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极手
特蕾莎拿起第二份数据:
“影院经理评分A+!”
莉迪亚眼睛一亮:
“看来我们排片稳了,北美3000家不是问题吧?”
克劳德信心满满地说:
“今天经理们的反馈非常好,我可以保证,3300家影院都没问题!
A+评分,说明商业院线决策者非常认可这部电影的钱途。”
莉迪亚继续问:
“那影评人和媒体呢?”
克劳德看了眼数据:
“整体还不错,好评居多,差评不多。”
杜笙作为执行制片人之一,也开口问道:
“可以开启口碑营销了吧?”
“当然!”
克劳德点头:
“今晚就开始铺宣传,主打‘今年最爽动作大片’。”
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质量过硬,营销运作同样重中之重。
像“年度最佳”这种标签,往往就是靠这种策略炒热的。
莉迪亚舒了口气,起身离开时走到杜笙身边,低声说:
“晚上来我家,阿曼达准备了一套新玩具。”
杜笙原本打算今晚好好休息一下,结果又要开启“拉锯战”?
“别等晚上了,现在就去。”
泰勒、布莱克还在家里,不能厚此薄彼。
莉迪亚毫不犹豫:
“走,上车。”
杜笙看向马姚伟,后者打了个电话,轻轻摇头:
“没发现狗仔跟踪。”
于是,杜笙开着莉迪亚的法拉利,载着她直奔别墅。
路上,经过奥尔森姐妹家门口,没什么烟火气息。
杜笙随口问了句:
“她们迁家了?”
莉迪亚似笑非笑看他一眼:
“没,全家去纽约度假了。”
杜笙没再多问,因为刚下车,穿着薄纱长裙的阿曼达就已经款款迎了出来。
………
这天晚上,剧组和索尼在炒作《通缉令》男女主角的同时,也拉开了口碑营销的大幕。
烂番茄网站第一时间解禁评分,新鲜度高达88.9%。
与此同时,mtc(Metacritic)也公布了影片的媒体综合评分:
80.1分!
通常来说,试映后迅速公开各项评分和评论数据的电影,往往表现不会太差。
相反,那些等到全美上映才解禁评分的片子,反而更容易成为烂片。
好莱坞在这方面玩得炉火纯青,控评手段层出不穷。
于是,各种关于《通缉令》的好评,如潮水般涌现在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上。
《好莱坞周刊》用大号加粗标题发布了一篇软文:
“《通缉令》,今年最棒的特效动作片之一!”
在网上,类似的宣传文章也铺天盖地:
“《通缉令》是杜笙最佳打斗之作!”
《洛杉矶新闻》专栏作家格林达撰文称赞该片:
“我认为,《通缉令》树立了特效+动作美学的新标杆,
杜笙的表现一如既往出色,成功演绎出角色从无助、沉默到爆发的极限……”
与此同时,斯嘉丽也频频登上各大节目。
她与主持人相拥的照片背景,正是《通缉令》的海报。
为了增加曝光率,杜笙同样参加了北美好几场路演活动,
并且时不时被狗仔拍到与泰勒、布莱克逛街,进一步提升影片的关注度。
在北美这边,电影上映前男女主演的每一次亮相,每一分曝光,都有可能转化为实际的票房数字。
英雄与三角恋等词眼,在北美市场尤其具有吸引力。
………
第728章 火上浇油
四月中下旬。
北美院线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通缉令》将在3360家影院开画!
足见影院方对这部影片的票房前景充满信心。
不仅如此,杜氏门徒、笙fan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号召粉丝们第一时间去影院支持这部电影。
斯嘉丽目前位列好莱坞女星人气前十,她的号召力同样为票房加分不少。
就连老戏骨摩根·弗里曼也在中老年观众群体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以好莱坞成熟的预案推测,一部电影在上映前这段时间的表现,基本就能预示成败。
而《通缉令》收获的,全是市场的积极反馈。
说起来,这部片的宣传早在三月份就开始预热了。
那时候杜笙刚凭借两部电影入围奥斯卡,还拿下了最佳小金人奖,热度正高。
索尼顺势推出花絮宣传攻势,迅速吸引了大众目光。
到了四月,宣传更是全面升级。
等杜笙一到北美,接下来的时间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
报纸、电视、网络、地铁站、公交站,线上线下齐上阵,哪儿都能看到《通缉令》的身影。
截至目前为止,宣传费用已经烧出去一千多万美元,预计整轮下来得花掉两三千万。
这也没办法,商业大片想要大卖,前期造势必须猛。
像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十二宫》,也是一样砸了不少钱做宣传。
尤其在竞争激烈的档期里,你不打广告别人就打,
谁先抢到观众眼球,谁就能占得先机,形成“人从众”效应。
对《通缉令》来说,这笔钱花得值。
电影本身标签多多:惊悚冒险、警匪动作、俊男靓女、子弹特效、合家欢……
几乎涵盖了所有吸引观众的元素。
目标就是尽可能拉拢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
而宣传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电影特效,子弹拐弯那叫一个炸裂,视觉冲击力十足;
二是杜笙的动作打戏。
毕竟随着两部奥斯卡影片的热播,以及‘杜氏门徒’舆论,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趁着这股华夏功夫热潮,他的打斗镜头成了最吸睛的卖点之一。
温哥华,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突然插播了一段《通缉令》的预告片。
两个七八岁的小孩眼睛都亮了,盯着画面中子弹拐弯、命运织布机这些炫酷设定,兴奋地喊:
“太帅了!妈妈我们一定要去看!”
妈妈也被吸引住了,看到主角是那个拿过奥斯卡的东方帅哥,又被他一套行云流水的功夫打得移不开眼,忍不住问老公:
“这电影好像不错?你觉得呢?”
爸爸还在回味刚才伊万咔性感出场的画面,一边点头一边搓手:
“哇哦,这女人走路都带节奏,剧情听起来也很刺激,首播我们就去!”
……
“嘿,科思特,杜大师的新电影快上映了,要不要一起看?”
“当然啊!我可是杜氏门徒,我觉得他比杰克陈还能打!”
“我还是更喜欢杰克陈,不过杜大师确实利害。
这次好像是个类似《史密斯夫妇》那种冒险故事吧?希望别又是老套路。”
“我看预告片里的特效挺牛,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
“艾莉,这周末陪我去看《通缉令》呗?”
“《通缉令》?听着像是什么恐怖片,名字有点吓人诶。”
“你竟然不知道?这是杜笙的新作!”
“抱歉啦,最近都在复习考试。
杜笙?是不是之前打赢了泰森的那个亚洲帅哥?
我还挺喜欢他的,擂台打斗很炸裂。”
“没错!笙哥就是质量保障,从拳坛、音乐到电影,他就没有让人失望过。”
“行,正好考完试有段假期,那就陪你去看看。”
……
整个北美街头巷尾,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越来越多。
影院门口的海报一张张贴起,预告片一遍遍播放,社交媒体上的热搜不断刷屏。
《通缉令》还没上映,这把火就已经开始席卷。
离《通缉令》上映的日子越来越近,杜笙倒是不慌不忙。
他随手翻了翻手边的报纸。
最近北美电影市场热闹得很,最受关注的两部大片分别是刚上映的《蜘蛛侠3》和同期即将上映的《十二宫》。
《蜘蛛侠3》上周末刚一上映就炸了场,北美票房已经冲到1.26亿美元,海外市场也陆续开画,成绩亮眼。
据预测,全球票房有望突破8亿,妥妥的大爆款。
而且这电影明年还极有可能横扫各大奖项,商业口碑双丰收,简直是赢麻了!
至于《十二宫》,则是小罗伯特·唐尼出狱后的复出之作。
上一篇:开局心声,高冷女教授是恋爱脑?
下一篇:首富从租车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