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864章

作者:太极手

  这场收视盛宴的幕后推手,自然逃不过八卦媒体的火眼金睛。

  原来这两部现象级作品的制片人,仍然是杜笙!

  要知道,就在两个月前,他出品及编剧的《我的女孩》,才刚以摧城拔寨之势席卷亚洲收视圈。

  如今三箭齐发,让业界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年轻偶像的巨大潜力。

  短短两月间,从古装喜剧到科幻悬疑再到爱情大片,杜笙的作品如同三把利剑,将2006年的电视剧市场劈得七零八落。

  各大颁奖礼的组委会早已坐不住,飞天奖组委会的王主任亲自致电确认:

  “杜总,明年颁奖典礼的主舞台,我们给你留了C位!”

  釜山电影节的邀请函更是漂洋过海,亚洲国际电影节的入围名单上,他的名字被特意用金粉标注。

  这般盛况最让粉丝们乐开了花。

  各大社交媒体里,笙fans们正进行着别开生面的“吹捧大赛”。

  “内娱谁与争锋?!”

  “我家笙哥简直是开挂的神仙!”

  “电视剧电影通吃,下一步该拍太空争霸剧了吧?”

  “诸位冷静,切记不可妄自尊大,毕竟天外有天嘛~”

  “楼上说得对!等奥运筹备事宜一结束,求笙哥快拍科幻大片!”

  “正解!国内科幻片全靠好莱坞撑场面,咱们也该有自己的《星际穿越》了!”

  “我赌笙哥年底就开拍,毕竟他可是能创造奇迹的男人!”

  正当粉丝们畅想未来时,杜笙却在泱视大楼里忙得脚不沾地。

  经过好几天的拉锯谈判,奥运歌曲征集方案终于尘埃落定。

  最令他意外的是,新闻联播居然破天荒给了两分钟的黄金时段!

  “奥运歌曲征集”启动的新闻播出后,泱视五套的体育主播们纷纷在解说间隙插播消息,连某官媒头版都用半版篇幅报道。

  不出三日,从漠河到三亚,从苔苝到香江,整个华人世界都在热议这个盛事。

  “杜总,你看这首歌的调子如何?”

  音乐人老周举着谱子凑过来,身后跟着的竟有湾城金曲奖得主。

  没多久,各行各业的创作者都被这盛事点燃了热情,

  连远在纽约的周捷伦都让助理发来询问:

  “这边有一首融合传统民乐与电子元素的曲子,杜生要不要参考一二?”

  ………

第681章 来者不善啊!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邀约,杜笙却在日程表上重重划了道线。

  原定明年春季推出的个人专辑,此刻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不是我不想。”

  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对助理解释:

  “光是奥运主题宣传曲的MV拍摄,这个月就够忙了。”

  京城最后那个秋日黄昏,杜笙办公室的电话铃此起彼伏。

  几个大美女接连来电,邀约从私人晚宴到瑜伽切磋不等。

  但他只能苦笑着关掉手机,先把曲目筛选完再说。

  这天正午,办公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程龙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标志性的爽朗:

  “阿笙啊,有桩买卖想和你商量。”

  “龙哥,你这电话打得我都不好意思拒绝了。”

  杜笙把咖啡杯往桌上一放:

  “直说吧,什么事?”

  “好莱坞那边有个罗伯·明可夫,想拍部东方功夫片。”

  程龙顿了顿:

  “他想让我和李联杰……”

  “《功夫之王》是吧?”

  杜笙嘴角一挑:

  “不过这电影,我怕是帮不上忙啊。”

  杜笙一听便知道是哪部,但他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

  首先,电影里并没有适合他的角色。

  其次,他并不认为这是一部特别出色的作品。

  该片总投资接近4亿,但国内票房连三分之一的本都收不回,表现相当令人失望。

  即便加上全球总票房1.28亿美元以及VCD和蓝光碟片带来的约2533万美元收入,折合回报仍然捉襟见肘,险些让投资方陷入亏损。

  罗伯·明可夫之所以想要拍摄这部电影,是因为看到李联杰与程龙身上蕴含的巨大商业潜力,意图展现两位东方功夫巨星同场竞技的壮观场面。

  确实,不少影迷都渴望看到这两位东方功夫传奇人物携手合作的画面。

  但结果好比东施效颦,并未能引起他们心中期待的那种共鸣。

  “哎呀。”

  程龙在电话那头叹气:

  “明可夫那家伙非要你来演个角色。”

  杜笙笑着摇头:

  “龙哥,你知道的,我这档子事排得比春运还满。”

  “别推搪啊。”

  程龙突然压低声音:

  “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给你打电话。

  让现在的顶流给我们这些老古董们当配角?

  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但明可夫那家伙缠得紧啊!”

  “你这话说的。”

  杜笙忍俊不禁:

  “让我给两位功夫泰斗当配角,那是我的荣幸啊!”

  “少来这套。”

  程龙在电话那头笑得直咳嗽:

  “你现在的风头可盖过我们这些老家伙了。

  要是你给我再当配角,粉丝们非得把我大字报贴满全网不可。”

  “龙哥过奖了。”

  “既然你没想法,那暂且按下。”

  杜笙正要把话接下去,程龙突然换了话题:

  “明可夫还想找内地投资方,你有兴趣?”

  杜笙闻言,脸色有些古怪。

  “对方大概给多少干股?”

  “就那么点。”

  程龙无奈道:

  “才给个零头。”

  “这不就得了。”

  杜笙轻笑:

  “不过要是让他们多分点,我倒可以考虑。”

  “行啊。”

  程龙在电话那头笑得更欢了:

  “我就说嘛,你这孩子从小就是精明鬼。”

  挂了电话,杜笙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

  罗伯·明可夫大概永远不明白,为什么《功夫之王》在国内反响平平。

  这部电影就像个用望远镜观察东方的外乡人,把功夫拍得像杂技,把故事讲得像童话。

  即便有他和李联杰的功夫对决,观众们也不买账。

  2008年那会儿,吴雨森导演的《赤壁·上》横扫票房,3.1亿的成绩让《功夫之王》连前三都摸不着边。

  就连《画皮》和《长江七号》都轻松破两亿,可见观众们更爱本土的故事。

  “好莱坞就是好莱坞。”

  杜笙自言自语:

  “他们永远不懂,东方的故事要东方人来讲。”

  他翻开笔记本,开始研究程龙提到的投资方案。

  好莱坞想借内地的东风,但又舍不得让利,这种“合作”实在没什么吸引力。

  不过,要是能拿到更多股份……

  手机再次震动,是助手发来的新消息:

  “罗伯·明可夫团队正在BJ,想约你面谈。”

  杜笙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

  “让他们等会儿,先把合同发过来。”

  杜笙的思绪飘回前世,那时华宜影业在《功夫之王》上的投入,区区一千万美元,仅仅是那庞大成本蛋糕上的一小片,约莫8%左右。

  但转念一想,这部电影最终不仅收回成本,还为公司的艺人们铺设了闪耀的舞台,搭建起与好莱坞沟通的桥梁。

  这番考量之下,杜笙心中还是有些考量的。

  如今这点钱对他而言,就像是口袋里的零钱,随手就能掏出来。

  他虽然看不上这种收割电影,但阵容强大毋庸置疑。

  只要对外一说,保证无数圈内一线都会闻风而动。

  更别说,前世茜茜就是这部片的女主角。

  此外,还能再塞多几个星际艺人。

  反正主要消耗的是李联杰、程龙的名气,他们都不在意,杜笙自然不会去顾忌什么。

  说起来,罗伯·明可夫最初心里盘算的合作对象,应该是华宜影业才对。

  毕竟,华宜在前世当下算是发行界的扛把子,好莱坞大片想进东方市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旗下艺人众多,快赶上娱乐圈的半壁江山,阵容庞大,实力不容小觑。

  可即便如此,华宜也总是难以挣脱盈利的枷锁,这就像是影视圈的魔咒。

  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从电影、电视剧到艺人,想赚点钱那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