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极手
“难道你们没听过《Love Story》?王子当然要配公主!”
她突然扭头眨动缀着亮片的睫毛:
“对吧我的Romeo?”
杜笙举起香槟杯朝向二十四台摄像机,琥珀色酒液在他眼中燃起两簇鎏金火焰:
“当朱丽叶手握格莱美留声机,谁敢说不呢?”
玻璃相碰的脆响惊飞了窗外觅食的白鸽,记者们的闪光灯集体患上癫痫。
次日《好莱坞报道》头版照片里,泰勒跃上杜笙后背比着rock手势的画面,恰好与副刊的“年度最佳造星预言“专题形成对角线。
而在狗仔偷拍视角中,深夜录音室里相互依偎的两个身影,正对着满是音符的落地窗谱写新曲,据传副歌部分反复吟唱着某个神秘单字:
“Du...”
得益于名人表演赛的热度还在,让泰勒这张新专也沾了不少光。
她自然知道一鼓作气的道理,所以缠着杜笙让他继续当自己MV的男主角。
访谈结束后,杜笙和泰勒跟着团队一起来到海岸边沙滩。
这其实是他们此次合作的一部分。
杜笙特意抽出一天时间,专门为泰勒拍摄《Tim McGraw》、《Teardrops On My Guitar》两首主打歌的MV。
虽然只是拍摄音乐视频,但整个剧组却显得格外专业,
从场景布置到灯光调度都一丝不苟,完全不像某些地方拍MV时那种草台班子的感觉。
“各位,准备一下……”
咸涩海风卷着导演的扩音器指令荡开。
杜笙的沙滩裤边缘缀着贝壳风铃般的细碎反光。
泰勒赤脚踏过被阳光烤烫的栈桥木板,足踝银链与吉普赛女郎手鼓节奏共振,在沙粒间踩出断续的音符。
服装师正将浸满海水的白棉T恤烘干,这种做旧处理能让衣料在镜头前泛起珍珠母贝般的微妙光泽。
杜笙倚着改装成化妆间的游艇船舷,任凭造型师往他身上涂抹金粉。
一切准备妥当。
“Action!”
几架镁光灯骤然亮起,将正午艳阳都比成羞涩的陪衬。
泰勒旋身甩落牛仔短外套,露脐装上手工缝制的五百枚玻璃珠随节拍震颤,恰似美人鱼抖落鳞片。
她忽然踮脚跃上废弃渔船残骸,漆皮短靴叩击锈蚀铁板的声音,竟与《Tim McGraw》前奏完美契合。
杜笙解开第三颗纽扣走向潮汐线时,听见场记倒抽冷气的声音。
阳光将他浸湿的白衬衫浇铸成第二层肌肤,腹肌轮廓如同冲浪板划过海面的浪痕。
泰勒临时加戏抛来的遮阳帽划出抛物线,被他用反手接球的姿势定格成十六毫米胶片上的经典画面上。
“Cut!转B组镜头!”
当夕阳将太平洋染成香槟色,场务点燃了预先埋设的冷焰火。
泰勒提着缀满贝壳的纱裙奔向杜笙,却在湿滑礁石上踉跄。
这不在剧本里的意外,却成就了本日最惊艳镜头:
杜笙单手揽住她下坠的腰肢,海风掀起的薄纱缠住他小臂,像是浪花亲手系上的绸带。
“你的心跳比底鼓还快!”
杜笙贴着泰勒耳垂低语,指腹无意擦过她小芊腰上。
少女笑颜如花,甜得迷人。
说实话,对于杜笙来说,拍摄这种MV简直易如反掌。
自从拍了《浪漫满屋》之后,类似的青春偶像剧桥段早已驾轻就熟,
那些扮酷耍帅的镜头更是信手拈来,也成了本能一样。
阳光洒在沙滩上,碧海蓝天交相辉映,朵朵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
赤脚走在细软沙粒上的杜笙显得格外悠闲,他眺望着远方的地平线,留给镜头一个帅气而深邃的侧颜。
此时,已经换上粉色吊带装的泰勒欢快地跑了过来,像一阵清风般扑进画面。
她从后方紧紧抱住杜笙的腰,带着甜美的笑容贴在他身边。
杜笙微微侧过头,露出一个宠溺的笑容回应她,仿佛这一刻他们真的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
对杜笙而言,拍MV不过小菜一碟,但对泰勒来说却不同。
这需要她真正投入情感,才能表现出自然的状态。
幸运的是,她对杜笙的好感度极高,因此很容易融入角色,整个拍摄过程也进行得异常顺利。
沙滩上,杜笙仅穿着一件泳裤,健美的身材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阳光下,水珠顺着他的肌肤滑落,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让围观的剧组女员工们忍不住咽起了口水。
镜头里,两人在浪花中嬉戏追逐,时而奔跑,时而相互泼洒海水,营造出一种甜蜜又浪漫的氛围。
突然,泰勒不慎跌倒在浪花中,杜笙一个标准公主抱将她轻轻托起。
泰勒搂住他的脖子,两人的身体紧密贴合,那来自杜笙肌肉传来的热度让她脸颊发烫。
下一秒,她似乎忘却所有剧本设定,情不自禁地吻上杜笙的唇。
杜笙略显惊讶,因为按照计划,并没有安排接吻的环节啊!
然而,导演那边并没有喊停,所以他也没有打断,只是静静感受着这份突如其来的柔软与香甜。
“过!”
导演的声音适时响起。
泰勒这才回过神来,脸蛋染上一丝红晕,却没有从杜笙怀里下来。
躲在摄像机后的导演心里早已心知肚明。
这两个人之间的绯闻绝对是真的!
毕竟,假的感情是演不出这种真实感的。
不过这正符合MV主题,算是误打误撞中了。
拍完MV,接受《拳击》杂志关于与泰森的‘终极比斗’采访,又到奇迹影业处理完那点手尾,杜笙便登上回程飞机。
这次返程算是一拖再拖,时间已经不允许。
这次拍摄《通缉令》,时间跨度近3个月,内地与香江那边都有不少事情在等着处理。
杜笙乘坐的飞机刺穿云层刹那,香江国际机场的贵宾通道已暗流涌动。
横跨三大洋的银色铁鸟尚未停稳,二十三家媒体摄像机的红点已在落地窗前织成星网。
机组人员掀开舷梯的瞬间,四十度高湿空气裹挟挤拥扑面而来。
“杜生,请问你对这次《导火线》在北美取得1.5亿票房有什么看法?”
“杜生,请问你第三张华语专辑销量有多少?”
“杜先生!《导火线》北美破冰算不算文化出征?”
“笙哥!索尼唱片开出的八位数合约有无接洽?”
“杜生!《时代》封面上你的腕表赞助商是不是…“
《平菓日报》资深狗仔阿King摁灭第七支万宝路,眼角瞥见通道转角闪现的黑西装军团。
他猛地撞开挡在前排的《明报》菜鸟,镜头精准捕捉到杜笙墨镜边沿的反光。
最新款雷朋镀铬镜架在逆光中划出两道银河。
杜笙的鳄鱼皮鞋尖刚触地,几名保镖当即组成楔形防御阵。
记者们祭出狼群战术,长焦镜头如枪管般抵住人墙缝隙。
《南华早报》女记者高跟鞋跟陷入防暴盾间隙,麦克风险险擦过杜笙定制西装的翻领:
“杜先生,听说斯嘉丽在比弗利山庄为您购置了房产?”
刹那间,记者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举起手中的“长枪短炮”,争先恐后地朝着杜笙发问。
他们可不是刚抵达这儿的,有些人已经在这儿蹲守多时。
对他们而言,就算杜笙一个问题都不答,只要能拍到他下机的照片,迅速传回报社加急发表,报纸销量肯定能一路飙升!
毕竟这段时间,杜笙在北美创下的成绩实在太耀眼了。
尤其是电影《导火线》,票房在那边一路突破华语电影的历史纪录。
随着时间推移,票房还在持续,如今已经突破1.5亿大关。
这代表着什么?
这可是国内电影在北美的里程碑,也是华语的辉煌。
因为以往就算是内地最风光的电影,影响力也就仅局限于亚洲范围,从未在北美市场突破1亿范畴。
但这次,《导火线》做到了。
而杜笙作为这一切的核心人物,自然让这些记者们满心期待。
更别说,最近刷爆北美的‘球场暴徒’事件,以及即将与泰森一战的劲爆话题都与杜笙相关……
所以,他们一直盼望着杜笙返回,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
………
第644章 大有学问啊
媒体对杜笙的喜爱那真是溢于言表。
自他出道以来,热点不断、新闻不停……
凭借一己之力硬是抬升了华娱传媒相关的含金量。
不过,杜笙心里跟明镜似的。
航班信息对于有门路的媒体来说基本就是透明的,所以他提前安排了香江的人手过来接应,否则还真可能被围堵在这儿。
他也没打算在这多逗遛,毕竟再待下去只怕会引起更大的骚动。
最多稍后再安排统一采访,算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于那些说他耍大牌的报道,人红是非多,这事儿是没法避免。
只要小报别编得太离谱,他也只能选择无视。
反正只要自己能持续推出作品、保持热度,这些问题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在凤凰卫视的办公室里,杜笙轻轻抿了一口茶,拿起苏骁刚送来的提名名单,仔细翻阅起来。
之前离开时,他就答应要参加凤凰卫视首次举办的电视颁奖典礼。
这次匆匆赶回来也是为了这事,毕竟明晚颁奖典礼就要正式开场。
这份名单上列出了今晚奖项的提名者,大致结果基本有数。
但最终如何,还是要得到杜笙这位倡导者的认可才行。
通常而言,凤凰卫视该奖项的评选范畴按理说应局限于凤凰卫视自制剧的天地。
毕竟这是凤凰卫视电视台操办的盛事。
然而,杜笙身兼星际传媒掌舵人之职,顺带将星际传媒出品的电视剧也一并纳入评选视野。
诸如《大宋提刑官》,便有了角逐奖项的入场券。
只不过,《神雕侠侣》就没这福气了。
皆因它的首轮是在泱视播出的。
还有《恶作剧之吻》,这部剧在湾城开启首播之旅,同样被挡在评选门槛之外。
上一篇:开局心声,高冷女教授是恋爱脑?
下一篇:首富从租车行开始