笑点,让整体节奏更轻松。

  最后一层,他还加点煽情元素,在嬉笑怒骂中,拍出人生的悲凉底色。

  让大家笑着进去,哭着出来,在爽过之后还能回味几句。

  抵达洛杉矶后,杜笙没有休息,直接带着崔雅怡赶往华納影业。

  《盗梦空间》的主创团队已经提前到场。

  除了个别演员是李伊馨推荐的,导演和其他主要人员都是华纳那边选的。

  看到整个剧组的阵容和前世差不多,杜笙也没过多干涉。

  走进片场,他微笑着向大家打起招呼。

  这边办公楼正在整修,里面一堆纸箱、工具和电线,乱得像个仓库。

  导演克里斯托弗干脆拉着他在旁边坐下,两人旁若无人聊了起来。

  这里是华納的拍摄区,一般人根本进不来。

  克里斯托弗笑着解释一句:

  “刚开新项目嘛,理解一下。”

  他指着身后那栋楼,道:

  “每次拍新片子都要单独成立一个工作室,总要折腾一阵子。”

  杜笙点点头,笑着问:

  “应该的,毕竟财务要两家核算。”

  克里斯托弗哈哈一笑,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厚厚的剧本递过去:

  “给你个好消息,角色剧本已经整理好了。”

  这其实是之前杜笙给的大纲。

  克里斯托弗拿回去后根据自己的风格做了调整,还细分出了更详细的分镜内容。

  杜笙接过剧本翻开一看:

  “黄昏,海浪翻滚。

  一个满脸迷茫的男人被冲上沙滩,静静躺着不动。

  一支枪管突然将他翻转过来,拿着枪的保安对着对讲机喊话。

  他们身后是一堵悬崖,上面矗立着一座城堡……”

  开头部分跟自己的剧本差不多,只是多了些细节描写,画面感更强了些。

  接着往下看第一幕的城堡情节,杜笙看得特别认真。

  剧本毕竟不像电影那样直观,读起来比较晦涩,

  他得一边看一边在脑子里过一遍镜头,对比脑海中的剧情是否一致,所以速度不快。

  但在克里斯托弗眼里,这就显得杜笙格外专业。

  哪怕前两部电影大卖,对方也一点没飘,依旧保持着极高的职业态度。

  相比之下,好莱坞演员‘耍大牌’现象频发,经常闹得整个剧组鸡飞狗跳。

  杜笙简直成了“靠谱+能干”的代名词。

  ………

第749章 实拍狂魔

  看了片刻,杜笙合上剧本,说道:

  “整体很OK,我回去再仔细研究一下,下周能开拍?”

  克里斯托弗点头:

  “可以,等发布会结束我们就转战加麻大。”

  杜笙算了算时间,也点头确认:

  “没问题。”

  克里斯托弗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认真地说:

  “这次一定要拿出《无间行者》时的状态,再次冲击奥斯卡!”

  他也是有梦想的,毕竟拿一个金人奖就能凭空拉升一大截咖位。

  “肯定的。”

  杜笙笑了笑,刚说完这话,眼角忽然瞥见一辆豪车慢悠悠地从旁边经过。

  车上坐着一个熟悉的胖子。

  米拉麦克斯的创始人,哈维·韦恩斯坦。

  之前他以邀请杜笙拍戏为由,打算帮蒙达马特拿下《无间行者》角色,可惜未能得逞。

  加上上次奥斯卡颁奖时还碰面,双方自然认识。

  哈维看到杜笙和克里斯托弗坐在一块,立刻让司机停车,跳下车热情打招呼:

  “嘿,杜!”

  又看向克里斯托弗:

  “这位就是克里斯托弗导演?”

  克里斯托弗礼貌地伸出手和他握了一下,简单客套几句。

  杜笙握手时问了一句:

  “你这么忙的大老板,怎么跑这儿来了?”

  好莱坞谁不知道,最近哈维因为栍丑闻,正和华納打得不可开交呢。

  哈维咧嘴一笑:

  “华纳想重启《霍比特人》,版权在我手里,他们得找我商量。”

  杜笙随口夸了一句:

  “你真是眼光独到,手里攥着金矿啊。”

  哈维一听更开心了,顺势说:

  “要不一起合作一把?我可以介绍你认识几位大导演。”

  杜笙心里明白得很:

  这胖子送来的“好处”,往往都得用十倍代价去还。

  “抱歉,我现在全身心都在克里斯托弗的新项目上。”

  克里斯托弗原本还有点不爽哈维当着他面挖人,结果听杜笙一口拒绝,顿时觉得脸上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